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备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_第1页
中考语文备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_第2页
中考语文备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_第3页
中考语文备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_第4页
中考语文备考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9年全国全国中考文言文-课外比较阅读题库2019年一、(2019山东济南)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节选自《晏子春秋》)【乙】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①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太史公曰: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③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①危:正直。②衡:违背。③忻(xīn):喜悦,高兴。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王曰:何坐坐:犯罪(2)吏二缚一人诣王诣:往,到(3)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事:辅佐(4)既相齐相:当……宰相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A.过王而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策之不以其道D.余虽为之执鞭为人谋而不忠乎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2)以节俭力行重于齐。(2)(他)因为生活俭朴、踏实苦干而受到齐国人的尊重。12.填空。(2分)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展现晏子与楚王的精彩交锋,在反击楚国君臣的有意羞辱时,晏子运用类比推理的说理方式赢得胜利。【解析】甲文大量呈现人物的语言,运用语言描写来展现晏子与楚王的精彩交锋。针对楚王诬齐人“善盗”,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准北则为枳”作比,得出两地橘叶相似、味不同的原因在于水土、地气不同。然后采用类比推理的说理方式,指出齐人在齐不盗,人楚则盗,正是楚之水土、地气使然。13.根据甲、乙两文,简要概括晏子的形象特点。(3分)13.晏子是一个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出使不辱、节俭谦恭、踏实肯干、敢于直谏、坚持原则的人。【解析】本题应分别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来分析晏子的形象。甲文要依据晏子与楚王论辩的细节与气势来分析,乙文要抓住“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等关键句及司马迁对晏子的评价来分析。【乙文参考译文】晏平仲,名婴,东莱夷维人。曾辅佐齐灵公、荠(jì)庄公、齐景公,他因为生活俭朴、踏实苦干而受到齐国人的尊重。即使他当了齐国的宰相,饭桌上常常没有第二盘肉菜,姬妾们也不穿丝绸做的衣服。他上朝时,如果国君问到了他,他就谨慎地陈述意见;如果国君没有问到他,他就谨慎地做事。国家的政治清明时,他就顺着国君的命令去办;国家的政治昏暗时,他就违背国君的命令。因此,在灵公、庄公、景公三代,晏子的名声显扬于诸侯。太史公说:至于他直言进谏,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所谓“进了朝廷就要想着为国家尽忠,回到家里就要想着不断提高自己”的人!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我即使去给他赶车,都是高兴的。二、(2019浙江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②燔:焚烧。③睽:背离,不合。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⑥剧:流畅,痛快。⑦解舟:退居江湖。⑧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17.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19.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②危急。③通“极”,至。《古代》《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②危急。③通“极”,至。19.“亟”为急速、赶快的意思。写出了王安石想见到孙少述的急切心情,体现友情的深厚。20.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20.(孙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摆设酒宴,一起吃饭,畅谈经学,到晚上才分开。21.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4分)21.朋友要相互关心:王安石写信给孙少述告知近况,让他不必担心;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互信任: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三、(2019浙江台州)文言文阅读(14分)[一]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③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舆:轿子。[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吴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①汝归遗父。”数日,公问幞头②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息之。因呼一仆同吴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③回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注释]①乞:给: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去蒋山亦七里距离(2)公适见之恰好(3)且戒苟以转售告诫(4)乃复遗吴给予,赠送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17.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18.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8.语段(一)写王荆公住处偏僻,房屋简陋,出行不坐马和轿子,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语段(二)写王荆公把宫中所赐的乌巾两次送给田家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讲信用的人。四、(2019浙江绍兴)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7—20题。