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文化产业价值园区建设初步构想
一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一)广州文化产业园区总体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约222个。其中包括羊城创意产业园、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等1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黄花岗信息园等10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以及太古仓创意园、1850创意园、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五行科技创意园、广佛数字创意园、广州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华创动漫产业园、花山小镇等20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见表1)。表1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总体情况单位:个园区级别数量国家级16省级10市级20其他176合计222表1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总体情况(二)广州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分布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基本集中在海珠区、番禺区、天河区、黄埔区、荔湾区、白云区、越秀区等。据初步统计,广州市各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数量分别为海珠区51个、番禺区40个、天河区34个、黄埔区26个、荔湾区24个、白云区22个、越秀区11个、花都区7个、南沙区3个、增城区3个、从化1个(见图1)。图1广州市各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数量海珠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数量最多,达到51个,主要因为海珠区旧厂房、旧仓库等“三旧”资源比较多,同时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条件比较好。作为非中心城区的黄埔区,其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名列全市第四,说明黄埔区的政府规划指引和业态聚集都有着良好的效应,是今后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的区域。南沙、从化、增城等区域文化产业园区数量较少。(三)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行业分布据初步统计,在广州市总计222个较具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文化科技类最多,达到52个,其次是创意设计类,达48个。文化贸易展览类27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14个,动漫游戏类13个,互联网文化类11个,工艺美术类11个,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类10个,新闻出版发行服务类3个,文化设备类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类3个,知识产权类2个,综合类20个(见表2、图2)。表2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行业分类单位:个序号园区类别园区数量园区名称1创意设计48聚龙设计文化创意园、1879设计创意园、宏信922创意园、1850创意产业园、芳村文化创意园、信义会馆、广州工业设计科技园、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沙面工业设计与展示基地、原创元素创意园、广州设计港、JICOFFICE联合办公空间、229国际服装创意园、文化星城(省级)、广州国家广告产业园、ING文化创意园、邦华·一创社文化创意园、JOINUS积优·凤凰仓、乐善2号创意园、凤凰创意园、岭南V谷—穗东1936创意园、北岛创意园、岭南创意园、燕岗1号创意园、东澳小镇创意园、混际RemixLab创意园、五号空间创意园、苏荷艺术园、红专厂创意园、富林·796设计精英创意产业园、云山金谷创意园、嘉禾创意产业园、黄边村工业园、汇创意产业园、广州白云创意创业产业园(海航YH城)、罗冲围唐人文化码头创意园、228创意园、马尚创意园、毅昌创意产业园、长洲国际艺术堡创意产业园、广州渔人码头多彩小镇、星坊60文化创意产业园、一田创意园、紫泥堂、皮具之都、树德创意园、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轻纺交易园、红棉国际时装城2非物质文化遗产3聚龙村文化创意项目、非遗玩家、古玩城3文化科技52五行科技创意园、广佛数字创意园、荔湾同创汇、37创新岛创意园、岭南V谷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荔湾留学生科技园、广州中小企业创新科技园(IDC创新科技园)、创意大道、中大创新谷、南洲小聪科技创意园、海珠创意产业园、海珠科技创业园、大阪仓1904创意产业园、洋湾2025·创新岛、云顶同创汇、启迪中海科技园、1918智能网联产业园、中大科技园、T.I.T创意园、广州开发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广州盛达电子信息创新园、广州地理信息产业园柯木塱园区、时代E-PARK、天盈创意园、科学家之家-创工场、广州天河创意港、智汇Park创意产业园、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天河软件园)、励丰文化创意产业园、华南新材料创新园、视联科技园、广州开发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广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光正科技产业园、纳金科技产业园、南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广州知识城腾飞科技园、中新知识城大数据产业基地、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花城创意产业园(大北路园区)、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番山创业中心、天安节能科技园、海印友利科技园、超谷科技园、一分园创意产业园(石楼园区)、2025PARK产业园、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高科技产业园、南沙资讯科技园、乐天云谷创意园、励弘文创旗舰园、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广播电视电影服务10七喜创意园、东方红创意园、31路摄影创意园、小洲影视文化产业园、珠影蓝谷创意园、金羊创意园、广东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南方广播影视集团园区、飞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番禺活”嘉年华创意文化基地、前后仓电影梦工厂、1978电影小镇5文化贸易展览27中联茶文化创意园、国萃花卉科技园、广东二轻时尚创意园、北京路文化核心区(集聚区)、杨协成电子创意园、明通创意园、广一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5iPARK互联网青年创意园、UP+智谷、龙腾18电子商务产业园、启盛会展产业园、布衣港电商产业园、长兴里文化创意园、红风创意园、金泰创意园、大脚优品创意园、T6电商创意园、广州一统国际酒文化产业园、状元谷电子商务产业园、新银河世纪跨境电商产业园、鱼珠智谷E-PARK创意产业园、印象黄埔宝盛国家电商园、德智创意园、淘商城创意产业园希加社区、淘商城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凹凸凹创意园、岭南电商创意园6互联网文化11喜聚创意园、中南活力创意园、天河软件园、点动星宇创意园、宏太智慧谷·云产业基地、广州电信互联网生态基地、广州互联网产业园、HiMonday产业园、诺亚方舟互联网创意园、海峡两岸(汇龙)信息产业科技园、东荟创新园7工艺美术11文德字画文化区(文德路字画街)、小洲村、方园原创雕塑园、金箭创意园、绣品文化创意园、南浦仓文化创意园、沙湾珠宝产业园、金年华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石碁红木小镇、花都珠宝小镇、大新文创园8新闻出版发行服务3朗声·文创园、“燕子83”广州包装印刷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印创意园)