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江苏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频考点
考点一秦汉政权的兴衰与政治制度
限时:40分钟,正答率:/22。
基础
1.(2012海南单科,3,2分)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
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答案C
2.(2022南通期末,1)秦统一后,秦始皇设置了70名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秦代可考的12名博士
看,他们都来自东方六国,其中“淳于越等6名是儒家,黄疵为名家,卢敖为神仙家,其余4名学派不
详”。秦朝博士制度的设立()
A.利于巩固统一B.体现文化专制
C.彰显以儒治国D.旨在分化相权
答案A
3.(2022泰州中学4月模拟,2)汉初,“诸侯王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众官,如汉朝”。吴楚叛乱
后,“吏四百石以下,自调除国中。今王恶,天子皆为置之"。这一变化说明西汉()
A.王国内官制被废除
B.诸侯经济基础被削弱
C.郡国并行制的终结
D.王国出现郡县化趋势
答案D
4.(2019江苏单科,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
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5.(2021海南,2,2分)《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
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
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
答案A
6.(2015课标I,25,4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
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7.(2022海南,2,3分)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
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
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答案C
重难
8.(2016上海单科,6,2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答案B
9.(2022南京、盐城二模,2)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秦律规定,制诏的传达要由专人负责,并
且对他们严格考核,“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
追之”。这表明,秦()
A.注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律法较为严苛轻罪重罚
C.王朝官僚体系公正廉洁D.建立完备信息传递体系
答案A
10.(2022扬州开学考试,2)西周前期的统治者在构建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中,主张要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
施恩于百姓。而秦始皇称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是“(自己)兴兵诛暴乱”,并未提及民众对统一的贡献
与牺牲,民众只是其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已。这一变化说明()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儒家民本思想受到关注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B
11.(2017课标I,25,4分)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12.(2022江苏预测卷,2)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欲封皇后之兄为侯,汉景帝回答说需要与丞相商议。丞相
周亚夫以“非有功不得侯”为由,否决了太后和景帝的封侯之请。这表明当时()
A.外戚与丞相间矛盾尖锐
B.相权为皇权构筑起屏障
C.君主意志受到宰相制约
D.君相恪守汉初政治传统
答案c
13.(2022金陵中学二模,2)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用13位丞相,其中有6位因犯罪被杀或被迫自杀。
汉武帝明知石庆担任丞相不免尸位素餐,但是当石庆借口关东地区遭遇天灾而引咎辞职时,他却勃然大
怒,严加斥责,迫使石庆照旧任职。这一现象()
A.揭示了相权与皇权严重对立
B.体现了加强专制的政治目的
C.说明了汉武帝个人性格暴虐
D.反映了丞相任用制度的缺陷
答案B
14.(2022苏锡常镇一模,2)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
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亡都是上天意志的表现。董仲舒的目的是
()
A.阐明“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
B.使儒学思想获得尊崇的地位
C.论证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
D.加强君权的同时也抑制暴政
答案D
15.(2015课标H,25,4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
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A
16.(2022如皋二模,3)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
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
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由此可知,东汉()
A.选官杜绝了请托舞弊的现象
B.九品中正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C.人才选拔日益强调实际能力
D.监察制度与考试制度紧密结合
答案C
17.(2022广东,2,3分)“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
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
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D
18.(2022江苏七市二模,2)汉和帝时期,太学考试允许博士弟子自由阐释经义,主考官五经博士在阅卷
时经常难定等第。后来,考试改革为设置50个问题进行测试,按照博士弟子解释的多少和引文明确与
否判定等第,使五经博士在评定其等级时有据可依。据此可知,东汉()
A.察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五经博士影响太学生入仕
C.太学考试禁止发挥个人见解
D.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答案B
19.(2017海南单科,3,2分)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
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综合
20.(2018浙江4月选考,33,10分)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原(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
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
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功……
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
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指(缙)绅所能拟已。
一—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
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
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
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
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
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4分。
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2)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
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精神:工匠精神。
选择阐述②。制度依据:军功爵制。
行政系统:郡县制。
21.(2022赣榆高级中学4月模拟,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调整,礼崩乐坏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显性文化。
此前累世传承的国家宗教祭祀系统以及神学体系,随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而被逐渐破坏。战国中晚期的
秦国诸君多表现出尚法重刑的执政趋向,宗教意识则相对淡漠,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发展亦显缓
慢而迟滞。秦始皇承数世余烈,开创旷古之业,更把此种风气推于极致。在秦帝国神权系统的建构过程
中,秦始皇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术,其实是欲以个人神权取代此前的公众神学系统,这无疑进一步加
剧了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紊乱与崩溃。
——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时期国家宗教
与神学体系的整合与建构》
材料二在汉承秦制的时代视野下,汉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秦人既有的
文化遗产。直至汉武帝时,始承汉初以来丰硕的文化遗产,革易旧制,锐意创新,国家宗教与神学体系的
建构,遂得达于大成。汉武帝的神权改造与统一表现出鲜明的“去秦朝化”特征,去除战国、秦代的区
域性倾向,完成了对全国山川神祇的整合,堪称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化大变革。汉代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
的整合与统一,对于汉代帝国政治文化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通过对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
整理改造,进一步提升了西汉帝国的凝聚力,对汉民族的形成、帝制时代政治文明的演变发展皆产生了
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