(甲)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乙)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①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岳②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慜③谏死,公遥为诔④词,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⑤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⑥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盖公行益,力追古人。(选自《续藏书》,有删减)【注释】①安人:指张元忭之母。②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③杨忠慜(mǐn):明代大儒,谏臣。④诔(lěi):致悼词。⑤乙:读书时勾画记号。⑥扮(fěn):合并。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因取《中鉴录》于是,就(因此)(2)三月卒官死,去世(3)安人怜之怜惜,怜爱(4)病以属公同“嘱”,嘱咐,嘱托18.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3分)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18.张元忭就把灯点在帐幕中,等母亲睡了才开始读书,不让母亲知道。(意对即可)19.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3分)(1)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19.(1)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外貌描写),张元忭30多岁就已“白发种种”,究其原因,是张元忭为父亲“就逮”一事四处奔波、忧思烦愁,由此体现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2)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写,衬托出张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20.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6分)20.通过材料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诚于仁爱。一是孝悌。张元忭在父亲危难之时,侍之以往,为其讼冤,又归慰于家;对父亲的嘱托,牢记于心,对异母兄弟恩义隆备;面对母亲的怜爱,没有因此疏懒,而是“候母寝夜诵,不令母知”,尽是体贴。二是忠诚。张元忭在书堂讲习时,极其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认为为人之德事关国家治乱,所以谆谆教诲,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三是仁爱。张元忭在南阳道中见谷物丰收,百姓和乐,内心欢喜,同时他还惠施乡党族人,可见他对天下苍生心怀“仁爱”。(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谈即可。)五、(2019浙江湖州)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7—20题。【甲】楚王绝缨①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②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节选自《说苑·复恩》)【乙】醉吐相茵③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节选自《汉书·丙吉传》)【注释】①缨:系在领下的帽带。②趣:cù通“促”。③茵:垫子。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3分)A.乃有引美人之衣者属引凄异(《三峡》)B.不绝缨者不欢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C.不伐善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D.西曹主吏白欲斥之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15.丙吉的车夫非常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有一次)喝醉吐在了丞相的车上。16.阅读【甲】【乙】两端文字,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楚庄王和丙吉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4分)(1)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2)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16.“乎”加强反问语气,表明楚庄王不想让“士”受辱的坚决态度。“耳”是“罢了”的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对车夫吐脏车垫的事情不以为意。两者都表现了人物宽宏大量的特点。六、(2019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阅读下文,完成8-11题。【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①而弗牵,强②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④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释】①道:引导。②强:劝勉。③庸:功劳。④说:通“脱”,解脱。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2)师逸而功倍闲适,轻松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1)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2)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尽能使学生思考。10.(2分)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10.(2分)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11.(2分)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11.(2分)“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七、(2019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甲】史称颜真卿①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②逾于球③璧矣。(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④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节选自《史林测义》)【注释】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②啻:止,仅仅。③球:美玉,特指玉磬。④见……于……:表被动。12.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A.宋祁称其“笔力遒婉”其真无马邪(《马说》)B.