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早在3万年前,宁夏地区就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宁夏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通道,是连接东西方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一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式保护情况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保护机构、非遗博物馆,实行非遗数字化保护、生产性保护、法律保护等,其中在名录式保护方面卓有成效。(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共有16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仅占总数的0.87%。1.每批次非遗数量占总数的比重较小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批次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3项(不含扩展),第二批有3项(不含扩展),第三批有1项(不含扩展),第四批有2项,扩展项目共有8项。综合来看,2006年批准的有3项,2008年批准的有4项(含第一批扩展),2011年批准的2项(含扩展),2014年批准的7项(含扩展)。其中,2014年批准的最多。这四批在全国各批次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小,其中第四批非遗数量在全国本批次所占比例首次突破了1%,达1.31%(见图1)。表1宁夏回族自治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申报地区批次批准年份民间文学(1项)回族民间故事I-144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第四批2014传统音乐(3项)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Ⅱ-20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2006回族民间器乐Ⅱ-63宁夏回族自治区佛教音乐(北武当庙寺庙音乐)Ⅱ-138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第二批2008传统戏剧(1项)秦腔IV-16宁夏回族自治区扩展2014曲艺(1项)宁夏小曲Ⅴ-126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四批2014传统美术(3项)泥塑(杨氏家庭泥塑)Ⅶ-47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第一批扩展2008剪纸(回族剪纸)Ⅶ-16宁夏回族自治区扩展2014砖雕(固原砖雕)VII-38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传统技艺(2项)砚台制作技艺(贺兰砚制作技艺)Ⅷ-13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扩展2011滩羊皮鞣制工艺(二毛皮制作技艺)Ⅷ-111宁夏回族自治区扩展2014传统医药(1项)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回族汤瓶八诊疗法)(扩展,陈氏回族医技十法)Ⅸ-17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银川市第二批2008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扩展2014民俗(4项)回族服饰Ⅹ-66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2006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隆德县高台)Ⅹ-87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第二批2008婚俗(回族传统婚俗)Ⅹ-139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批2011民间信俗(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Ⅹ-85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扩展2014合计16项18处数据来源:数据由课题组根据国务院、文化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整理而成。数据统计仅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课题组意见。表1宁夏回族自治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1宁夏回族自治区各批次(不含扩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及所占全国当批次比例2.各非遗类别差异较大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属于8个类别,缺少传统舞蹈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2个类别。在这8个类别中,民俗类项目最多,有4项;传统音乐和传统美术次之,各有3项;传统技艺第三,有2项;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最少,都是1项(见图2)。从各类别入选的批次来看,民间文学、曲艺都只有在第四批中有入选的项目,传统音乐只有第一批、第二批有入选的项目,传统戏剧只有1个扩展项目,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都是扩展项目,传统医药只有第二批和扩展项目有入选项目,民俗类在第四批中缺少项目。图2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批次(含扩展)各类别非遗项目数量(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近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先后颁布了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共31项;2009年,宁夏公布了第二批24项区级非遗代表作项目(官方公布23项,课题组核对多次是24项)、8项第一批扩展项目。2012年,宁夏公布了8项第三批自治区非遗推荐项目、6项第二批扩展项目(由于在官方网站及正规网站上均未查找到正式名录,这里将推荐项目名录作为参考对象进行研究)。