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共251张PPT)_第1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共251张PPT)_第2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共251张PPT)_第3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共251张PPT)_第4页
2019秋名著阅读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备考):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共25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专题备考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探寻红色中国《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方法指导——纪实作品的阅读

(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本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记录见闻的。(2)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和发展线索。作品的重点内容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及红军艰苦卓绝的生存、发展过程;另一个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3)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4)要从作品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家作品一、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和通讯员。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他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1949年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二、写作背景

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25000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为《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了。阅读导航一、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探究《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深入分析红色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客观的评价。二、感知作品中采访的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作者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三、体悟纪实作品的创作特色。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提纲挈领名著缩微《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作为一名关心东方政治及其瞬息万变的历史的人,我有这样一些感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基本争论究竟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支持红军战士坚持战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谁?在没有技术和金钱支持的前提下,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自己的队伍?是什么力量在维系住中国的苏维埃?中国共产党的衣食住行和“红色文化”是怎样的?中国共产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共产党倡议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当我得到进入红区,打破已经持续了9年的新闻封锁的机会时,我就怀着冒险的心情出发了。《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考点艺术特色

作者罗列了一系列的问题,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婚姻生活,既激发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又引起人们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还可以作为本书的纲领。《去西安的慢车》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中国都弥漫着战斗气氛的侵袭。日本征服的威胁,在中国人民中间,特别是在青年中间,都激起了盛大的示威抗议,他们喊出了被禁的口号:“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日救国!”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的火车,我准备到“红色中国”去。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府,在距离那地方150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我在火车上听到人们在谈论红军,一个青年认为红军并不完全是土匪,他们取缔了高利贷和鸦片,重新分配了土地。只是他们杀人太多,是坏人。这时,一个花白胡子,脸色温和的老人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杀得不够!”我到西安不久,就去拜访了杨虎城将军,他当时因为两个太太的矛盾而烦恼。杨将军拒绝讨论政治问题,于是我对他做了简短的访问后,打算去找省主席邵子力寻求答案。他向我介绍目前红军的情况并证实了陕北的战斗已暂时停止的消息。因此,我着手进行适当的安排,打算到前线去。《去西安的慢车》考点艺术特色

(1)欲扬先抑:作者开篇布满层层谜团,极力渲染出“无知土匪”的谣言,与下文层层揭示的真相——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是一个有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前后对比,有力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政党的形象。(2)语言描写:作者多采用对话的形式,而不是转述。通过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红军的模糊认识。这既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也使所描述的人物更加生动而具体。(3)侧面描写:对于小人物、非主要人物的描写更是从侧面表现出当时时代的动乱与红军形象的混乱。《去西安的慢车》考点艺术特色(4)对杨虎城将军生活苦恼的介绍: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体现了纪实性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有一定限制的写作特色。阅读体验

作者是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的。这种探索真理、追求真相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汉代青铜》

我得到指示先到西安某家旅馆,要一个房间住下来,等一个自称姓王的先生来访。几天后,王先生如约来访。在这以后的一个星期里,我每天都会花四五个小时听他聊天,回忆往事,还听他对政局做比较严肃的解释。从中我知道他一般以“王牧师”名号行事,还成功游说了张学良支持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让读者明白这项秘密谅解的基础是什么,于是我开始介绍一些背景情况。1931年之前,张学良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职务,成为满洲的领导人和中国军队副总司令。但是1931年9月后,他的厄运就开始了。当时年轻的他无法独立应付日本侵略,只能依靠蒋介石,结果坐失了老家满洲。这就是中国叫作东北军的满洲军队的大部转移到长城以南的背景。接着,蒋介石为了避免打仗,准备让热河也沦于日本之手,结果张学良背了黑锅,被派去欧洲“考察”一年。在欧洲,张学良成功戒掉了吸毒的恶习,并且实行了新的生活习惯,重新获得民望和部下的信任。之后,在与红军打仗几个月中,他接收了下属关于苏区士气和组织的报告,同时他也受到了强烈的“左倾”影响,开始越来越把红军当作天然的盟友而不是敌人。就在这时,也就是1936年初,王牧师作为“中间人”,请张学良和周恩来进行长时间的详细讨论,为建立统一战线做准备。根据双方之间的协议,他们第一步就是停止陕西境内的战事,并且红军派了几名代表到张学良的参谋部进行改革。有一次,王牧师告诉我之前搭飞机的计划告吹,只能坐卡车离开西安去红区。一天早晨,王牧师和一个军官建议我们到西安城外汉朝古城遗址一游。在那里,一个鼎鼎大名的“共匪”——邓发和我谈了一个小时,他告诉我去往红区的详细事宜。《汉代青铜》考点情节联系(1)蒋介石不抵抗主张的影响:张学良避免打仗能够使得蒋介石在南京维系自己的政权,开始对红军发动新的围剿。(2)张学良对红军的认同为后来的“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通过红色大门》

我们离开西安府,渡过渭河,来到宗蒲县。我在洛川一间肮脏的茅屋里的土炕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又继续出发。汽车一路颠簸,虽然到处可以看见田畴和耕地,却难得看见房屋。整个西北,都是在那坚硬的淡褐色的山壁上掘洞而居的,中国人称之为“窑洞”。一位年轻的东北军军官坐在我身旁,在离洛川不远的地方,他将那样一个“窑洞村”指给我看,告诉我村里有红军。在路上,我们遇见了一〇五师的一些部队,他们都是东北人,正从延安回到洛川去。他们是刚从陕北的瓦窑堡回来的,在那里曾经和红军发生过遭遇战,但是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加入了红军,他们也希望只跟日本人打。

