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编制单位:南京诺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1年5月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项目编号建设项目名称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类别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单位情况单位名称(盖章)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507007610780482法定代表人(签章)张赢主要负责人(签字)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二、编制单位情况单位名称(盖章)南京诺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编制人员情况1.编制主持人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信用编号签字2.主要编制人员姓名主要编写内容信用编号签字二、建设内容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七、结论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内容 4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6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5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19七、结论 24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27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项目代码无建设单位联系人邴龙联系方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地理坐标站址中心坐标:东经119°42'56",北纬49°7'38.5"。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本工程在原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无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无总投资(万元)1356(静态)环保投资(万元)23环保投资占比(%)1.7施工工期1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规定,本项目需设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据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理,推动战略和规划环评等落地,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项目准入。环境质量底线遵循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评估污染源排放与环境质量的相应关系,保证底线,目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区域环境管理控制要求。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自然资源资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提出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开发利用等禁止和限制的分类准入要求。本项目与“三线一单”具体符合性分析如下:(1)与生态保护红线相符性分析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根据2020年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内政发〔2020〕24号。全区共划分环境管控单元1135个,包括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三类单元,实施分类管控。根据文件内容,呼伦贝尔市管控单元总个数196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9个,重点管控单元106个,一般管控单元11个。本项目位于重点管控单元,该区域应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本项目属于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管控要求。(2)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相符性分析根据本项目电磁和噪声监测报告可知,本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电磁和噪声现状良好。本项目建设过程会生产一定量的电磁、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物,但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能够保证周边环境不因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而超出相应的环境质量的要求。因此,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在区域环境容量范围内,符合线路沿线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等环境功能区规定的环境质量的要求,工程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相符性分析本工程主要消耗资源为土地占用;本工程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需新征用地。本项目运营过程中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符性分析《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于2018年3月12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发【2018】11号”文发布。本项目建设地点不在《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内。输变电工程为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四条“电力”的第10点“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为鼓励类项目。项目建设符合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附地理位置示意图项目组成及规模2.1项目规模本期扩建主变1×50MVA(2#主变),不新增110kV出线,不新增35kV出线,新增10kV出线9回,在2号主变10kV侧新增1组4Mvar和1组6Mvar电容器。2.2项目组成索伦110kV变电站建设内容及规模见表2-1。表2-1索伦110kV变电站建设规模项目前期规模本期规模远期规模主体工程主变容量1×50MVA(1#主变)1×50MVA(2#主变)2×50MVA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110kV/35kV/10kV110kV/35kV/10kV110kV出线规模2回/4回35kV出线规模3回/6回10kV出线规模10回9回19回无功补偿电容器1×(4+6)Mvar电容器组1×(4+6)Mvar电容器组2×(4+6)Mvar电容器组环保工程事故油池前期工程已建1座事故油池,容积30m3,本次扩建项目依托现有事故油池——化粪池前期工程已建化粪池1座,本次扩建项目依托现有化粪池辅助工程排水前期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本次扩建项目依托现有排水系统索伦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巡视、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清理,不外排。当主变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通过主变压器下方设置的集油池排至事故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得外排。索伦110kV变电站运行期铅蓄电池8~10年更换1次,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或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总平面及现场布置2.3变电站平面布置索伦110kV变电站主变采用为户外布置,布置在站区的中央;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布置,布置在变电站西南侧;10kV配电室及主控室布置在变电站东侧;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北侧。该变电站已按最终规模一次征地完成。本次扩建的2号主变位于1号主变南侧,本期扩建工程在站区预留场地内进行,无需新征用地。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变电站周围环境概况图见附图3,变电站周围环境概况照片见附图4。2.4工程占地本项目项目建设区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变电站在站内预留场地扩建,施工生产区等临时占地设置在站内,不新增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2.5现场布置变电站施工场地位于索伦110kV变电站站内。施工方案2.6施工工艺本项目是在原站址内新增主变,在变电站预留位置建设1台主变(2#主变),主要包括主变附属设施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及主变等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扩建区主要涉及2#主变附属设施基槽,钢模板浇制基础。