一一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代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紊乱与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国家信仰文化体系发展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的理解。
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冲击;人文精神兴起;秦国尚法重刑,忽视信仰文化的传统;
变革为主题的时代风气影响;秦始皇谋求个人神权的影响。
(2)特点:继承和创新、融合、大一统。
历史影响:强化了“君权神授”观念;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政权合法性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塑造社会道德
文化,规范社会行为;提升了西汉国家凝聚力;推动了汉民族的形成;对后世政治文明影响深远;加强思
想文化统一,为儒家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3)理解: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信仰文化融合民间社会文化;古
代信仰文化凸显国家意识形态。
22.(2021湖南,20,10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
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
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沸的会稽、襦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
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
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
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
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
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
——改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1)郡国并行,王国地位在郡之上;王国封地可以跨郡;诸侯王有行政权和官吏任命权;王国官制
仿照中央。
(2)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
考点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限时:20分钟,正答率:/13o
基础
1.(2019上海单科,3,2分)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皆在防范()
A.匈奴B.鲜卑C.契丹D.女真
答案A
2.(2012上海单科,10,2分)下图中的浅色阴影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
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
答案C
3.(2022山东,2,3分)云梦秦简《日书》中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
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计•、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答案C
4.(2022赣榆一中期末,2)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
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
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治理
B.西汉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C.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D.西汉时中原开始与西域交往
答案A
重难
5.(2014重庆文综,2,4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
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
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答案D
6.(2015浙江10月选考,2,2分)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
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答案A
7.(2022金陵中学期末,2)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
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答案B
8.(2022如东高级中学期末,2)下表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这说明关市的设置()
时间文献记录备注
景帝前元二年
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史记•匈奴列传》
(前155年)
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后汉书・乌
安帝永初中(110年)
下,通胡市”桓鲜卑传》
刘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后汉书•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
登”刘虞传》
A.是管辖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
B.充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C.是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
D.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
答案C
9.(2022启东中学月考,2)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民族而设的行政区划。属国与
郡县制不同,郡县是由郡守、县令及乡、亭、里首领按地域实行统治,而属国则由属国都尉、丞、左骑、
千人官、候官等组成政权体系,而左骑、千人官等往往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这表明()
A.汉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B.封国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
C.官员设置上实行划地而设
D.管理模式注重“因俗而治”
答案D
10.(2014北京文综,13,4分)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
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答案B
11.(2021南通期末,9)东汉的墓葬中开始使用有希腊、罗马风格的石柱,当时的建筑上还有西方的人体
雕塑及希腊式的人柱。这表明()
A.汉朝和罗马开始了官方直接往来
B.中西方之间已有文化交流
C.东汉政府着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希腊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
答案B
综合
12.(2016浙江10月选考,33,10分)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
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
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
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
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日:''安用劳民”,
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
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怀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
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
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
的理由。(4分)
答案(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袭扰。实际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
征。
(2)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
的重要纽带。侧重解读②。内政: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13.(2016浙江自选,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一一摘自《汉书》
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
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6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
秦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1)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
桂林、象郡四郡。
(2)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不同之处: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
考点三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限时:40分钟,正答率:/20o
基础
1.(2020浙江7月选考,2,2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
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A.①一秦始皇长城B.②一灵渠
C.③一郑国渠D.④一都江堰
答案A
2.(2019北京文综,13,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
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3.(2021浙江6月选考,4,2分)《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他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
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答案B