我们到达了延安,这是个理想的要塞。可是直到最近,延安是完全被切断联系的,蒋介石对红军进行封锁,红军利用封锁对敌人进行反封锁,南京的飞行员来给城里空投供应,事实上,供应品大都落在红军手里,他们在延安城外开了一个市场,将食物卖给城里被困的居民和“剿共”军队。我有到前线访问的证件,计划第二天一早离开延安,到“白军”前线去。我如愿以偿,安然通过最后一个岗哨,进入无人地带。我沿着小溪走了4个小时,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看见山边有一个黄土村落。我到达那里后,看见了一个青年农民,告诉他我要拜访贫民会主席,原来这个英俊的青年农民就是我要拜访的人。我请他(刘龙火)为我找一个向导和骡夫,带我去拜访毛主席。他了解我的身份,知道我是毛主席的客人,热情地招待了我,并帮助我去拜访毛主席。《遭白匪追逐》我在离安塞10英里路的小村庄休息一夜,当地贫民会分会主席提醒我附近有土匪,他说的土匪,不是指红军,而是指“白匪”。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是国民党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而组织起来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共产主义,帮助收租交谷,包讨欠债本息,帮助县长勒索苛捐杂税。所以,每当红军占领一个地方,它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敌人就是民团。中国的真正阶级战争,从民团和红军游击队的斗争上,可以看得最清楚,因为这一个斗争往往就是地主和他们以前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的佃农债户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我跟分会主席所派的另外一个向导兼骡夫一同出发。路上我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他告诉我毛泽东并不在安塞,但他提出可以陪我去安塞县政府。于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来到安塞,我发现苏区境内已没有一点战时紧张的迹象,但当我们转一个弯刚要走进百家坪时,就听到头顶上传来令人胆战心惊的呐喊声。坡上有十几个农民站在一排营房似的房子前,挥舞着长矛短枪和几支步枪,神情非常坚决。这些赤卫队正是与民团对战的力量。正当我担心他们误会我是白匪时,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出现了,用英语询问我要找什么人,我马上知道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遭白匪追逐》考点人物形象

延安贫民会主席和分会主席都是青年农民的形象,他们乐观,充满活力,诚恳热情,这些人物正是苏区红军战士的典型代表。艺术特色本章中关于白匪的介绍,作者采用了严谨的说理语言,与介绍自己行踪经历的叙事性语言不同。这样的介绍可以简洁明了地揭示民团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武装力量,中国真正的阶级战争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战争。《造反者》

周恩来安排我在百家坪过夜,叫我在第二天早晨到他设在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的司令部去。周恩来安排几个孩子接待我,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员,后来发生的故事都使得我真心敬佩这些了不起的孩子们。第二天我去周恩来的司令部,他对我表示欢迎,告诉我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他们会帮助我来考察苏区。他动手替我起草了一个旅程,开列着为时共需92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实际结果是我花的时间比他所建议的还长得多,随后我还舍不得离开,因为我看到的太少了。周恩来答应让我骑马到保安去,并且给我安排好第二天早晨就动身,因为我可以跟着回到临时首都去的一部分通讯部队同行。我听说毛泽东和苏区其他干部都在那里,周恩来同意打一个电报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就要来到。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其中我插叙了周恩来的经历,详叙了周恩来在上海组织罢工的经过,他帮助蒋介石不战而胜,从工人军手里接受政权。一个月后,蒋介石却发动右派政变,杀害激进分子,他把周恩来的名字列在黑名单的榜首。从此,周恩来开始了作为国民党的逃犯和第三次革命领导人的生涯。《造反者》考点情节联系周恩来的主要经历:(1)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移到别的方面去了。第一次革命(1911年)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在天津关了一年监牢。(2)周恩来获释后去了法国,在巴黎组建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1924年,他回国后立即在广州与孙中山会合,孙中山当时与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合作,准备发动国民革命。(3)周恩来26岁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情节联系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秘书,在激进学员中影响很大。(4)周恩来于28岁时协助国民军攻占上海,他奉命去上海准备起义。1927年3月21日,共产党下令举行总罢工,把60万工人组织起来占领了警察局、兵工厂、警备司令部,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色的一次政变。(5)后来蒋介石发动政变,周恩来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著名的八一起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接着去汕头领导红色工人抵御外国炮舰和地方军阀部队,后来又去广州,组织了著名的广州公社。广州公社失败后,周恩来转入地下活动,在南方进行多年的艰苦斗争,努力保住苏维埃共和国,后来他身患重病,但最终顺利到达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人物形象

周恩来:他是传奇式的红军领袖,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艺术特色

斯诺在对周恩来的描述中融进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同时又将周恩来在戏剧中扮演的角色和实际中的冷峻进行反差式的描述,突出了周恩来富有魅力的外交家形象。《贺龙二三事》

第二天早晨6点钟,我同大约40名青年一起出发了。我认识了李长林,他是一个好布尔什维克,参加过1927年的南昌起义,他还善于讲故事。他给我讲述了贺龙的几件事。贺龙年轻的时候就闻名湖南,湖南人都传说他许多英勇的故事。如他的父亲曾带他去赴宴,说自己的儿子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们说贺龙面不改色。又如贺龙当时控制云南运鸦片烟到汉口去的必经之路,他就靠抽烟税为生,不抢老百姓。他的部下也不像许多军阀军队那样为非作歹。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经历了比江西红军主力更大的困苦,在雪山上饿死的,或被南京炸死的有成千上万,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2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的部队现在又在行军路上,向甘肃进发,预计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到达。贺龙强壮有力,生活简单,从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有一次他非常喜欢的马被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有一次,贺龙捉到一个瑞士传教士,大概是把红军动向的情报传给国民党当局,贺龙判处监禁他18个月,贺龙长征时他徒刑还没满期,因此把他带在队伍,最后刑满后才中途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据说传教士曾说:“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么样的,没有人会逃走。”当我了解到李长林的妻子在南方被国民党杀害后,我开始有一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毫不妥协地进行战斗。《贺龙二三事》考点人物形象

贺龙:性格急躁,但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口才好、威望高、忠诚谦虚。艺术特色

(1)作者善于采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选取贺龙年少时听到枪声却面不改色,表现了贺龙非凡的胆略才智和名满湘地;选取他对待传教士的态度,表现了他的谦虚博爱。(2)本章节还细致地描写了红军领导人、红军战士与普通人民的关系:红军是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人民军队,这无疑在长征中得到证实。(3)作者先从红军指挥员李长林嘴里认识贺龙,从侧面表现了贺龙的威望和军事能力。《红军旅伴》

陕北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并不真正缺少土地,而是缺少真正的耕地。李长林是这一队战士中最年长的,其他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大多数是陕西和甘肃本地人。他们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过来的,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参加红军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虽然他们大多数经历过人生悲剧,但由于年纪还小,并没有太多悲伤。在路上,他们一直快活唱歌并遵守纪律,所以农民们对我的红色旅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还很照顾我们。