今披阅遗迹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1)(2分)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2)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2)(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3分)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2018一、(2018江苏徐州)(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甲】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选自《墨子•公输》)【乙】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吾请无/攻宋矣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公输盘诎通“屈”,理屈,理亏(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侵犯,侵略(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牵(4)卒廷见相如终于,最终,最后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3分)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间至赵矣D.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毕礼而归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4分)(1)虽杀臣,不能绝也。(1)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2)不如趁此给他优厚的待遇,让他回赵国,赵王怎么能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呢?9.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9.(2分)示例:不畏强权、无所畏惧、英勇无畏、镇定自若(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有勇有谋、聪明机智、足智多谋、机智灵活(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二、(2018江苏常州)(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eq\o\ac(○,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线。③剽(piao):针尖。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蒙,盖(2)持就火炀之靠近火(3)则第二板已具准备好(4)长其尾而锐其剽使针尖变得锐利(5)以成文章花纹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1)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2)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却很小。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3分)设置铁板→纸灰冒之放置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按平板面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参考译文】【乙】针,出产于山里,放置在屋子中。刚开始制作时很大,而制成后很小。它的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头部锐利而尾巴绵长。(针)没有智慧没有技巧,却善于缝制衣裳。既不偷盗也不行窃,却要打洞而行。它一往一来地活动,尾上打结就开始做事。尾巴打结工作就开始,尾巴再打结工作就停止。既能够缝衣服外层,又能够补缀衣里;既能够合拢竖向,又善于连结横向。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反复来回很匆忙。它日夜使分离的相合,从而制成花纹。下能够遮盖百性,上能够装饰帝王。功劳业绩非常大,却不炫耀自己贤良。把簪子当父亲,把管子当母亲。用它时,它就出现;不用它时,它就隐藏。三、(2018浙江衢州)(五)文言文阅读(12分)【甲】宋买臣(节选)【东汉】班固朱买臣,宇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新櫵,卖以给食。担来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大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节选自《汉书•朱买臣》【乙】越妇言【唐】罗隐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注释】毋:wú,不要。经:上吊。乞:qì,给,蔑:消失。矜:夸耀。18.用原文填空。(4分)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1)通达(贵)”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2)仁者之用心(不忍)”,而宋妻认为是“(3)矜于一汩人(矜)”19.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系?(D)(2分)A.好读书

B.不治产业

C.求去

D.妻自经死20.用自已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2分)与买臣过苦日子→(1)离朱而去→改嫁他人→(2)被朱收留→上吊自杀21.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4分)答:(1)羞于买臣歌讴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2)羞于自己在买臣饥寒勤苦、胸怀大志时离开了他。(3)羞于被买臣收留。四、(2018广西百色)(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4~7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宣城太守济阳①江淹②少时,尝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后梦一丈夫,自称郭景纯③,谓淹曰:“前借卿笔,可以见还。”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④矣。故时人有“才尽”之论。(节选自王汝涛《太平广记选》)【注释】①济阳:地名,在今河南省。②江淹:南朝文学家。③郭景纯:即郭璞,文学家。④踬:被东西绊倒,这里指没有起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世隶耕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且为众人年且九十C.后梦一丈夫匹夫不可夺志也D.可以见还此人可就见【解析】(A项前者为“属于”,后者“与“奴”同义复词,“仆役”;B项前者为“尚且”,后者为“将近”;C项前后者均为“男子”;D项前者指代“自己”,后者为“拜访”。)5.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A.【甲】文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C.【甲】文中“先人”这里指祖先,古人;【乙】文中“卿”是指古代对别人的尊称。D.【甲】文中的“不使学”与【乙】文的“故文采俊发”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解析】“先人”,这里应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甲】文“余闻之也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泯然众人矣”点明方仲永的结局。