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_第1页
某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_第2页
某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_第3页
某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_第4页
某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XX产业聚集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二0一五年七月目录TOC\o"1-2"\h\z\u一、发展基础 1(一)教育发展规模小、层次低,但整体规划高端 1(二)职业教育基础弱、零起点,但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1二、发展背景 2(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制导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航行之标” 2(二)区域经济战略发展立意高远,规划高端,打开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机遇之门” 4(三)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定位精准,开启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间之窗” 5三、指导思想 6四、发展目标 6(一)立交、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6(二)开放、融通的学校布局 7(三)对接、动态的专业结构 7五、时间规划 8(一)近期规划(2015-2020年) 8(二)远期目标(2020-2030年) 10六、空间规划 10(一)建设公共实训中心 10(二)建设职业学校联合体 10(三)建设职业教育生态小镇 11七、阶段性任务 13(一)2015年:开展职业教育及产业人才需求调研 13(二)2016年:建设公共实训中心 13(三)2017-2018年: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教育现代化立交桥 13(四)2019-2020年:提升内涵,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化先行区 14八、保障措施 15(一)强化政策支持 15(二)明确组织分工 16(三)财政投入保障 16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XX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XX产业聚集区(临江国家高新区)“金沙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建设人才生态区的意见(试行)》,为加快发展XX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XX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惠民生,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教育发展规模小、层次低,但整体规划高端XX区现有学校类型涉及普通教育(含幼儿、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多个层次,有公办和民办两种形式。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教育内涵丰富,但教育发展规模太小、层次不高。但XX直面现实,科学规划,以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提高XX办学层次,提升整体水平,实现XX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二)职业教育基础弱、零起点,但技能人才需求旺盛XX尚无职业学校,“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格局尚未形成,更谈不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后发展效应”易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作为省级产业集聚区,杭州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XX需要吸引来自全国、全球的人才,更需建设品牌职业学校,打造品牌职业教育,开展高端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二、发展背景(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制导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航行之标”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明确了新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方向,在新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2.提升国际竞争力的XX使命6月4日,XX省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形成与我省发展格局和水平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互补,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办学,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XX特色和全国领先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见》强调,XX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完善体系,基本形成职教普教融通、职教成教一体,初等、中等、专科、本科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强调通过合理布局,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原则上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所较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和若干所骨干中职学校,全省有一批本科高校应用型建设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通过办学水平提升,形成具有较强国内以至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3.凸显区位优势的杭州特色作为XX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杭州市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杭州市在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布局与优化、集团化办学、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高职协同发展、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早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求,充分调动高校、企业、行业、园区、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产学对接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产学结合、多方共赢、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作为XX省批准的省级产业集聚区,杭州XX产业集聚区是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为推进XX区基本社会保障、教育等公共服务与主城区一体化,杭州市决定加快推进XX区域与主城区实行高中段(含职高)招生一体化,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在XX区域设立新校,加快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XX举办职业教育,可以为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使产业园区变为创新创业园区;可以优化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破解技术创新资金短缺、创新热情不高的难题,延展XX省、杭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二)区域经济战略发展立意高远,规划高端,打开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机遇之门”XX产业集聚区是全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是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前沿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是“杭州的浦东”。XX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定位为长三角智慧产业高地、环杭州湾产业创新中心、杭州市城市副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三角产城人融合先行区、XX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杭州江湾智慧生态新城。XX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明确,优势突出。已形成了新型交通装备、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以及XX汽车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未来发展立意高远,产业转型“升级版”特征突出。XX产业集聚区的未来发展,将现有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产业向深化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方向延伸,化纤、化工、纺织、金属等产业向新材料方向升级,能源产业向新能源产业升级,新能源运输装备产业中的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产业向高端升级。XX产业集聚区将瞄准新能源产业热点培育;依托机器人产业基础拓展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培育生命健康、临空产业、新材料等X个产业瞄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以“智造”为主的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机器人及自动化等产业全面推进互联网经济与产业的融合,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与商贸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创新依托XX生态、空港等重要的战略资源,重点发展创新引领产业,促进自身产业能级提升依托城市功能的培育提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休闲娱乐等新兴服务业态。(三)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定位精准,开启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间之窗”XX技能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力度大。XX产业集聚区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创计划”,引进培育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通过创新创业创意园区、XX“智慧谷”和临江科创园建设,着眼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主导产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端企业家人才和“产城融合”辅助人才等五大人才板块,打造“以产引才”循环性的人才生态区。XX技能人才发展拥有良好的环境。下沙大学城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集聚区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了临江学院,定向培养专业化人才;XX省106所高校和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同建立XX高校产学研联盟临江中心;集聚区设有劳动保障站和劳动力市场,人才、用工及劳动力资源方面服务全面,保障有力,为打造“智慧XX、魅力生态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三、指导思想以“创高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育高级产业人才,助推智慧之城”为指导思想,“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为发展理念,围绕XX产业集聚区“XX智谷,创业新城”总体定位,围绕“创产业集聚区(园区)一流职业教育”目标,发挥高新区产业集聚优势,推进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打造职教体系小镇,为“智慧XX、魅力生态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四、发展目标(一)立交、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XX产业集聚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是:立足集聚区产业发展实际,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布点,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统筹普职协调发展,沟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完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起与“1+2+X”和“7+X”产业格局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基本框架(图1)。