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名》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_第1页
中考语文阅读《名》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_第2页
中考语文阅读《名》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_第3页
中考语文阅读《名》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考语文阅读《名》中考语文真题名著阅读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

(一)阅读《名》,完成16~19题。(12分)

①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著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察觉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宁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怨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假设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疑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著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

②一个人没有著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弥漫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假设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

③人做事的启程点,不应是著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付出,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付出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照旧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来源:Zxxk.Com]

④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分外好的传统,确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付出。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那么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劳绩。

⑤现代社会,弥漫一种暴躁的风气,好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确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告成,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

⑥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选文有改动)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7.说说本文第③段中所选用的两个事例的特点和作用。(3分)

答:

18.第⑤段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分)

答:

19.从修辞角度对第⑥段的表达效果加以分析。(3分)

答:

(一)《名》(12分)

16.(2分)著名虽好,但也有重负,我们只有摆脱名的重负,才能让事业进展。

17.(3分)居里夫妇和季羡林都是名人,事例具有典型性;他们的国籍、所处的领域不同,事例具有广泛性;从不同角度证领略观点:人做事的启程点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

18.(4分)首先从反面举有些人采用不正值手段获取荣誉的例子,再从正面举居里夫妇4年提取出0.1克镭的例子,二者构成比较,结果归纳出告成要靠扎扎实实的努力的道理。

19.(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名”比作“无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