B.【乙】文成语“江郎才尽”指江淹的诗文无起色,后来泛指人的才思枯竭。C.【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两个人都是少儿天才,但他们最终都才华衰退。D.【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由聪明变平庸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解析】(“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以偏概全,【乙】文无此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稍稍宾客其父。(3分)(2)尝梦人授以五色笔。(3分)7.(1)译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关键词:“神稍”渐渐,1分;“宾客”请……做客或把……当作宾客,1分;创意1分。)(2)译文:曾经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笔。(关键词:“尝”曾经,1分;“授”给或送给,1分;句意1分。)五、(2018四川绵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一)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读矣,乃不敢言。”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決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节选自《语文读本・召公谏厉王止谤》八年级下)(二)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故《表记》云:“事君,远而谏,则诌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论语》曰:“未信而谏,人以为谤己也。”(节选自《颜氏家训》)[注]①尸利,比喻受禄而不尽职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民不堪命矣

堪:忍受B.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弭:消除C.行善而备败

备:准备D.事君,远而谏,则诌也

事:侍奉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不足为外人道也B.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呜呼!其真无马邪C.以正人君之失尔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D.近而不谏,则尸利也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8.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4分)(1)国人不敢说话,在道路上遇到以目视意。(2)未信而速,人以为谤己也。(4分)(2)没有使对方信任就去进谏,别人就会认为是在诽谤自己啊9.“谏”在古代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君臣对待“谏”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请根据第工卷中的两则文言文材料,简要回答。(2分)9.面对谏言,君王应该广开言路,听取民意,善于纳谏。臣子应勇于进谏,匡正人君,不能苟且偷安,谄媚君王六、(2018四川乐山)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避之数岁(年)B.因复更射之(重新)C.广之将兵(将军)D.上山阵(布阵)【解析】C项“将”是“率领、带领”的意思。11.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今如此以百骑走/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发即应弦而倒/泉香而酒洌C.汉之飞将军/杀之以应陈涉D.以坚其意/其如土石何【解析】A项“以”都是“凭借”的意思;B项“而”分别表示“修饰”和“并列”;C项“之”分别是“结构助词”和“代词”;D项“其”分别是“代词”和“加强语气”的用法。故选A。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解析】B项表示错误,“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不是因为眼力不佳,而是为了有的放矢,百发百中。13.翻译下列句子。①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①李广的一百骑兵都非常恐慌,想策马往回跑。②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②那些敌人以为我们要逃跑,现在(我们)都解鞍来表示不逃跑,用这种方式使他们坚信我们的诱敌意图。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参考译文】【甲】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李广身材高大,臂膀象猿一样,他的善射也是天赋。虽然子孙或别人向他学,但谁也不能赶上他。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与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阵势,饮酒专以射箭作游戏。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乙】(李广)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2017一、(2017浙江宁波)(五)文言文阅读【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集》)【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篆籀(zhòu):即篆书。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①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②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还要拖累您。”(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率真洒脱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5)摆脱约束、豁达超脱、释放人性,享受悠闲【参考译文】【甲】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乙】刘酒,是汴梁人,没有名字,自称“酒”,别人就称呼他“刘酒”.画人物,有清新刚劲之风,酒后画,更觉得有神韵.别人都认为他是张平山之后的第一人,刘酒很不屑.凡作画,落款都写一个“酒”字,似行书,也似篆书,是他的得意之笔.曾经为上洛郡王作画,郡王很欣赏他,称赞他是“张平山后一人”.借着酒意有点不高兴,急忙要回画说:“还没有写落款”.于是卷起画走到旁边的屋子,在画卷的上下左右写了百十个大大的“酒”字.大王非常生气,撕裂了他的画,赶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以累君.”一天正持杯痛饮,忽然死去,开口而笑,杯子还在手里.余感动于他以前说的话,为他买棺材装殓了他。二、(2017浙江台州)古诗文阅读【甲】子昂碎琴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选自《智囊全集》)[注释]①辇(niǎn):载运。②緡(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緡。