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文本_第1页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文本_第2页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文本_第3页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文本_第4页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0-2025)-送审稿规划文本-PAGE9目录TOC\o"1-1"\h\u14785第一章规划总则 110286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324323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414586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724211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820247第六章树种及其他植物材料规划 1325235第七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57735第八章分期建设规划 1622896第九章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2011272第十章附则 21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XX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进人民身心健康,适应XX市城市未来发展需要,编制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是对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规划的补充与深化,是XX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活动,不得违背本规划的相关规定。第三条规划依据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5年第五条规划范围与规模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为XX市城,规模为:现状:中心城人口60.51万人,建设用地规模54.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2.54平方米。近期:2015年中心城人口8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远期:2025年中心城人口102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0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8.58平方米。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按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充分利用XX市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立高效、安全、宜人的城市绿地系统,把XX市建设成经济高效、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打造阳光花城,形成“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主体目标。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第七条规划目标通过对XX市园林绿地建设,把XX市建成“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源、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进入良性循环”具有南亚热带风光并充分体现具有“阳光花城”风格的宜居城市。打造“阳光花城”形成“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主题目标。第八条规划指标XX市城市绿地规划指标项目现状近期远期2010年2015年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²)8.64911城市绿地率(%)3737.538城市绿化覆盖率(%)40.044142城市规划用地(km²)54.680101中心城区人口(万人)60.5180102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第九条规划目标以创建良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并重的“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阳光花城”为目标,到2025年,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地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山水相依,碧野环绕,绿廊穿插、城乡统筹。为建设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奠定基础。第十条市域绿地系统的组成以XX市域的地貌肌理为基础,结合市域生态功能分区,将市域绿地系统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包括山地子系统、丘陵子系统、水系子系统、路网子系统、风景区子系统、城市子系统。第十一条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充分保护和利用好XX市域的山水资源,并将其作为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的基本脉络,市域绿地系统的构筑也应把重点放在处理丘陵生态系统和水系生态系统的关系上。在6个绿地子系统的基础上,市域绿地系统总体结构可以用“一城、一环、三江、三片、三链”来概括:一城XX中心城区,将其作为市域绿色空间的内核。