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_第1页
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_第2页
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_第3页
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_第4页
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

一从海啸引发的敬畏自然大讨论(一)激烈论战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然降临到印度洋地区的大海啸,夺走了近20万人的生命。在海啸的余波中,人们痛心之余,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种种反思。海啸后不久,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先生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以《人类无需敬畏大自然》为题,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讨论了海啸给人类的教训。[1]他指出,“人类要看到天与人之间不完全有和谐的一面,还有不和谐的一面。如果我们在人天关系上没有一个冷静的估计,就会放松警惕,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何祚庥认为,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应该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利益“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同时他还严厉批评了一种他认为“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人要敬畏大自然,指出这一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走向了‘反科学’。”何祚庥的这篇文章发表后,马上引来了持不同观点者们的强烈反对。2005年1月11日,民间环保人士、北京“绿家园志愿者”汪永晨女士在《新京报》上发表了题为《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的文章做出了最初的回应。[2]文中说她“也要旗帜鲜明地与这一观点(何祚庥的以人为本观点)唱唱反调”。她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能只以人为本,大自然不是仅仅为了人类而存在,在自然的大家庭中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很多物种,这些物种应该有平等的权利,因此,人类应该敬畏大自然。其实,在这场讨论以及后来的一些回顾中,有一个细节为许多人所忽视,即早在何祚庥于《环球》上的文章发表前,汪永晨就在2005年1月3日的《新京报》绿家园专栏的开篇中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灾难是大自然的警示》[3],此文也是结合着对海啸及其他灾难的讨论,指出“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也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预警系统,地震监测网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的时间距离不长,表明了后来争论双方的代表性人物,都敏锐地因海啸而从相反的方向注意到了“敬畏自然”的问题。何祚庥文章和汪永晨的回复文章拉开了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大讨论的序幕。汪文发表两天之后,即2005年1月13日,何祚庥的支持者,海外《新语丝》网站负责人方舟子也在《新京报》上发表了与汪永晨针锋相对的文章,题为《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4],文章指出,“所谓‘敬畏大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敬仰和害怕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害怕……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蒙昧的观念,与科学思想格格不入……反对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反对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那当然更是反科学了……那样的‘敬畏大自然’岂止是反科学,简直是反人类。”面对如此激烈的言词,汪永晨于2005年1月14日在《新京报》上再次发表了题为《敬畏大自然不是反人类》的文章,反驳方舟子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此时,反敬畏一方又增添了新战士,柯南在《敬畏大自然是号召人类不作为》一文中明确主张人类不应敬畏自然的同时,指责敬畏自然的观点是号召人类对大自然无所作为。与此同时,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发表文章支持汪永晨,其中有杨斌:《无需敬畏大自然是妄言》、郑茜:《把科学推上神坛也是反科学》、姚中秋:《中庸之道是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等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批驳何祚庥和方舟子的人类无须敬畏自然以及敬畏自然是反科学、反人类等观点。在这些反驳文章中,一位叫作馨儿的中学生的文章格外引人注目。她说,从小学到中学、从自然课到生物课,老师教给她们的常识告诉她们人类一定要敬畏大自然,对此她以非常稚嫩的口气反问道:“对于这样的一个常识,为什么还要争来争去?难道我们所学的常识错了吗?……是不是因为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让人蒙住了双眼顾不得接受这样的常理了呢?还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开始迷信科学了呢?”“连科学常识都不承认,才是反科学,把科学当成迷信,更是反科学。要知道,科学家不等于科学,迷信科学更不等于科学!”[5]馨儿的声音在众多大人们的争吵中显得有些微弱,但它的意义却非常大,它至少代表了中国新一代中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想法,体现出了中国在教育改革中,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对当代中学生所教授的理念。至此,讨论者们自然分成了两大相对分明的阵营,一方主张敬畏自然,另一方则是反对敬畏自然。双方各执己见,互不想让。19日至21日方舟子分别在《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科技报》上连续发表了《海啸给我们什么启示》、《敬畏、敬仰、崇拜都是反科学》和《敬畏自然说是在宣扬天人感应的观念》等三篇文章,进一步指责敬畏派,甚至认为敬畏自然是迷信。汪永晨也在21日和22日以《保护自然仅仅是为了人类吗》、《敬畏自然只是态度而非手段》为题,反问反敬畏派人士,指出敬畏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而何祚庥先生2005年1月22日的第二篇文章《人类对大自然必须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6]则更是把讨论推向了高潮。