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乙】敬之①识才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斯宇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③繇(yáo):人名。④擢(zhuó):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⑦挹(yì):提携。(1)解释下列居中加点的词。①顾左右曰:“攀千緡市之!”买②答曰:“余善此乐。”擅长③食毕,捧琴语曰对…说,告诉④会愿死,敬之为敛葬正赶上,恰逢(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辩者。①有个卖胡琴的老头喊价百万要卖手中的胡琴,一些豪门富商传看那胡琴,没人看得出这琴是不是真的价值百万。②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②等酒菜都准备好了,将胡琴放在桌上。(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斯/字子迁/江东人(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4)①把玩欣赏他们的文章;②大力举荐项斯;③欣赏濮阳愿的文章,向各公卿推荐他,并为他安葬。(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5)陈子昂“声华溢都下”,是因为他用买琴,摔琴的方法,借此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是因为韩愈与李德裕两人对他文章的极力称赞,是借名人的称赞出名。【参考译文】【甲】子昂碎琴唐朝时陈子昂刚到京城时,人们都不认识他.一天,有个卖胡琴的老头喊价百万要卖手中的胡琴,一些豪门富商传看那胡琴,没人看得出这琴是不是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突然说:“我出一千缗钱买了.”大家听了,惊异得不得了,陈子昂说:“我擅长弹奏胡琴,这是把好琴.”众人要求子昂弹奏一曲,陈子昂说:“如各位不嫌弃,明天请到宜阳里来.”第二天众人果然依约前往,陈子昂准备了酒菜,将胡琴放在桌上,用过酒菜后,陈子昂捧着琴说:“我是四川陈子昂,写过上百篇的文章,到京城来也已有一段时日了,但是始终得不到任何赏识.至于胡琴嘛,是低贱的乐工所弹奏的,哪值得花时间心力去钻研.”于是举起胡琴摔在地下,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分赠在场的宾客.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就轰动整个长安城.【乙】敬之识才杨敬之曾经写了一篇《华山赋》给韩愈看,韩愈看后极力的称赞,那些文人士大夫一时之间争相传看,其中李德裕格外的欣赏这篇文章.杨敬之很喜欢文人士大夫中有才华的人,一旦得到他们的文章,就会仔细地阅读把玩、欣赏,人们认为这是他的癖好.他十分喜欢项斯的诗,每到一处都会对他极力的称赞,也是因此被提拔为前几名.项斯字子迁是江东人.杨敬之祖籍灞上,遇见天津人濮阳愿,读了他的文章,极力的推荐与提携,在公卿士大夫之间称赞他.后来恰逢濮阳愿去世,杨敬之为他入殓安葬.三、(2017浙江义乌、绍兴)(三)阅读《资治通鉴》两则,完成13-18题。(20分)《资治通鉴》两则江左夷吾周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新亭对泣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一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注释】①周: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④戮:通“勠”,并力,勉力。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见睿微弱,谓曰对……说,告诉②因相视流涕眼泪③王导愀然变色曰脸色,表情④众皆收泪谢之道歉14.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D)(3分)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句子的意思。(3分)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译文:风景没有差别,(只是)抬眼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3分。意对即可。)16.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分)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和以济!17.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3分)答:王导是贤明的治国人才,别人将他看作管夷吾;王是一个热爱国家、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困难)的人,面对国家危难,大家只是消极流泪,而他壮怀激烈,号召大家积极面对,为国效力。(3分。写出其中一个方面得2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18.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迫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迫感往事①宋陆游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②。不忘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18.这两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当时国家危急,官员却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说会出现治国的能臣,连为国家悲伤哭泣的人都没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4分。结合《〈资治通鉴〉两则》、联系全诗2分,情感2分,意对即可。)四、(2017广西河池)(一)文言文阅读【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乙】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2)秦青弗止,饯②于郊衢③。抚节④悲歌⑤,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⑥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薛谭学讴》)【注释】①讴:唱歌。②饯:饯行,摆送别宴。③效衢(qú):郊外大路。④抚节:打着节拍。⑤悲歌:慷慨激昂地唱歌。⑥谢:致歉意,道歉。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方)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D.薛谭乃谢求反(通“返”,返回)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A.顺流而东行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B.河伯始旋其面目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C.薛谭学讴于秦青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D.未穷青之技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其朗读节奏划分为:今我/睹子/之难穷也。B.【乙】文中薛谭“乃谢求反”的直接原因是被秦青慷慨激昂的歌声震撼,根本原因是因“未穷青之技”而感到羞愧。C.