一环环绕中心城视野范围重点绿化区。改善现有山体绿量不足的情况,使整个城市包围在绿色之中,从而改善市区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提升环境质量,对市区起到绿肺的作用。三江结合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好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防护林带,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三片市域外围的二滩风景区、箐河—择木龙风景区和宝兴山—方山风景区是城市的立体生态屏障,对维持市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划这三个区域严格按照国家关于风景区的相关法规进行建设。三链外围呈“Y”字型的成昆铁路、成昆高速公路沿线为城镇主发展链,XX——渔门——泸沽湖旅游发展链。通过对其的绿带建设将市域各个子系统连贯成一整体,促进城市空间与外围生态网络的有机联系。第十二条市域绿地规划指导思想1、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构建“一城、一环、三江、三片、三链”的市域绿地系统布局。结合发展环境和市域实情,因地制宜,构建以中心城区及所辖县城为主的城市区域和以乡镇、村落为主的郊区区域。2、从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角度出发,实现城乡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配套的一体化。3、落实各类用地界线与管制要求,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便于规划管理。4、保护和强化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流湿地等不同类型的绿色开放区域,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形成具有特色的双流绿地系统景观。第十三条市域绿化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的原则。要求郊野所有有条件的地方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天然林建设。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城乡生态的良性循环,促进人类聚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和共生,确保市域大环境的绿化、美化效果。2、以人为本的原则。市域的绿地建设应充分考虑居民和游客的身心和视觉需求,提升绿地的景观品质,使市域绿地不仅生态,而且美观,成为体现XX市域的整体风貌和景观特色的绿色窗口。3、整体协调的原则。市域绿地的规划建设和全县和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充分结合,协调发展。市域绿地的保护、建设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应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4、多方协作的原则。国土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等合作开展将更全面地反映市域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环境合理建设及有序发展的引导作用。第十四条市域生态环境建设要求1.重视生态作用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当充分满足生态平衡和生态保护要求,尽量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拓展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城市区域的公园、广场绿地等的建设管护,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良好的生活社区。2.控制开发力度要有效控制对传统农业耕作区、自然村落、水体、丘陵、林地、湿地的开发,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生态状况、营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改造“绿脉”、建设好市域范围内的森林公园、河流水系防护林、生态绿地,建立和完善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生态林带。推广生态农业,提高防护林网建设质量和防护效益。3.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对重大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有效防止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破坏;提倡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鼓励绿色产业发展;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地区的生态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和功能退化;加强整治、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安全。4.对市域内的污染源的绿色处理(1)加强水源的保护严格监督工厂的废水排放,关停小型的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严禁新建高污染的工厂企业;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完善排水管网系统,基本实现城市污水的有组织排放和集中处理。(2)防治大气污染控制建筑工地、厂区、矿区、交通道路的二次扬尘污染,实施天然气气化和集中供热工程,出租车、中巴车、公交车使用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工业粉尘和矿山粉尘的综合治理。