2016年,自治区公布了21项第四批非遗项目、10项第三批扩展项目(见表2)。表2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含扩展)项目类别项目名称批次民间文学(3项)泾源回族民间故事;西吉社火春官词第二批民间故事第三批推荐传统音乐(7项)北武当庙寺庙音乐;回族器乐(口弦;海原);回族山花儿第一批灵武第一批扩展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第二批道教音乐(灵武道教音乐);佛教音乐(牛首山佛教音乐)第四批传统舞蹈(7项)舞狮(海原胡湾狮子、中宁刘庙狮子;吴忠市和中宁县);舞龙(吴忠市);隋唐秧歌;回族踏脚(西夏区)第一批黄羊钱鞭;高跷(辛家高跷)第三批推荐盐池秧歌第四批传统戏剧(3项)皮影(海原、西吉)第一批秦腔第三批推荐地摊戏(隆德许川地摊戏)第四批曲艺(2项)石嘴山宣卷;宁夏民间说唱第二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3项)何家棍;打梭;方棋(海原和泾源);南营武术杂技第一批张家枪(吴忠);泾源回族“赶牛”(回族木球);银川回族武术——鱼尾剑;魔术——仙人摘豆;杂技——飞叉第二批回族杨氏拳第三批推荐回族打毛蛋(泾源);吆逐;回族穆派魔术第四批传统美术(16项)民间绘画;剪纸(石嘴山市;红寺堡区);刺绣(盐池、西吉;吴忠市;泾源);砖雕(海原回族砖雕);张喆生篆刻;杨氏家族泥塑第一批西吉民间木雕;西吉民间砖雕;隆德魏氏家族砖雕;隆德民间社火脸谱第二批六盘山木板年画第三批推荐阿文书法;麻编;赵氏木板雕花技艺;中卫古建筑彩绘技艺第四批泥塑(中卫泥塑)扩展传统技艺(20项)黄渠桥羊羔肉制作技术;枸杞传统栽培技术;中宁蒿子面;草编;擀毡(海原);箍窑;二毛皮制作(永宁、青铜峡;海原);手工地毯制作(中宁县)第一批六盘山抟土瓦塑制作技艺(固原);老毛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吴忠;国强手抓羊肉制作技艺);羊皮筏子制作技艺(中卫);羊羔酒酿造技艺(灵武);贺兰砚制作技艺(银川);纸织画(彭阳)第二批王氏泥人制作技艺第三批推荐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花灯扎制技艺;糖挂子制作技艺;金积大缸醋酿造技艺;清真菜烹饪制作技艺第四批传统医药(5项)回族汤瓶八诊;张氏回医正骨第一批陈氏回族医技十法第二批张氏祖传回药膏方制作与疗法;马氏济慈堂回药制作技艺第四批民俗(14项)回族婚礼;祭河神;高台马社火(红寺堡高台社火);六盘山九龙莲花池祭祀民俗;回族服饰第一批石嘴山市北武当庙寺庙庙会第三批推荐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隆德民间祭山;中卫香山水会第二批回族婚俗(同心回族婚俗);城隍出府(灵武);燎疳民俗;游九曲第四批合计90项注:本表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名单》《我区公布第二批区级非遗名录回族民间故事等31项入选》《宁夏公布自治区第三批非遗项目名录推荐名单》《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整理而成,仅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课题组意见。表中加粗项表示含扩展项的项目。表2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含扩展)1.每批次项目数量总体波动上升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了3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共公布了32项(含扩展);2012年,公布了14项推荐项目(含扩展);2016年公布了31项。总体来看,呈现先增后降又增的波动状态。2.从类别来看,类别齐全但数量差异大根据表2,可以发现自治区级的非遗类别比较齐全,涵盖了非遗的十大类别。从数量来看,传统技艺最多,有20项;其后分别为传统美术(16项),民俗(1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3项),传统音乐(7项),传统舞蹈(7项),传统医药(5项);民间文学(3项),传统戏剧(3项),曲艺(2项)。二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况(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情况在我国颁布的四批国家级传承人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有9名(见表3)。其中,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545名)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占有2人,都属传统音乐类。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711名)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占有4人,其中传统音乐3人、传统美术1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3名传承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498名),其中传统技艺1人、传统医药2人。1.从传承人年龄来看,老龄化现象严重从表3可以看出,在这9位国家级传承人中,50岁以下的只有1人,60~70岁的有2人,70~80岁的有3人,80岁以上的1人,还有2位传承人已故。传承人整体上年龄偏大,非遗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的困境。2.从入选人数来看,总数少且各批次不均匀从表3可以看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有9名(其中2名去世),而全国共有198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宁夏仅占0.45%,所占比例较低。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各批次人数不多,但是各批次宁夏入选的人数占该批次全国入选人数的比重还是在持续增长的。