出自【甲】文中的成语“望洋兴叹”早为大家熟识,而【乙】文又给我们增添了一个形容歌声有震撼力量的成语“响遏行云”。D.【甲】【乙】两文虽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3.(4分)(1)我必定会永远受到得大道的人的耻笑。(2)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大路旁给他饯行。14.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你从【甲】【乙】两文中获得的人生启示。(2分)14.(2分)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谦受益,满招损;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比较才有鉴别;自大是由于无知。五、(2017广西贺州)(一)文言文阅读(13分,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赵普【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刘宣【乙】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普少习吏事习:熟悉B.家人发箧视之发:发现C.每归私第第:府第,大的住宅D.讶其文讶:感到惊奇1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B.卒用其人岁赋其二(《捕蛇者说》)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D.以语使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12.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甲】文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B.【乙】文中写到了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C.【甲】文通篇没有说明赵普奏荐的是何人,为什么奏荐此人,而把笔墨落在一奏、再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D.【甲】【乙】两文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分别写了赵普和刘宣刻苦读书、奏荐人才的事例,都表现了一个中心: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2)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13.(1)(2分)(赵普)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2)(2分)(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14.除赵普和刘宣之外,古人还有许多刻苦读书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谈谈你的感受。(3分)14.(3分)事例: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苦读,孔子韦编三绝等。感受:车胤的学习环境那么差,还能自己创造条件,坚持读书学习。与车胤比,我们现在多么幸福!白天,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晚上,我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业。我要向车胤学习,不怕艰苦,多读书,做一个像车胤那样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2016一、(2016山东枣庄)阅读下面三则古文,完成8~13题。(14分)(甲)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刘义庆《周处》(乙)次非杀蛟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选自《吕氏春秋》(丙)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选自《论语》【注释】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次非,人名,传说是楚国的一位勇士。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8.(甲)文中“朝闻夕死”的原句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1分)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或说处杀虎斩蛟蛟或浮或没B.为乡里所患终为忠臣孝子C.竟杀蛟而出杀之而复上船D.舟中之人皆得活乡人皆好之9.C(2分)【解析】A项中第一个“或”是“有人”,第二个“或”是“有时”;B项中第一个“为”是“被”,第二个“为”是“成为”;C项中两个“而”都是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D项中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希望(2)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时光流失,光阴虚度(3)还反涉江,至于中流同“返”,回,归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11.(1)而且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又何必担忧不能彰显美名。(2)不知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2)不如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4分)12.(甲)(乙)两文同样写杀蛟,但是表现的主题却不同,请分别指出。(2分)12.(甲)文主要是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乙)文则主要赞扬次非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民除害的勇气。(2分)【解析】解答此题应先围绕对照点“杀蛟”找出相关语句,理解其写作用意,然后进行比较。甲文中“杀蛟”只是推动周处改过自新几件事中的一件,乙文中“次非杀蛟”是中心事件,着重表现人物的勇敢、有担当。13.请从(丙)文中概括出孔子评定人品的基本原则。(2分)13.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2分)【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找到关键句“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注意不能只翻译句子,而要找出句子关注的重点是“善恶”,而跟它相对照的是“众人的好恶”,然后组织语言作答即可。二、(2016新疆乌市)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10~12题。夸父逐日《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弃其杖真无马邪夸父与日弃其杖真无马邪夸父与日逐走遂逐齐师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化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化为邓林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1.请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未至,道渴而死。(1)(2分)(他)还没走到(大湖),就在半路上口渴死去。