在污染严重的地方,选择表现最好的抗污染树种,例如杨树防尘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3)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积极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处理;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鼓励、支持分类回收和合理利用,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大城市垃圾清运能力。(4)完善厂矿区内部的绿化建设厂矿区绿化是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厂矿区的绿化要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化布局,充分发挥绿地的卫生防护及美化环境的作用。(5)选择合适的厂矿区绿化树种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乡土树种或是经过长期考验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外来树种,选择抗污染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同时,由于厂矿区地上地下管线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应选择具有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植物十分重要。(6)厂矿区污水处理场的绿化控制除一般的化学、物理方法处理工厂污水外,生物方法更有其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有害物质,其富集能力依植物种类而异,但一般可富集水中浓度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以上。因此污水的处理可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即能吸收有害物质的水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等可杀死水中细菌。利用处理净化后的废水可种树、栽花、养鱼,不仅绿化环境,而且还可通过植物对环境污染和治理效果进行生物监测,起到良好作用。(7)通过防护绿地的建设严格控制厂矿区规模加强各污染严重的厂矿区外围的防护绿地的建设,通过防护绿地的建设严格控制厂矿区规模。新建小城镇、现有小城镇及国道、省道、县道两侧的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均应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避免城镇建设和公路两侧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8)合理利用其他类型的防护绿地沿雅砻江、金沙江或者国道、省道、县道而建设的厂矿区企业,可以利用河流和道路的防护绿地,用绿色的方法来减轻自身对环境的污染。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第十二条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规划依据XX市自然地理条件、现状城市发展情况和城市总体规划,运用生态理论和麦克哈格“空气库”理论,由既有的点、块、线布局向增点、延线、展面、加圈、建楔、连网发展,从而组成“蓝廊绿肺、组团隔离、林网曼布、多岛辐射”的绿地基本结构,形成与城市规划硬质形态相协调,质量更高,绿量更大,结构更合理、更加适应现代城市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地系统。蓝廊绿肺沿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因地制宜的形成不等宽的生态林地,局部在地形条件、用地容许的情况可作为公园绿地,形成贯穿东西的生态园林走廊。依托阿署达景区大力发展周边山体绿化,可采用经济果木林与苗木生产相结合的形式建绿,逐步向城市中心蔓延,最终与XX公园连为一体,成为辐射这个中心城的绿肺。组团隔离组团隔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依山就势建设城西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与城东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的嵌入式隔离带;第二个层面为分别环绕城西片区、城东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生态安全隔离带。林网曼布城市干道构成曼布全城的可游性景观走廊,在建设景观大道的同时利用城市次干道、支路建设林荫道系统。多岛辐射公园绿地在城区按面积分三级均匀布置公园绿地。其服务半径分别为:1000m、600m、300m,与道路带状绿地和水系穿插,形成点网交织的绿地空间体系。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第十三条公园绿地规划1.公园布局:各级公园和街头绿地及小游园尽量均匀分布,综合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m,社区公园服务半径为500m,街头绿地及小游园服务半径为300—500m。2.规划指标:至2015年,公园绿地发展到720hm²,人均公园绿地9m²;至2025年,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2m²,人均11m²。第十四条综合公园全市性综合公园(1)XX公园,位于炳草岗,以山地景观为主,同时兼备保护研究苏铁的功能,通过补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XX标志性的山地公园,公园经营业态以原生态山地观赏游览为主,占地152.98公顷。区域性综合公园(1)河门口公园,位于河门口,结合区域水系打造城西片区中心公园。占地47.03公顷;(2)金江公园,位于金江片区,建设以现代工业文化为特色的金江片区中心公园,占地面积为11.81公顷。(3)格里坪公园,位于格里坪,以特色果木种植为特色,占地面积为10.16公顷。(4)枣子坪公园,位于枣子坪,以木棉花,蓝花楹、三角梅等观花为特色,占地面积为4.67公顷。