在路上的最后一天,我们在一个村子歇脚。村子里所有的孩子都来看我这个“洋鬼子”,我决定考一下他们,问了他们有关共产党员和资本家的问题,他们都能用稚嫩的语言回答。我十分好奇他们是怎么懂得这些知识的。我后来看到红色中国的教科书和遇到“圣诞老人”徐特立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红军旅伴》考点人物形象

(1)“老狗”:17岁,南方人,在福建苏区参加了红军6000英里长征,但他并不把这当作一回事。他说,如果红军要再长征25000里,他就准备再走25000里。(2)“老表”:16岁,从江西走来的,他喜欢红军,因为红军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3)“铁老虎”:19岁,在湖南当过铁匠学徒。他参军是为革命打仗,因为革命要解放穷人。艺术特色

斯诺细致地描写了红军战士的形象,他们是真正的无产者,作者与他们对话,感受到他们那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和力量、坚决乐观的热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面貌,这些也体现了纪实性作品的艺术特色。《苏维埃掌权人物》

保安是边防要塞,在这里我找到了南京同他打了10年仗的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他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南京虽然悬赏25万要他的首级,可他却毫不介意。我是访问他的第一个外国新闻记者。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他的许多故事。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第三篇在保安告诉我许多其他著名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他身经百战却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他烟瘾非常重,不过身体非常健康。在我看来,他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因此我详细介绍了我对毛泽东的各方面的印象,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政治观点。《苏维埃掌权人物》考点情节联系

作者通过记录毛泽东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来真实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1)衣: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2)食: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3)住: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他们主要的奢侈品是一顶蚊帐。(4)行:作者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毛泽东总是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人物形象

毛泽东:(1)外貌特点: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2)性格特点:平和近人,幽默风趣,生活简朴,生活习惯较为随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喜爱研读哲学,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观点。艺术特色

(1)作者善于抓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斯诺在刻画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时,注重融入西方元素。斯诺以一个记者的敏锐,抓取共产党人最生动的形象,刻画共产党人的性格及思想形成的基础。他以栩栩如生的对话,令读者如同身临其境。(2)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作者描述他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时说他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林肯是美国人的精神象征,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扰乱各州的奴隶制度。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在进行长征,寻求中国的统一,抗击日本。在这里,斯诺暗喻毛泽东是一个未来能够统一中国的领袖人物。《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我准备向读者介绍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策。但在考察他们的政策之前,我认为读者必须对共产党和南京之间长期斗争的性质先有一些概念。于是我就把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的历程等一些历史事实和红色西北最近的情形一一做了详细的介绍。首先,共产党说自从南京分裂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以后,中国的情形是每况愈下了。农村的破产是由于南京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策”的结果,也就是放弃反帝斗争。许多人认为这种种变化已经勾销了南京可以归功于自己的任何改革给后代所带来的好处。所以,毛泽东认为“今天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我们苏维埃的政策决定于这一斗争”。他还让我记住在分析苏维埃政策时必须记住的主要任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反对日本经济和军事征服的斗争。最后我问,中国是否可能与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结成反帝联盟?毛泽东回答:“中国与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缔结反法西斯条约,是完全可能而且需要的。”《共产党的基本政策》考点情节联系

(1)南京九年反共战争,五次“清剿”的结果:第一次“清剿”运动时,满洲落入日本的手里;第二次上海遭到侵犯;第三次放弃了热河;第四次失去了冀东;而第五次“肃清残匪”运动中,冀、察的主权又受了很大的损害。(2)共产党革命的两个基本目标:①反帝——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②反封建——对地主军阀实行民主革命,推翻地主豪绅在中国农村的统治。《论抗日战争》

在吴亮平的帮助下,我整理了对毛泽东采访的资料。毛泽东认为如果中国打败了日本就意味着中国人民大众的觉醒,帝国主义这个主要问题也就解决了。他认为有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抗日的成功。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毛泽东认为只要中国的统一战线建立,国际可以援助,那么抗日战争就会很快胜利。但是,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实现,那么战争会很长久,但是中国最终会胜利的。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一旦有了自己的政府,开始抗战,苏联会同中国建立友好联盟,因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是全世界的大事。中国当前的任务是收复全部失地。《论抗日战争》考点情节联系

毛泽东认为有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抗日的成功:(1)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3)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人物形象

毛泽东:(1)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他认为民族生存的斗争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放弃关乎土地问题的国内斗争去进行。(2)自信乐观的抗日战争精神。他认为只要全国人民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必将胜利。(3)睿智的政治预见性。他认为反日是全世界的大事,苏联等其他国家不会坐视不管,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红军大学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煳的墙为黑板,校长林彪是一个28岁的指挥员,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这个学校里,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级赏格加起来总共超过200万元。林彪邀请我给学员讲话,他拟的题目是《英美对华政策》。有一天早晨,我同林彪指挥员和他的红军大学教员一起到保安城外不远的红军大学参观。学员们文娱生活也丰富多彩,红大一共有四个分部,800名学员,四个分部招收“决心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和献身于民族革命事业的人,不分阶级、社会或政治背景”。年龄限制是16岁到28岁,不分性别。四个分部的学员不同,课程也各不相同。

红军有充分决心要抗战,这一点不仅可以从他们的领导人的热烈言论中,从军队严格的实际训练中,从他们提出要同他们十年宿敌国民党组成“统一战线”的建议中可以看出,而且也可以从苏区到处看得到的紧张宣传活动中看出。《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考点情节联系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林彪的主要经历:林彪生于1908年,在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成绩优秀。1927年8月,年仅20岁的他率领一团军队参加了贺龙和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军。他在战地指挥大军历时10年以上,其首级的赏格高达10万元。1932年,他负责指挥的红军一军团成了红军最厉害的一部。(3)红军大学的四个分部:第一分部:学员大部分是红军中的营、团、师级指挥员或政委,接受高级军政训练。根据红军规定,每个在役情节联系指挥员或政委每两年必须至少受4个月这样的训练。第二、三分部:学员主要是连、排、班级指挥员,红军中有经验的战士。需上课6个月。第四分部:主要训练工兵、骑兵干部、炮兵部队。艺术特色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精神。《红军剧社》苏区到处有宣传抗日的活动,其中起带头作用的是许多青年组成的人民抗日剧社,他们在苏区不断地巡回旅行,宣传抗战,在农民中唤起尚在沉睡中的民族主义意识。一个星期六,我前去看红军剧社的演出。距日落两三个小时,人们纷纷涌向河边的大草地。我看到红军大学校长林彪、政府主席毛泽东及其他干部分散在众人中间。场地布置简单,但是节目形式丰富多彩,节目的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节目有的充满抗日激情,有的幽默风趣。演出结束了,但是我好奇心仍旧未减,因此第二天我访问了人民抗日剧社的社长危拱之。危拱之女士说红军的每个军、每个县里面都有自己的剧团。这些剧团可能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但是他们为广大的基层农民和工人宣传了共产党的政策:对外实行反帝国主义(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对内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广大农民的生存问题。在苏区更是进行扫盲运动,而认识的字就是从“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和“红军是抗日的”等一系列的革命宣传口号开始的,这使得苏区的人掌握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战斗思想。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更巧妙的宣传武器了。《红军剧社》考点情节联系

