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早期壶知识说解_第1页
一厂早期壶知识说解_第2页
一厂早期壶知识说解_第3页
一厂早期壶知识说解_第4页
一厂早期壶知识说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一厂早期壶知识说解

一厂早期壶

早期厂壶知识[转贴]

1916年-1939年

金鼎商标水平壶「吴德盛陶器行」(亦称公司或店),为吴汉文于民国五年(1916年)所设。店址选在宜兴县城蛟桥边堍。早期用印为「吴德盛」阳文篆书小方章,底盖并用。稍后用印为阳文篆书慷慨章「吴德盛制」。中期用印为大圆章阳文篆为「吴德盛制」、「宜兴吴德盛制」。至二十年代后期,店主吴汉文创立「吴德盛」店号着名商标「金鼎商标」。「金鼎商标」印款中央以鼎为图桉,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为「吴德盛」店号订壶专用印款。后期吴汉文亦以阳文楷书方章「松鹤轩」钤于精製之壶。「吴德盛」、「金鼎商标」印款钤壶底,盖把普通有制壶者小方章印款。XXX爆发后「吴德盛」倒闭,「吴德盛」及「金鼎商标」印款沿用至1939年底。

民初陶号

真记:普通见于朱泥小品壶之把下,属民初陶号标记!为程寿珍或其门人所製作。

福记:「福记的创始人为~程寿福(是程寿珍的兄弟);生于清代道光末年,其原籍为浙江杭州,七岁时尾随祖辈至丁山,在上袁村定居,是孟臣后裔的义子;在当时是製作朱泥小壶的高手,工巧技精有独到之处,所生产的茶壶大多销往南洋一带,其作品的底款印章为「荆溪惠孟臣製」,把下降章「福记」二字。第二代为~程金茂,继承程寿福之父业。第三代为程寿福之孙~程真庆,生于1907年,青年时尾随祖父程寿福学製朱泥小壶,年轻时帮「吴德盛」家製壶,程真庆在其27岁时,由王寅春作媒,与蜀山南街周家之女~周凤娣结婚(招

亲),生有一女一子,宝贝女儿为周志华,宝贝儿子为周志宣,基本上紫砂一厂之职工,并都从事紫砂创作,也可讲是「福记」的第四代传人吧!

曾聘王寅春製作水平壶,把下降「福记」小章;后来遭同行挖角而另命其以「阳羡惜阴室王」作底款,把下、及盖内降王寅春之小章。

1930-1950!

盔帽标准壶盔帽标准壶,又称「膨盖水平」,胎土为细沙梨胎,因连续水平壶对潮汕功夫茶泡饮的市场,常见杯数为2杯,4杯别多见,6杯以上是难得一见,盖内少数有降杯数,4杯壶降「六杯」款。形制上盔帽为其要紧特徵,多呈球体,壶嘴口缘端上翘,壶把多细老鼠尾,壶底款乃以「荆溪惠孟臣製」章为主,底圈脚两片土修整亦较后期标准壶别同,盖牆、桶身尚承袭60-70%宜兴南壶工序。(注:XXX适应以杯数形容茶壶容量,一杯的容量约为15cc;2杯即为30cc。。。以此类推)

1952年

「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厂,隶属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使用「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特定年代印款。印款为楷书图章「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字款自右向左镌刻,别同于现今自左向右。上为「宜兴」字款;中为「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字款;下为「出品」字款。该印款除加入紫砂工厂从业人员使用,凡向民间订壶、供坯者亦使用此印款。印款沿用至「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半年之后。

1954年底至1955年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特定年代印款

蜀山、前墅一带紫砂行业实现合作,组建「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之始仍沿用「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印款。至半年后,开始使用「宜

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印款。印款为楷书圆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字款自右向左镌刻。上为「宜兴」字款;中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字款;下为「出品」字款。该印款除该社社员使用,凡向民间订壶、供坯者亦同使用其印款,直至1958年四月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为止。

