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4年度)_第1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4年度)_第2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4年度)_第3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4年度)_第4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4年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述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总面积约33万km2。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市;山东半岛面积约6万km2,全部在山东省境内,范围涉及10个市。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分区和面积,淮河流域分为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洪泽湖出口)、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沂沐泗河四个水资源二级区;山东半岛单为一个水资源二级区(见淮河片水资源分区图)。2004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780mm,折合降水总量2574亿m3,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7%。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798mm,折合降水总量2146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近1成;山东半岛2004年平均降水深702mm,折合降水总量428亿m3,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偏多3%,属平水年份。2004年全片地表水资源量512亿m3,水资源总量756亿m3。其中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40亿m3,水资源总量653亿m3。全片入海总水量261亿m3,入江水量64亿m3。经对300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04年末蓄水总量178亿m3,比上年末减少22亿m3。其中大型水库(含湖泊)54座,蓄水总量153亿m3,比上年末减少15亿m3。2004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556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占60.1%,地下水占28.9%,跨流域调水(引江、引黄)占10.8%,污水回用等其他水源供水占0.2%。全片总用水量556亿m3,其中农田灌溉占62.5%,林牧渔畜占8.4%,工业用水17.6%,生活用水占9.3%,城镇公共用水占1.5%,生态环境用水占0.7%。全片用水消耗量359亿m3,占总用水量的64%。人均年用水量273m3,农田灌溉(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58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100m3。据对188个城镇997个入河排污口实测,2004年淮河流域主要城镇入河废污水量44亿t,入河COD量108万t。对淮河流域11676km河长进行全年期(平均值)水质评价,水质较好的1、11类水河长占3.9%,水质尚可的III类水河长占19.5%,水质劣于III类的受污染河长占66.6%。对山东半岛1408km河长进行全年期(平均值)水质评价,无I类水和III类水,11类水河长占12.6%,水质劣于III类的受污染河长占87.4%,污染较为严重。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04年淮河片年降水量变幅为500〜1400mm。淮河流域,江苏省绝大部分和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基本在700mm以内,其中洪泽湖湖周及其东部地区小于600mm,为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低值区,其他地区一般在700mm以上。1000mm降水带主要位于大别山区、沙颍河上游的澧河流域和涡河上游河南省境局部地区;1400mm高值区集中在大别山区的佛子岭水库和响洪甸水库上游。山东半岛年降水量一般为600〜800mm,五龙河入海口附近为500mm。2004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780.0mm,折合降水总量2574.01亿m3,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少7.0%,比上年偏少35.6%。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797.8mm,折合降水总量2145.62亿m3,比常年偏少8.8%,比上年偏少38.0%,基本属正常年份。淮河流域中,河南省平均降水深872.3mm,比常年偏多3.6%;安徽省平均降水深775.9mm,比常年偏少17.7%;江苏省平均降水深659.9mm,比常年偏少30.2%;山东省平均降水深868.5mm,比常年偏多16.3%;湖北省平均降水深904.4mm,比常年偏少17.1%。山东半岛年平均降水深701.7mm,折合降水总量428.39亿

m3,比常年偏多3.4%,较上一年减少了19.5%。淮河片各分区2004年降水深与2003年及常年比较见图2;2004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3。(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淮河片2004年天然年径流深155.0mm,年径流量511.57亿m3,较常年减少24.4%,比上一年减少66.4%。其中淮河流域天然年径流深163.8mm,径流量440.43亿m3,较常年减少26.0%,较上年减少68.6%。山东半岛天然年径流深116.5mm,年径流量71.14亿m3,较常年减少13.4%,较上一年减少40.7%。从各分区年径流深分布看,淮河下游区径流深39.3mm为最小,淮河上游区244.3mm最大;淮河流域年径流深约为山东半岛的1.3倍。淮河片各分区2004年地表水资源量与2003年及常年比较见图4。