附属设施管道、管沟敷设顺序为:测量定线-清除障碍物-平整工作带-管沟开挖-钢管运输、布管-组装焊接-下沟-回填-竣工验收。图2-1本项目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2.3.2建设周期本项目拟定于2022年5月开始建设,至2023年5月工程全部建成,总工期为12个月。若项目未按原计划核准批复,则实际开工日期相应顺延。其他无。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3.1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情况本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依据《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自治区最好的草甸草原在开发中必须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是自治区级重点开发区域。(1)地理位置巴彦托海镇地处鄂温克族自治旗北部,东与巴彦嵯岗苏木接壤,南与锡尼河东苏木和锡尼河西苏木相连,西与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毗邻,北与海拉尔区健康街道交界。(2)地形、地貌巴彦托海镇地处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草原南部,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为高平原平坦开阔。一般海拔613-800m,最高峰位于和锡尼河东苏木交界的巴彦汗乌拉山,海拔841m。(3)气候特征巴彦托海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降雨集中而有限,天气温凉而短促,雨热同期,光能资源丰富,热量相对不足,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44.9℃,极端最高气温37.7℃。年日照时数2600-294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00-120天。年降水量300-380mm,降雨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4)植物资源巴彦托海镇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城镇,草场资源丰富,有牧场79万亩,是天然的放牧场。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内政发〔2020〕24号)可知,本工程所处区域未涉及总体管控要求禁止情形。3.2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所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变电站周围为草地,变电站和仓库(供电公司实训基地)共用围墙,东南侧约144m为办公楼、库房及汽车修理厂,东南侧约142m为闲置厂房、库房,南侧约149m为闲置厂房,西南侧约38m为民房及君农牧机销售部,西北侧约132m为巴彦托海嘎查民房,东南侧约80m为东旗路。工程周围自然环境状况见附图5。项目区范围内自然植被组成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种类组成比较简单,无受保护野生动物分布,生态系统组成比较简单。为了解本工程的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我公司委托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索伦110kV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3.3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监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即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电磁环境现状监测详细情况见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3.4声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项目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eq),单位dB(A)。(2)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测试仪器=1\*GB3①AWA6228+噪声统计分析仪仪器编号:A-18;出厂编号:322984;测量范围:20-132dB(A);检定有效期:2021年03月18日~2022年03月17日;=2\*GB3②AWA6021A声校准仪仪器编号:F-16;出厂编号:1012831;标称声压级:94dB(以20μPa为基准);检定有效期:2021年03月18日~2022年03月17日;(4)监测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监测布点本次环评在索伦110kV变电站厂界四周设置了4个噪声监测点,监测点位布置见附图2所示;变电站噪声敏感目标处设置了4个噪声监测点,监测点位布置见附图4所示。(6)监测时间、气象条件监测时间:2021年5月20日;气象条件:昼间(12:30~17:00):天气多云,温度17℃~20℃,相对湿度28%~32%,风速2.3m/s~2.6m/s;夜间(23:10~23:58):天气多云,温度12℃,相对湿度35%,风速2.8m/s。(7)工况索伦110kV变电站主变处于冷备用状态,具体工况为:1#主变:电压:0kV,电流:0A,有功功率:0MW,无功功率:0Mvar。(8)监测结果及评价索伦110kV变电站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监测结果见表3-1所示,索伦110kV变电站周围噪声敏感目标处声环境监测结果见表3-2所示。表3-1索伦110kV变电站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检测结果dB(A)昼间夜间1索伦110kV变电站东北侧围墙外1m45.138.62索伦110kV变电站东南侧(大门口)1m48.939.63索伦110kV变电站西南侧围墙外1m45.036.74索伦110kV变电站西北侧围墙外1m42.736.1表3-2索伦110kV变电站周围噪声敏感目标处声环境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监测结果dB(A)昼间夜间5索伦110kV变电站东北侧约5m处仓库(供电公司实训基地)44.938.06索伦110kV变电站东南侧约144m处办公楼49.240.57索伦110kV变电站西南侧约38m处民房46.137.18索伦110kV变电站西北侧约132m处民房43.236.9从表3-1可看出,索伦110kV变电站四周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监测结果为42.7~48.9dB(A),夜间为36.1~39.6dB(A),昼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从表3-2可看出,索伦110kV变电站周围噪声敏感目标处声环境昼间为43.2~49.2dB(A),夜间为36.9~40.5dB(A),声环境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3.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地点主要原有污染源为索伦110kV变电站。主要环境影响为变电站运行时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废水和固废。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索伦110kV变电站周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索伦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巡视、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清理不外排;索伦110kV变电站运行期铅蓄电池8~10年更换1次,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或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本项目不存在“以新带老”的环保问题。3.6本项目前期环保手续履行情况索伦110kV变电站前期工程包含在巴彦托海110kV输变电工程中,前期新建巴彦托海110kV变电站(运行名为“索伦110kV变电站”),已于2014年7月1日取得了原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批文号为内环表[2014]55号,详见附件4。该变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正在开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3.7评价范围(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本项目110kV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站界外30m。(2)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索伦110kV变电站站界外200m范围内区域为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3)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索伦110kV变电站围墙外500m区域范围。3.8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敏感区域(1)电磁、噪声环境敏感目标本次工程噪声环境敏感目标为索伦110kV变电站站界外200m范围内的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或区域,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本工程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为索伦110kV变电站站界外30m范围内的住宅、办公楼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噪声环境敏感目标见表3-3。