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1)政治课:斯诺专门用了一节的篇幅详细记录了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二团一个连队上政治课的情形。(2)歌曲:红军还把深刻的道理融入简单的歌曲之中。斯诺提到,在红军中有一首叫《红辣椒》的歌曲非常流行,连毛主席都非常喜欢。(3)口号:彭德怀曾对斯诺说,“一个口号抵得上十颗子弹”。红军运用简单的口号,就能让官兵认清形势,坚定信念,比如:“打倒吃我们肉的地主!”“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4)娱乐活动:在红军的娱乐活动中,斯诺两次情节联系详细描述了红军剧社演出的情况。第一次演出是红军剧社在保安的公开演出,演出节目有反映抗日、边区面貌、动员抗战、展望未来等内容。第二次演出是红一军团的军内表演,节目的主题是反映红军在近期行动中的经验教训。艺术特色

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了两场演出的情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红军战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既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又从侧面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童年》我希望了解毛泽东的一些个人问题,于是我与毛泽东连着几个晚上在窑洞中交谈。毛泽东于1893年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父亲叫毛顺生,性情暴躁,母亲叫文七妹,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但是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他们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父亲只顾累积资本,典进了许多别人的地。毛泽东对此很不满,父子经常辩论。毛泽东从小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他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如《精忠传》《水浒传》和《隋唐演义》等这些老先生讨厌的禁书,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毛泽东和大多数同学反复阅读讨论,对他的影响很大。其中,毛泽东非常喜欢阅读《盛世危言》,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使得他厌烦田间的劳作,渴望恢复学业。

这时,湖南发生了一件事情,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那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长沙有成千上万的人成了饥民。饥民派了一个代表团到抚台衙门请求救济,但抚台不理会。于是大家都非常愤怒,他们举行了群众大会,并且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砍断了作为官府标志的旗杆,赶走了抚台。接着来了一个新抚台,马上下令逮捕闹事的领袖,许多人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头挂在旗杆上,作为对今后的“叛逆”的警告。但是学堂里的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谈论,毛泽东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他深切同情农民。

16岁时,毛泽东的父亲决定送他到米店当学徒,他不顾父亲反对,要去一个新式学堂求学,父亲最后同意了,因为朋友们对父亲说,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增加赚钱的本领。在这所新学堂里,毛泽东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但是这里与毛泽东志同道合的人很少,他精神上感到很压抑。同学当中有个日本人,大家叫他“假洋鬼子”,许多人不喜欢他,可是毛泽东喜欢听他谈日本的事情,他教的歌《黄海之战》中的歌词毛泽东至今都记得。《童年》考点情节联系

阅读对毛泽东的影响:(1)喜欢读关于造反的故事,表现出他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精神。(2)毛泽东非常喜欢读《盛世危言》,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盛世危言》激起毛泽东恢复学业的愿望,对毛泽东后来的革命精神影响很大。(3)阅读旧小说激发了毛泽东对农民的同情和思考。人物形象

(1)毛泽东的父亲:精明能干,善于经营,但是性情急躁,对毛泽东监管严格,只顾聚财,不赞成帮助施舍穷苦人。(2)毛泽东的母亲:虔诚信佛,心地善良,慷慨厚道,常常接济贫苦农民。《在长沙的日子》长沙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所以毛泽东非常想到那里。但是政局迅速发生变化,他只在那里待了半年。在长沙,毛泽东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深受七十二烈士殉难报道感动,并在激动之下在学堂的墙上第一次发表了政见。黎元洪领导的武汉起义发生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在学校发表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于是毛泽东决心参军,为完成革命尽力。在军队里,他用剩余的饷银去订报纸,从《湘江日报》那里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当军队准备采取行动推翻清朝政府时,孙中山和袁世凯达成协议,取消了战争。毛泽东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便退出军队,决定回校念书。毛泽东关注报纸上的广告,先后报名投考了几所学校,但因种种原因都放弃了。同时,毛泽东认真思量了自己的前途,认为自己适合教书,又因为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等优点,毛泽东报考了湖南师范学校。毛泽东在师范学校读了5年,拿到了毕业文凭,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毛泽东回忆了其在湖南师范学校的生活和教员,先后提到了三位教员,一位国文教员嘲笑毛泽东的作文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为此他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文体;杨昌济教员给毛泽东的印象和影响最深,后来毛泽东同他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唐教员常给毛泽东一些旧《民报》看,使他了解同盟会的活动和纲领。当时《民报》上刊载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鼓舞了毛泽东,他认为应当先在湖南旅行一次。在旅行中,毛泽东逐渐团结了一批学生,形成一个核心,后来成立了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影响的学会——新民学会。《在长沙的日子》考点情节联系

新民学会:1917年,毛泽东同几个朋友成立新民学会,有七八十名会员,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史上的有名人物,如何叔衡、蔡和森等,但其中大多数会员,在1927年反革命中被蒋介石杀害了。人物形象

(1)毛泽东: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勤奋好学,积极进取。(2)杨昌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在湖南师范学校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革命的前奏》毛泽东回忆他在师范学校的生活,总共只用了160块钱,其中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纸上。毛泽东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母亲去世了,他更不想回家了。那年夏天,当时很多湖南学生打算去法国勤工俭学,这些学生打算出国前先去北京学法文。毛泽东组织陪同学生去北京,但北京开销太大,他必须找到工作。他的老师杨昌济把毛泽东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得到了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毛泽东在图书馆工作期间见到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有名人物,可惜没有时间交谈。但毛泽东对政治的兴趣越发增长,他的思想也越来越激进。