产产业企业图1立交互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开放、融通的学校布局开展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为区内企业提供一线高素质劳动者;以发展高中阶段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为突破,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新型交通装备、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着力提升新能源、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和生态产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支持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等学校入驻职教小镇;试点中高职、应用技术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贯通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互通、内外衔接。(三)对接、动态的专业结构建立健全专业适应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形成产业结构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图2)。拓展适应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学习形式。在区内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协同发展,实行工学交替、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学习方式,满足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需求;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职业培训,实现学历和技能的互认。推行普职课程与学分互认制度,为学生多样化发展、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交通装备产业专业机械、电子机电维修汽车、飞机维修造轨道交通园林设计都市休闲营销与国际贸易…….…….图2职业教育专业对接XX产业图五、时间规划(一)近期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的具有XX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初步构建职业教育层次、类型、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能力建设完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较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能力显著的职业教育体系。1.规模采取开办分校(校区)和联合办学的形式,力争短时间内实现职业教育培养规模突破,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到2020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0.6万人,各种形式职业培训达到10万人次/年。2.布局以“产业集聚效应”为标准,新建、联合和重组职业学校布局。到2020年,建成由3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师学院)和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组成的职教园区,在XX初步建成职业教育小镇。3.专业建设围绕XX产业集聚区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通用航空、智能电气、新材料、高端装备及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调整、优化、新增一批专业,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区内建成5个品牌职业教育专业。4.基础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办学标准,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建成2所在国内有影响、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特色学校(校区)。打破校际、部门、行业界限,推进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切实改善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建成2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表1)。表1XX产业集聚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目标(2020年)序号目标单位2020年1培养规模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1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0.6职业培训102布局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含技师学校、学院)所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所1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人>35003基础能力专业特色学校所2实训中心个204专业建设品牌专业个5(二)远期目标(2020-2030年)到2030年,园区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示范性强,形成融合现代职业教育示范区、现代学徒制示范区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职业教育名镇,助力XX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然生态小镇、“工业2025”小镇、人才创业小镇、钱江风情小镇。六、空间规划(一)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方式建设“XX公共实训中心”(图3)。中心面向企业、学校、社会提供实训、培训服务。发挥企业实训中心的作用,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厂中校”;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校中厂”。图3公共实训中心选址示意图(二)建设职业学校联合体有步骤、有重点地跟杭州技师学院、杭州轻工技校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协商,通过新建、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加快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学校对应专业”的规划思路,建设由3-5所职业学校(校区)共同组成的“职业学校联合体”(图4)。对接下沙大学城本科高校,规划远程教育或合作办学,形成技能人才培养“虚拟联合体”。职业学校联合体的选址可以根据产业区块特点确定,形成校门对厂门,专业群对产业群,形成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校企深度融合的物理空间格局。图4职业学校联合体示意图(三)建设职业教育生态小镇职业教育生态小镇遵循“中心—轴线—组团”整体规划,以共享服务区为核心,形成同心圈层型布局(图5),以使布局空间紧凑,土地分配均衡,院校与共享区等距化,向心性使其内部功能联系紧密。图5同心圈层型职教小镇布局图职教小镇公共实训中心的功能规划应该考虑到职教园区和周边工业园、物流园以及其他功能社区的关系,让学校融入城市。学校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资源为城市社区共享,提高利用效率。在规划布点要有意识地把具有相似空间或设备需求的院校集中设置,集中建设,集中管理,确保公共实训中心的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图6)。图6职教小镇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示意图职业学校联合体功能规划应体现企业和学校功能的渗透,突出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融合。职业学校联合体的空间环境作为“泛教室”对学生的熏陶是教育的延伸,体现职教风格的校园文化环境(图7),将XX的特色地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联合体文化建设之中,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学习动力和精神支持。图7职业学校联合体功能示意图七、阶段性任务(一)2015年:开展职业教育及产业人才需求调研立足XX“1+2+x”主导产业,对产业人才现状开展调研。重点针对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通用航空、智能电气、新材料、高端装备及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质量进行摸排,了解企业培训的基本情况;制定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紧缺专业人才目录发布制度,分季度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也为职业学校建设和专业设置奠定坚实基础。(二)2016年:建设公共实训中心建立由校政企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公共实训中心,采取委托管理或代管的方式运行公共实训中心,实现园区企业、学校、公共管理机构对公共实训中心的共建共享;并与下沙公共实训中心遥相呼应,联动互通,优势互补。依托公共实训中心,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管委会主导,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引企入校、入厂办学等形式,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开发课程;支持企业在学校建立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交流制度。把产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三)2017-2018年: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教育现代化立交桥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推进以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中职与本科、普通高中与中职的沟通与衔接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多层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鼓励区内小学开设职业启蒙、职业劳动体验课程;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课程;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现代化教育“立交桥”。健全职业培训制度。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教育的原则,建立健全面向区内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充分依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面向人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四)2019-2020年:提升内涵,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化先行区根据XX“一城三园,两带一心一网”的总体布局,制造类产业园逐渐东移,城市中心周边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楼宇制造经济为主,现有产业布局将有较大的调整。根据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将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把产业优势转化成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园区管委会有关部门,联合产业或行业等社团,以及现代服务、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根据区内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探索建立新兴行业的人才职业能力认证体系。坚持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为目标,建设具有XX特色的特色专业体系。支持每所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专业大类),重点建设好3-5个特色专业(群)。推动全区内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接区内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产业领域内最前沿技术,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引领产业发展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品牌专业。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区内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库。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区内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和人才培养信息。建立职业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支持远程教育和自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