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_第1页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_第2页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_第3页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_第4页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

第一节法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与推动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法律来确认,经济主体的利益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也需要依靠法律来调整,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更需要法律的制度化来加以规范。因此,法治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同时,法律制度也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政治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运作的前提是经济行为主体的独立、平等,这取决于该主体必须具有自主自决权和利益自主分配享用权。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必然会产生经济主体的多元分层和利益关系的多项交错,形成新的利益格局。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运作所致,也是其活力之源;既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其需要秩序和规范的原因[1]。首先,法治为市场创造统一、公平、有序的环境和制度保障。没有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就不可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中确立市场经济所必需的规则和秩序[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GDP以年均8%的速度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十分活跃,创造了中国奇迹。广大中国人民的自主创造性被激活,源源不断提供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这从根本上说是近年来中国法律制度为广大的国民提供了相应的法治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公司法》制定和不断修改完善、适应市场机制的《破产法》的再次修订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不断调整都极大地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法治成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必然所在。纵观世界上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其法治的配套建设也相当完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与该市场经济所配套的法治状况相适应。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法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和理念不断打破计划经济的藩篱和桎梏,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次,法治不仅是国家的一种治理模式,还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诸多成果的肯定。如果没有私有产权的宪法保护,没有法治政府的构建,没有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则不会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法治建设也必将与其同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依法治国和社会法治化的过程。但实现依法治国并不等于建成法治社会: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西方国家法治发展不同;其次,法治社会是实现依法治国后的更高法治发展阶段;最后,依法治国的主体推动者是政府,而法治社会则应是市民自发的推动。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的推进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全体社会民众的参与和推动,从而实现法治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相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社会崇尚法治的社会;是权益有保障、纠纷可诉求、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型社会。它不仅仅是强调物质丰富的社会,更是强调秩序井然的法治秩序的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公民权益得到良好保障,公权机关依法办事,可以说“法治”是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文明特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3]。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发展。而法治内涵所体现出的张力恰恰可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纳入。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在20世纪末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离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能使人们安居乐业,从制度上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制度保障。首先,随着我国对人权事业的法律保护,法律制度对人权的尊重则成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方面。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首次从国家最高法律层面对人权保护加以规定。由此,《选举法》对公民政治权利的规定使得民主政治得到了新的发展;刑事诉讼程序中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检察院;《劳动法》对公民劳动权益的维护等都成为贯彻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已经逐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和保护道路,这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重视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的同时,在执法和司法中,随着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与司法和谐理念的提出,使得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逐渐落到实处。其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下,人民安居乐业是每个家庭所极力追求的目标,而能否有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则有赖于法治建设。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要做到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等内容。十七大报告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财富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经济违法与经济犯罪现象日益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土地征收,无论是教育不公还是维权艰辛都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全面建设小康之路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种保障不是自我权利的让渡,也不是公权给予,而是法律至上的治理。