1919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毛泽东顺利到达上海,最后回到长沙。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就更直接地投身到政治活动中,但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报复。于是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组织反军阀运动。1920年冬天,毛泽东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并从此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同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结了婚。《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继续讲述他在1920年后国民革命时期的生活。1921年5月,毛泽东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陈独秀和李大钊在这次大会上起到领导作用。10月,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支部在湖南组织起来;同时,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到1922年5月,湖南党已经在广大工人中组织了二十多个工会,并且在同年冬天,展开了劳工运动。那时共产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和工人身上,在农民中间的工作却做得很少。1922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毛泽东因为忘记开会地点而没有出席。1923年,第三次党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做出了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参加国民党,和它合作,建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同年夏天,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了。在1925年“五卅”惨案后,毛泽东认识到农民中间的阶级斗争的程度,于是他发动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组织了二十多个农会。但这引起地主的仇恨,毛泽东就逃到广州了。毛泽东在广州国民党内工作,一直到1926年3月。其间,他担任《政治周报》的主编,还开办了一个讲习所,负责训练农民运动的组织人员。1926年春天,毛泽东前往上海指导共产党农民部的工作,接着被派到湖南担任农民运动视察员。他在湖南视察了五个县的农民组织和政治情况,并向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主张在农民运动中采取新的路线。1927年春,毛泽东出席了各省农民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毛泽东提出的广泛地重新分配土地的建议。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主张并提交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考虑。但是,中央委员会把它否决了,并对农民运动采取冷淡的态度。1927年4月,蒋介石开始对有组织的工人进行大屠杀。这时,共产党内情况处于混乱状态。几乎人人反对陈独秀的领导和他的机会主义路线。不久之后,武汉的国共合作瓦解,陈独秀也就垮台了。《苏维埃运动》1927年8月1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红军的前身组织起来了。8月7日,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非常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毛泽东则被派到长沙去组织后来被称为“秋收起义”的运动。9月间,湖南的农会已经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广泛的起义,工农军队的第一批部队建立起来了。新战士有三个主要来源:农民本身、汉阳矿工和起义的国民党部队。这个早期的革命军事力量被称为“工农第一军第一师”。从1927年冬天到1928年秋天,第一师守住了井冈山的根据地。1927年11月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边界的茶陵成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选举出来了。主席是杜修经。1927年冬天,两个以前在井冈山附近当土匪头子的王佐和袁文才参加了红军。这使红军的实力增加到将近三团人。王、袁都被任命为团长,毛泽东是军长。1928年5月,朱德来到井冈山会师。他们一同制订了一个计划,要建立一个包括6个县的苏区,逐步地稳定并巩固湘赣粤边区的共产党政权,并以此为根据地,向更广大的地区发展。井冈山会师以后,军队进行了改编,著名的红军第四军创立了,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28年冬天,何键的部队发生起义和哗变以后,井冈山来了更多的军队,这样就产生了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来了这么多军队,山上的条件变得很差了。部队没有冬衣,粮食奇缺。朱德留下彭德怀守井冈山,自己突破了白军的封锁,迅速而顺利地展开了打通江西南部的战斗。通过群众性的土地运动和游击队活动,红军的影响扩大到了其他几个县,但是共产党人到后来才在那里充分掌握权力。《苏维埃运动》考点情节联系

秋收起义运动的纲领,要求实现下列五点:(1)省的党组织同国民党完全脱离。(2)组织工农革命军。(3)除了大地主以外也没收中、小地主的财产。(4)在湖南建立独立于国民党的共产党政权。(5)组织苏维埃。《红军的成长》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给战士规定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纪律加强了,各地的农民开始自愿帮助革命了。红军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了胜利的发展。他们在井冈山采取了四个口号,提纲挈领地说明了红军所采用的游击战术,而红军就是从这种游击战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口号是:一、敌进我退!二、敌驻我扰!三、敌疲我打!四、敌退我追!红军的最重要的一个战术是在进攻时集中主力,在进攻后迅速分散;在扩大苏区时,红军一般地采取波浪式或潮水式的推进政策,这种政策是从许多年集体的军事经验和政治经验产生出来的。但是这些战术,却遭到李立三的激烈批评。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失败了,几个星期后就撤到江西去。但是这种失败有助于摧毁李立三路线,并使红军不必按照李立三所要求的那样对武汉做可能招致惨败的进攻。在占领吉安后,毛泽东的路线重新得到确立,“李立三主义”确定被镇压下去,结果苏维埃运动随后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在经历了三次反“围剿”成功后,红军进入一个比较和平的成长时期,发展是非常迅速的。1931年12月11日,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中央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担任主席,朱德当选为红军总司令。

由于这个时期里所犯的两个重大错误,红军在第五次“围剿”中损失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扩大了目前在中国的大西北的根据地。《红军的成长》考点情节联系

(1)第一次“围剿”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贯彻执行了迅速集中和迅速分散的战术,以主力各个击破敌军。他们诱敌深入苏区,集中优势兵力突然进攻孤立的国民党部队,取得主动地位,能够暂时包围他们,这样就把数量上占巨大优势的敌人所享有的总的战略优势扭转过来。(2)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围剿”与反“围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双方的主要斗争形式。国民党从1930年12月开始,对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妄图消灭红军,摧毁革命根据地。前四次的反“围剿”斗争,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思想指导下,均取得了胜利。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受到

情节联系“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坏,致使红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3)李立三的主张:李立三也和陈独秀一样,对农村苏维埃缺乏信心,他主张对长沙、武汉、南昌那样的战略大城市采取大举进攻的策略。他主张在农村搞“恐怖”,来打掉地主豪绅的气焰;主张工人发动“强大的攻势”,举行暴动和罢工,使敌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陷于瘫痪;主张在苏联支持下从蒙古和满洲展开北面的“侧击”。(4)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五次围剿》