4.(2022江苏押题预测卷,2)下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
汉代()
记述出处
汉文宿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抵债)过六月,夺侯,国除“《史记•《祖功臣侯年表》
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贷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
《汉书•王子侯表》
兔”
汉成帝建始二年,陵乡侯刘诉“坐使人伤家丞,义贷谷■息过律,免”《汉书•王子侯表》
A.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B.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
C.政府重视规范社会上借贷行为
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缓解土地兼并
答案C
5.(2018浙江4月选考,3,2分)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
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战国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答案B
6.(2017课标III,25,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
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7.(2021福建,2,3分)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
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答案B
8.(2020课标HI,25,4分)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
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縻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D
重难
9.(2020课标11,24,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
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
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答案B
10.(2020山东,2,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
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B
11.(2018课标H,25,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
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
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12.(2022湖南,2,3分)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
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酷,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
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
答案A
13.(2017江苏单科,2,3分)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
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A
14.(2022扬州中学4月模拟,2)下表是据司马迁《货殖列传》的记载编制的西汉初期10大富豪及从事
行业简表。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位次属地及人物从事行业
1四川卓氏冶铁
2四川程郑冶铁
3河南南阳孔氏冶铁、长途运输业
4山东曹邮氏冶铁、高利贷
5山东刀间盐业
6河南洛阳师史长途贼.运业
7河南任氏农业、畜养业
8边唾桥姚养殖业
9蜀郡邓通铸钱业
10江苏吴王刘沸(官商)铸钱、冶铁、盐业
A.川豫鲁等地经济最为发达B.冶铸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
C.铁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D.盐铁专卖扩大了利润空间
答案C
15.(2019课标I,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
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16.(2022苏锡常镇二模,2)汉武帝时期,商人出身的大臣桑弘羊认为:“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
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要想真正实现强兵富国,就要“农工商师各得所欲”。
对此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B.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带有时代和家庭的烙印
答案D
17.(2018江苏单科,2,3分)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
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
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18.(2016课标I,25,4分)下图为汉代画像豉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19.(2019课标11,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
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
《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律、冉.脆、斯榆之君皆请
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
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
大赋叙事夺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日:“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
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⑵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20.(2022全国乙,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
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事迹
安成
刘陵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今属江西)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目:“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
南郡
法雄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
(今属湖北)
安
全椒
刘平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鼬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今属安徽)
不其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口:“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
童恢
(今属山东)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
清晰。)
答案历史现象:《后汉书》等史书记载了东汉时期几位良吏施行德政、解除虎患的事迹。这一记载
未免不够真实,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推知,东汉时期百姓为了解决生活困难及应付沉重的赋税,不得不对
山野进行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虎患。随着良吏采取修政、德治等措施后,虎患逐渐消失。史
书记载良吏采取德政治理虎患的事迹也说明了当时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政风与治国皆儒化,同时体
现出东汉王朝对地方良吏的推崇。(9分)
历史结论:《后汉书》等史书记载了东汉时期良吏实行德政、解除虎患,这些记载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需
要。与此同时,也说明苛政猛于虎,而廉(仁)政使虎无踪迹。由此可见,史书记载会带有一定的虚构成
分,但它也是对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反映。(3分)
(本答案仅供考生参考,非官方标准答案)
列"匕罚步日
1.易混: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及官僚制的概念理解(2018海南单科,2,2分)《汉书》云:“汉家承
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2.易错:对文化政策的认识(2019课标H,25,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
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
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3.易错:监察体系和察举制度的概念认知(2021全国甲,25,4分)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
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
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
4.易错:材料本质理解(2022广东揭阳教学质量测试,2)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围绕是否要取消盐铁官营
等政策而展开论战,贤良、文学一方主张“罢盐铁”“开仁义”,桑弘羊一方主张“兴盐铁”“务权
利”。结果贤良、文学一方的部分主张得到昭帝的支持,会后“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这表明当
时()
A.儒家学说成为思想主流
B.缓和社会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C.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施
D.汉代统治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