(5)库区公园,位于炳四片区,依托现有水库,增加完善公园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占地面积为35.39公顷。(6)东区南湖公园,位于东区大河两岸,依托大河的自然资源,建设以棕榈科为特色植物的区域综合公园,占地面积为76.93公顷。(7)仁和公园,位于仁和,建设以南亚热带开花植物为特色植物的区域综合公园,占地面积为22.84公顷第十五条专类公园(1)长漂公园,位于西区,以体验漂流与亲水为特色,占地面积为18.15公顷。(2)两江合流公园,位于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以反映XX历史沿革主题,占地面积为25.09公顷。(3)鑫岛游乐园,位于仁和区,游乐性公园。园内完善园内各种设施,提升绿化档次,占地面积19.77公顷。(4)清香坪公园,位于西区,以山地植物群落和台地景观为特色,占地面积34.25公顷。(5)宝灵寺公园,位于仁和区,以宗教园林为特色,占地面积为10.14公顷。(6)金江烈士陵园,位于金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纪念性公园,占地面积为17.38公顷。第十六条带状公园沿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根据全国部分城市的实践经验以及XX市的具体情况,建议将道路红线外侧宽度大于15m,并且穿越城市中心区地段,具有可游性的绿化带划为公园绿地。在其中除按一般街道绿地配置植物外,还可适当设置散步道和供居民使用的小型休息设施,并可适当点缀园林小品,如雕塑等构成城市街景。该类绿地由于狭长,绿带结构一定要保证绿带宽度,复层结构。在绿带中公园部分应控制园林建筑在0.5%以下。植物以乔、草结构,重点地段点缀花灌木,乔木的覆盖率80%,控制草坪的面积。本规划中的街道带状公园,指道路红线以外,规划或通过建筑退让红线后,种植树木而形成的公园绿地,其单侧宽度一般为10m以上。街道带状公园主要包括XX绕城快速通道、中心区以及各个片区之间的快速通道、沿金沙江两岸快速通道等形成城市园林景观骨架。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城区干道绿化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15-25%,形成林荫道系统,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道路绿地控制指标道路红线宽度绿地率两侧总宽度20——30m大于18%4——6m30——40m大于20%6——8m40——50m大于25%10——12m大于50m大于30%大于15m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景观路大于40%大于20m滨河带状公园:以两江一河沿线为主体,控制15米以上不等的滨河绿化带,打造深沟峡谷景观带,结合XX文化特色要素提炼和品牌设计,合理组织滨河休闲游憩功能,以提升整个XX的城市文化休闲品质。滨江绿带的规划设计应与江岸地形及视线内景观相协调、呼应,注意形式变化,在对景、观景点可加大用地,形成城市景观节点。对于水系堤岸在满足防洪条件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式护坡或者采用复合式护坡。第十七条社区公园(G12)与街旁绿地(G15)规划规划根据XX市城市多组团布局特点,在城市中心、水岸等地段布置了大大小小的街旁绿地及广场绿地,使之成为广大市民感受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休闲游憩空间。1、使用设施指标建筑0.5-1%,铺装广场10-25%,可活动率30-40%,绿化覆盖率50-60%,休息设施按容量30%设置,体育健身设施按容量20%设置,设置儿童游戏设施。2、生态指标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公园对人的舒适度最小面积为1hm²。根据XX的具体情况定为0.2hm²以上。种植结构为乔、灌、地、草复层结构。游人活动区为乔、草结构。绿地的植物结构以3-5种可裸根移植的阔叶混交林为主。3、美学要求植物设计上坚持春花、夏荫、秋色、冬枝符合植物生物学习性的规律。植物空间要求:开敞、半开敞、覆盖三个空间交替种植。布局以混合式和规则式为主。色彩以不同的绿色系作为基调,强调绿色的色度和色相的层次变化和稳定性,以季节性花灌木作林缘种植,以草花强调反季节色彩。强调芳香性植物的布局和季节的差异性,使公园绿树成荫,花红草绿,芳香四溢。强调公园的个性和特色,避免雷同和千园一面的出现,强调各绿地的可识别性。第十八条生产绿地规划本次规划在整个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整体布置生产绿地,城市绿地建设所需的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材料将主要来自于规划建成区外围的各种花木生产基地。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文件),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因此,规划确定XX市城市规划区生产绿地的指标,如下表:生产绿地规划指标表分期建设年限生产绿地各期面积(hm²)占城市规划用地面积比例(%)2010年65.581.22015年1602.02025年2022.0第十九条防护绿地规划规划在市区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减轻有害因子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主要是沿建成区的公路、高压走廊、河道沿线建设防护绿地;在主要工厂、仓库与城市其他区域之间建设防护绿地。1、卫生隔离带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宽度为50m宽的卫生隔离带以减少工业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卫生隔离带主要为城北工业区南侧。2、减噪降尘隔离带城区外围及中心有数条城市主干路通过,其大量车流所产生的噪音将严重影响沿路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本规划建议这些路段两侧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轻汽车噪音对居住区的影响,同时亦可减少汽车尾气对城市的危害。1)降噪隔离绿带设置在沿高速公路沿线、城市主要干线沿线,降噪绿带宽应控制为10-50m以上,并在绿化基础上进一步美化提高。