第一次“围剿”和接着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围剿”完全以失败告终,于是蒋介石准备发起第五次“围剿”。他决定采取新战略,充分利用他最大的有利条件——优势资源、技术装备、外面世界的无限供应等对红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这就相当于对苏区修建了一条长城,逐步收拢,其最后目的是要像个铁钳似的夹住和击溃红军。在这危急时刻,红军在瑞金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决定撤出,把红军主力转移到一个新根据地去。这次大远征为期整整一年,计划周密,很有效能。第五篇长征

《举国大迁移》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以后,就开始走上它历时一年的划时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红军称这次远征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长征的路线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在经过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的征途上,红军遭到了非常惨重的损失。他们到达贵州边境时,人数已减少了三分之一,这使红军在贵州采取了新的战术。他们不再直线前进,而是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转移视线的运动。

1935年5月初,红军又回师南向,进入云南。等敌军发现红军不过是少数部队的佯攻时,红军主力已西移。于是蒋介石下令把所有渡船撤至北岸焚毁,然后开始包抄红军。但是有一天晚上,一营红军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来到可以摆渡的地方——皎平渡,悄悄地解除了驻军的武装。与此同时,红军主力部队大举进行了反方向进军,到达皎平渡,顺利渡江进入四川,其中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蒋介石一怒之下飞到四川,希望在大渡河上切断红军。

《大渡河英雄》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可能遭到歼灭。在赢得四川彝族同胞的信任后,一军团的一个先锋师在林彪率领下到达了大渡河。三天后,约有一师人员运到了北岸。但由于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渡河越来越困难,而且还将会受到敌军包围。于是红军立即开会决定,就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赤足向泸定桥出发,占领泸定桥,进入川中。南岸主力西移时,已经过河到了北岸的一师红军也开动了。这两批先锋队日夜兼程,终于到达泸定桥。但是这时南岸的红军发现桥面已有一半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北岸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机不可失,红军战士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敌军也以机枪回击,红军一个接一个中弹,掉进急流中,但是还有一些幸存者爬到了桥中央。敌人急了,下令放火烧桥。这时,二十多名红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跳进敌人碉堡,于是便有更多红军爬上铁索,扑灭火焰,铺上新板,对残余敌军展开进攻。一两个小时内,全军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大渡桥,进入了四川境内。《大渡河英雄》考点情节联系

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这两个波澜壮阔的英雄之举,是中国工农红军在25000里长征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两场经典的战斗。人物形象

红军战士:这两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体现了红军顽强的意志,不怕任何困难,实事求是,敢于克服重重困难,敢于牺牲,坚决执行命令,协同作战的精神。《过大草地》安然渡过了大渡河以后,红军进入川西,他们面前还需进行2000英里的行军,沿途有7条高耸的山脉。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16000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在过大雪山时,冻死了不少战士,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1935年8月,领导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的是指挥员林彪、彭德怀、左权、陈赓、周恩来和毛泽东等,开始这最后一个阶段的长征时约有3万人。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1935年10月20日,在体力已达无法忍受的程度,红军终于到达了陕北,这时他们只剩下不到2万人。《过大草地》考点情节联系

(1)过草地遇到的困难:①行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②食难: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但实在没有水,只能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③御寒难: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或者雾雨朦胧。④宿营难: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行情节联系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或高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如果找不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2)长征的统计数字: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闯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情节联系(3)长征的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4)长征的意义:①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②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2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政策。人物形象

红军战士:过大草地表现了他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陕西苏区:开创时期》刘志丹组织了一支军队在陕西展开活动,但他们的行为很像土匪。到1932年,刘志丹的徒众在陕北黄土山区占领了11个县,共产党特地在榆林成立一个政治部来指导刘志丹的军队。1933年初成立了陕西的第一个苏维埃,设立了正规的政府,实行了一个与江西类似的纲领。1934至1935年间,陕西红军迅速扩大,提高了素质,成立了陕西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一所党校,司令部设在安定,多少稳定了当地情况。这时,刘志丹从红色根据地南进,向省会进逼。在与杨虎城将军(后来成了红军的盟友)的交战中遭到了一些第六篇红星在西北严重失败和挫折,但是也赢得了一些胜利。军内纪律加强,土匪成分消除后,农民就开始更加拥护红军。在这期间,一个叫张敬佛的人证明刘志丹没有遵循“党的路线”,他“审问”了刘志丹,命令刘志丹辞去一切职务。刘志丹居然接受了他的决定,放弃了一切实际指挥权。这时,南方的红军先遣部队在1935年10月到达。他们对此感到震惊,下令复查,发现大多数证据都是无中生有的,他们立即恢复了刘志丹和他所有部下的原职。在1936年初,刘志丹担任指挥,进行了著名的“抗日”东征。他在那次战役中表现杰出,但是在东征途中牺牲。他被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死亡和捐税》西北大灾荒曾经持续约有3年,遍及4大省份,因饥饿而死的人数一般都同意300万这个保守的半官方数字,但是我并不怀疑其他高达600万的估计数字。我在1929年6月访问了蒙古边缘上的绥远省的几个旱灾区,我在绥远度过的那一段噩梦般的时间里,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在我眼前活活饿死。而叫人吃惊的事情是仍有许多囤积大米小麦的商人、地主老财,他们有武装警卫保护着他们在大发其财;国民党将领也不肯让火车运载救援物资去救济灾民。因此,在上述这种背景下,我们得悉共产党人在西北特别受人民欢迎,是不应该感到奇怪的。

在1930年灾荒中,3天口粮可以买到20英亩的土地。陕西有钱阶级利用这个机会购置了大批地产,自耕农人数锐减,许多土地荒芜,许多土地集中在地主官僚手中。造成人民负担的另一个原因是地方民团,这本来是为了防范土匪而组织的,在许多情况下已堕落为鱼肉乡里的匪帮。农民还要负担繁重的苛捐杂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要反抗,即使他们还没有斗争的目标!因此,当红星在西北出现时,难怪有千千万万的人起来欢迎它,把它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死亡和捐税》考点艺术特色