全面建设小康的法治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民安居乐业,能够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下创造和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法律在预防和惩罚方面是任何一种其他制度所不能代替的。因而,人民创造的合法经济成果需要法律加以确认,更需要法律来提供保障。三实现党的依法执政、规范政治运行制度首先,党科学规范执政需要法治的保障。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处于坚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成熟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水平。而科学执政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坚持依法执政。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4]。这反映出,党的执政已经进入法治化时代。当一个成熟的执政党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的法治进步就会有所保障,进而才能使人民更加安心地创造更多的财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内部不断地推进法治化进程。2004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条例的出台使得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进入了内部自我法治化阶段。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也必须依靠法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道路上前行的重要制度依靠。我国现行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加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国家政治制度予以规范,使得我国的政治发展有了更加坚强的保障。以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将自身的意志通过法律形式上升为国家法律,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保证了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也保证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平稳运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当按照法治的原则对国家和社会进行领导,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5]。因此,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作为执政者而言,还是加强党内自身建设而言,都已经开始运用法律的思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来巩固其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也成了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6]。从国家治理模式而言,党的依法执政由将法律仅仅视为工具的“以法治国”(rulebylaw),转向信仰法律的“依法治国”(ruleoflaw),这是执政者思维观念从“人治”向“法治”的深刻转变。四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我国自从21世纪初进入小康社会以来,国民经济整体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相应的经济类犯罪也日渐增多。因而,在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刑事犯罪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因此公安部门打击犯罪的力度不断增强,“严打防控”举措不断提出,这也为创造整体治安环境提供了保障。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初步建立:一个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在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起到了良好作用。行政复议机制得到强化:复议申请渠道随着信息公开日益畅通,同时也简化了申请手续,从而使行政复议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注重将审判和调解相结合,化解纠纷和矛盾,实现司法和谐作为指导,从而完善诉讼制度,使得纠纷的解决更加注重人性化。第二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法治的重大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法治精神在全社会不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深化、法治政府与和谐司法理念的不断提出、宪法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和司法改革。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下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对社会主义法治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探索,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价值和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它以依法治国为核心,执法人员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法,模范守法,自觉接受监督,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它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将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它以公平正义为追求价值,要求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克己奉公,弘扬正气;它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法律工作者应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它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7]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尊重和保障人权则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法治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规律、对以法治保障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思想基础。从2002年12月到2007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中,第一次学习的内容就是法律,而学习内容和次数最多的也是法律。2005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并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的重要批示。2005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政法干警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中央逐渐推行到了地方基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得以确立。二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任何一个社会法治的发展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基石和法治精神的指引,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法律制度已经基本成形,但要想使人民有尊严地享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成果,则需要法治精神的引导,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需要将法律至上的基本观念深入人心。