文章在“告诫”馨儿“童言”的同时批驳了汪永晨、郑茜和姚中秋等人的观点,指出敬畏自然的口号“号召我们‘取消对抗’,引导我们‘无所作为’”而“人类对于大自然必须是‘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在‘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中捍卫人类的根本利益”。双方激烈的讨论很快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廖晓义女士和梁从诫先生也作为敬畏自然的支持者出现在讨论中。廖女士指出:“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保持着敬畏自然这份不变的信念和清晰的价值,是勇气,也是幸福。”[7]梁先生的文章针对性更强,矛头直指何院士文章的两个标题:《人与自然,以谁为本?》、《驳‘人要敬畏大自然’》,指出“让人类敬畏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谦卑一点,谨慎一点,不要那么自信乃至狂妄……这并没有什么坏处,上不到‘反科学’的纲上去的。相反,据我看,这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8]随后,这场讨论又扩展到网络,多家网络和众多的网民积极地加入了争论。新浪网则为论战双方提供了直接对话的平台,2005年1月25日,此次讨论的发起者和主要参与者何祚庥院士做客新浪,与汪永晨在线交锋;2005年1月27日,廖晓义和馨儿也做客新浪聊天,同时安排了对汪永晨和赵南元的电话访谈,请他们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此外,还设立了“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的投票站点,就“人类敬畏大自然”话题以投票方式进行了持续非正式的调查,结果吸引了众多网民。2005年1月27日18时19分新浪网文化频道的一次调查中,共2850人参加,具体情况见表1:表12005年1月27日18时19分新浪网文化频道的调查情况几乎同时,2005年1月27日18时23分,新浪网科技频道上另一个同类调查更有多达16663人参与,具体结果见表2:表22005年1月27日18时23分,新浪网科技频道的调查情况调查将讨论进一步推向了公众。后来,调查的结果又随着时间有所变化,认为人类无须敬畏自然的人的比例有所上升。讨论双方的阵容不断扩大,双方阵营当中增添了很多包括大学教授在内的专家学者。即使在争论的高潮过后,有关敬畏自然的讨论仍然持续了很久,甚至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完全停息,并成为后来其他一些争论话题的重要背景。2005年12月1日,在百度检索时,用“敬畏自然”作为关键词,得相关结果42100条;用“敬畏大自然”作关键词,得结果178000条。同日,在搜索引擎Google上,用“敬畏大自然”作关键词,得结果57000条;用“敬畏自然”作关键词,得结果225000条。可见“敬畏自然”成了2005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二)对垒的阵容:科学主义者和环保志愿者在新浪网的专题《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网页上,将对垒双方的阵营划分如下:反敬畏派:何祚庥、方舟子、赵南元、陶世龙、柯南、司马南、水博。敬畏派:汪永晨、廖晓义、梁从诫、蒋高明、林达、唐锡阳、苏贤贵、刘华杰、刘兵、田松、艾中、杨国斌、刘军、辛普里、党国英、俞孔坚、李宝元、付涛、顾肃、杨斌、马军、郑茜、刘洪波、馨儿。当然,这个划分只是部分地表明讨论双方的基本阵仗,更进一步说,“敬畏派”以京城环保人士为主体,有大学教授、普通市民甚至包括中学生在内的众多支持者。像“绿家园志愿者”的汪永晨女士,“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廖晓义女士和“自然之友”的梁从诫先生等。这几位可谓是国内环境NGO的领头人物,他们各自领导的环保团体长期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为中国的环保事业艰苦努力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这些环保人士之外,“敬畏派”还有一批各学科的学者,尤其是科学哲学和科技史界的学者,如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副教授苏贤贵,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田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的副教授刘华杰以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等。这些人既有自然科学基础,又有较好的哲学理论素养,他们的加入使敬畏派的观点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此外,此阵营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们的学科背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居多,其观点,也更具有人文文化的特色,他们总的特征是,对自然怀有特殊的情感,对环境保护有极大热情。在“反敬畏派”的阵营中,有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何祚庥,生物学博士、海外“新语丝”网站的创办人和负责人方舟子,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南元,科普作家陶世龙,科普专家司马南,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水博(张博庭)以及柯南等人。这些代表人物大多具有理工科背景,其中主要的几位人物曾被人称为“科学主义”者。他们的特点是对科学极其崇拜,对科学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对人类改造自然持肯定的态度。此外,还要特别提到的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先生,他也曾在《新京报》上发文提出“人的尊严是第一位的”口号,以此来质疑敬畏自然的观点。(三)争论的焦点:人是否是自然的中心这场讨论,双方各执己见,分歧颇多,争论的焦点表面上只是人类该不该敬畏自然,并由此出发又引申出两个相关话题,即敬畏大自然是否意味着人对自然无所作为;敬畏自然是不是反科学。反敬畏派人士认为,人是整个自然界的中心,是万物的尺度,自然界和其他物种都仅仅是人类的工具,它们的价值只体现为对人的有用性,而其自身没有内在的价值和权利,人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人类的根本利益,而无须考虑其他物种,无须敬畏大自然。因此,为了人类的发展去改造和破坏生态环境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而“所谓‘敬畏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怕,”它“反对用科学方法认识大自然,反对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9]因此,它是一个反科学的口号,也就是要求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观点。但事实上,为了人类的利益我们需要对大自然有所作为,甚至需要大有作为。人类需通过科学的手段不断地改造和征服自然,并且一定要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信心,对科学有信心。敬畏派人士则认为,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大自然是人类的养育者,人类面对大自然应当有一颗感恩的心。