700地表水资源量mm口2004年口2003年□多年平均60015001400700地表水资源量mm口2004年口2003年□多年平均60015001400■300_Mil200_100_淮河片淮河上游 淮河中游 淮河下游 沂沐泗河 山东半岛淮河流域图4地表水资源量(年径流深)年际变化(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一般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山前泉水溢涌水量、河谷地带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米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和山前侧向流入量。在确定某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时,需扣除山丘区和平原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004年淮河片地下水资源量为391.94亿m3,较上一年减少34.7%。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77.34亿m3。淮河流域2004年地下水资源量为330.31亿m3,较上一年减少36.4%。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53.25亿m3。山东半岛2004年地下水资源量为61.62亿m3,较上一年减少23.8%。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4.09亿m3。淮河片各分区2004年地下水资源量与2003年比较见图5。O70年年43oOoO22□口006地下水资源量O50O70年年43oOoO22□口006地下水资源量O50O44O30O201000淮河上游 淮河中游淮河下游 沂沐泗河 山东半岛淮河流域淮河片图5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2004年淮河片水资源总量为756.05亿m3,较上年减少了59.2%。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产水系数)29.4%;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产水模数)22.91万m3。淮河流域2004年水资源总量为653.20亿m3,较上年减少了61.5%。产水系数0.30;产水模数24.29万m3/km2。

山东半岛2004年水资源总量为102.85亿m3,较上一年减少了34.3%。产水系数0.24;产水模数16.85万m3/km2。2004年淮河片水资源量淮河流域各省、山东半岛和淮河片2004年水资源量情况见表12004年淮河片水资源量分区降水量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资源量资源量总量淮河流域2145.62440.43330.31653.20其中河南省753.94169.85113.73243.82安徽省516.93118.1175.01159.33江苏省418.7442.9856.6789.00山东省443.35105.2483.85156.80湖北省12.664.251.054.25山东半岛428.3971.1461.62102.85淮河片2574.01511.57391.94756.05表1单位:亿m3(五)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2004年淮河片入海、入江总水量324.86亿m3,比上年减少了74.6%,其中入海水量260.70亿m3,比上年减少53.8%。入江64.16亿m3,比上年减少90.3%。淮河流域入海入江水量280.55亿m3,比上年减少了77.1%。其中入海水量216.39亿m3,比上年减少61.6%。山东半岛入海水量44.31亿m3,较2003年减少了10.04亿m3。2004年淮河片跨流域调入(引江、引黄)水量60.11亿m3,较上年增加10.8%,其中引江35.32亿m3,引黄24.79亿m3。淮河流域从长江引水35.32亿m3,较上年增加8.42亿m3;从黄河引水15.08亿m3,与2003年基本相当,仅减少1.3亿m3。淮河流域引黄水量中,河南省引黄7.51亿m3,比上年减少0.41亿m3,山东省引黄7.58亿m3,较上年减少0.89亿m3。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量9.71亿m3,较上年减少1.26亿m3。

—、蓄水动态(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经对淮河流域36座大型水库(不包括洪泽湖等4座大型湖泊)和169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4年末蓄水总量为83.07亿m3,比上年末减少了12.36亿m3。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65.71亿m3,比上年末减少8.6%;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7.36亿m3,比上年末减少26.2%。洪泽湖年末蓄水量42.36亿m3,比上年末减少了16.5%;骆马湖年末蓄水量9.09亿m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南四湖上级湖年末蓄水量11.04亿m3,比上年末增加了13.2%,下级湖年末蓄水量8.49亿m3,比上年末减少16.9%。对山东半岛14座大型水库和87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4年末蓄水总量为24.31亿m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16.12亿m3,比上年末仅增加0.01亿m3;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8.19亿m3,比上年末减少0.73亿m3。淮河片大中型水库(湖泊)2004年末与2003年末蓄水量对比见图6。蓄水量OOOOOOOOOO987654321末末年針一当上口口泊湖要主片河淮型中片河淮型大片河淮型中岛半东山型大岛半东山湖四南湖马骆湖泽洪型中域流河淮型大域流河淮蓄水量OOOOOOOOOO987654321末末年針一当上口口泊湖要主片河淮型中片河淮型大片河淮型中岛半东山型大岛半东山湖四南湖马骆湖泽洪型中域流河淮型大域流河淮图6淮河片大中型水库及王要湖泊蓄水变化图(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淮河片2004年属平水年份,浅层地下水位略呈下降趋势。下降区面积70317km2,平均降幅1.08m;其中淮河流域下降区68521km2,平均降幅1.06m;山东半岛下降区1796km2,平均降幅1.73m。上升区总面积18546km2,平均升幅1.93m;淮河流域上升区14890km2,平均升幅1.77m,山东半岛上升区3655km2,平均升幅2.58m。相对稳定区80099km2,其中淮河流域相对稳定区72483km2。在各分区中,淮河下游区地下水位相对稳定,淮河中游、沂沐泗河、山东半岛区局部上升,其他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区。淮河上游平原区基本为下降区,面积9046km2,平均下降1.22m;淮河中游下降区面积50842km2,平均下降1.04m;沂沐泗河下降区面积8634km2,平均下降1.02m;山东半岛下降区面积1796km2,平均降幅1.73m。全区地下水蓄水变量合计减少15.87亿m3,其中淮河流域地下水蓄水变量减少18.78亿m3。2004年淮河片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共有14处,总面积13350.6km2,比上年减少了1167.7km2。其中浅层地下水漏斗7处,漏斗面积7707.9km2,较上年减少1266.2km2。淮河流域2004年有地下水漏斗13处。其中浅层地下水漏斗6处,面积2302.9km2,较上年减少924.2km2。山东半岛2004年浅层地下水漏斗面积5405.0km2,较上年减少342.0km2。