(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2)(4分)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流朝东南方向流去。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篇神话中夸父和共工的形象特点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相同点:①勇猛顽强,神力非凡。夸父与日竞跑,因口渴喝尽了江河湖海的水;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维绝”,神勇无比。②志向远大,敢于挑战。夸父敢于同太阳赛跑;共工敢于挑战,与颛顼争帝。三、(2016江苏南京)(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10分)养生【宋】苏轼【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注释】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yì):安逸,舒服。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3分)A.安分以养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C.夫已饥而食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D.晚食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3分)C【解析】A项中前一个“以”译为“用来”,后一个“以”译为“因为”。B项中前一个“闻”是动词,译为“听说”;后一个“闻”是名词,译为“传闻”。C项中的两个“食”都是动词,译为“吃”。D项中前一个“美”译为“美味”,后一个“美”译为“认为……美”。因此,选C项。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8.(4分)示例:(1)主人不听从却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制止(他)。(2)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穷困,但是在养生之道上就不够了。(每小题2分)【解析】翻译时要紧扣原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第(1)句中重点词语是:“过”,译为“超过”;“是”,译为“这个标准”;第(2)句中重点重点词语是:“若此”,译为“像这样”;“道”,译为“养生之道”;“未”,译为“不够”。另外在直译的基础上,要通读全句,确保表达通畅、合理。9.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9.(3分)两段相同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解析】分析文章表达的养生之道异同,就要全面读懂文章内容,要能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甲乙两文都讲的是养生,从“不过一爵一肉”“可损不可增”等信息可判断甲文从饮食、节食方面讲养生。乙文从“无事”“早寝”“安步”“晚食”这四个方面谈求道,进而谈养生。解答时一般先讲共同点,再分别说不同之处。【参考译文】【甲】东坡居士(我)从今以后,(每顿)不超过一爵酒,一种肉食。(家里)有尊贵的客人,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可以减少一些,但不能增加。有请我赴宴的朋友,提前把这个标准告诉他,主人如果不按照这个标准超过了,(我)就劝止(他)。一是安守本分来怡养福运,二是让胃宽松来蓄养道气,三是节省开支来聚养家财。【乙】我听说战国时代有一处方,我用的有效果,所以恭敬地呈给(您)。这个药方只有四味:一是平安无事当作显贵,二是早早休息当作富裕,三是缓步徐行当作车马,四是推迟用餐当作美味。已经饿了再吃,蔬菜(的美味)超过珍馐,吃饱之后,即使再美味的肉食摆满眼前,也希望早一点撤去。像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处置贫困了,但对于养生之道就不仅如此了。缓步徐行让自己安逸舒服,推迟用餐享受饭菜的美味,难道还要(把安步与晚食)当作车马和美味吗?车马和美味如在胸中,因此才会有这样的看法。四、(2016浙江温州)(二)古诗文阅读(12分)短文两篇【宋】苏轼【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方欲遣人求之正、刚刚(2)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给予、赠送(3)昨日一牛病几死几乎(4)用其言而效见效、奏效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5.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甲】示例:陶诗对他宛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甚,又读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真有意思。【乙】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乙】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丙】示例:“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参考译文】读陶诗 我听说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正想派人去求来,李江州忽然送给我一部,书字大纸厚,很喜欢,每当身体不舒服,就拿来读,但从不读过一篇,只怕读完后再没有帮我排解的了。田家乐 章惇公:我住在东坡,在山坡上种稻子。有四五十亩地,我亲自耕种妻养蚕,姑且过余生。昨天一水牛病得快要死了,牛死看不出什么病,而老妻却能,说:“此牛是发豆斑,当时青蒿粥喂它。”按妻所说果然见效。不说我被贬居此作了村中老翁,而老妻还能给黑牡丹接生呢。说话到此,让千里之外的你一笑。2015一(2015甘肃甘南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甲】景公好弋①,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②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③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注释】①弋: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②逮:到。③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B)A.以吾君重鸟而轻士轻:轻视。B.勿杀而谢之谢:感谢。C.睹长年负薪者负:背。D.公悲之,喟然叹曰悲:同情、怜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甲文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玩乐,为了一只鸟而要轻易杀人的残忍,赞扬了晏子巧言善谏的睿智。B.乙文中的晏子是一个关爱民众百姓的人,当他官至权贵时,仍然能为民众百姓在王权面前争取利益。C.乙文中晏子用间谏的方法,顺着景公的心理,对景公的同情心大加赞扬。D.甲文中晏子直接从正面指责齐王,指出枉杀无罪之人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1)你为我们君王养鸟却让鸟逃走了,这是第一宗罪。(3分)(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2)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3分)(2015浙江杭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