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不是专门为人类而活着,也不仅仅是人类的工具,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权利,人类应该尊重它们的这种价值和权利。自然界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种规律面前人类除了顺应别无选择,如果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非典”、海啸、禽流感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人类一定要敬畏大自然。“敬畏自然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根基的敬重和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对自然趋利避害,互惠共生。”[10]因此,敬畏自然并不是主张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更不意味着人类不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它只是提醒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的基本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敬畏自然主张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其中的“敬”字,道出了人在改造自然时“有所作为”的态度与规则,即“小心翼翼地遵循规律、趋利避害,取之有道、取之有度,适度开发,适度消费。”[11]而“畏”字则是“有所不为”的尺度,即违反客观规律者不可为。敬畏派强调,敬畏自然恰恰是尊重科学,它反对的只是那些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单向度思考,而并不是反对科学技术本身。二争论的深层理论问题(一)敬畏自然的内涵:只是怕与不怕吗讨论中,双方对核心概念“敬畏自然”的解释不尽相同。敬畏派表示敬畏自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敬”,即尊重,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物种,人类对于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应该具有感激之情和敬重之心,这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而这里的“畏”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害怕,它更深层的涵义在于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不违反自然规律。敬畏自然是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而非手段。反敬畏派则认为“敬畏自然”是崇拜自然害怕自然的封建迷信思想,它会指导人们对自然界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即它真实的内涵是怀疑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对待科学没有信心。试图呼吁人们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低头称臣,不主张去改造自然的原貌,对任何改造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持否定态度,即面对自然无所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讨论双方是对同一个概念持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分歧是必然的。单从字面上理解,“敬畏自然”似乎就是对自然又敬又畏的意思。但事实上,在中国的话语结构中,古代用的更多的是“畏”的含义,即害怕;而当代,尤其是对于生命或对于自然来讲,“敬畏”一词的涵义更倾向于“敬”,即尊重。对于一个语词来说,它的含义更重要的是由它所处的语言环境来决定。因此,我们认为“敬畏自然”“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总的主张”,“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有这种态度和没有这种态度,看待自然的眼光就会不一样,对自然的行为就会不一样,处理事情的优先方法就会不一样”[12]。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进而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来说,敬畏自然有利而无害。因此,此次讨论双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的不同的关键,是各自观点背后的深层理论背景,这才是我们应该着重讨论的问题。(二)深层理论背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这次关于敬畏自然的讨论,虽然也涉及到了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问题,但重点还是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即究竟是从“人类中心主义”还是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敬畏派对应的主要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反敬畏派则主要代表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1.如何看待自然敬畏派认为,自然不仅仅是为人类而存在,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理由,人不应当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万物的尺度。这些观点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体论和自然价值论相一致。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把自然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看待,认为这一整体是由人和自然物所共同组成的。其内部的一切物种都是平等的,人只是这一整体中的普通一员,他并不高于其他物种,更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除了为他物服务的工具价值之外,也有丰富的以自身为根据的个体价值,即内在价值。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保存自然的价值,承认动物、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权力,为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界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这种尊重是价值意义上的顺从自然,即顺应自然的内在规律和法则。反敬畏派站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自然界的存在应该为人类服务,因此,应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自然除了为人服务的外在价值之外不存在其他所谓的内在价值。