5.易混: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本质理解(2021湖北,2,3分)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
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京城。该责问方
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答案B
6.易错:对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理解(2022广东茂名一模,2)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
单位,通常会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式农具、总结生产经验等;大量自耕农破产后亦会投奔田庄。这体
现出()
A.政局动荡促进了田庄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C.田庄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D.田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答案D
7.易错:对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2021辽宁,2,3分)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
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
答案B
题型模板
题型一目的类选择题
题型特征:目的类选择题,即以考查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动机为主的选择题。设问基本都
包含关键词“目的”,如“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等,也有用关键词''旨在”“意
在”“意图”的。
备考策略:解答此类选择题首先要区分清楚“三性”。一是根本目的,强调“终极性”,一般指当事者
从其阶级立场、根本利益等方面出发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二是主要目的,多强调其“重要性”,一般
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三是直接目的,强调其“急迫性”,一般是指当事者要达到
的最近的、急于马上达到的结果。其次要按照设问中对目的程度的要求进行理解判断,选出与设问要
求一致的答案。最后,要多关注并集中强化练习在近年高考中以“目的是”“主旨”“意图”为设问
词的试题,总结提炼该类题型的特点及规律,掌握应对该类题型的基本方法。
典型题型
1.(2016海南单科,5,2分)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
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C
2.(2013山东文综,10,3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
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答案D
变式题型
目的类选择题的变式多体现在设问词的差异,一般以隐性用语或类似“目的”的用语考查学生对历史
现象不同目的的理解与判断,设问词往往带有“意图”“旨在”“意在”等“目的”的同义词,或有如
“出发点是”等“目的”类选择题的隐性设问词。选项中多带有根本目的与直接目的,主观目的与客
观目的等不同目的程度,以此增加试题的迷惑性。
3.(2022四川泸州一模,25)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如文书的发收、拆封、管理、整理、记录、
传递等。为了适应文书行政,秦始皇在统一文字为小篆的同时,对隶书也大力提倡。这些做法的意图是
()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全国思想统一
C.提高国家行政效率D.表明官僚政治确立
答案C
4.(2021山东,2,3分)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
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铁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
5.(2021湖南,2,3分)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
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
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答案B
强化练习
6.(2022四川成都联考,26)秦朝时期,在人多地少的狭乡,其授田通常为一户百亩,甚或更少;但在地广
人稀的地区,特别是在南方的所谓“新地”,比如洞庭郡,其授田似乎没有限额,且授田税率也较中原为
低。这一做法()
A.促进了人口大规模南迁
B.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能力
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区域
D.旨在稳定地方统治秩序
答案D
7.(2021云贵川藏名校联考,25)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说:“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对应),
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
由天者矣,故日受,由天之号也。”其根本目的是()
A.阐述人的情绪变化与四季更替的关系
B.说明人是天的产物且受天的支配
C,为“君权神授”学说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D.指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路径
答案c
8.(2021广东湛江一模,2)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
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
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
C.解决王国势力威胁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答案B
题型二认识、启示类材料题
题型特征:认识、启示类材料题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或经验教训、
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一问,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
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设问用词一般有认识、启
示等。
备考策略: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判断表态)、为什么(阐述道理)、应该怎么样(明确正确做法)的角度
回答。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两方面思考,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侧重于从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两方面回答。认识、启示类试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紧密,因而,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一问
的答案与前面问题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切忌脱离试题泛泛而谈。
典型题型
1.(2013课标I,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
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
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
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
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
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
“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
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
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
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
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
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
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寨上
秦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
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
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
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
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呼伦贝尔学院《游戏制作与开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孕中期健康教育
- 《体育健康与心理》课件
- 小学四年级健康教育
-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合同(GF-2005-0215)(标准版)
- 2024【工艺管道工程承包合同】个人承包合同范本
- 心理学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 2024小区水电消防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桥面系智能养生施工工法
- 幼儿健康教育讲卫生
- 2024-2030年中国铼行业供需趋势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铍行业供需状况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浮法玻璃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动态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经营模式研究报告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19《大雁归来》
-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
- 三级入场教育培训
- 电子商务运营流程详解作业指导书
- 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 担任学生干部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