现代法治精神所倡导的共同价值,包括正义、公平、民主、自由、人权、秩序、和谐、安全等,这不仅是评价法律是否为“良法”的重要尺度,也是创制良法的价值追求,更是实现“良法善治”的伦理导向。对立法者而言,法治精神意味着秉承客观、超脱的立场,从中国现实出发对各项经济社会事务加以规范;对执法者而言,法治精神意味着依照法律的精神严格执法;对司法者而言,法治精神则表现在坚持中立立场和尊重法律权威;而对守法的公民而言,法治精神则意味着信仰法律至上。人们对法律信仰的程度决定了这个国家和社会法治精神的高低。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高层次的会议上明确提出“弘扬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既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主要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的方向和原则,具有高度概括性,是指导我国法治建设重要的指南针;而后者则强调在实现法治过程中所遵从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在现实中有具体的可操作性。2011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就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8]。可以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将宪法和法律实施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实践,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重点在于使每一个公民都能体会到法治所带给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这不仅体现在执法者对公民经济权利的尊重和保障,还体现在实现我国民主政治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中。三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9]。由此,2011年3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实现中国法制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它使得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方面有了整体性的制度框架。它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它体现了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结构与体系上法律科学的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发展我国文化成果的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可以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其原因就是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将法治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法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事业才永葆生机。任何一部法律的发展都与其自身时代息息相关,并且由所处的时代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是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实践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重要的原因便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对市场的重要补充和服务功能,同时近年来改革成果为民所享也是以法律的形式得以制度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制(法治或许更好一些)的保障,我们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更离不开法制(法治)的保障。最后,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总结经验发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才能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统一思想,提高法制建设的高度;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国外法律,才能走好中国法制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立法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才能维护好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局。法律是社会实践的深刻总结。实践永无止境,法律体系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已建立,但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则需要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自我完善并继续向前推进。四深化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我国在深化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将“依法治国”作为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保护私人合法财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人们感受到了“有恒产者有恒心”。十六大以来,《行政许可法》《人大监督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及时出台,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政府权力,“权为民所用”有了法律保障。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使我国这个作为大陆法系的国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法法典,从而为确定民事关系奠定了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意味着依法治国要全方位推进,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统筹兼顾的方法,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纳入到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上来。其次,依法治国方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制度保障。全面小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富足和充裕,也表现在政治民主化和公民参与政治的有序性方面,并且社会和文化的繁荣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上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加以落实。因此,国家一切事务的办理和运行都应纳入法律的轨道。此外,依法治国方略本身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发展到什么程度,法治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依法治国方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立法、司法和执法相互协调与配合;更需要公民理性有序地参与其中,逐渐意识到法治的作用与地位。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会阻碍依法治国方略的延续。最后,通过这十五年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和实施,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确立了党在执政上的治理模式的转变。这是我们党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执掌政权的历史性选择,是从在封闭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到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性要求,是从党对国家和社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领导的体制性呼唤。