三、供用水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也称取水量。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指污水处理回用、集雨工程供水量等)三大类,按受水区进行统计。2004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556.44亿m3,比上年增加16.6%。在供水构成中,地表水源供水394.43亿m3,占总供水量的70.9%;地下水源供水161.02亿m3,占28.9%;其它水源供水0.99亿m3,占0.2%;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60.11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15.2%。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15.19亿m3未计入总供水量中。2004年淮河流域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493.19亿m3,比上年增加20.0%。其中地表水源供水366.59亿m3,占总供水量的74.3%;地下水源供水125.94亿m3,占25.6%;其它水源供水0.66亿m3,占0.1%;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50.40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13.7%。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0.17亿m3未计入总供水量中。74.3%图72004年淮河流域供水组成0.5%图74.3%图72004年淮河流域供水组成0.5%图8 2004年山东半岛供水组成2004年山东半岛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63.25亿m3,比上年减少4.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27.84亿m3,占总供水量的44.0%;地下水源供水35.08亿m3,占55.5%;其它水源供水0.33亿m3,占0.5%;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跨流域调水9.71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34.9%。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15.02亿m3未计入总供水量中。2004年淮河流域与山东半岛供水组成见图7、图8,2004年淮河片供水情况见表2。(二)用水量用水量是指配置给各类用水户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根据用户特性可分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类分为一、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畜用水。用水量统计时按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类用户进行统计。2004年淮河片总用水量为556.44亿m3,比上年增加16.6%。在用水构成中,农田灌溉用水347.48亿m3,占总用水量的62.5%;林牧渔畜用水46.6亿m3,占8.4%;工业用水97.95亿m3,占17.6%;城镇公共用水8.4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5%;居民生活用水51.79亿m3,占9.3%;生态环境用水4.14亿m3,占0.7%。2004年淮河流域总用水量为493.19亿m3,比上年增加20.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312.85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4%;林牧渔畜用水40.19亿m3,占8.1%;工业用水量86.85亿m3,占17.6%;城镇公共用水6.22亿m3,占1.3%;居民生活用水43.89亿m3,占总用水量的8.9%;生态环境用水3.20亿m3,占0.6%。2004年山东半岛总用水量63.25亿m3,比上年减少4.6%。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4.63亿m3,占总用水量的54.8%;林牧渔畜用水6.41亿m3,占10.1%;工业用水11.10亿m3,占17.5%;城镇公共用水2.27亿m3,占3.6%;居民生活用水7.90亿m3,占12.5%;生态环境用水0.94亿m3,占1.5%。2004年淮河流域与山东半岛用水组成见图9、图10,2004年淮河片用水情况见表2。口0农田灌溉D林牧渔畜0口0农田灌溉D林牧渔畜0工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10.1%图102004年山东半岛用水组成图92004年淮河流域用水组成20042004年淮河片供用水量分区供水量用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总供水量:农业工业林牧渔畜城镇公共生活生态环境总用水量淮河流域366.59125.940.66493.19312.8586.8540.196.2243.893.20493.19其中河南省37.8456.6894.5350.1315.2813.271.4112.761.6894.53安徽省82.2018.730.40101.3354.5330.844.381.2210.070.29101.33江苏省210.578.69219.26155.6531.2615.282.5113.660.89219.26山东省35.0741.820.2677.1551.899.367.171.077.320.3477.15湖北省0.910.020.920.640.120.080.010.080.000.92山东半岛27.8435.080.3363.2534.6311.106.412.277.900.9463.25淮河片394.43161.020.99556.44347.4897.9546.60&4951.794.14556.44单位:亿m3(三)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简称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人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耗水量按农田灌溉耗水量、林牧渔畜耗水量、城镇公共耗水量、工业耗水量、居民生活耗水量和生态环境耗水量等类别进行统计。