、广东音像城9文化休闲娱乐服务14太古仓创意园、太古仓中船汇创意园、花城往事创意园、广纸天地荟、邦华大干围、双鱼港创意园、南石28创意园、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广州白云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长洲岛国家级红色旅游产业集聚区、大夫山文体创意产业园、长华创意谷、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10动漫游戏13洪德路动漫一条街、热点创意园、萌芽1968创意产业园、远洋创意园、万鹏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动漫创意研发中心华南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星力动漫游戏产业园、华创动漫产业园、恒然动漫游乐创意产业园、广东动漫城、盛达电子信息创新园、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文化设备8大歌灯光科技园、TCL文化产业园、易翔科技园、珠江灯光高新科技园、影动力VR产业园、珠江钢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知识产权2知商谷国际知识产权众创空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13综合20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金岸582创艺园、广州天河临江创意产业园、羊城创意产业园、乐天创意园、裕晖创意产业园、广州民营科技园、中海联8立方创意园、COCO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单位创意园、M3创意园、广州开发区创意产业园、中凯文化创意园、高柏创意园(清河园区)、巨大创意产业园、百众创意园、国韵文化园、中颐海伦堡创意园(MOCA创意城)、广州番禺金山谷创意产业园、广东文投创工场表2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行业分类图2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行业类别分布数量(四)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1.政府政策主导型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是由政府规划、建设、推广和管理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这是发展文化产业园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发展文化产业时,要采取政策控制、城市规划、关系协调等措施,营造有利于集聚的生态环境、氛围和产业链。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又分为两类。一是政府主导新建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本类型一般位于新开发的城市区域单元内,为满足产业结构等综合需求,由政府主导建立,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控股,如黄花科技园、天河国家网游动漫基地、开发区创意大厦等。二是政府主导三旧改造类,如荔湾区的信义会馆和1850创意产业园、海珠区的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和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天河区的羊城创意产业园和红专厂等。2.文化资源依托型文化资源是包括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事件等在内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与从事文化活动有关,以精神形态存在的内容总称。一些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企业入驻当地文化产业园。如广州西关古玩城位于广州古文化商贸中心区域——西关河畔,具有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特点,融合了文化景观和传统文化。广州西关古玩城内专门经营古旧陶瓷、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翡翠玉器及不同类型的新旧艺术品,成为古玩收藏爱好者等进行欣赏、交流和交易的理想之地。3.蜂鸟聚集型一般而言,蜂鸟聚集型园区,主要是文化产业的关联公司或关联项目形成区域市场集约效应,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园,吸引著名艺术家或龙头企业,形成由同行自发形成的园区。这类园区有小洲村、信义会馆、华创动漫产业园等等。华创动漫产业园依托广州得天独厚的动漫游戏产业基础,立足国际高度,以“全球动漫游戏产业集群”为核心定位,以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第一城”为远景目标,吸引网络游戏软件、网络游戏设计与开发、游艺设备制造、动漫游戏衍生产品开发等企业进驻,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在创意、研发、生产、展示、销售各环节的全面发展。4.科技园区主导型科技园区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完善传统文化产业,利用文化为科技产业提供灵魂,提升了科技产业发展水平。其代表是开发区创意大厦和天河软件园。天河软件园集聚了数据网络、金融服务及中介、工业设计、IT产业、建筑设计及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六大产业,实行政府扶持和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开发区创意大厦是集创新产业、数据开发研究、创意产业、数字动漫设计、总部经济区、产业孵化器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区。5.旅游开发型旅游开发型文化产业园区一般以文化旅游为导向,如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红专厂等。广州长隆集团旅游景区主要包括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国际大马戏、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水上乐园、广州鳄鱼公园、长隆酒店、香江大酒店、长隆高尔夫练习中心等部分,通过自主经营、集团公司统筹各子公司日常业务的方式进行园区运营。长隆旅游度假区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较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年游客接待人数达1000多万人次。6.业主招商型这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一般以“三旧”的改造项目和房地产项目为主。园区成立后,业主向社会招租,招租的对象主要为文化工业企业或项目,包括相关服务公司的建设。通常园区是建立在一两家大型文化公司之上,吸引其他中小企业迅速效仿,形成跨行业的连锁和从最初的产业延伸出来的文化产业网络,例如广州的羊城创意产业园。(五)广州文化产业园区投资主体从园区投资主体的性质看,广州文化产业园(基地)的发展呈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局面。投资形式包括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民营企业投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投资、高等院校投资。绝大部分是企业投资,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形式的投资主体单位有广州市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番禺区政府等。如黄花岗科技园是1991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区),是广州高新区的五个科技园区之一。