从十五大报告确立依法治国以来,党中央不断学习和探索法治中国的路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法律中,提出要学习宪法、加强法律监督和加强依法行政。将国家与党的各项事务都纳入到法律治理之下,改变以往单纯简单的“人治”模式,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回应,更是一个政党成熟执政的标志。但是,毕竟我国法治发展的历程还比较短,因而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补充和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司法体制改革,使司法为民落到实处;还需要通过法治的推动作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增强对权力的制约,减少权力的滥用。五提出构建法治政府2003年国务院经过对法治发展的总结,提出了要在十年内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划建设法治政府蓝图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章程。它在推进依法行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法治政府建设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新阶段。首先,法治政府的提出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自古以来,权力都有可能被滥用。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发展中,在政府的主导力量占有决定性作用的影响下,政府容易以自身利益为主,对公民权利有所侵犯。法治政府的构建就是通过法律制度化的手段对行政权力加以约束和控制,法治政府的建设意味着现代社会的公民可以有权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它包括: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从而保障公民对社会事务参与和管理的权利;重要事项公示制度,但凡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事项,比如房屋拆迁和土地征用等必须经过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制度,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必须向群众予以通报;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即不涉及政府秘密的信息均应当通过网络、新闻和报纸对群众予以公开,使得法治政府的建设更加透明。从本质上看,法治政府就是对权力加以约束的政府。其次,从2004年以来,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政府立法方面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注重制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经济、社会法律法规,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从2003年到2007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提交的相关法律议案33件,制定行政法规125件。其中,涉及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52件,涉及社会管理、公务服务的106件[10]。与此同时,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修改或者废止了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大范围清理了一批不合理的行政许可事项。2005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随着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全国各级政府的执法人员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通过测验的方式积极学习执法理论,提高执法能力和意识,这使我国法治执行趋于规范化。各级政府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了行政复议工作,四年多来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解决行政争议案件20多万件;加大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力度;强化了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推行了行政问责制,加大了对失职渎职案件的查处力度[11]。通过近十年法治政府建设,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日益减少,市场经济调节趋于自主化,社会中介组织日渐成熟。最后,法治政府的建设不仅对政府积极依法行政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也对一个政府是否符合法治标准具有评价功能。法治政府的建设虽然是政府对自身权力的约束和限制,但是这种构建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对现代公民权利机制有效的保障,更是一个国家法治体系实现的重要参照系数。六提出司法和谐理念司法和谐的主体是司法,目标是司法活动的和谐、司法效果的和谐。200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司法和谐”理念,并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努力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着力维护和谐的司法环境。司法和谐必须坚持三点原则。首先,司法和谐要坚持以人为本。司法审判过程中,主体是法官,面对的对象是双方当事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归根结底是要为人民服务。因此,无论是立案审查还是审判案件,即使是案件了结,也应当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普及,人们开始相信法律可以对已经破损的人际关系加以修复,而这种修复是由公权保障和维护的。人民相信法院和司法体系能为自己赢得基本权利,同时实现双方利害关系人的和谐。其次,司法和谐必须坚持法治至上。公民寻求法院救济之时其实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才将争议交由法院处理。因而,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至上,必须依靠法律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得偏袒任何一方,改变过去人们对法院“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不良印象。再次,司法和谐必须坚持和谐理念。这其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法律自古便有“定纷止争”的作用。现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法院不仅应当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客观审理,同时还应当坚持法理、伦理和事理相结合,要从根源上化解矛盾和纠纷,积极引导社会朝着一个文明和谐的目标发展。当前的诉讼主义,无论是强调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谐司法的提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系的重要一步,大力倡导和谐司法,无疑将成为新时期审判的重要特征。和谐司法的提出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法律制度的刚性与权威使其在处理当事人纠纷过程中似乎与坚持“和谐”的伦理相悖。但是法律制度与和谐理念都尊重利益,承认个体差异,也都是为了达到最终和谐的目标。法律制度为整个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和谐理念则是我国司法审判工作的精神指引,这就是两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但是司法和谐不是没有原则的讲和气,而是必须坚持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宗旨,即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们既不能为和谐而放弃法律的尊严,也不能不通人情事理而使法律成为“恶法”。因此“良法善治”方为和谐司法的最终目标。