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A.A.1985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2.“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

3.

4.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A.道德水平低B.受机器的奴役C.工作范围狭窄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5.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A.有好坏之分B.无好坏之分C.都是好的D.都是坏的

6.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运用教育教学规律B.进行科学发现C.进行科学发明D.探索未知领域

7.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陶冶教育

8.下列公式中是智商公式的是()

9.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A.语言B.制造工具C.劳动D.直立行走

10.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A.单一抑制B.双重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1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

12.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态度

13.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时,应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这体现了下列哪一特点?()A.A.综合性B.创造性C.灵活性D.教育性

14.

15.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在()。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17.人的能力有“早熟”和“大器晚成”的表现,这反映了能力哪一方面的差异?()。

A.能力类型差异B.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遗传素质的差异

1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

A.1990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19.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0.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二、填空题(20题)2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2.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23.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4.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25.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6.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7.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2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30.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1.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2.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4.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5.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6.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7.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8.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9.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4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4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42.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43.智力技能的培养有哪些要求?

44.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45.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

四、论述题(5题)46.试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47.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4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49.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做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做法进行评述。

50.现在德育工作存在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实际效果差,请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谈谈如何改进。

五、辨析题(5题)5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52.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之为回忆)等三个环节。

53.后进生是班级里最差的学生,无法转化。

54.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55.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六、(0题)56.在我国,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停止科举是在()。A.1903B.1905C.1906D.1911

参考答案

1.B

2.C对于思维的品质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每个品质的含义。

3.A

4.D马克思分析人的片面发展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讲的是劳动能力,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

5.B

6.A创造性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其他劳动所体现的创造性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方面。

7.A

8.B

9.C

10.D

11.B

12.D

13.C审题时要注意“随时调整”几个字,随时调整反映的是灵活性,而不是创造性。创造性在这里是指创造新的方法。

14.A

15.D

16.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使教育适应新的需要,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7.B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人的能力除“早熟”外,还有“大器晚成”的现象,即有的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

18.B

19.B除了掌握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这一点,还要掌握在奴隶社会中一些不同的学校名称。

20.A

2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2.壬寅学制

23.强化强化

24.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25.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6.生活化生活化

27.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28.概念,判断,推理

2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0.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1.制度文化

32.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33.认识

34.识记保持

35.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6.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7.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8.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9.混合课混合课

40.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41.(1)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有“灵感”出现;(4)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统一。42.教学的基本任务有:(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2)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43.(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地进行分阶段练习: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44.(1)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解析】体育的任务可以从德、智、体等方面来掌握,如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智——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提高学生的体质;最后,再加上一点——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45.(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适应环境的功能。

②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

③信息传递的功能。46.基本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在进行说理教育时,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47.(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48.结合一个或多个教学实例阐述下列观点:(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明确目的、任务是唤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在教法上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保持必要的工作速度;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49.(1)这一做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问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问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3)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4)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5)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50.(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品德现状,因材施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贯彻的要求:第一,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思想的特点;第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4)之所以出现成人化、模式化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这个原则。

【解析】要把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回答完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做一些分析,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51.错误。

它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该题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解;二是对德育的方向性原则概念的理解。只要这两个关键点解决了,这道题也就能够准确解答了。

52.错误。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又称之为回忆)等三个环节。53.错误。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后进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不是永恒的标签。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真关怀、尊重和爱护后进生,以真诚的情感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54.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第二,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问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