表3-3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噪声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工程名称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目标及户数功能环境特征环境因素1备注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供电公司实训基地和变电站共围墙,仓库距离变电站东侧约5m,1处办公1层尖顶(h=3m)E、B、N附图4变电站东南侧约144m办公楼等办公1-2层尖顶(h=3m)N变电站西南侧约38m民房,1处居住及办公1层尖顶(h=3m)变电站西北侧约132m巴彦托海嘎查民房,1户居住1层尖顶(h=3m)注1:E——工频电场,B——工频磁场,N——噪声。(2)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评价标准(1)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根据索伦110kV变电站前期环评批复,本项目110kV变电站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限值为60dB(A),夜间限值为50dB(A))。(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50Hz频率下,环境中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3)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单位:dB(A)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15545260503655547055根据索伦110kV变电站前期环评批复,索伦110kV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为60dB(A),夜间为50dB(A)。(4)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5)污水排放:索伦110kV变电站现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本期扩建工程不新增污水排放。因此,本工程无需执行有关污水排放标准。其他无。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生产废水,二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废水如不经处理或者处置不当倾卸至工程周边水体当中会使水体的悬浮物含量增加,影响水质。变电站扩建工程产生的物料、车辆清洗废水等经临时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液回用。变电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已有化粪池,定期清理,不外排;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物料装卸及堆放、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由于施工车辆较少,现场作业时间较短,故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物料装卸、堆放期间的扬尘排放为无组织排放的面源,主要发生于施工场。一般情况下,在扬尘点下风向0~50m为较重污染带,50~100m为污染带,100~200m为轻污染带,200m以外对大气影响甚微。在干燥、风速大的候条件下,这种影响范围会更大些。运输车辆减速缓行以减少扬尘产生,及时洒水降尘。本工程为2号主变扩建项目,无土方开挖,工期短,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各种物料集中堆放,场地等容易起尘的地方经常洒水,保持较高的湿度,这样将大大减少地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相对短暂,施工扬尘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由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工程施工时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设置围挡,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禁止夜间施工等措施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本项目施工量小、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消失,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按建筑垃圾有关管理要求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对外环境无影响。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1\*GB3①土地占用项目建设区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本项目在站内预留场地内建设,不新增占地。临时占地包括施工生活区、材料堆放场等占地;本项目施工临时占地位于站内,施工结束后可恢复原有土地功能。=2\*GB3②植被破坏本项目施工临时占地位于站内,变电站施工时会破坏站内少量植被,工程结束后,站内临时占地应进行绿化、固化,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很小。=3\*GB3③水土流失在土建施工时土石方开挖以及临时堆土等,若不妥善处置均会导致水土流失。施工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季土建施工;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水土保持功能等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土流失。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使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运行期声环境影响分析索伦110kV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主变压器声源属于室外声源。索伦110kV变电站现有一台主变(未运行),本期扩建一台主变,距离主变1m处声压级为63dB(A)。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附录A:噪声预测计算模式”计算变电站正常运行时厂界四周环境噪声排放贡献值和敏感目标处预测值。本工程采用变压器噪声源强见表4-1。表4-1本工程110kV变电站的设备噪声源一览表工程名称设备名称设备数量声压级dB(A)备注索伦110kV变电站本期扩建:主变压器1组63(离声源设备1m处)本期扩建前期已建:主变压器1组63(离声源设备1m处)前期已建(未运行)本期工程投运后变电站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贡献值见表4-2,对环境敏感目标预测值见表4-3。表4-2本期主变扩建投运后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贡献值(单位:dB(A))测点时段2台主变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贡献值(2×50MVA)标准索伦110kV变电站东北侧(1)昼间39.460夜间39.450索伦110kV变电站东南侧(大门口)(2)昼间48.960夜间48.950索伦110kV变电站西南侧(3)昼间41.560夜间41.550索伦110kV变电站西北侧(4)昼间44.160夜间44.150表4-3本期主变扩建投运后变电站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预测值一览表单位:dB(A)测点位置时段声环境现状值变电站噪声对敏感点贡献值声环境预测值标准索伦110kV变电站东北侧约5m处仓库(供电公司实训基地)(5)昼间44.939.846.160夜间38.039.842.050索伦110kV变电站东南侧约144m处办公楼(6)昼间49.228.449.260夜间40.528.440.850索伦110kV变电站西南侧约38m处民房(7)昼间46.133.746.360夜间37.133.738.750索伦110kV变电站西北侧约132m处民房(8)昼间43.228.443.360夜间36.928.437.550根据表4-2可知,变电站主变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贡献值为39.4dB(A)~48.9dB(A),昼间、夜间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由表4-3可知,变电站按本期扩建工程运行后,变电站噪声对敏感点的贡献值与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背景值叠加后,声环境预测值昼间43.3dB(A)~49.2dB(A)、夜间37.5dB(A)~42.0dB(A),声环境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运行期电磁环境影响分析本次环评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对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见电磁影响专项评价。