表3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项目类别序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份年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批次传统音乐21马生林男东乡族1950已故Ⅱ-20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批85马兰花女回族194078Ⅱ-63回族民间器乐03-0821张明星男回族—已故Ⅱ-20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批03-0853杨达吾德男回族196949Ⅱ-63回族民间器乐宁夏回族自治区03-0893徐建业男汉族194474Ⅱ-138佛教音乐(北武当庙寺庙音乐)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传统美术03-1254杨栖鹤男汉族193088Ⅶ-47泥塑(杨氏家庭泥塑)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传统技艺04-1895闫森林男汉族195266Ⅷ-133砚台制作技艺宁夏回族(贺兰砚制作技艺)自治区银川市第四批传统医药04-1951张宝玉男回族194672Ⅸ-17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04-1952杨华祥男回族195266Ⅸ-17回族医药(回族汤瓶八诊疗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合计9人注:本表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承人名单整理而成,仅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课题组意见。表中“年龄”为截止到2018年。表3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图3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级传承人各批次数量及所占当批次比例(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非遗传承人情况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25人。2013年,公布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56人。2017年,公布了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3人(见表4)。由于在官方网站未查找到关于第二批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因此未做统计。从年龄来看,有明确记载的110位传承人(其中已故3人,1人资料不详)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有23人,占21%;50~60岁的有41人,占37%;60~70岁的有22人,占20%;70岁以上的有22人,占20%;60岁以下的有64人,占58%,说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非遗传承人未出现明显的老龄化倾向。从性别来看,在这110位区级传承人中,女性有38人,约占35%;男性有72人,约占65%。虽然男女比例有明显差异,但是相对于国家级传承人名单,性别比例要均衡很多。表4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项目类别序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份年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传承人批次民间文学1张跃政男汉族195266—民间故事平罗县第三批2王汉军男汉族195761—春官词西吉县3高尚忠男汉族196454—民间故事石嘴山市第四批4于清海男回族197048固原市泾源县传统音乐5徐建业男汉族194474Ⅱ-1北武当寺庙音乐平罗县第一批6马兰花女回族194078Ⅱ-2回族民间器乐灵武市7杨达吾德男回族196949平罗县8安宇歌女回族195761自治区文化馆9马生林男东乡已故Ⅱ-3回族山花儿海原县10李凤莲女回族19576111马学辉男—195662西吉县12马汉东男回族196256同心县13张明星男回族已故海原县14杨生财男回族195464Ⅱ-3宁夏回族山花儿固原市原州区第三批15张正国女汉族195959海原县16撒丽娜女回族198632宁夏非遗中心17唐祥男汉族19576118金文忠男回族197345银川市19马学军男回族198236宁夏非遗中心20王德贤男土族194078贺兰县21马志学男回族196256固原原州区22马得荣男回族19764223张滢女回族196751泾源县24何生兰女回族195365Ⅱ-2宁夏回族民间器乐海原县25李海军男回族197840Ⅱ-20回族山花儿中卫市海原县第四批26禹明江男回族195266固原市泾源县27苏正合男回族194771固原市隆德县传统舞蹈28蒋汉清男汉族196652—隋唐秧歌中宁县第三批29李丰春男汉族194672—舞狮30张正洪男汉族19447431魏银男汉族194672吴忠市利通区32朱兴龙男汉族193583—舞龙吴忠市利通区33刘秉国男汉族195761—黄羊钱鞭中宁县34辛昌盛男汉族198335—高跷隆德县35魏学祥男汉族196454—魏家车门舞狮吴忠市第四批36刘加祥男汉族195959—黄羊钱鞭中卫市传统戏剧37张进绪男—194375Ⅳ-1皮影贺兰县第一批38王绍西男汉族196553Ⅳ-1皮影银川市第三批39杜学明男汉族194672—秦腔隆德县40魏善义男汉族194375Ⅳ-1皮影中卫市海原县第四批曲艺41陈公东男汉族194771—宁夏民间说唱银川市第三批42杨汝清男汉族194276—石嘴山宣卷石嘴山市平罗县第四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3何建功男回族196355Ⅳ-1何家棍吴忠市第一批44马荣堂男回族195266Ⅲ-1踏脚泾源县45马军文男回族196751—回族踏脚泾源县第三批46杨文玺男回族196454—回族杨氏拳吴忠市利通区47于明付男回族197345—回族赶牛泾源县48马金玉男回族195563—方棋泾源县49杨国强男汉族193979—魔术——仙人摘豆银川市50牛银侠女汉族197048—南营武术吴忠市青铜峡市第四批传统美术51王洪喜男—195761Ⅶ-1民间绘画平罗县第一批52靳守恭男回族193979隆德县53张伟男汉族194375Ⅶ-2民间剪纸隆德县54伏兆娥女汉族19605855冯琴花女回族194177Ⅶ-3民间刺绣隆德县56虎凤英女回族193682隆德县57赵桂琴女—196652同心县58杨佳年男汉族196454Ⅶ-4杨氏家族泥塑隆德县59杨栖鹤男—已故—60折红旭女汉族195266—剪纸石嘴山市第三批61赵玉梅女汉族195959平罗县62王宪苓女汉族196652石嘴山惠农区63井春霞女回族196652同心县64田宝林男汉族195662吴忠市利通区65陆梦蝶女汉族197543永宁县66张淑芳女汉族196256西吉县67兰元宝女回族195266隆德县68王生贵男汉族196652隆德县69于淑琴女回族196454泾源县70张金霞女汉族196058彭阳县71于宝宝女回族196355—刺绣银川市西夏区72李凤琴女汉族196751银川市兴庆区73赵秀霞女汉族196157同心县74卢惠琴女汉族196850海原县75刘成香女汉族194474固原市76卜喜兰女汉族195068隆德县77任振斌男汉族197246—六盘山木版年画宁夏非遗中心78卜文俊男汉族195860VII-38隆德魏氏家族砖雕隆德县79马凤章男回族196652西吉民间砖雕西吉县80吕具生男汉族196