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2018-2019年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生物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衣服发霉长的毛
B.恐龙化石
C.珊瑚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衣服发霉长的毛,
属于真菌,具有生物的特征。
考点:生物的特征
2.由谷歌公司研制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挑战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最终阿尔法围棋获胜.下列哪项能
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A.能否繁殖B.是否有思想C.能否运动D.能否说话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繁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A正确;是否有思
想不是生物的特征,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B错误;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
C错误;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D错误。
3.下列说法,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鱼儿离不开水D.人间四月尽芳菲,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
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据此解答。
【详解】A.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A符合题意。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
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是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
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
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
环境因素是温度,D不符合题意。
故选A0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的解释。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水B.光线C.温度D.湿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
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
【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
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Co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的解释。
5.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
的生存.这说明对滇池中原有植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是()
A.水B.生物因素C.空气D.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切入。
解答: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
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
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
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
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
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B
6.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现7.0级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
被掩埋死亡这一事例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
才能生存。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
的生物个体。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地震导致部分地
区山体滑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作出的解释。
7.袁隆平被授予国家最高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是()
A.培育出克隆羊“多莉”
B.研制出水稻基因组框架
C培育出杂交水稻
D.与其他国家的技人员一起制定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答案】C
【解析】
【详解】袁隆平,汉族,北京人,运用生物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
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8.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以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选用鼠妇的数量问题。
【详解】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
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
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尽量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点睛】探究实验中为了避免产生误差,常采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
9.以下四种现象哪项与生物技术无关
①试管婴儿②克隆羊③水结成冰④转基因食品,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
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20世纪未,随着计算生物、化生物与合成生物的兴起,发展了系统生物的
生物技术-即系统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等。
【详解】①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
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属于生物技术,A不符合题意;②克隆羊多
莉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的羊,属于生物技术,B不符合题意;水
温度降到0℃就变成冰,是一种物理现象,不是生物技术,C符合题意:④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
(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基因的食品,属于生物技术,D不符合题意。
【点睛】理解①试管婴儿、②克隆羊、③水结成冰、④转基因食品四种现象是关键。
10.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一一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粗准焦螺旋一一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调节光圈一一控制光线进入镜筒
D.调节细准焦螺旋一一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详解】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不符合题意。
B、调节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不能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不符合题意。
C、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能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简,故符合题意;
[)、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
11.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时,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应该是()
ABCD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写到一张小
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显微镜呈倒像,把“生物”二字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就是显微镜
下看到的物像了。故B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显微镜的结构功能。
12.当高倍镜换上低倍镜后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成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
【详解】高倍镜换上低倍镜后视野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点睛】本题考查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物像移动与玻片移动的关系,放大倍数与视野明亮程
度和细胞数目的多少等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3.要使被观察的标本被放得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②和⑤B.①和⑥C.①和③D.②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有螺纹,所以①②⑤为物镜;目镜为镶嵌式,没有螺纹,所以③④⑥为目镜。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之积。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要使被观察的标本被放得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④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②。
【点睛】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放大倍数与视野内细胞数量的关系。
14.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B.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减少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移动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的污物不动,则污物一定在目镜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准焦螺旋是用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A正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并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看
到的细胞就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多,所以低倍镜换