(1)细致的描写:本章节中,作者通过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西北大灾荒中难民们悲惨的情景,文笔细腻,感染力强。(2)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融合:作者用犀利的语言揭示了造成3年西北大灾荒的根源,抒发了对地主豪绅无视百姓生死,趁机囤积粮食发财行为的愤怒。(3)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先描述了百万生灵因饥饿与疾病而痛苦死去的悲惨情景,再通过采访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了解到红军与共产党来到西北后农民生活艺术特色的变化,这两个部分没有把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政策进行直接的比较,而是通过农民的亲身经历与他们的意见强烈地反映出农民将红军与共产党“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4)引用实际资料数据:作者大量引用斯坦普尔博士的报告,真实地表现了当时陕西的状况,增加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苏维埃社会》我以西北苏区为例,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共产党推行的种种改革和当地人民的反应。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法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建设一个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在西北推行了一些经济改革措施,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有: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并且把农村人口划分为几个阶层,建立“农村无产阶级”的某种专政。其代议制政府结构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每一乡苏维埃下设各种委员会。但组织工作并不是到政府机构为止,还设立了共青团,共青团下又分设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等靠近农民的活动组织。重新分配土地是共产党政策中的一个根本要素,因此红军不仅由于给贫农和无地农民土地而得到他们拥护的经济基础,而且也由于取消捐税剥削而赢得了中农的感激,在少数情况下由于同样原因或通过抗日运动的爱国宣传而争取到了小地主的支持。在农村,共产党对于贫农还采用低利或无利放款形式给予额外的帮助,全面取缔高利贷,大力推广合作化运动。《苏维埃社会》考点阅读体验

(1)作者从政府机构、土地政策方面详细介绍了苏维埃社会,苏区从一开始起就得为生存而战,他们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建设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2)西北的苏维埃社会也离不开经济建设,这和作者以前所想的“红军只要顽强拼搏不畏牺牲,在人民的支持下就必定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是截然不同的。哪怕红军的游击战术再出神入化,作战再英勇神武,他们也不可能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获得最终的胜利,正如彭德怀总结的“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革命的胜利”。《货币解剖》苏维埃经济至少有两个基本任务必须完成:供养和装备红军,为贫苦农民解燃眉之急。这两个任务有一项没有完成,苏维埃的基础马上要崩溃。为了保证这两项任务的完成,共产党甚至在苏区初创之日起就必须开始从事某种经济建设。西北苏区的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第三种方式的经济是合作社,苏区合作社运动的趋向显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对于经营得法的合作社给予各种奖励,并且对农民进行了关于合作社运动好处的普遍宣传和教育。

除了边境各县通用白区纸币以外,一律只流通苏区纸币。在稳定的苏区,苏币几乎是到处都被接受的,而且有十足的购买力,物价一般比白区略低。而如何使红军入够敷出,收支两抵,这个问题主要是靠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林伯渠)的才智来解决的。他跟我谈论了税收来源。他睿智能干,淡泊名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共产党自称发明了一种能防止舞弊的预算方法、收支方法。我读了林祖涵所著《预算制订大纲》的一部分,该书详尽地介绍了这个方法和它的一切防范措施。《货币解剖》考点情节联系

西北苏区的税收来源:(1)征税:群众的税全部都取消了;对剥削阶级是狠狠地收税,没收他们的剩余现款和物资。(2)人民的自愿捐献:在战争还在进行的地方,革命爱国热情很高,人民认识到他们有可能丧失苏区,因此他们自愿大量捐献粮食、金钱、布匹给红军。(3)从国家贸易、红军的土地、工业、合作社、银行贷款得到一些收入。(4)最大的收入是没收。《人生五十始!》

本章节主要介绍徐特立及苏区的教育。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由于他同情共产党,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某天,一位共产党人来邀请他加入共产党,50岁的徐特立高兴极了,于是他放弃家庭和事业,投身到共产党中来。到了江西以后,徐特立的任务就是改变苏区人民无知愚昧的思想状态。工作进展虽然缓慢,但是也取得一些成就。《人生五十始!》考点情节联系

(1)教育困难:文盲多且思想愚昧、物质资源非常匮乏。(2)教育制度:分为3部分,重点都主要在政治方面。①学校,有小学、师范学校、农业学校、纺织学校、工会学校和党校。②军队,重点放在军事教育上面。③社会,目标主要是政治方面的。(3)教育政策:解放思想,消除愚昧无知,培训教师,实施大众化教育,建立专业化学校,编著字典。(4)教育成效:提高文化水平,转变人民思想,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为红军储备干部人才。《同红色农民谈话》

我到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和前线去的时候,一路上借宿农民的茅屋,睡在他们的土炕上,吃他们的饭,同他们谈话。他们都是穷人,心地善良,殷勤好客。他们有些人听说我是个“外国客人”便拒绝收我的钱。我当时是同傅锦魁一起旅行,他是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由外交部派来陪我上前线。一天夜里,在陕北接近甘肃边境的一个叫周家的村子里,我和傅借住在农民家里。晚饭后,有一些农民到我们屋里来跟我聊天。我问了他们对红军的看法,他们都支持红军,认为红军为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尊重并信任他们。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同红色农民谈话》考点艺术特色

作者通过与农民的谈话,从侧面表现了红军是一支尊重百姓、纪律严明的队伍,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乐于帮忙,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给予农民土地。作者就是这样把他在红区碰到的人物作为深入了解红区的最佳途径,在4个月的旅行中,红区的样貌因这些人物在斯诺脑中越发地清晰,而他对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的感情也越发真挚热烈。《苏区工业》

我在去前线的途上,曾经停下来在吴起镇访问了一下。吴起镇是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我很好奇为什么它会存在?因为当地科技并不发达,犹如是一个中世纪的世界。我知道在江西的时候,红军就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并发展了繁荣的工业。但是在西北,我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工业,因为那里封闭落后,而且有国民党的封锁。可是,随着南方红军的到达,西北激起了一阵“工业繁荣”。军队带来了许多车床、旋床、冲床、铸模等,然而这些东西几乎都是“缴获”的。在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苏区工业都是手工业,据经济人民委员毛泽民说,这个“工业计划”的目标是要使红色中国“经济上自足”——也就是,如果南京拒绝接受共产党提出的结成统一战线和停止内战的建议,能够有不怕国民党封锁而维持下去的能力。苏区国营企业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宁夏边境长城上的盐池的制盐工业和永平、延长的油井,那里生产汽油、煤油、凡士林、蜡、蜡烛和其他副产品。吴起镇是红区工厂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作为红军的主要兵工厂所在地,也很重要。它位于甘肃的贸易要道,镇址是在一条湍急的河流的陡峭河岸上,一半是“洋房”——陕西人把有四道墙、一个屋顶的建筑都叫洋房——一半是窑洞。《“他们唱得太多了”》