256—民间绘画隆德县81任晓辉女汉族196850—六盘山木板年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批82张云仙女汉族196454—剪纸银川市兴庆区83李夏音女汉族197642—刺绣吴忠市84赵秀兰女汉族196959吴忠市区85田坤女回族197048—民间绘画吴忠市同心县86田义仁男回族194573VII-38砖雕中卫市海原县87王永红女汉族196850Ⅶ-47泥塑银川市贺兰县88候思荣男汉族195662中卫市89杨贤雄男汉族197543杨氏家族泥塑固原市隆德县90陈进德男汉族196058—古建筑彩绘技艺中卫市91赵荣女汉族198335—赵氏木板雕花技艺固原市传统技艺92吴丽霞女—196949Ⅷ-4草编彭阳县第三批93马志强男回族198137Ⅷ-111二毛皮制作青铜峡市94周永红女汉族196256盐池县95丁耀成男回族195662永宁县96丁永俊男回族195860银川市97朱小平男汉族197048—六盘山抟土瓦塑固原原州区98张向东男汉族196850—贺兰砚制作技艺自治区第四批99石飚男汉族196850—自治区100郝延强男汉族197345—银川市西夏区101唐震男汉族197642—羊羔酒酿造技艺灵武市102张璟女汉族196751—麻编银川市103王国祥男汉族194375—花灯扎制技艺吴忠市红寺堡区104于振玲女汉族196850—中宁蒿粒面中卫市中宁县105张伟中男汉族194870—枸杞传统栽培技术中卫市中宁县106崔仁男汉族194276—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固原市原州区传统医药107杨华祥男回195266Ⅸ-1回族汤瓶八诊—第一批108张宝玉男回194672Ⅸ-2回医正骨吴忠市109张金东男回197840110马颂华男回族194969—传统制剂吴忠市第三批111陈堃男回族196454—陈氏回族医技十法吴忠市第四批民俗112张国勤男汉族195563—高台马社火隆德县第三批113郭锐男汉族196454吴忠市红寺堡区第四批114梁鸽飞男汉族197444固原市隆德县合计114人注:本表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官方网站公布的第一批、第三批、第四批非遗传承人名单整理而成,仅代表分地域课题组意见。其中,“项目编码”一栏,第一批公布的名单有项目编码,第三批、第四批名单中没有编码,在第一批中编码过的继续沿用。“—”表示暂无数据。表4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三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03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除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外,还出台法规进行保护、建立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力。(一)政府出台法规进行保护截至2017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9项政策法规。如2005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9月,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宁政发〔2005〕101号),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及规定办法。2006年9月,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1]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及各项有益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有了法律保障。(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2007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以回族山花儿、回族器乐、回族服饰为重点项目,在全区相继建立了5批62个保护传承基地(点)、26个非遗保护工作机构[2]。此外,自治区还重点在乡间设立多个传承点,如在海原县、同心县、西吉县、泾源县建立了17个回族山花儿传承点,在灵武市、平罗县等地建立了13个回族民间器乐传承点;在银川、吴忠、盐池等县建立了9个回族服饰刺绣工艺的乡间自然传承点,在隆德县的4个乡分别设立了高台马社火项目的传承点。除此之外,宁夏回族自治区有诸多学校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如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二中、银川回中等学校。其中,贺兰石砚雕刻技艺的传承基地设在了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基地开设相关课程并聘请传承人闫森林担任老师,同时也鼓励民间艺人来学校进修,提高学历。银川二中、回中等学校基地,则编订校本课程教材,让学生学习剪纸、回族花儿等技艺。[3](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以艺术展演的形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对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学校纷纷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规划纲要》,启动实施非遗项目学校传承计划,支持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第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诸多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的展示活动。如2015年11月,银川市在兴庆区回民一小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共设有20块展板,展示了剪纸、贺兰砚、二毛皮等非遗知识。[4]2017年6月13日,宁夏交通学校举行了“贺兰县第十二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展示活动”,在活动现场表演了很多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展示了剪纸、泥塑、花儿等技艺。第二,编订非遗教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编印了《泥哇呜演奏入门教材》《口玄制作与演奏》《剪纸》等教材,以便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泾源县三小的回族踏脚、剪纸、花儿传承基地,编订了《剪纸应用教程》《泥哇呜演奏入门教材》《绽放的花儿》等校本教材,在课堂上传承非遗项目。