农田、林果、草场灌溉的耗水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地表退水和下渗补给地下水)之差,工业、城镇公共、城镇居民的耗水量为取水量扣除废污水排放量和输水损失中的回归量。2004年淮河片总耗水量358.69亿m3,耗水率为64%。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260.61亿m3,耗水率75%;林牧渔畜耗水量36.42亿m3,耗水率78%;工业耗水量22.99亿m3,耗水率23%;城镇公共耗水量3.07亿m3,耗水率36%;居民生活耗水量32.55亿m3,耗水率63%;生态环境耗水量3.15亿m3,耗水率76%。2004年淮河流域总耗水量320.34亿m3,耗水率为65%。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237.83亿m3,耗水率76%;林牧渔畜耗水量31.90亿m3,耗水率79%;工业耗水量18.24亿m3,耗水率21%;城镇公共耗水量2.08亿m3,耗水率33%;居民生活耗水量27.92亿m3,耗水率64%;生态环境耗水量2.39亿m3,耗水率75%。2004年山东半岛总耗水量38.35亿m3,耗水率为61%。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22.78亿m3,耗水率66%;林牧渔畜耗水量4.52亿m3,耗水率71%;工业耗水量4.75亿m3,耗水率43%;城镇公共耗水量0.99亿m3,耗水率44%;居民生活耗水量4.63亿m3,耗水率59%;生态环境耗水量0.76亿m3,耗水率81%。(四)城市建成区供用水情况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共设施达到的地区,包括已建成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机场等。本次统计的淮河片地级以上城市共34个,其中河南省9个,安徽省7个,江苏省6个,山东省12个。2004年这34个城市建成区供水总量64.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43.02亿m3,地下水供水量20.95亿m3,污水处理回用量0.45亿m3,另有海水直接利用量5.03亿m3未计入总供水量;34个城市建成区总用水量64.42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33.70亿m3,农业用水量11.72亿m3,居民生活用水量11.68亿m3,城市公共用水量4.23亿m3,城市环境用水量3.09亿m3。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一) 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根据水资源量计算和供用水统计成果分析,2004年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66.9%,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为38.7%。2004年山东半岛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4.5%,浅层地下水开采率(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占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为40.8%。(二) 用水指标2004年淮河片主要用水指标根据淮河片社会经济资料对各项用水指标进行分析,2004年淮河片人均用水量为272.7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258.2m3,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08.1L,农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54.7L,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为99.8m32004年淮河片主要用水指标分区人均GDP(万元/人)人均用水量(m3/人)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人均生活日用水量(L/人•日)城镇农村淮河流域0.82291.7270.9162.3115.755.7其中河南省0.79163.8118.984.3126.744.0安徽省0.51276.2299.8527.4107.962.7江苏省1.08551.9450.7183.2124.977.7山东省0.92222.5253.775.493.147.6湖北省0.55251.2450.4168.1182.254.0山东半岛2.59180.8181.424.983.248.6淮河片1.13272.7258.299.8108.154.7表3淮河流域,2004年人均用水量为291.7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70.9m3,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15.7L,农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55.7L,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162.3m3。山东半岛,2004年人均用水量为180.8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181.4m3,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83.2L,农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48.6L,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24.9m3。淮河片2004年用水指标情况见表3。