根据类比监测结果可以预测,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能满足4kV/m、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电磁环境影响分析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3、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即不会改变原有的污水处理及利用方式,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4、运行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生活垃圾排放量。变电站内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装有变压器油,正常运行工况条件下,无废变压器油产生,变压器维护等过程中可能产生废变压器油。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08,废物代码为900-220-08。废变压器油应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处置。一般情况下主变2~3年检修一次,在检修过程中,变压器油由专用工具收集,存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内,在检修工作完毕后,再将变压器油注入主变,无变压器油外排。变电站直流系统设有铅蓄电池,当铅蓄电池因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需要更换时会产生废弃的铅蓄电池。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弃的铅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31,废物代码为900-052-31。废弃的铅蓄电池由有相应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处置。5、运行期环境风险分析经现场勘察,索伦110kV变电站主变户外布置,查阅本项目设计资料,本项目实施前,索伦110kV变电站有主变1×50MVA(1#),事故油池容积约为30m3。根据《火电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99-2019),事故油池应满足油量最多的一台主变100%储油量,本工程扩建2#主变压器(容量为50MVA)一台,最大单台设备绝缘油质量约为22.6t(密度约为0.89t/m3),折算体积为25.4m3,变电站前期工程已建事故油池容积约为30m3,可满足主变扩建的要求。本期扩建变压器下也将设置事故油坑,事故油坑与事故油池相连,一旦发生事故,事故油及油污水经事故油池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不外排。事故油池、事故油坑均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确保事故油及油污水在贮存过程中不会渗漏。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索伦110kV变电站在前期工程建设时已取得当地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的同意,其建设符合当地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本项目在原有围墙内预留场地进行,不新增永久占地,不存在选址问题。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1)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施工区域设沉淀池,泥浆水等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2)将物料、车辆清洗废水等集中,经过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3)变电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定期清运,不排入周围环境。2、施工期施工扬尘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2)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3)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运输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车辆防散落检查、运输道路及时清理,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环境。(7)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8)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原貌恢复,减少裸露地面面积。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控制措施(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如果因施工需要,则应采用局部隔声降噪措施,如在使用现场四周设置隔声围障。(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安排施工活动,如因施工工艺需要进行夜间施工的话,需要取得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并告知周边居民。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3)选择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各类设备。4、施工固体废物影响控制措施(1)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施工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做好建筑垃圾暂存点的防护工作,避免风吹、雨淋,尽量缩短垃圾暂存的时间。废弃的沙石、混凝土等应按当地相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回填或堆放,废包装物交有关部门回收利用,禁止将各种固体废物随意丢弃。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应限制在站内进行并设置围挡,以减少施工对站址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2)加强施工期管理,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防止乱堆乱弃影响周边环境。(3)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周边现有交通道路设置。(4)施工结束后,对站区内外裸露场地采取硬化、碎石铺设或绿化等多种方式以减少水土流失。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电磁环境做好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检,确保变电站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2.声环境主变压器布置于站区中央,主变1m处声压级不大于63dB(A)。做好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检,保证主变等运行良好,确保变电站厂界噪声排放达标;变电站周围敏感目标噪声达标。3.地表水环境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变电站无人值班,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定期清理,不外排,定期巡检,保证化粪池运行良好。4.固体废物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固体废物排放量。变电站无人值班,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废弃的铅蓄电池和废变压器油均属于危险废物,铅蓄电池的废物类别为HW31,废物代码为900-052-31,废变压器油的废物类别为HW08,废物代码为900-220-08。当主变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通过主变压器下方设置的集油池排至事故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得外排。运维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索伦11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压器油等矿物油应进行回收处理。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变电站的变压器一般只有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才会排油。当变电站变压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将通过主变下方的事故油坑和排油管道进入事故油池。索伦110kV变电站前期已设有1座事故油池,容积约为30m3,根据同类型主变压器相关资料调查可知,事故油池有效容积可以100%满足单台主变油量的容积要求。变压器下铺设一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并与集油池相连。事故情况下变压器排油时,所有的油水混合物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集油池,在此过程卵石层起到冷却油的作用,不易发生火灾。废变压器油及含油废水由有资质的单位对油全部回收处理利用,不外排。索伦110kV变电站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应能及时进行拦截和处理,确保油及油水混合物全部收集、不外排。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其他1、输变电项目环境管理规定对每个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应指派人员具体负责执行有关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应协助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施工单位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管理。