还有些学校将回族的杨氏拳、舞龙舞狮等非遗引入学校教学。(四)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会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传承人的工作,宁夏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于2009年成立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联合会的活动宗旨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合会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展示、整理等活动;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考查、开展作品贸易活动;3.加强行业间的信息交流;4.注重非遗技艺的传授,注重培养传承人;5.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促进非遗的市场化。[5](五)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力打造特色品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宁夏回族自治区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宁夏回族自治区连续举办13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吸引西部12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多个民族的2000多位民间歌手参与,成为全国非遗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特色品牌;举办了12届“新春乐”全区社火大赛,形成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常态化机制;承办了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西北秦腔艺术节、上海世博会宁夏文化活动周等重大活动,扩大了非遗保护的交流合作;组织回族乐器、回族剪纸等特色项目,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海峡两岸(宁夏)经贸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先后在贝宁、阿联酋、老挝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进行技艺展示,获得广泛赞誉。[6]四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一)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相对其他省份来讲,宁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相对薄弱,虽然宁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一些突出的成就,但是其保护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龄化从表3可以看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呈现老龄化现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在70岁以上,然而自治区级大多传承人年龄在60岁以上,40岁以下的较少,缺乏年轻新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者,传承人的老龄化将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较好的保护,同时手工技艺将会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从传承人名录里可以看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年龄趋于老龄化,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亟须进一步加快年轻传承人的培养。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资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资金不足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得不到经费保障,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邀请民间艺人讲学、培养年轻传承人等方面会受到一些阻碍。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市、区)财政保障能力有限,导致在保护经费、设施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展示交流活动,也影响了档案的数字化存储。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资助全区各县传承点的经费总计49.1万元,面对庞大而繁杂的非遗保护工作,经费还显得严重不足。(二)促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建议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报告认为可以通过培养传承人、对非遗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侣恋爱合同协议书 范本完整版》
- 公司项目保密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电商产业园知识产权保护协议3篇
- 电信外包工合同
- 大学岗位聘用合同(2篇)
- 合作社成员入股合同(2篇)
- 购销合同违约金责任与损害赔偿
- 贷款合同签订流程
- 政府采购合同的合同解除
- 铁矿粉批发协议
- 小学科普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煤矿复工复产培训课件
- 飞飞自动打怪脚本
- 血栓风险评估及个体化干预(遗传性易栓症风险基因检测)
- 认知各个层次的内涵
- 华为OLT设备新开与相关操作手册
- 稀有气体行业发展趋势
- 关于夏商周法律性质的几点思考以曾宪义教授的《中国法制史》为主要参照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调适与职业适应
- 三《活动策划》(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