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环境中取用能量,和与其他生物作生存竞争。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人不去改变它,它自己也会改变……连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更微细的藻类生物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岩石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何况是人!因此,人应该大力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的利益破坏一下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应该是改造和被改造,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2.对现代环境问题的理解反敬畏派的科学主义立场认为,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既不是因为人类改造自然过了头,也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无能,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的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发展的水平还不足以去解决环境问题,即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永远解决不了环境问题,更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无能。如果科学发达了,技术提高了,就可以包括解决环境污染在内的一切问题。这样的观点,实质上是隐含了一个假定,即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解决一切环境问题。而实际上,这仅仅是一种信念而已。敬畏派则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和过度开发,进一步讲,是源于工业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将自然视为征服的对象,人类的资源。因此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更是一个公众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科学并不是万能的,要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科学技术是行不通的,它需要我们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改变那些过时的价值观。换句话说,环境保护除了需要冰冷的科学技术之外,还需要每个人对自然的情感,两者缺一不可。总之,我们需要树立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的全新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三)为什么2005年的中国会有这样一场争论首先,近年来接连不断的灾害和灾难促使更多的人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中国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2年的“非典”、越刮越猛的沙尘暴、持续多年的禽流感、欧洲的疯牛病等,都对人类的生命及生存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追根溯源,这些灾难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与人类一直以来奉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把自然当作人类资源仓库任意索取有关。人类过渡生产和毫无节制的消费与浪费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最终受到了自然的惩罚。面对自然界如此狰狞的面目,人类在震惊和痛心之余必须检讨自己的行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过去的种种灾难之后,印度洋海啸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关注生态,关注自然,对过度开发、忽视自然自身内在价值的行为的批判形成了共识,因此,在2005年产生这样一场关于人与自然的大讨论就绝不是偶然的事件,印度洋的海啸只是为这场争论提供了一根导火索。在这场讨论中,一些媒体给予了积极的参与,例如像《新京报》、《科学时报》等等,这也反映出我国媒体在环境意识方面的加强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其次,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的霸权地位,容不得对科学的合理反思,也容不得与科学立场有所差异的人文立场。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灌输的是科学的绝对真理观、科学方法的普遍有效性和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观念。“科学”一词在中国的语境下成了正确和有效的代名词。而自认为掌握了科学的一批人,把自己当作了科学的化身,也演进为了真理的化身,最终成为独断权威的科学主义者。这些人看见了关于敬畏自然的说法之后,心里理所当然是万分的不满意。于是就借着海啸的机会出来批判和指责,以此来“捍卫”科学的尊严,进而“捍卫”他们认为的人的尊严。最后,这场争论,实际上也是在一种对发展观的理解上差异的体现。长期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在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反敬畏的一方,实际上是片面地理解发展,追求那种“赶超”式的、长久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如今,“科学发展观”一词已经在社会上广为使用,但究竟何为“科学发展观”,人们在理解上又是有所不同的。在这场争论中,也表现出了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三争论之后我们需要想什么和做什么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敬畏自然的这场争论持续了近一年,甚至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完全停息。从表面上看,这场讨论似乎没有绝对的赢家和输家,而且讨论也没能再深入持续下去,但是,它对于我国生态伦理学思想的普及、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化以及未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一)呼唤环境伦理学发展和普及此次敬畏自然的讨论,其实质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由于对环境伦理学这一前沿理论观点引进的时间比较晚,以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环境意识低下等原因,公众对环境伦理道德在现代化新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当欠缺。此次讨论更加证明,中国的普通公众和众多环保人士虽然有着对环保事业献身的一腔热忱和实际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