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教语文_第1页
到底怎样教语文_第2页
到底怎样教语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底怎样教语文?面对教科书编选的一篇篇文章,语文教师到底该教什么?怎样教?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每位老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做法,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授课效果。综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并没有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而销声匿迹,一篇文章不管其长短、难易都要花费两三个课时去处理的做法仍不乏其人,甚至于教师自己有时用一课时处理完一篇文章却莫名产生一种“负罪感”,似乎敷衍了教学,良心上觉得对不住学生。这些认识和做法严重削弱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说过“: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哩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叶老在这里明确了语文教学的重点一一教会学生“看书读书”,而看书读书的重中之重是书中“深奥些”的地方。同时叶老也为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当为“引导”和“指点”。既是“引导”和“指点”,我们老师怎能唱独角戏,大搞“一言堂”呢?怎样“引导”和“指导”呢?“只要三言两语”能使学生“开窍”即可。既然这样,我们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岂不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了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位老师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节课下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们确是做了很多无用功,学生能读懂的不能读懂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作用究竟体现在哪里,教师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的确忽视了(起码重视不够)文本的“深奥”处。我们缺少的是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并触发学生联想,和学生一起去品味文本中深奥处的言外之意一一或觉得文本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我们可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对文本的认识;或发现这篇与平时读的书有关联,以此触类旁通;或从修辞的角度,看到了反语、借代、比喻、排比、双关、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等,从中领悟到了话语的机锋;或从情感方面,品味到语言的心理内涵;或者从风格、美学等方面获得多种知识,甚至语言的空白意义,体味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言之美”。古人云“于无文字处求文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我们熟悉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原来如此……”自成一段,含意很多很深,如阅读时,一晃而过没有触发学生联想和仔细体味,就不能体会到这些话的隐含意义。教师的教也就失去了价值。教就要抓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文本的“深奥”处;教就是“引导”和“指点”。毋须老师将“深奥”处说破,点引学生“开窍”足矣。“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不用教,学生达到不需老师教的时候,语文教学的任务才算完成了。”“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