2、环境管理内容2.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监督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及土地占用和植被保护等的管理。2.2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建设单位的兼职环保人员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生产全过程实行监督管理,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参与制定建设项目环保治理方案和竣工验收等工作。(2)检查、监督项目环保治理措施在建设过程中的落实情况。(3)在建设项目投运后,负责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计划。3、环境监测3.1环境监测计划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管理要求,制定了环境监测计划。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具体监测计划见表5-1。表5-1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因子环境保护措施负责部门监测频率(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采用符合要求的设施,保证变电站厂界各项污染指标在国家规定的限值内;采用低噪声主变压器,确保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建设单位投入正常运营前,验收监测;正常运营后,满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3.2监测费用与监测单位监测费用:有关环境监测费用均列入本项目的总投资中,直至最终项目建成和投入运行之后,监测将继续进行。监测单位: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监测。3.3监测项目(1)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2)等效连续A声级。3.4监测点位变电站四周及周围敏感目标处进行抽样环境监测。环保投资本工程建设的静态投资为135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3万元,占总投资额的比例为1.7%。表5-3所示为本工程环保投资情况。表5-3本工程环保投资情况环保措施环保投资(万元)处理效果达标情况低噪声主变压器(2号主变)8减小噪声污染防止噪声污染2号主变事故油坑5减小突发性油泄漏的污染防止油污染施工结束后,对站区内外裸露场地采取硬化、碎石铺设或绿化等多种方式及时进行生态恢复2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竣工环保验收费用8—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内容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环境保护措施验收要求陆生生态(1)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应限制在站内进行并设置围挡,以减少施工对站址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2)加强施工期管理,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防止乱堆乱弃影响周边环境。(3)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周边现有交通道路设置。(4)施工结束后,对站区内外裸露场地采取硬化、碎石铺设或绿化等多种方式以减少水土流失。(1)是否在站内进行并设置围挡,应无越界施工、损坏占地范围外植被现象。(2)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已定期收集并进行妥善处理,施工结束后现场应无施工垃圾堆存。(3)施工便道等已恢复原有土地使用功能或绿化。(4)施工单位应对临时施工占地区域裸露地进行土地功能恢复或植被恢复。施工扰动区域没有明显水土流失现象发生。//水生生态////地表水环境(1)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施工区域设沉淀池,泥浆水等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2)将物料、车辆清洗废水等集中,经过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3)变电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定期清运,不排入周围环境。(1)不得有施工泥浆废水流入地表水环境而造成地表水浑浊等不良影响的现象。(2)施工生产废水得到有效处理,没有排入周围水体。(3)施工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并定期清运,没有排入周围水体。(1)索伦110kV变电站无人值班,仅存在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2)变电站运行期使用的化粪池应进行防渗处理。(1)索伦110kV变电站化粪池运行正常,废水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2)变电站运行期使用的化粪池已进行防渗处理。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声环境(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如果因施工需要,则应采用局部隔声降噪措施,如在使用现场四周设置隔声围障。(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安排施工活动,如因施工工艺需要进行夜间施工的话,需要取得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并告知周边居民。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3)选择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各类设备。(1)施工现场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如设置围挡等,要求未造成噪声扰民。(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不安排施工活动。(3)选择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各类设备。(1)主变压器布置于站区中央,主变1m处声压级不大于63dB(A)。(2)运检人员定期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主变等运行良好,确保变电站厂界噪声排放达标;变电站周围敏感目标噪声达标。(1)核实主变压器出厂试验报告,主变1m处声压级不大于63dB(A)。(2)变电站厂界噪声排放及周围声环境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振动////大气环境(1)施工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2)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3)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运输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4)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5)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车辆防散落检查、运输道路及时清理,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环境。(7)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8)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原貌恢复,减少裸露地面面积。(1)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2)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3)材料运输及车辆行驶引起的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4)对材料转运与使用加强了管理,装卸材料合理,操作规范。(5)运输车辆限速行驶,运输材料未散落,运输道路得到清理,没有发生扬尘污染。(6)施工建筑垃圾已及时清运,未污染环境。(7)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未焚烧处理。(8)施工结束后,对裸露地面进行了植被恢复。//固体废物(1)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施工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做好建筑垃圾暂存点的防护工作,避免风吹、雨淋,尽量缩短垃圾暂存的时间。废弃的沙石、混凝土等应按当地相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回填或堆放,废包装物交有关部门回收利用,禁止将各种固体废物随意丢弃。(1)施工期间生活垃圾收集后已得到清运,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2)施工期建筑垃圾已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分类处理,没有随意丢弃。施工期间土石方已按要求得到妥善处置,没有在现场遗留。(1)变电站运行期间的一般固废主要为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在变电站内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当主变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通过主变压器下方设置的集油池排至事故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得外排。