2)降噪绿带要求以阔叶混交林作为林带的结构骨架宽度为8m,林相郁闭度0.7,垂直结构为:乔、灌、地被、草结合的复层结构,道路通过居住区地段可在绿带中设置降噪板等工程措施。林缘以花灌木和彩叶植物组织街景。3、安全隔离带1)高压走廊绿带:500kv高压线:单侧为30-40m。220kv高压线:单侧为15-20m。2)过境高速公路隔离绿地规划于过境的高速公路与城区之间设隔离绿地。隔离绿地的宽度两侧均不得低于50m。3)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市政设施周围,设置隔离不低于50m的绿地。城乡结合部的防护绿带可形成环形景观走廊。第二十条附属绿地(G4)规划XX市内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按规划要求的指标配套建设附属绿地。附属绿地的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化种植面积不低于其绿地总面积的75%。其他建设工程项目,在新城区的,原则上不低于30%;在旧城区的,原则上不低于20%。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地指标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执行。第二十一条其他绿地规划1、生态绿地根据XX城区特征,设置生态绿地主要包括:城西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与城东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的嵌入式隔离带;第二个层面为分别环绕城西片区、城东片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生态安全隔离带、阿署达景区周边山体绿化、金沙江生态走廊、雅砻江生态走廊;第三个层面为大黑山森林公园、XX苏铁保护区。生态绿地中可以安排以经济目的为主的林地,如果园、苗圃、用材林等。对规划作为生态绿地的用地,要进行严格控制和保护,未经审批不得转化为其他非绿地用途的用地。城周生态绿地的保护和发展,作为对城市绿地总量不足的一种有效补充,是经济可行、环境效益显著的绿化良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积极的意义。2、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主要指建筑墙面、堡坎的立面绿化,屋顶绿化主要指建筑物顶面、台面的绿化。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是提高城镇绿量,改善城镇生态,美化城镇景观的重要途径。至规划期末,80%能发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地方都应加以绿化。第六章树种及其他植物材料规划第二十二条植物规划原则1.以乡土树种为主原则。2.适地适树原则。3.景观和功能相结合原则。第二十三条基调树种木棉、凤凰木、鸡冠刺桐、黄槐、红花羊蹄甲、合欢、楹树、南洋楹、蓝花楹、印度紫檀、麻楝、观光木、广玉兰、黄兰、大花紫薇、无忧花、洋蒲桃、假苹婆、栾树、桂花、黄槿、白兰花、石榴、黄钟花、红花檵木、锦绣杜鹃、大花栀子、金粟兰、鹰爪花、扶桑、九里香、软枝黄蝉、地涌金莲、鸡蛋花、金丝桃、金丝梅、迎春、素馨花、文殊兰、玉簪、炮仗花、凌霄、叶子花。第二十四条重点观赏树种木棉、细叶榕、高山榕、人面子、芒果、扁桃、荔枝、秋枫、阴香、桃花心木、水蒲桃、蒲桃、白兰、广玉兰、红花羊蹄甲、大花紫薇、凤凰木、南洋楹、榄仁树、麻楝、苦楝、龙眼、合欢、朴树、蓝花楹、棕榈科植物。第二十五条不同用途的主要绿化树种1.城市道路行道树:木棉、细叶榕、大叶榕、高山榕、白兰、香樟、阴香、秋枫、蒲桃、苦楝、大叶桃花心木、芒果、扁桃、凤凰木、羊蹄甲、大花紫薇、黄槐、南洋楹、大叶女贞、麻楝、石粟、臭椿、蓝花楹、法桐、盆架树、朴树、梧桐等。2.过境道路绿化:木棉、阴香、苦楝、麻楝、桃花心木、蒲桃、木麻黄、台湾相思、皂荚、槐树、柠檬桉、臭椿、香樟、白兰、白千层、蒲桃、大叶女贞、黄槐、羊蹄甲、秋枫、红花夹竹桃、红绒球、大红花、黄色夹竹桃、软枝黄蝉、九里香、米兰、杜鹃、叶子花等。3.公园、名胜、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庭院绿化树除以上树种以外,还可选择以下树种:苏铁、银杏、罗汉松、竹柏、南洋杉、雪松、金钱松、柳杉、水杉、侧柏、铺地柏、滇杨、垂柳、银叶柳、核桃、板栗、滇青冈、朴树、榉树、高山榕、大果榕、垂叶榕、无花果、橡皮树、琴叶榕、小叶榕、大叶榕、菩提树、银桦、鹅掌楸、白兰、黄兰、阴香、天竺桂、油樟、大叶樟、法桐、枇杷、垂丝海棠、梅花、碧桃、金合欢、台湾相思、孔雀豆、南洋楹、山合欢、洋紫荆、腊肠树、铁刀木、黄槐、降香黄檀、凤凰木、木本象牙红、银合欢、柚子、臭椿、大叶桃花心木、苦楝、香椿、重阳木、蝴蝶果、芒果、扁桃、黄连木、火炬树、漆树、丝棉木、龙眼、荔枝、无患子、糠椴、黄槿、木棉、马拉巴栗、梧桐、假苹婆、苹婆、番木瓜、大花紫薇、喜树、毛榄仁、莫氏榄仁、白千层、番石榴、水蒲桃、灯台树、四照花、密花树、乌柿、柿树、君迁子、女贞、油橄榄、桂花、鸡蛋花、盆架树、梓树、炮弹树、蓝花楹、千张纸、菜豆树、团花、法国冬青、叶子花、十大功劳、南天竹、含笑、鹰爪花、火棘、月季、玫瑰、金凤花、紫藤、九里香、枸桔、米仔兰、红桑、黄杨、枸骨、南蛇藤、扶芳藤、爬山虎、木槿、扶桑、茶花、金丝桃、石榴、红千层、八角金盘、杜鹃花、连翘、迎春花、茉莉、小叶女贞、云南丁香、软枝黄蝉、狗牙花、龙吐珠、假连翘、鸳鸯茉莉、枸杞、凌霄、虾衣花、金脉爵床、栀子花、金银花、朱蕉类、睡莲、荷花、竹类、棕榈科植物等。4.停车场绿化植物:木棉、大叶榕、细叶榕、橡胶榕、高山榕、白兰、合欢、梧桐、臭椿、麻楝、朴树、水石榕、阴香、桃花心木、羊蹄甲、大花紫薇、垂叶榕、凤凰木、南洋楹、大王椰、金山葵等。5.垂直绿化攀缘植物:爬山虎、紫藤、爬蔓蔷薇、木香、常春藤、油麻藤、金银花、葡萄、络石、凌霄。6.地被植物:紫鸭跖草、吊兰、满天星、红继木、小檗、金叶女贞、小叶女贞、海栀子、葱兰、沿阶草、吉祥草、鸢尾、铺地柏。7.草坪植物:狗牙根、结缕草、车前草、醡浆草、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三叶草。第二十六条建议繁殖运用树种XX苏铁、木棉、蓝花楹、大王椰子、凤凰木、金山葵、天竺桂。第二十七条经济技术指标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总比例3:2,城区建议为1:1;2.乔木与灌木比例,覆盖面积2:1;3.