国有企业投资形式的投资主体单位有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广州海航置业有限公司、广州化工集团投资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珠江电影集团、广州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广州纺织工贸集团、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投资形式的投资主体单位有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辉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昊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正华创意投资有限公司、广州五行科技创意园有限公司、广州星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丰彩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番禺节能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新仕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富林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民营投资主体中,有很多属于房地产企业,如番禺金威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时代地产集团、广东时尚置业有限公司、广东飞晟投资有限公司等。有部分是制造业转型企业,如广州市番禺巨大电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百龙电子有限公司、广东顺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文化产业园具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这与广州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密切相关。在较长的时间里,广州有很多港澳台资企业,集中在广州相对比较发达的制造业领域。这些制造企业面临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难题,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具有高关联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和创意产业成为转型的重点方向。比如番禺活嘉年华创意文化基地的投资主体原是一家生产电力设备的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海外订单减少和所在镇产业升级优化的双重压力下,计划将自有厂房用地和附近租赁的工业厂房改造为以立体电影制作、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既是当地企业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广州市政府努力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成果。广州“腾笼换鸟”工作由区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和推进,从资金、规划、税费等多个方面引导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旧厂房(商铺)的改造建设。(六)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发展阶段分析生产和交易行为带来空间聚合模型,初始聚合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派生经济行为导致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聚合和空间特征,这也成为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本研究把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要素群集阶段(见表3)。表3要素群集阶段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要素群集阶段核心驱动力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产业聚焦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资本的流入,但要素低效率配置主要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点对点式)
11597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表3要素群集阶段的基本内涵第二阶段,产业主导阶段(见表4)。表4产业主导阶段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核心驱动力外力内力并攀,跨政府政策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双重作用产业聚焦动力产业链导向,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主要产业类型外向型的产业,其中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一枝独秀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R&D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园区内企业自身R&D能力较弱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布局园区功能以产品制造为主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工—贸—技,可称之为“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相对脱离(串联式)
11698代表园区我国目前大多数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处于这阶段表4产业主导阶段的基本内涵第三阶段,创新突破阶段(见表5)。表5创新突破阶段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创新突破阶段核心驱动力内里为主,技术推动,企业家精神产业聚焦动力创新文化主要产业类型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产业,高速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能源技术、新材料和现金制造技术等重要的新兴领域产业发展需求因素高素质人才,较好的消息、技术及其他高端产业配套的服务,园区自身R&D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空间形态产业社区、产业园开始产生协同效应,在空间上形成围绕产业集群逐层布局园区功能研发型,科技产业区,制造、研发复合功能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工—贸,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创新链”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相对耦合(中枢轴辐式)
11698代表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法国索拿亚高科技园区表5创新突破阶段的基本内涵第四阶段,财富凝聚阶段(见表6)。表6财富凝聚阶段的基本内涵发展阶段财富凝聚阶段核心驱动力高价值的“财富级”要素的推动产业聚焦动力高势能优势主要产业类型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及其他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产业发展需求因素高价值的品牌,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报率的巨额融本产业空间形态综合新城,在空间上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完全融合园区功能复合型(事业发展中心-生活乐园),现代化综合城市功能,产业集聚地,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贸—工,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其增值手段是“财富链”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紧密融合(多级耦合式)