(3)运维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索伦110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压器油等矿物油应进行回收处理。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作为危险废物,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1)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2)本项目事故油池依托前期已建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容积应满足要求,当主变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通过主变压器下方设置的集油池排至事故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得外排。(3)站内蓄电池数量台账清晰,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并按规范执行。是否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处理协议,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电磁环境//做好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检,确保变电站及周围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应限值要求。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环境风险//(1)依托变电站前期工程事故油池,容积约30m3,变压器下铺设一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并与集油池相连。变压器排油时,所有的油水混合物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集油池,在此过程卵石层起到冷却油的作用,不易发生火灾。由有资质的单位对油全部回收处理利用,不外排。(2)索伦110kV变电站应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应能及时进行拦截和处理,确保油及油水混合物全部收集、不外排。(3)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1)事故油池容积应满足单台主变最大油量的100%容积要求,事故油池油水分离功能正常。(2)索伦110kV变电站是否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油池及其配套的拦截、防雨、防渗等措施和设施。(3)运行期是否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4)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健全并按规定开展相应培训、演练等工作。环境监测//(1)本工程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期电磁环境影响监测一次。索伦110kV变电站各侧围墙外5m处布设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点。验收阶段索伦110kV变电站验收调查范围如果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则应在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位。(2)本工程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期噪声影响监测一次。索伦110kV变电站各侧围墙外1m处布设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监测点。验收阶段索伦110kV变电站评价范围如果有声环境敏感目标则应在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位。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HJ705-2020)要求,对本工程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期开展监测,并要求各项监测因子满足相应验收标准要求。其他////七、结论一、结论1、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本期扩建主变1×50MVA(2#主变),不新增110kV出线,不新增35kV出线,新增10kV出线9回,在2号主变10kV侧新增1组4Mvar和1组6Mvar电容器。2、环境质量现状(1)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植被主要为草本植被;工程沿线野生动物分布很少,主要以鼠类、鸟类等常见小型野生动物为主,未发现珍稀保护野生动、植物。本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的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索伦110kV变电站厂界四周工频电场强度为1.450~231.3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35~0.0072μT,变电站周围电磁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为0.820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52μT,均满足4000V/m、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索伦110kV变电站四周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监测结果为42.7~48.9dB(A),夜间为36.1~39.6dB(A),昼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索伦110kV变电站周围噪声敏感目标处声环境昼间为43.2~49.2dB(A),夜间为36.9~40.5dB(A),声环境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3、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施工期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站内预留场地内建设,不新增占地。施工临时占地位于站内,施工结束后可恢复原有土地功能。本工程附近未发现有特别需要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项目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是有限的。②施工噪声影响分析变电站施工时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施工管理、设置围挡、合理布局、劳动保护、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措施,可减轻本工程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③施工扬尘影响分析在施工和材料运输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局部地区二次扬尘的暂时影响,施工扬尘在土建结束后即可恢复。④施工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对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在采取必要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⑤施工废水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站内已有化粪池处理并定期清理;变电站扩建工程产生的物料、车辆清洗废水等经临时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液回用。施工期间废水不外排至周围水体,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2)运行期①电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类比调查可知,索伦110kV变电站建成后,变电站四周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4kV/m、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②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可知,索伦110kV变电站按本期工程规模建成投运后,变电站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③水环境影响分析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即不会改变原有的污水处理及利用方式,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④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不新增人员编制,不增加生活垃圾排放量;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统一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⑤环境风险影响分析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依托前期已建事故油池,容积约为30m3,变压器下铺设一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并与集油池相连。