法官在法律基本精神的引导下,处理和修缮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这方为和谐司法。七宪法和法律确定保护私有合法产权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通过了14条修正案,其中修正案第22条将宪法第13条的规定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以宪法修正案为纲,《物权法》为具体部门法,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实质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回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保障合法产权的基石。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以双方平等为基础,各国都通过法律对私人产权加以保护。“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军队不能进”是对私有产权保护最形象的描述。哈耶克认为:“对私有财产权的承认,是阻止或防止强制的基本条件,尽管这绝非是唯一的条件”“对财产权的承认,显而易见,是界定那个能够保护我们免遭强制的私域的首要措施。”私有产权的清晰确立和法律保护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私有产权入宪和法律保护不仅是强调了市民主体地位,也是对个人合法获得财富的尊重,在一定上也是对“仇富”不健康心态的纠正。同时,私有产权的保护也限制了政府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犯。封建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那种对私人产权的漠视长期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计划经济年代,一直对私有产权避讳不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主体终日担惊受怕,唯恐国家政策变化,自己的财产化为泡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愈加成熟,对私有产权保护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经济体的这一点顾虑。政府对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实际上是对自身权力的克制。私有产权作为现代人权的重要方面,使得有产者对小康社会更有信心。同时,对私有产权清晰无误地实行法律保护的同时,也明确了国家对税收征收的范围。这种清晰的产权从制度经济学上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高效。可以说,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是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条重要法律基准。八司法体制改革卓有成效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相应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2008年12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运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迈向深入,获得稳步推进。《意见》一共公布了60项改革,到2011年,我国已经完成3/4,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司法公正的改革纵向深入推进。首先,司法权配置逐渐优化。人民法院建立了执行裁决权与执行实施权相分离的分权制约体制,进一步完善了执行威慑机制,规范了委托评估拍卖工作和财产刑执行程序。检察机关建立了对侦查机关立案监督机制,明确了看守所监督程序,建立了在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通过规范调查违法、建议更换办案人等措施,检察机关开展诉讼监督的手段更加完备。公安机关大力推动建立实名制信息快速查询协作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对刑事立案的社会监督机制,逐步实现侦查机关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对刑事案件的发案、立案、破案的信息透明化。其次,实施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坚持刑法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行相适应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刑事和解制度,适度多用缓刑,减少社会的对抗因素,促使被告人积极悔过伏法;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弥补现有短期自由刑缺陷的问题;尝试辩诉交易制度,[12]有利于促使被告人顺利改造,回归社会,避免在监狱等监禁场所进行交叉感染。同时,这种案件的快速解决方式也促进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最后,全国政法经费保障逐年增加。中央出台了以“分类负担”为核心的经费保障措施,根据不同地区各级政法机关的特点,确定各级政府的保障范围和责任,实行分项目、分区域、分部门的政法经费分类保障政策。2010年财政部安排中央政法转移支付资金达到352.9亿。地方的政法经费支出数继续增加,极大改善了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和执法办案条件,提高了政法机关的综合战斗力,为公正高效廉洁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第三节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法治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法治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我国的法治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特色法律体系虽已建立,但是真正的法治体系依然尚未完善,法律的执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理念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效果亟待改善、基层法制现状不容乐观、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尚不通畅等。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而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一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到2011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制基础。从立法层面上看,这是我国法治发展的里程碑的阶段。但是法律体系构建仅仅是从立法框架下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状态,这从法治的形式要件来看,已经实现了法治的形式要件。但在中国由于法律体系层次较多,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还有部门规章,立法错综复杂。并且在我国的立法过程中,大部分都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者各个部门提出一个法律文本的初稿,然后经过人大讨论之后通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地方或者部门保护的倾向,立法成为既得利益者巩固自身成果的重要形式。法律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虽然这种部门立法将原有的公权分解,不会出现过去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使得公权力相互得到监督和制约,但广泛立法也导致公权争夺,造成公众对法律权威的失信。除此之外,虽然法律体系已经实现,但法律冲突和法律矛盾的现象经常发生,从而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加。在公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导致了公权和私权矛盾的上升。房地产开发商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住户的房屋进行合法拆迁。但是各个住户则拿起《宪法》和《物权法》中“保护私人合法财产权利”加以对抗和抵制。按照法学原理,这种法律冲突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也都有相应解决方法的。上述有关拆迁的案件中,作为下位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如果违背了上位法《宪法》或者《物权法》,则当然无效。