11799代表园区美国硅谷表6财富凝聚阶段的基本内涵(七)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为保持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根据文化产业园的特点和公司的实际需要,广州在人才、资金、政策支持和企业素质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园区创新体系搭建服务平台,逐步改善公共服务。一是通过与各类创业就业中心合作进行相关人才的对接和招聘,为文化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渠道。二是与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对接,为企业提供文化产品挂牌交易与文化产品价值评估及认定服务。三是与相关的金融、担保机构合作,为有需要的企业办理贷款,与广州股权交易市场、南方产权交易所开展合作,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或抵押依据,从而帮助企业解决贷款、融资的难题(见图3)。图3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二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特点与问题(一)坚持贯彻双效统一,力促传统弘扬在全市222个文化产业园区当中,很多文化产业园区立足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城市文化艺术氛围。如文德路被称为广州“文化第一街”,路上绿树成荫,共有古玩字画店300多家,手绘的国画、书法、油画,印刷的海报、灯箱画等高中低档装饰艺术品一应俱全。在一些字画店的门前,还随处可见文人即席挥毫,这更显这条千年古街的文化底蕴。(二)经济效益日益突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园区集聚的效益来看,一方面,少数发展较好的集聚区集聚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企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另一方面,集聚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例如“太古仓”改造前已经停产,每年亏损额达345万元,改造后营业额快速增长,年营业额高达1.5亿元。2017年,羊城创意产业园有入驻企业145家,产值超120亿元,在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5中国文化产业园区TOP20”中排名第一。入驻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的文化创意及相关企业超过了100家,年产值从改造前的1130万元激增到年产值150亿元,增幅达1300多倍。“信义会馆”首期吸引了奥美广州、迪士尼在大中华区的加工品总部亚虎、LV设计公司等近20家知名公司入驻发展。(三)多种产业跨界融合,促进共生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构建了新的文化产业生态,打破了不同业态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多元业态的跨界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如羊城创意产业园先后引进酷狗音乐、金山西山居、荔枝FM、华多科技、优飞智能、黑马会、广州创新谷、小鱼在家、天闻角川动漫、爆米花动画等互联网企业(见图4)。图4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入驻企业代表(四)多种业态繁荣共生,全面协同创新目前,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围绕核心产业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多种业态紧密联系并繁荣共生,配合周边产业实现全面协同创新的案例。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充分挖掘利用“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的历史文化和现有优势资源,坚持历史传承与现代气息相融合、本土特色与国际元素相融合、文化引领与产业提升相融合、主题注入与品牌打造相融合,通过文化引领、商旅融合、空间优化,串联整合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群众文化、文博产品、自然景观等丰富物质、非物质资源,探索传统与时尚、文化与经济、体验与交流相结合的城区有机更新模式,实现文化传承、产业提升、环境美化的目标。形成了以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产业为支柱,以文化艺术交易、版权服务为重点,集创意创作,产品制作、传播发行,文化产品展示、体验和销售平台等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聚集了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百骏地铁广告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五)若干问题依然存在,亟须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州文化产业园区迅猛发展,数量急剧增加,但很多缺乏科学定位和合理规划。二是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缺乏对“文化要素”的正确认识和精心培育,导致文化产业园区内入驻的文化产业类企业数量较少,且企业之间缺乏内在关联,使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不高。三是许多文化产业园区整体创新能力比较弱,难以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引擎作用。四是文化产业园区用地问题有待解决,否则将不利于文化产业园区的长远发展。五是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规划部署,举办了多次文化创意博览会,目标是立足广州,辐射全国,全力建设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这样的博览会可促进文化产业的交流,吸引港澳台及海外的投资,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广州文化产业价值园区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聚焦“三中心一体系”、“三大战略枢纽”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构建文化产业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推动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广州市文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使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推动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枢纽城市的重要的空间载体。广州市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要实施“14357”战略,即:明确一个定位,坚持四大原则,重构三大链条,创新五大发展模式,推动七大平台建设。(二)发展原则创新改革。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激发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开发、管理和服务机制创新,加快资源配置改革,更好地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统筹规划。立足城市发展战略,统筹文化产业空间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园区间配套互补发展,强化文化产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相互衔接。分类推进。根据文化产业园区层次、空间区位、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等不同,分类引导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采取不同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在信息基础设施联建共享的优势,以无处不在的高速无线网络、光纤接入为承载,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电子商务、三网融合等先进技术,整合电子政务、移动办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等领域丰富的信息化应用,实现文化产业资源共享。(三)战略构想:重构三大链条1.重构定位文化园区功能链完善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流量、文化创新策源、文化辐射引领三大功能。