变压器排油时,所有的油水混合物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集油池,在此过程卵石层起到冷却油的作用,不易发生火灾。废变压器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对油全部回收处理利用,不外排。4、环境保护措施本环评根据工程特点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建议本工程在施工期及运行期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便于政府部门监管及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现将工程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汇总如下:(1)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避免夜间施工,合理布置高噪声施工设备,确保周边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2)运输车辆应采用加盖专用车辆或配置防洒落装置,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经常清洗运输车辆减少扬尘。(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4)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别堆放,及时清理。(5)变电站内事故油池容积应满足要求,主变事故及检修时可能产生的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铅酸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6)施工结束后,对站区内外裸露场地采取硬化、碎石铺设或绿化等多种方式以减少水土流失。5、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实施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将不同程度地会对变电站附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施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管理。按要求执行环境监测计划,并应用监测得到的反馈信息,将项目建设前预测产生的环境影响与建成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6、总结论综上所述,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在下阶段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环境影响能够满足相关环保标准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1总则1.1编制依据1.1.1国家法律及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公布,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公布,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1.1.2部委规章(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1.3采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及规定(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3)《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1.1.4工程设计资料名称和编制单位《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呼伦贝尔市明星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21年3月。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预测评价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评价标准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50Hz频率下,环境中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1.3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有关规定,本工程110kV变电站采用户外布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1.4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确定索伦110kV变电站站界外30m区域。1.5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4.10.2”规定,变电站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预测变电站运行期的电磁影响。1.6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本工程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为索伦110kV变电站站界外30m范围内的办公楼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1-1。表1-1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工程名称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目标及户数功能环境特征环境因素1备注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供电公司实训基地和变电站共围墙,仓库距离变电站东侧约5m,1处办公1层尖顶(h=3m)E、B附图4注1:E——工频电场,B——工频磁场。2工程概况蒙东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索伦110kV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工程本期建设规模如下:本期扩建主变1×50MVA(2#主变),不新增110kV出线,不新增35kV出线,新增10kV出线9回,在2号主变10kV侧新增1组4Mvar和1组6Mvar电容器。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电磁环境现状评价3.1.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2)监测方法《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测试仪器仪器名称:NBM-550/EHP50F工频场强仪;仪器编号:A-03;出厂编号:G-0015/000WX50424;量程范围:电场:5mV/m-100kV/m;磁场:0.3nT-10mT;检定有效期:2020年11月12日~2021年11月11日。(4)监测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监测布点本次环评在索伦110kV变电站厂界设置了4个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点,监测点位布置见附图2所示;在变电站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设置了1个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点,监测点位布置见附图4所示。(6)监测频次每个测点在稳定情况下监测5次,每次测量观测时间≥15s,取5次监测的仪器方均根值的平均值。(7)监测时间、气象条件2021年5月20日;昼间(12:30~17:00):天气多云,温度17℃~20℃,相对湿度28%~32%,风速2.3m/s~2.6m/s。(8)监测时工况:索伦110kV变电站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外科护士工作心得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单摆铣头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倒置行星滚柱丝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虚拟试穿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天线定位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重载有轨穿梭小车(RGV)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丝素蛋白敷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直线式桁架机器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装运前检验(PSI)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子钥匙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GA/T 2145-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
- 2024年度窑炉施工协议详例细则版B版
- 第一届山东省职业能力大赛济南市选拔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技术工作文件(含样题)
- 尿毒症替代治疗
- 【课件】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小作文讲解课件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 工程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