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减少,B正确;光线比较暗时,观察的物像不清晰,这时就要选择较大的光圈增
加进光量,同时选择凹面镜会聚光线,使物像更清楚,C正确;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
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
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D错误。
15.使用普通光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
A.转换器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可以使显微镜镜筒升降。转动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升降,粗
准焦螺旋升降的幅度较大,细准焦螺旋升降的幅度小。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玻片标本上的一个物像在视野左上方,欲将此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
玻片移向()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下方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可根据图中像位置,结合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像,从而可以
确定装片的移动方向。
【详解】由于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实际上物像在右下方,欲使物像移至
视野的中央,应向它的相反方向移动装片方向,即向左上方移动。
故选A
【点睛】这类题目比较简单,但却容易做错.原因就是一看简单,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
要认真审题。可以简单记忆偏向那向那移动。
17.在探究过程中,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A.提出问题B.做出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探究中,如何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
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
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18.某校生物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容器、孵化时间等均相同):
组别水水量(mL)水温(℃)蛙卵数(个)孵出蝌蚪数(个)
①池塘水50024250245
②池塘水50013250165
根据上表推断,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水质B.水量C.水温D.蛙卵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
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由表格可知,水、水量、蛙卵数均相
同,只有水温不同,故实验变量为水温。
19.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移动目镜、转动物镜,污点都不移动说明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标本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用
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目镜和物镜污点都不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
点睛:污点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
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20.盖盖玻片时,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边缘,再慢慢放下是为了()
A.防止产生气泡B.防止材料受损C.防止损坏盖玻片D.防止水溢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盖盖玻片时应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其主要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21.观察下图显微镜结构,填写相应的名称:
(1)写出以下结构名称:[3][6][9][12]
(2)进行对光时,应该使物镜(“低倍”或“高倍”)对准通光孔;观察标本时,需要将玻片
标本固定,下降镜筒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的下降,防止_____•
(3)小东觉得观察到的细胞太小,他换到高倍镜,结果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变得模糊了,小东应该转动
把物像调节清晰。
(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该转动选择大光圈,并调节使其凹面对准光。
(5)下表列举了几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分析下列问题:
目镜物镜
10X
甲5X
乙10X40X
丙12X40X
表格内,乙组组合的放大倍数是一倍;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组;观察到细胞数量是多的一组
是:组。显微镜使用完毕,整理仪器的时候,要把偏离通光孔,并且把一下降到
最低。
【答案】(1).镜臂(2).转换器(3).细准焦螺旋(4).载物台(5).低倍(6).压碎
盖玻片(7).细准焦螺旋(8).遮光器(9).反光镜(10).400(11).丙(12).甲
(13).物镜(14).镜筒
【解析】
【分析】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可知: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
螺旋、9细准焦螺旋、10压片夹、11通光孔、12载物台、13遮光器、14反光镜。
【详解】(1)图中3镜臂、6转换器、9细准焦螺旋、12载物台。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观察时,将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后,旋转粗焦螺旋,慢慢降
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物镜,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
(3)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转换高倍镜后,只要轻
轻扭转细准螺旋,就能看到清晰的物像。
(4)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进入的多少。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
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
以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该转动遮光器选择大光圈,并调节反光镜使其凹面对准光。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甲显微镜放大50倍,乙显微镜放大400
倍,丙显微镜放大48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所以观察到物像最大的一组是丙,细
胞数量最多的一组是甲,视野最暗的一组是丙•显微镜使用完毕,整理仪器的时候,要把物镜偏离通光孔,
并且把镜筒下降到最低。
【点睛】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并能熟练的操作运用。
22.•下图所示是玻片标本制作的主要过程,请回答问题
(1)正确的制作过程顺序应该是•
(2)制作标本之前应该用将玻片擦拭干净。
(3)制作标本时应该选择的生物材料。
(4)在步骤④中,将生物材料浸入水中展平的目的是。
(5)制作标本染色时使用的染色剂是,染色时应该重复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6)标本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把标本放到显微镜的上,把观察目标对准,用一
固定好,以便进行观察。
【答案】(1).①③④②(2).干净的纱布(3).薄而透明(4).避免细胞重叠
(5).稀碘液(6).使染色均匀(7).•载物台(8).通光孔(9).压片夹
【解析】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镜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镶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染”,重复“吸”动作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详解】(D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所以
正确的制作过程顺序应该是①③④②。
(2)制作标本之前应该用干净的纱布将玻片擦拭干净。
(3)显微镜是利用光原理成像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4)在步骤④中,将生物材料浸入水中展平的目的是避免细胞重叠,造成观察不清楚。
(5)制作标本染色时使用的染色剂是稀碘液,染色时应该重复2-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染色均匀。
(6)标本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把标本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把观察目标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固定好,
以便进行观察。
【点睛】制作临时装片,多以识图题或是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3.实验探究题
某同很爱动脑筋,当她看到妈妈买回的蒜黄时,便产生了疑问:蒜黄为什么是黄白色的?而自己家里培养
的蒜苗却是绿色的.她就问妈妈,妈妈告诉她:“蒜苗是绿色的,是因为含有叶绿素,而蒜黄没有叶绿素,
所以是黄白色的.”该同就产生了疑问:“叶绿素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她看到大白菜的心是白色的,而
外面的叶子却是绿色的时候,她猜想:叶绿素的产生是不是跟光照有关呢?就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终于解开了她心中的疑团
甲组装置乙组装置
实验材料大小、品种相同的大蒜每组1头
环境条件25℃、光照充足
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与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策略与实践
- 2025景观设计承包合同书
- 2025合资企业合同模板
- 2025美容院合作伙伴合同范本
- 2025四川省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创造灵感水上乐园课件
- 2025年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物业租赁合同
- 2025年企业收益共享协议类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GB/T 28732-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
- GB/T 17214.1-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 猪生殖器官(课堂PPT)
- 2023年广东学位英语试题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
- 《旅行社经营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觉醒年代》朗诵稿
-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