文化流量功能方面,既要认识到文化产业总量的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到随着技术的发展,流动的要素已从早期的原材料、制成品向中间品、资金、人员,再向文化、创意、服务、信息扩展,因此,文化产业园区要相应具备文化物流、技术流、服务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等流量功能。文化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文化产业园区要具备汇聚、筛选、传播各类型文化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的能力,能够识别、支持乃至通过强大的市场力量塑造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路径。文化辐射引领功能方面,文化产业园区要集聚文化资源,具备传输和影响周围地区文化的能力。2.重构文化产业园区价值链在传统优势文化行业,实施以培植优势产业、扶持强势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培优扶强战略,通过龙头企业聚集文化产业价值链关键要素,吸引中小文化企业入驻,从而带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新兴文化领域,通过重视培育新媒体领域、互联网文化领域、文化科技领域、动漫网游领域、创意设计领域、电影影视领域、数字创意经济领域等新兴产业业态,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促进研发、品牌和标准竞争优势的形成。在传统文化制造行业,要实施“中间分离,两端延伸”战略,走出价值链的低端,向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等价值链的高端延伸,鼓励企业“大脑”在园区、“高中端工艺”在园区,推动文化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3.重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广州“IAB”计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内文化产业链条,积极引进高端文化产业,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增加研发、销售等职能。加强政产学研资间合作,构建覆盖完整创新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跨地域产业创新联盟,形成吸附效应、聚合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四)创新模式:实施五大发展模式1.铸造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设立知名品牌专项资金,奖励品牌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园区和企业,促进园区和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形成打造知名品牌乃至世界级品牌的战略思维,从园区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的规划、建设与管理。2.整合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发挥集聚区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等各类技术服务机构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产学研资合作的创新模式的形成。集中力量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实现从空间聚合到价值聚变。以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推动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同时,要做好园区旅游的宣传工作。将文化产业园区旅游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联合旅行社做好旅游线路开发工作,扩大园区旅游知名度,使园区成为旅游重要的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园区参观体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以科技提升文化发展层次。整合文化科技资源,推进文化科技投融资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的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开展文化产业核心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3.集聚要素,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链发挥产业的关联效应,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文化产品的研发商、运营商、发行商、销售商及周边服务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环环相扣,创意、制作、专业销售代理、版权转让、开发衍生产品以及产品销售一条龙的循环系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自愿有序的原则,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根据园区定位,推动文化企业向集聚区内调迁,逐步形成有特色的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4.复合型发展,推动与公共文化服务等协同发展从产业区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区演进的高级阶段,实质上是功能复合的产业区。建设复合型文化产业园区就是要建设集创造、生活、科研、展示、娱乐等为一体的都市型文化产业区,使文化产业园区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等城市功能。5.创新融资方式,解决新业态及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众筹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寻找价值、匹配价值和获得价值。这是一种与“大鱼吃小鱼”不同的垄断模式,是一种分散化或渠道化的商业模式。无论是通过设定激励奖励还是受到梦想或价值观的启发,使用众筹平台可以帮助有创意的个人或组织融资。(五)主要任务:搭建七大文化价值平台1.打造文化创新平台,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围绕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要求,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吸纳一批国内外文化产业专家、知名企业家以及财经、金融、法律等相关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在园区内构建形成促进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创新思潮跨界交流、创新活动激发催化的“热带雨林型”文化创新生态,形成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多元包容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法治环境。2.搭建“文化+金融”平台,创新文化金融模式依托南沙自贸试验区获批金融创新十五条政策、花都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即将获批等契机,打造一批金融业态机构较完备、金融服务功能较齐全的文化金融集聚区。与国家金融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在文化产业价值园区率先应用先进的金融科技。引导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入驻园区,与园区内文化企业对接,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3.搭建文化贸易发展平台,增强文化流量枢纽功能围绕文化交易、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重点方向,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打造一批集网上信息发布、交易支付、商品体验展示、物流售后服务、价格发现、品牌推广及行情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区域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大型文化零售企业和文化交易园区开办网上商城,并向其他企业和个人开放。4.