但是这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为从现实法治的发展来看,并不能简单地废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如果废止将会引发更多社会矛盾和冲突。这反映出在立法过程中各个主体顾此失彼,并没有全面考量。可以说,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整体规划并不科学,立法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并且立法没有长期合理地规划安排和推进。大到国家,小到地方,立法的动因往往来自于社会问题,这使得公众对立法的合理规划持有疑义,导致很多该立法的法律没有立法。2003年的“非典”促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11年校车事故频发,国务院迅速制定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虽然通过立法形式对社会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常态,但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立法的随意性和滞后性。任何一个问题动辄即上升为法律加以规范,实际上是降低了法律的威严。这种突击或者临时立法似乎可以赢得公众的认可,但是并不具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的立法规律。按照目前立法的困境,更应该将如何规制公权放到首位。比如《行政强制法》经过多方讨论并未达成一致;《财政转移支付法》已经有两个版本的草案但依然没有通过。这些其实都涉及了公共权力的实施。这不仅是法律体系完善的问题,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可以说,在立法框架已经形成的当下,法治体系的完善更应该服务于政治体制改革,对公共权力加以规范和制度化。二法律执行效果有待加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人大已经制定了涉及诸多领域的法律和法规,但是有些法律法规却未能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这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执法不严、执法疲软的现象时有发生[13]。这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挑战。从法律条文本身而言,法律是刚性的,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却是随时变化的,这影响了法律效果。我国法院审理案件就是依靠已经制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加以审判,因而司法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过程。这不同于英美法系法官可以造法。这也使得昨天制定的法律,今天因为时代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执法者究竟是遵从既定法律还是从现实出发成为法律执行缺乏实效的体制性障碍。同时,执法过程也需要有人来实现,执法人员素质(下文将详细论述)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法律执行的效果。另外一个造成法律实效较差的原因就是司法系统的财政和人事任免受到制约。由于我国司法经费都是来源于同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这使得地方各级检、法两院在办理地方案件的过程中受到了经费的制约。特别是在行政诉讼案件过程中,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从而在行使审判权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公平和公正,法律的执行也就往往是“打白条”,不予执行。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司法部门往往成为地方发展的司法保护伞。在处理本地与外地人员纠纷过程中,对本地区人员和部门的利益倾斜则自然会出现。地方或部门司法保护主义在我国某些地区仍然十分严重[14]。不仅如此,法院系统的人事任免也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司法人员要想实现真正的依靠法律的精神和宗旨办案十分困难。由于上述司法系统财政经费的紧张,因此也就导致了司法体系开始寻求“第二条发展之路”——通过司法腐败和收受贿赂来维系自身利益。执行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执行关系”。当事人往往在出现矛盾和纠纷的时候不是完全依靠法律体系的,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找法官、找熟人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法院也意识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司法经费紧张的问题,因而司法腐败导致法律执行的低效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改革司法体制,实现司法独立,保证司法系统客观独立地办理案件,才能实现法律执行的高效。但是必须明确,上述司法独立并非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分而治之的体制。西方国家完善的法律制度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司法高度独立,法官甚至可以弹劾总统,法院法官高度自治。但是我国司法体制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司法独立仅仅指的是我国司法系统就审理案件过程中遵循法律的精神和宗旨,而不是试图分解执政的权力。三政法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由于政法队伍当中有相当一批的人员属于军队复员转业人员,这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专业培训,存在专业知识不牢固的问题。因而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不能依法办事。特别是在刑事司法领域和城管执法方面尤为突出,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作为执法人员,应当熟悉我国刑事司法程序,但个别素质不高的执法人员在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往往失去客观理性,不尊重人权,导致刑讯逼供事件常有发生。“赵作海杀人案”中办案民警体罚赵作海33天,让其认罪9次,像类似这样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刑讯逼供使得公众对执法人漠视法律产生了抵触和反感,降低了法律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并且城管执法人员与小商贩的争执导致小商贩捅死执法人员这样的悲剧不得不令人反思;而监狱中“牢头狱霸”的泛滥也反映出政法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同时,还存在执法人员虽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但是因为自身素质和对法律理解的程度有限,导致“有法未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高校为政法队伍输送了大量的高学历法律人才。但是近些年考入司法机关的正规法律院校毕业学生因欠缺实际工作能力及政治素质方面的培养,面对高标准、严要求的专业工作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法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得很多法科学生往往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发挥,并且当前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使得众多从法律院校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虽然学历较高,但是应用能力很差成为社会对高校法律人才的评价。因此,从法律本身规律而言,其应用性必须纳入高校法学教育的环节,同时应加强法科学生实践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弥补大学毕业生经验匮乏的不足。四法律信仰理念有待改善著名哲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这句经典法律名言被中国法律界学者广泛认同,但是在中国现实中却一直未被认可和接受。实际上,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信仰普遍缺乏。人们的价值观本身就处于转型过程中,法律信仰的理念当然也处于其中,法律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就不足为奇。