(三)流域水量平衡分析2004年淮河流域天然年径流量440.43亿m3,跨流域调入水量50.40亿m3,用水消耗量(扣除地下水)238.48亿m3,入江水量64.16亿m3,入海水量216.39亿m3,大型水库(含湖泊)蓄水变量-15.26亿m3,主要中型水库蓄水变量-6.17亿m3,水量平衡。2004年山东半岛天然年径流量71.14亿m3,跨流域调入水量9.71亿m3,用水消耗量(扣除地下水)16.95亿m3,入海水量44.31亿m3,大型水库蓄水变量0.01亿m3,主要中型水库蓄水变量-0.73亿m3,水量基本平衡。五、水质概况(一)河流水质根据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河长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如下:淮河流域全年期(各期均为平均值,下同)评价河长11676km。水质良好的I类水河长128km,占1.1%;水质较好的II类水河长1499km,占12.9%;水质尚可的III类水河长2278km,占19.5%;水质已受到污染的W类水河长2067km,占17.8%;水质受到较重污染的V类水河长1311km,占11.2%;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河长4394km,占37.6%。淮河流域汛期评价河长11576km。I类水河长24km,占0.2%;11类水河长1829km,占15.8%;111类水河长2086km,占18.0%;W类水河长2928km,占25.3%;V类河长1236km,占10.7%;劣V类水河长3474km,占30.0%。淮河流域非汛期评价河长1629km。无I类水;II类水河长1534km,占13.2%;III类水河长2222km,占19.1%;IV类水河长2187km,占18.8%;V类水河长1119km,占9.6%;劣V类水河长4567km,占39.3%。淮河流域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化学需氧量以及总磷。山东半岛全年期评价河长1048km。无I类水和III类水;II类水河长177km,占12.6%;无III类水;V类水河长188km,占13.3%;V类水河长15km,占1.1%;劣V类水河长1029km,占73.0%。山东半岛汛期评价河长1281km。无I类水和III类水;II类水河长50km,占3.9%;V类水河长302km,占23.6%;V类水河长30km,占2.3%。劣V类水河长900km,占70.2%。山东半岛非汛期评价河长1267km。I类水河长50km,占3.9%;11类水河长127km,占10.0%;无III类水;V类水河长30km,占2.4%;V

类水河长48km,占3.8%;劣^类水河长1012km,占79.9%。山东半岛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从污染分布来看,淮河上游区、淮河下游区水污染较轻,淮河中游区和沂沐泗河区水污染较重;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全年期、汛期、非汛期污染都比淮河流域严重。11.2% 17.7%19.5%图112004年淮河流域全年期水质图122004年山东半岛全年期水质2004年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全年期水质见图11、图11.2% 17.7%19.5%图112004年淮河流域全年期水质图122004年山东半岛全年期水质口I类

口II类

口皿类■w类

口V类—超V类(二)水库水质选取47座大中型水库(淮河流域32座,山东半岛15座)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对2004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如下:全年期水质:淮河流域32座水库中,2座水库水质达到I类,13座为II类,属III类水的10座,W类的2座,V类的有4座,劣V类1座(田庄水库)。淮河上游区和中游区水库水质较好,18座水库有13座水质达到II类,3座为III类。山东半岛15座水库中,无I类水水库,达到II类水水质的4座,111类的11座。汛期水质:淮河流域有15座水库为II类,10座为III类,W类5座,V类2座;山东半岛有3座水库为II类,10座水库为III类,2座为W类。非汛期水质:淮河流域有2座水库达到I类,17座为II类,111类的6座,W类的2座,3座为V类,劣V类2座(尖岗水库、田庄水库);山东半岛有3座水库为II类,12座为III类。对4〜9月水库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是:淮河流域32座水库有2座富营养化,16座中营养;山东半岛15座水库中12座富营养化,3座中营养。(三) 湖泊水质仅对南四湖和大明湖2004年水质做了评价。南四湖上级湖全年期水质评价面积600km2,W类水面积300km2,V类水面积300km2,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南四湖下级湖评价面积606km2,W类水606km2,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大明湖全年期水质评价面积0.46km2,属V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另外4〜9月营养化评价结果南四湖上、下级湖和大明湖均富营养化。(四) 废污水排放量根据各省统计,2004年淮河片工业废水(不包括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及矿坑排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65.75亿t。其中淮河流域废污水年排放量56.15亿t,山东半岛9.6亿t。淮河流域各省废污水年排放量情况为:湖北省0.08亿t,河南省16.23亿t,安徽省13.55亿t,江苏省19.82亿t,山东省6.47亿t;(五) 省界水质根据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对46处主要省界水体按均值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如下:全年期水质达到II类水的断面有4个,为洺河洺河大桥、史河叶集镇、西泇河横山公路桥、东泇河苍山南桥官家桥断面;水质为III类水的断面6个,水质属W类水的断面10个,水质属V类的断面6个,水质为劣V类的断面有20个。汛期水质达到II类水的断面有3个,为史河叶集镇、西泇河横山公路桥、东泇河苍山南桥官家桥断面;水质达到III类水的断面9个;水质属W类的断面10个,水质属V类的断面3个,水质为劣V类的断面21个。非汛期水质达到II类水的断面5个,为洺河洺河大桥、史河陈村、史河叶集镇、西泇河横山公路桥、东泇河苍山南桥官家桥断面;达到III类水断面7个;水质属W类的断面8个,水质属V类的断面3个,水质为劣V类的断面有23个。按照III类水质标准,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水质达标率分别为21.7%、26.1%和26・1%。