我在吴起镇待了3天,在工厂里访问工人,“考察”他们的工作条件,观看他们的演出,出席他们的政治集会,阅读他们的墙报、他们的识字课本,同他们谈话——还参加了锻炼。兵工厂的厂长带我参观了好几个窑洞,向我介绍了他本人和工人们的一些情况。除了兵工厂,吴起镇还有几家被服厂、一家鞋厂、一家袜厂、一家制药厂、一家药房,有一个医生看门诊。吴起镇是刘群仙女士的总部所在地,她向我介绍了这里的工作条件。对吴起镇这些工人来说,这里生活原始简单,但自由有尊严。

我还留意到一些小事情。我在吴起镇遇到了一个名叫朱作其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他所写的工程教科书在中国普遍采用,一年收入可达一万元。但他放弃这样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西的荒山中义务为共产党贡献力量。当朱作其本着一种殉道者和热心家的精神来到陕西时却意外发现周围人都在快乐嬉闹,当我采访他时,他说只有一个意见:“这些人花在唱歌的时间实在太多了!”他抱怨说,“现在不是唱歌的时候!”我认为这一句话概括了陕西苏区这个奇特的“工业中心”的年轻气氛。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他们唱得太多了”》考点阅读体验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红军表现出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人们的精神却相当富有。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共产党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中国立足于这个世界之林中!《“真正的”红军》

在甘肃和宁夏的山间和平原上骑马和步行了两个星期以后,我终于来到预旺堡,那是红军一方面军和司令员彭德怀的司令部所在地。当时,红军的主力部队正在离保安将近200英里的西部活动,我到前线去,用统计数字的方法了解到了正规红军的年轻、精神、训练、纪律、出色的装备、特别是高度的政治觉悟,是一支铁打的军队。首先,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19岁,军官的平均年龄是24岁,60%~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指挥员的伤亡率很高,红军队伍中几乎中国各省的人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都有……红军从不劫掠百姓,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他们80%以上的枪械和70%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其次,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实际上,军队给人民造成的唯一负担,是必须供给他们吃穿。《彭德怀印象》

我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他迟睡早起,每晚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总是很忙碌,却不急不忙。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我后来了解到他在童年所受的苦才明白他为什么喜欢这些“红小鬼”。《彭德怀印象》考点情节联系

彭德怀的斗争历史:彭德怀是行伍出身,先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1927年年方28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军官著称,因为他办事真的跟士兵委员会商量。何键在1927年冬天开始大举清洗他军队中的“左”派分子,发动了有名的湖南“农民大屠杀”,把成千上万的激进农民和工人当作共产党惨杀。但是因为彭德怀声望较高,他不敢贸然下手。1928年7月,彭德怀以他的第一团为核心,联合二、三团部分官兵和军校学生,举行平江起义,又同起义的农民会合,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两年后,彭德怀积聚了一支约8000情节联系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军团。他以这支部队攻占了长沙这个大城市,把何键的6万军队赶跑。南方红军长征时,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栖身之地。人物形象

彭德怀:乐观爱笑、率直爽朗、精力旺盛,富有才智、吃苦耐劳、顽强不屈,爱惜部下,是一个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勇士。《为什么当红军?》

彭德怀出生于湘潭县的一个富裕的农村里。他出身富农,6岁丧母,后母憎嫌彭德怀,把他赶了出来。又因彭德怀不小心惹怒了祖母,9岁时就离家开始闯荡生活。他做过不少工作,两年内大约攒了12元,但换了军阀后,原来的纸币成了废纸。灰心丧气之下,他决定回家乡。16岁的彭德怀去找他的舅舅,舅舅收留了他。但是第二年,湖南发生大饥荒,彭德怀刚好看到了一个大地主为难农民,便带领农民攻打他家,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彭德怀又得逃命,这次他已够年岁可以当兵。他的军人生涯由此开始。不久之后他就成了一个革命家。彭德怀读过梁启超、康有为以及其他许多对毛泽东也发生过影响的作家的著作。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到1926年,彭德怀已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及许多对中国革命做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彭德怀说:“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彭德怀于1927年才参加共产党,他在自己的部队里吸收相信共产主义的青年,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训练班,成立士兵委员会。1928年7月,彭德怀举行起义,占领了平江,开始了他的叛逆或“土匪”的生涯。《游击战术》

这里报道了我访问彭德怀,了解红军怎样成长和为什么成长的一次极为有兴趣的谈话。彭德怀分析了中国采用游击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破产,特别是农村经济破产,大多数农民无法生活下去,穷人阶级愿意为改变处境而斗争;其次,游击战得到了发展是因为内地的落后。缺乏交通、道路、铁路、桥梁,使得人民可以武装起来,组织起来;第三,虽然中国的战略中心多少都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这种控制是不平衡的,不统一的。在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之间,有很多空隙,可以迅速发展游击战;第四,大革命在许多人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的思想,因此许多革命工人、知识分子、农民回到农村地区去领导农民起义;最重要还是因为要和群众宣传红色思想。同时,彭德怀也归纳了10点红色游击战术的原则:①游击队不能打打不赢的仗。②游击队如果领导得好,所采用的主要进攻战术就是奇袭。③在交战之前,不论主动或是被动,必须制订出缜密的详细的进攻计划,特别是撤退计划。④在发展游击战中必须注意民团,这是地主豪绅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的最坚决的防线。⑤在与敌军正常交战时,游击队的人数必须超过敌人。⑥在实际战斗中,游击战线必须具有最大的弹性。⑦必须掌握牵制佯攻、骚扰伏击等分散注意的战术。

⑧游击队要避免同敌军主力交战,要集中在最薄弱的或最致命的环节。⑨必须提防敌人找到游击队主力。⑩除了优势机动以外,游击队由于同地方群众不可分离,在优势情报方面具有有利条件,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应努力保护敌情渠道,并建立好几道辅助情报网。最后,彭德怀认为战术很重要,但是人民的支持才是红军生存的重要因素。《红军战士的生活》

中国农民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这在长征中已经表现了出来,他们生活条件简陋,饮食极为简单,这样紧张艰苦的日常条件并不影响军队的军事纪律、政治信念和制胜意志。红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