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斡(wó)旋锵(jiāng)然戛(jiá)然而止不知所错(cuó)B.追溯(shù)拙(zhuō)劣消(xiāo)声匿迹怒不可遏(è)C.龟(jūn)裂襁(qiǎng)褓漫(màn)不经心纷至沓(tà)来D.迁徙(xí)驰骋(chěng)名副(fù)其实目炫(xuàn)神迷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B.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4、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脍(huì)炙人口瞬(shǔn)息万变相形见绌(zhuó)B.安然无恙(yànɡ)风调(diào)雨顺焕(huàn)然一新C.稍纵即逝(shì)情郁(yù)于中文质彬(shān)彬D.惨绝人寰(huán)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yīng)5、下面这些句子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②修身立德本质上是对精神世界的塑造。③广大青年不断锤炼品德修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精神层面获得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坚定地前行。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莫衷一是、行无依归,就不可能进步。⑤古今中外,种种案例启示我们,一个人失去正确价值观锚定的“德”,就会陷入精神的虚无。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⑤③ C.②①⑤④③ D.②③①④⑤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地震塌陷、旱涝雹雪等天灾接踵而至时,团结的民族在灾难的锤炼中会变得更加坚强。B.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老家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C.今年高考数学题难度很大。面对那道压轴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D.乡下虽然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但是有淳朴快乐的人们。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B.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C.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也仿佛是天性。D.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造成的。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B.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2)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3)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4)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5)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其真不知马也。(7)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行胜于言,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积淀,也是中国最具闪光点。“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开始,以令世界①zhǔ(A、瞩B、属)目的速度走出亚洲,延伸至欧洲、非洲、拉美、南太平洋等区域。犹记得两年前的北京初夏,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开幕演讲令世界动容。“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②缕(A、lǒuB、lǚ),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甲(A、乘风破浪B、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路上,写满了“尚义气、重然诺”的交往传奇,至今烛照着全世界热爱和平、向往发展的人们。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乙(A、发源B、发展)地,千年后,中国秉承古丝路精神,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诚意。(1)为文中①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给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3)画横线处是一个病句,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跳出地球“看”地震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2.“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4.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5.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阿里山纪行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评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④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⑤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1.选文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静谧的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地参天的神木2.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感。请从文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请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出与之写法不相同的一项()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润中。B.夜静群动息,时间隔林犬。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4.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____________。(2)《齐谐》者,志怪者也。怪:____________。(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____________。(4)野马也,尘埃也。野马: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14、阅读《河中石兽》,完成题目。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河止于岩下(《<列子>一则》)B.当求之于上流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C.竟不可得读之竟日(《赵普》)D.不知其二者多矣人履其板(《梵天寺木塔》)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四、作文(40分)15、按要求作文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信息;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析】
A.斡旋(wò)、锵然(qiāng)、不知所措(cuò);B.追溯(sù)、销声匿迹;D.迁徙(xǐ)、目眩神迷;故选C。2、B【解析】
读所给句子可知,由人生有四件大事之一的“衣”,引出下文对“衣”的作用的解释,又联系到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如何“修身”。句子排列顺序最佳的是④①⑤②③。B项符合题意,故选B。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D项使用不正确,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对坏事、坏现象不能说“叹为观止”。点睛: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0-9]{1,}.(9分)[0-9]{1,}.(9分)[0-9]{1,}.(9分)4、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用反选排除法,A“脍”读kuì,B“调”读tiáo,C“彬”读bīn,答案为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5、C【解析】
⑤中的“一个人失去正确价值”和④中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念”都从反面、由小到大的顺序说明失去正确共同价值观的恶果。故⑤和④紧密相连,⑤在前,④在后。②和①都涉及到“精神”,②是概括陈述“德”和“精神”的关系,①具体陈述民族复兴和“精神”关系,故②在前,①在后。③是总结性的陈述,“德”对于国家民族的作用,故在最后。故C正确。6、C【解析】
A.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B.历历在目: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C.漫不经心:不是指速度慢,而是不放在心上,不专心不认真对待的意思。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D.川流不息:谓河水流动不停。亦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故选C。7、B【解析】
A.语序不当,把“许多”放到“农谚”之前;C.关联词用错,把“也”改为“却”;D.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故选B。8、C【解析】试题分析:C加点词语使用错误。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兴旺的时候。与句意不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9、(1)黄发垂髫(2)窈窕淑女(3)风烟望五津(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然后能自反也(6)其真无马邪(7)安得广厦千万间(8)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重点字:髫、窈窕、抟、邪、厦、贱。10、(l)AB(2)BA(3)行胜于言,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积淀,也是中国最具闪光点的民族品格。【解析】
(1)“举世瞩目”的意思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所以应该是“瞩”,故选A。这里可以根据意思来识记字形。“缕”的读音应为“lǚ”。故选B。(2)“乘风破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扬帆远航”升起船帆开始航行之意。根据意思应选B:“扬帆远航”。“发源”意思是(河流)开始流出;起源。“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根据意思此处应选A:“发源”。(3)该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充“的民族品格”。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C2.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3.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4.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5.“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解析】1.A.“张衡一号”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D.是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本题可由第④段中“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第⑦段“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第⑧段“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整理概括作答。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认知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第⑥段总说“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第⑦⑧两段从“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两个方面分说,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第⑧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5.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12、1.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无边的森林2.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C4.因为神木巨大,历史悠久,遭受巨创依然八面威风,雄踞山间。【解析】1.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需要先理清文章的结构,根据所给的两个层次的内容和字数,填写出中间两部分的内容。第②段“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提炼为“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第③段“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提炼为“无边的森林”。2.这是一道语言赏题,赏析句子首先先要找有赏析价值的句子。如:修辞手法的句子;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它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的句子;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主角的什么精神的句子;以及能揭示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的句子。确定了句子就好赏析了。如,句子: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赏析:体现出了小路被青苔所染,体现了青苔的细腻,小路的幽静。3.“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这种写法在《与朱元思》中有过重点的讲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是“景联”,描绘了幽静美妙的环境。所以选C。4.“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由此判断出神木被称为“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的原因。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同“溟”,海。(2)形容词用作名词,奇怪(怪异)的事物。(3)盘旋飞翔。(4)山野中的雾气。2.(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3.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4.示例一:我喜欢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解析】选自《庄子》作者:庄周年代:战国时期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冥”是通假字,通“溟”,海;“怪”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奇怪(怪异)的事物。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若”,好像;“是”,这;“徙”,迁徙;“于”,到。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鹏”的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可以直接摘取对“鹏”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根据“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鹏”硕大无比;根据“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鹏”力大无穷;根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可知“鹏”志存高远、善借长风。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谈看法的题,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可回答喜欢鲲鹏。围绕“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来回答即可。14、1.A2.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年代:清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信服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1.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