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目前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种主要是

A.个人所得税B.企业所得税C.增值税D.营业税

4.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明确确立,是在党的()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6.

30

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

7.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指导思想是()。

A.资本主义思想B.民主主义思想C.民族主义思想D.共产主义思想

8.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A.国民经济比例协调B.企业经济效益高C.经济高速发展D.市场需求稳定

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文化工作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0.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B.实现共同富裕C.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1.人的本质的形成,在于()

A.个人的学识品德状况B.个人的先天禀赋C.个人后天的社会实践D.个人的家庭出身

12.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

A.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B.对待小资产阶级问题上C.对待富农问题上D.对待地主阶级问题上

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

A.智力支持B.精神动力C.物质基础D.政治保证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派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A.在全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全社会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D.实行平均分配

16.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A.诡辩论B.庸俗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社会风气的好坏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D.地理环境的优劣

18.中国共产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19.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

A.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B.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C.中国的具体实际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矛盾规律

20.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的B.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排斥的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2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集体主义B.诚实守信C.社会公德D.为人民服务

23.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复合”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理在事先,以理为本”24.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A.A.康有为B.孙中山C.严复D.章太炎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21世纪中叶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6.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A.主要基础B.主要内容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D.性质

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

28.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A.制度化、法律化B.合理化、制度化C.法律化、科学化D.制度化、有序化

29.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觉醒”是指

A.掌握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开始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斗争

D.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30.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根本原因是()。A.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C.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存在D.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多选题(10题)3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础原则是()

A.四项基本原则B.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C.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D.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32.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C.保持国内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3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属于人民利益方面目标的是()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4.()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A.时代主题B.国际局势C.世界格局D.生产力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

A.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市场体系B.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D.合理的个人分配制度

36.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必须贯彻讲政治这个根本要求。讲政治就是要坚持()

A.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B.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上,保持清醒和坚定

C.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上,毫不含糊、不动摇

D.用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37.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有了()

A.科学的指导思想B.正确的革命道路C.坚强的领导力量D.崭新的奋斗目标

38.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依靠力量的核心()

A.工人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地主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3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

40.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判断题(5题)41.意识具有主观特性。

42.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3.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4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全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45.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四、辨析题(2题)46.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

4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五、论述题(2题)48.试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49.请结合实际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六、材料分析题(2题)50.材料1、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根据材料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51.

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矛盾双方地位具有不平衡性,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故选“A”。

6.C

7.D

8.A

9.A

10.C“A”是“三步走”发展战的第二步;“B”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C”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D”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11.C

12.A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基本上由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组成,从而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故选“A”。

13.D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两个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即政治保证作用。

14.D

15.B

16.D

17.B解析:社会存在包括三个方面: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18.D

19.C本题考查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所处的国际环境、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决定的,即中国的具体实际决定的。

20.D解析:辩证法的否定观承认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是把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继承下来。行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定一切,没有任何否定;要么否定一切,不管是否有合理因素。

21.B本题考查考生是否清楚地掌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界限,即时间跨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跨度的起点,这样就排除了“A”、“C”选项;既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它的终点也不是发达的社会主义,“D”选项也排除了。

22.B

23.D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如“理”、“理念”、“绝对精神"等,故选“D”。“A”、“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看不出是主观还是客观。

24.B历史知识,准确记住。

25.D

26.C“体制”是“制度”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亦然。

27.B

28.A

29.D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再追随资产阶级,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30.A

31.ABCD

32.ABCD

33.CD

34.BC

35.ABCD

36.ABC

37.ACD

38.AD

39.ABC

40.BCD

41.Y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在形式上具有主观特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只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意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对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受到其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等主观状态的影响,因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具有个体意识的差异性或区别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是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的主观观念。

42.N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能认为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由如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说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已。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正确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和延缓作用。

43.N(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误区,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拆掉了藩篱,拓宽了道路。(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当然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更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今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44.N(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作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但同时也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照顾全局,做好其他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要忽视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非主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45.N(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46.正确。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可以转化成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成真理。

47.错误。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不能只说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客观的和不可动摇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只有最终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局限性,都会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的限制和影响,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和确定的,又是相对的和不确定的。4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结合,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进行革命并发展壮大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1)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造;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2)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并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党领导中国人民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使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从弱变强,抗击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最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暴力革命的理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新鲜经验。

49.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民主法治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