搭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做大文化产业体量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深度融合,扶持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结合,推动珠宝、皮具、灯光演艺设备、钢琴乐器制造业等文化装备业做强做大。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商旅文融合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园区举办节庆演艺、主题旅游、特色旅游等活动,使文化产业园区成为重要的城市客厅。5.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厚植知识产权优势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地区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知识产权交易,引进和培育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社会公信度的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为产权交易、产品展示、贸易提供成熟的全方位服务,全面实现文化市场各要素、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共享。搭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的知识产权信息互动共享。建设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融资转化、资本化交易等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6.搭建文化企业孵化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发挥文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在文化产业园区内建设各种“文化众创空间”“孵化器”,推动文化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一批文化创客发展,支持在园区内设立的有潜力的个人工作室、独立策划机构、“文化创客”等小微创意企业成长。7.搭建文化产业活动平台,提升园区价值传播能力以世界眼光和开放心态,顺应中华文化已融入当前世界文化的大趋势,坚持吸取外来精华与宣传中华文化相结合,开展广泛的国际文化合作,提高中国文化话语权。举办各类文化节活动、新闻媒体交流活动、旅游交流活动等,集聚国际、国内文化资源,开展以广州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周、文化展等活动,推进广州优秀剧目巡回展演及各类文博展览活动。四广州市推动文化产业价值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一)强化组织保障和工作推进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和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广州市要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职能明确、职责清晰、权责一致的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在政策措施制定、企业和园区认定、资金扶持使用、重点项目入驻、地区间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由统计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研究建立“两级结合、部门合作”的统计制度,实现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项目、土地、运行的统计数据直报和信息交流的“双线”统计体系。每年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公布评价结果,在产业集聚度、重大项目引进、创新开发等方面,增加考核比重,激发各级干部抓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积极性。(二)加大文化产业园区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制定出台《广州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鼓励优势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明确支持园区建设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财税和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将园区建设纳入区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加大财政资金对园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执行中央关于支持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及其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网络传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文化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文化企业或高新技术项目,按省、市的相关规定给予行政性收费减免。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资金和重点项目向园区倾斜。(三)强化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规划一方面,要明确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在广州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上,文化产业园区应成为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广州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场所、广州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广州各级党委和政府调控与实施文化经济政策的重点对象。在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分类指导和扎实推进数字出版、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影视娱乐、休闲旅游、文化会展、印刷、民间技艺等优势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应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功能区。文化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在不同城市区位中集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四)有序推进园区认定工作和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670-1:2024 EN-FR Boxes and enclosures for electrical accessorie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fixe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水泥路面施工承包合同
- 办公楼装修合同合同
- 委托招聘合同协议
- 招标信息合作协议书
- 出版业数字化出版与版权保护管理方案
- 建筑原材料采购合同
- 楼房租赁合同
-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实施方案研究项目
- 电子行业电子设备保修协议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概述
- 企业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 中石油反恐风险评估报告
- 110kV全封闭组合开关电器GIS扩建及改造项目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办公室压力缓解方法
- 销售序列学习成长地图2021
- 我的家乡湖北荆门介绍
- 遮瑕(美容化妆技术课件)
- 不锈钢金属边框施工方案
- 民企与央企合作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