对照国务院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确定的水质目标,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1・3%、50・0%和41・3%。淮河流域省界水体主要污染项目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氨氮是污染最严重的项目。(六)功能区水质状况按照水利部发布的《水功能区管理办法》要求,2004年选取了157个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进行了监测,以反映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功能区供水水质状况。根据监测资料评价,2004年淮河片157个重点水功能区中,1类水功能区占1.3%,11类水功能区占21.0%,111类水功能区占22.3%,W类水功能区占20.4%,V类水功能区占9.5%,劣V类水功能区占25.5%。具体情况见表4。表4 2004年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功能区水质总体状况分区项目水质类别I类II类III类W类V类劣V类淮河流域功能区个数23029241534百分比(%)1.522.421.617.911.225.4山东半岛功能区个数3686百分比(%)013.026.134.8026.1淮河片功能区个数23335321540百分比(%)1.321.022.320.49.525.5157个重点水功能区中,有67个功能区水质达标,达标率为42.7%。评价功能区河流长度5304.3km,其中达标河长2178.8km,达标率41.1%;评价功能区湖库面积5160.98km2,达标面积3000.1km2,达标率58.1%。在不同类型功能区中,保护区水质相对较好,达标率最高为57.1%;其次是保留区和工业用水区,达标率均超过了50%;饮用水源区和缓冲区水质较差,达标率仅分别为37.5%和23.1%。在淮河流域132个重点水功能区中,1类水功能区占1.5%,11类水功能区占22.4%,111类水功能区占21.6%,W类水功能区占17.9%,V类水功能区占11.2%,劣V类水功能区占25.4%。(七)主要城镇实测入河排污量据对淮河流域全部178个县城以上城镇和10个重点乡镇997个入河排污口实测,2004年入河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3.88亿吨,主要污染物C0D入河排放总量107.68万吨,氨氮入河排放总量10.69万吨。各省主要城镇入河排污量情况如下:河南省:68个城镇298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14.49亿吨,COD入河排放量35.55万吨,氨氮入河排放量为3.41万吨。安徽省:39个城镇243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8.75亿吨,COD入河排放量18.61万吨,氨氮2.38万吨。江苏省:39个城镇299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12.15亿吨,COD入河排放量33.02万吨,氨氮2.68万吨。山东省:42个城镇157个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为8.49亿吨,COD入河排放量20.50万吨,氨氮2.22万吨。2004年淮河流域主要城镇入河排污量见表5。表5 2004年淮河流域主要城镇入河排污量区域城镇排污口废水排放量COD氨氮(个)(个)(亿t/a)(万t/a)(万t/a)河南6829814.4935.553.41安徽392438.7518.612.38江苏3929912.1533.022.68山东421578.4920.502.22淮河流域18899743.88107.6810.69六、重要水事(一)国务院在蚌埠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国人大环资委、政协环资委、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四省及各地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新台阶。他强调,在今后淮河水污染防治中,一是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对严重污染行业及企业的治理。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要按照技术起点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原则严格把关。严禁新上造纸、制革、酿造等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二是要严格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在线监控。深入开展清理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治理行动。三是加大对淮河水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中央和地方都要增加投入,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合理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于治污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五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切实防治面源污染。六是全面节约、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保持必要的生态用水,通过开展枯水期污染源限排、闸坝调度和水质水情监测等工作,减少水污染损失。七是建立健全环境质量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八是加大环境违法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搞好环保法制建设。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对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进一步发挥作用。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与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程晓冰、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汪斌出席会议。(二)《淮河流域防洪规划》通过水利部审查2004年10月23日,《淮河流域防洪规划》顺利通过水利部组织的技术审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