正如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所言,我们离真正的宪政和法治还有很大的距离。法律在中国长期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法律这种被动地接受和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使法律失去自己应有的尊严和地位。人们长期以来的认识都是将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结为立法不足。从宽泛意义上讲,法律就是规则,就是制度。并不是任何社会问题都需要法律或者法规加以规制,很多事情其实依靠行业内部的约束机制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治理。之所以会出现人们常说的法治不健全,那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大环境下产生的,现在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如何使民众信仰和尊重法律,让法律成为民众内心的一根标尺,而这也是民主政治文明的成熟标志之一。这些年,随着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的常态化,法律学习一直成为中央的重点。我国这么多年一直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法制教育,其关键不是普法,而是要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一个最普通但最重要的道理是,公权力要受到切实的约束,私权利应受到切实的保护。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领导干部虽然知道依法治国这一概念,但并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治理。自我国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行政机关一直坚持“法律工具论”的理念,所以导致在我国有一段时间提出“以法治国”。这和封建社会管理国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在执政者看来,法律就是针对反对政权阶级的一种惩罚工具,它所体现的都是执政者的利益。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阶级属性在于其体现的人民属性。因而,法律本身的价值就在于为人民服务,并不是哪个执政者单纯维护统治利益的工具。法律不仅是一种治理的工具,更是一种治理的思维模式。因为我国要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不仅需要经济GDP的富足,更需要“法治GDP”[15]的协调发展。所以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的语境下,一个具有现代市场经济头脑的执政者应该掌握更多的经济规律和法律知识。五公民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权利进入宪法和法律,仅仅需要纸张和油墨而已,“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法律上规定的权利都能被实现,事实上大多数法定权利的实现是需要社会资源援助的,缺乏必要的资源,法定权利就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只具有实现的可能性。”[16]公民权利救济是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事业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发展受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瓶颈问题。我国目前对于公民权利的救济令人担忧。首先,公民权利机制并未落到实处。从宪法层次来看,我国以八二宪法(1982年制定的宪法)为蓝本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十八条。但是这些条款在现实社会的执行过程中却受到了极大阻碍,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个平等包括公民不分种族、年龄、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权利失真的情况,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当前就业市场,女性受到歧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并不是宪法没有规定,而是没有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从而导致市场自利的选择。其次,从法律层面而言,现有的诉讼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公民基本权利救济不通畅。虽然宪法作为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但仍需要下位法加以贯彻和落实。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很多配套制度没有跟上。三大诉讼法已经出台多年,很多新问题并没有得到程序法的救济,最为明显的是行政诉讼法中对受案范围狭窄的规定使得公民的权利在受到侵害后无法得到救济。再次,大多行政机关在“维稳”的大局下,做法通常是简单片面地行政高压。当前地方政府一味强调要保持社会稳定。他们采用行政手段的方式对民众权利救济渠道加以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民众的法治热情,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为在社会转轨下,必然会出现与旧体制不符合的地方,我们不该简单地“堵”“防”,而应该将这些矛盾展现出来共同加以解决。采用“堵”的方法反而是在集聚社会矛盾。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在法院无法受理案件的情况下,民众会不远万里越级到北京上访。地方政府本来可以通过法律或者行政救济的方式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但是却因为怕出事,怕“见丑”就将问题和矛盾掩盖,这与法治政府的理念相悖。从法治角度而言,这点令人感到悲哀。但是,如果公民救济渠道通畅,法院能及时受理民众的案件,化解纠纷,相信越级上访事件自然会减少。出现权利纠纷和争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法治观念而遮盖事实的真相,堵住权利的救济通道。最后,公民对权利救济的不信任也阻碍了救济机制的不通畅。司法救济是指任何人当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都能够向独立而无偏倚的法院提起诉讼并由法院经过正当审讯做出公正裁判,这是最终的也是最可靠的救济途径。但是在我国,法官审理案件并没有独立于同级政府和上级领导,而是存在某种形式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法院在人力、财力方面依赖于地方政府,审判过程或多或少地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从而使得公民对权利的救济产生怀疑,人们在不公平的执法和司法环境下不是默默承受便是暴力维权,导致社会更加不和谐且呈现紧张的关系。六基层依法治理受到诸多困扰全面建设小康的主导力量来自于中央政府,而将小康社会落到实处的则必须依靠基层政府。但是当前基层政府的法治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基层政府受到“人治”思想的影响,部分地方干部在处理社会经济事务中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志加以判断,有些地方的乡长、镇长不顾现有的法律约束,甚至以党代法、以权压法,从而使民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也使基层法治逐渐倒退。部分基层政府的执法人员因为“天高皇帝远”,从而对自身放松要求和管理,加之缺乏监督,从而越是基层、越是落后地区的政府往往其法制观念不强,漠视公民权利。即便有些基层政府的领导善于合理地“人治”,且能够取得有效积极的成果,但这也是法治政府所不提倡、不鼓励的。其次,基层政府在推进法治过程中,往往容易走向“唯法势从”的另一个极端。有部分基层组织在贯彻依法治国的同时,因为自身能力和素质所限往往陷入了僵化的法条主义,任何问题不分情况地都套用法律,美其名曰是依法治国。这类基层政府往往打着“法治”的旗号,但是实际上却违背法治的精神。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法律的精髓和本质,反倒给群众提供了错误的引导。再次,作为基层政府,因为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基层政府,总是处于无奈和尴尬的境地。虽然中央对地方各级司法部门进行了财政转移支付、加强物质保障,但是资金贯彻落实到最基层的现状并不理想。层层“截留”使得部分基层司法部门的确想试图为群众办点实事,但是因为资金、人力的匮乏而力不从心。