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公园5:1广场1:1其他绿地5—8:14.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10—20:15.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比例,1:1。第七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第二十八条规划原则1.价值原则。2.就地保护原则。3.优先原则。4.单一保护原则。5.严格执法的原则。第二十九条措施1.制订古树名木保护政策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经费,划定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2.制订古树名木保护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古树名木鉴定标准,并使其成为地方性标准。同时,组建或授权园林绿化中介机构,落实技术标准的执行。3.将50年树龄的树木定为准古树,纳入古树名木养护管理范围。4.制古树名木保护的详细规划和以古树名木生长地小绿地、小广场建设计划,并逐年实施。5.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基金,并通过认养、捐助、拍卖古树名木冠名权、形象使用权募集基金。6.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技术研究,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7.明确古树名木的养护权,并以保护责任书的形式落实保护责任、经费。对古树名木保护有功者进行奖励或政策优惠,对保护不力者实行依法顶格重处。8.加强宣传,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促使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提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第八章分期建设规划第三十条分期绿地建设目标至2015年,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框架,人均公园绿地9m²,绿化覆盖绿41%,绿地率37.5%。至2025年,完善各种绿地系统、提高已建设绿地的质量,建成绿化体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良好城市。第三十一条分期绿地建设重点项目分期重点建设项目表(2010——2025)序号项目名称及规模建设情况面积(公顷)公园绿地-G1111XX公园炳草岗(2015完成)近期改建1172XX公园炳草岗(2025完成)提升完善152.98公园绿地-G1121格里坪公园格里坪新建10.162枣子坪公园枣子坪新建4.673金江公园金江(2015完成)近期新建11.814库区公园炳四区(2015完成20公顷)近期改建35.395河门口公园河门口(2015完成20公顷)近期扩建47.036东区南湖公园东区(2015完成56公顷)近期扩建76.937仁和公园仁和(2015完成)近期扩建22.84公园绿地-G121格里坪社区公园格里坪(2015完成)近期新建4.392枣子坪社区公园枣子坪新建2.133新庄公园西区新建4.474瓜子坪公园攀密片区扩建3.275密地公园攀密片区新建3.276河滨公园炳草岗(2015完成)近期新建18.157竹湖园炳草岗近期改建7.948留园炳草岗近期新建7.149渡泸园炳草岗近期新建6.3610田家沟公园攀密片区新建5.3711春暖公园金江新建6.2012学府公园—炳三区(2015完成)近期新建4.2013巴斯箐北公园巴斯箐新建17.9914巴斯箐南公园巴斯箐新建15.0315钢花苑公园弄弄坪新建13.2316体育公园炳三区(2015完成)近期新建15.5617干坝塘公园干坝塘(2015完成)近期新建11.9018隧道口公园炳四区(2015完成)近期新建6.9719炳四区社区公园炳四区(2015完成)近期新建5.8520青龙山公园青龙山新建11.3721大水井公园西区新建18.26公园绿地-G131长漂公园西区近期改建18.152两江合流公园金沙江雨雅砻江汇合处(2015完成10公顷)近期新建25.093鑫岛游乐园仁和区近期改建19.774宝灵寺公园仁和区近期扩建10.145金江烈士陵园金江近期改建17.386清香坪公园清香坪(2015完成10公顷)近期新建34.25公园绿地-G141大河公园仁和区(2015完成10公顷)近期新建402金沙江带状公园(2015完成15公顷)近期续建503雅砻江带状公园新建304主要道路带状公园(2015完成15公顷)近期续建30公园绿地-G151城西片区大型街旁绿地15处(2015完成5处,2公顷)近期新建72城东片区大型街旁绿地6处(2015完成3处,1公顷)近期新建33江北片区大型街旁绿地20处(2015完成5处,2公顷)近期新建104江南片区大型街旁绿地30处(2015完成5处,2公顷)近期新建15防护绿地1卫生隔离带城西片区(2015完成15公顷)新建402水系防护绿地城西片区(2015完成10公顷)新建303道路防护绿地城西片区(2015完成10公顷)新建404高压走廊城西片区(2015完成8公顷)新建305卫生隔离带江北片区(2015完成15公顷)新建306水系防护绿地江北片区(2015完成20公顷)新建407道路防护绿地江北片区(2015完成12顷)新建308高压走廊江北片区(2015完成10公顷)新建209卫生隔离带江南片区(2015完成5公顷)新建1010水系防护绿地江南片区(2015完成15公顷)新建4011道路防护绿地江南片区(2015完成13公顷)新建2012高压走廊江南片区(2015完成5公顷)新建1013卫生隔离带城东片区(2015完成20公顷)新建5014水系防护绿地城东片区(2015完成20公顷)新建4015道路防护绿地城东片区(2015完成20公顷)新建4016高压走廊城东片区(2015完成10公顷)新建20生产绿地1阿署达片区生产绿地集中片区(2015完成160公顷)新建202附属绿地1落实园林式社区的创建工作达到60%以上2落实园林式单位的创建工作达到60%以上3加强屋顶绿化的建设4加强垂直绿化的建设5严格按规划中绿地率要求,要求城市规划用地建设附属绿地其他绿地1大黑山森林公园(2025年完成,根据地方财力逐年实施)新建1602XX苏铁保护区续建工程(2025年完成,根据地方财力逐年实施)新建1503阿署达片区建绿工程(2025年完成,根据地方财力逐年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