1950-1959

正50年代早期水平壶

胎土呈橙红及红朱泥胎,有2、4、6、8杯,降款『中国宜兴』、『荆溪惠孟臣製』、『荆溪南孟臣製』、『宜兴惠孟臣製』,要紧由泰国、XXX、XXX线收回为主,橙红胎土多收自泰国、XXX,XXX线胎土多为红及清红。普通而言,六字章多较中国宜兴早,XXX线壶品项较泰国线略细货,盖牆多较短,但年代略晚(1956往后)。1958年前的"宜兴惠孟臣製"销泰销日师傅级水平壶…

1958-1975年的"宜兴惠孟臣製"

1975-1985年的"宜兴惠孟臣製"'

1980年后是非常少降款…严格讲是已无什么精品意义

"宜兴惠孟臣製"与"荆溪惠孟臣製"之差异在与整体精美程度.由照片亦看出1950之"宜兴惠孟臣製"八杯壶...事实上都惟独7杯讲宜兴惠是师傅级罐仔...是别无缘故的,另讲:款降「荆溪惠孟臣制」之壶,普通来讲,若是前一厂早期壶的话,算是车间生产的商品壶,若盖内未降作者小章的话,因长期生产的学徒众多,早已无法查清作陶者,且就算查出工人的名字也毫无意义矣!

注1:就前一厂的规范来讲,这种商品壶归类于「厨房用具」,是家常用品,并无艺术价值,因此作者名并不可能特地降上。

注2:名家壶是属特艺品,才有降作者款的适应。

1954-1958-XXX代

汤婆标准壶,俗称「高汤婆」,容量为8-10杯,此形制乃沿袭清末大盖古莲子体,正早一批约为1954-1958制,XXX代亦有製作,要紧由XXX线收回为主,胎土普通较标准壶厚,多为清红朱泥胎,高温者为暗红带细砂感,降款『荆溪惠孟臣製』、『荆溪南孟臣製』、『宜兴惠孟臣製』,盖内降款『高汤婆』,因XXX人茶器喜典雅,甚爱漆器描金,所以少数高汤婆有描金,但年代略晚(多为XXX代往后),高汤婆的典故已别可考,当时日人是拿此器当「高汤瓶」或「酱油瓶」。另有变体汤婆「半边卵」,量甚少且未见过有描金。80年代往后,亦有製作一批「高汤婆」,但其泥群工序已差,为当时用料(小明土)。汤婆标准壶量少价高,要找『荆溪惠』、『荆溪南』、『宜兴惠』一组已别容易,描金高汤婆、「半边卵」变体汤婆更是机率甚微。

1958年宜兴一厂成立

1958年宜兴正式挂牌{1954开始筹组}.

1958年往后

庭记、秀春、庚娣

荆溪王製?荆溪陈製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週年』

『毛映红』

早期标准壶6杯及8杯有[庭记]降款,但降款于壶内之底部,:庭记并非为陶艺厂,而是作者名:[王庭梅]

王庭梅早期与鲍仲梅的爱人施秀春女士,及高鸣之母张庚娣女士等,曾于一厂製作好长一段商品水平壶的生活。

荆溪王製?荆溪陈製等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早期商品壶惯用类此之降款!不过,近代彷冒品多别胜数。

经查询,公家单位并未有接单生产此降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週年』。

毛映红,属紫砂工艺厂的车间(注一)工人,约于1997~1998年退休,皆生产商品壶;毛映红之女嫁于汪寅仙之子~姚志源。

(注一)车间:是一厂生产大批量的商品之「单位名称」,所有车间之工作人员皆是「工人」。

所有名家皆隶属「研究所」,亦惟独研究所之工作人员才有职称。

60年代

60年代五形壶!

五形壶,顾名思义即为五种形状的标准壶,有「扁灯」、「太监」、「西施」、「肉饼」及「芭乐」【台语发音】五种形制,首批4杯朱泥五形壶乃製作于1965-1966,款降『中国宜兴』,胎土泥料为60年代小明泥,为XXX前宜兴标准壶代表器,盖内降款「线瓢」、「独眠」或人名者较为稀有。紫砂亦有五形壶,但生产年代甚晚,为XXX后1978产品,未见过具『荆溪惠孟臣製』等六字款或其他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