最后,基层政府往往成为司法腐败的重灾区。权钱交易、滥用执法权、越权执法成为较为常见的现象。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基层政府的执法和司法人员往往以权谋私,加之基层群众法制观念不强,从而导致司法腐败层出不穷。特别是乡镇一级较为明显。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纵横交错的行政体制因素,基层政府总是偏袒维护本地区的自身利益,从而损害了外来者的合法权益,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法律的威严受损。第四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完善的法治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民主,同时也需要法治完备。与此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法治对所取得的成果加以巩固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司法改革,逐渐树立法律权威与公正。同时提高政法干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和谐执法与和谐司法,在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同时强化权力监督机制。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首先,虽然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但是整个法律体系尚不完善,还有很多适应法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没有出台。比如中央与地方关系法、转移支付法、行政强制法、社会慈善救助法、违法行为矫正法等重要的法律急需出台。以上这些法律关系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因为这些法律的制定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调研论证和理论探索,因此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以攻坚。其次,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必将成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助推器。从我国采用市场经济以来,法律的发展都伴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法律不仅成为保障改革成果的重要制度,同时也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国家强制力的支撑。一项被试点改革成功的成果必须通过最为权威的法律加以确认,这样才能让人民感觉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所在。因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民享受小康幸福的程度。最后,法律体系的完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现行法律的过程。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立法的速度,因此,有些法律需要修改,有些法律正在修改,有些不适应的法律还没修改[17]。法律的修改就是法治动态化特征的具体体现,它是对经济发展的纠正和弥补,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法律体系作为上层建筑,只要其依存的经济发生改变,其自身随之发生改变则是必然。因此,只要还存在深化改革,法律的修改自然也就永无休止。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时期立法工作的常态。但是,必须提出的是,法律完善过程中无论是不断立法或者重新修法都必须妥善处理好法律稳定性的问题。从哲学角度而言,法律变动是绝对的,稳定不变是相对的。若一味强调法律随经济条件改变,将会降低法律权威;但法律过于矜持也会导致法律远离社会实际生活,脱离现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举措,同时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政治程度更快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理念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各方面需求放在首位。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不仅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还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要想实现这些基本目标,则需要执法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理念。其次,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法治发展的必要要件。当前我国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粗暴执法,城管暴力冲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理念相悖。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说到底就是坚持人性化执法。虽然社会违法和犯罪现象需要刚性法律加以解决,但是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法律的刚性往往会被拥有执法权的人滥用。很多时候,执法人员虽然坚持了法律的规定,做到了严格执法,但是却显得不通人情。出租车司机为了要救即将生产的孕妇而闯红灯,虽然是违反了交通法规,但是却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扬。在法理和人情的冲突下,究竟该如何选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法人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相应地变通法律,理解法律的本质精神,做到不触犯法律的底线即可。当以人为本的理念深深融入立法和司法实践,法律就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将更有力量。最后,在执法过程中我们需要转变执法思维模式。我们呼唤人性化执法将传统的单纯“权力型”执法思维模式转化为“权力+权利型”相结合的执法思维模式。以往的“权力型”执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执法者依靠自身所拥有的执法权便可以搞一言堂,而被执法者也正是在长期思想被束缚的条件下形成了甘愿被管教的状态,从而失去了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权力和权利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却反映出执法人员对待法律的态度。权力作为公权力必须建立在保证私利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而引入权利型的执法理念正与我国以人为本的要求相符。这两种思维模式缺一不可,少了权力型执法,将会降低法律的威严和刚性强制力;而缺少权利型执法,将会降低对公民权利的合法有效保护。因此执法过程中既要严格依法执法,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行政执法人员既是国家执法者,又是人民权益的服务者。只有真正做到依法执法、程序规范、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8]。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深刻理解司法的功能。司法被视为保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而,很多时候往往成为应对滥用公权、救济私权的最后武器。但是就司法的实然功能而言,它实际上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在不同法律文化传统、不同司法体制、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司法的实际功能是千差万别甚至是迥然而异的,司法的实然功能与应然功能之间是有相当差距的[19]。在中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由法律来加以解决,法治的本质在于通过人对法律精神的信仰而实现良法善治。当前地方司法系统都在围绕经济GDP和地方稳定来推进改革。司法体制的确需要改革,但是司法功能定位必须准确:司法的功能仅仅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法律的尊严。如果仅仅是为解决行政机关的麻烦,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