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_第1页
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_第2页
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_第3页
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_第4页
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营工业企业及投资发展报告

如果从1978年开始算起,2007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30年来,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维护稳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30年来,民营工业和民营投资均实现了迅速发展。从民营工业看,1980年,工业企业中除国有及集体以外的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仅有400家左右,仅占总体的0.1%,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全部的0.49%;发展到2007年,民营工业企业已经占据工业经济总量的35%以上,出口交货值的20%以上,资产的25%以上,解决就业接近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50%。从民营投资看,1980年,民营投资微乎其微,经过30年的发展,2007年民营投资占比已经提升到60%以上,换句话说,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3/5来源于民营投资。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2007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整体经济创造了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最高增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9%,比高增长的2003~2006年年均涨幅加快1.4个百分点。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营工业和民营投资延续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势头,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一民营工业的发展变化及特点(一)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和资本规模继续扩大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增长加快。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共23.8万家,比上年增加3万多家,增长16%,比2006年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快4.7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快7.7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共16.7万家,比2006年增长20.3%,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提高较多,由2006年的70.6%提高到2007年的73.6%,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工业企业比重首次超过一半,从2006年的47.7%提高到51.5%(见图1)。图1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变化民营工业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资产规模达到954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比2006年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但比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增速快6.3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8.8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快8.1个百分点,仍是各种经济类型中增长最快的。从比重上看,民营工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从2006年的26.5%提高到2007年的27.9%,提高了1.4个百分点,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提高0.1个百分点。私营工业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其资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7.6%,比民营经济快1.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3.3%提高到14.6%(见图2)。图2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资产规模及增速(二)民营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增长2007年,按可比价测算,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23.9%,增速比2006年加快3.6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5.4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10.1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快6.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增速更快,2007年增长26.7%,比民营工业企业整体快2.8个百分点。2007年1~11月,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增速比2006年加快2.2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民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各种经济类型中增长最快的,其增长速度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9.3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15.5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快13.4个百分点。从比重看,民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8.3%,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0.8%)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0.9%)的水平。私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6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0.1%上升到22.5%(见图3、表1)。图32006年和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表12007年1~11月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三)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交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加速增长,成为民营工业的新发展点。2007年1~11月,在39个大类行业中,民营工业有15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居涨幅前列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民营工业在相关行业的进入程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1~11月,在39个大类行业中,民营工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超过50%的行业达到21个,比2006年多了2个。其中,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由2006年的49.7%上升到2007年的5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由49.5%上升到50.5%。民营工业企业在冶金、轻工纺织和普通机械等行业的优势继续强化。2007年1~11月,民营工业实现非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916亿元,占全行业比重为77.6%,比2006年上升2.1个百分点;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2197亿元,比重为74.9%,上升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9532亿元,比重为71.6%,上升2.5个百分点;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11510亿元,比重为70.8%,上升1.9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718亿元,比重为64.2%,上升3.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1290亿元,比重为59.7%,上升2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5715亿元,比重为59%,上升2.3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418亿元,比重为53.3%,上升1.1个百分点;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032亿元,比重为49.9%,上升5.1个百分点(见表2)。民营经济继续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拓展。2007年1~11月,医药制造业中民营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2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为54%,比2006年上升2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0955亿元,比重为53.3%,上升1.2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229亿元,比重为53.1%,上升2.8个百分点;化学纤维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840亿元,比重为50.9%,上升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004亿元,比重为41.1%,上升0.3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848亿元,比重为11%,上升5.3个百分点;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营业务收入115亿元,比重为17.7%,上升3.7个百分点(见表2)。表2民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本行业规模以上收入比重超过50%的行业(四)中西部地区民营工业比重继续上升2007年1~11月,中部地区民营工业企业数达到46604家,占全国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9.6%,比2006年上升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营工业企业数达到27472家,比重为11.5%,上升0.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民营工业企业数为164109家,比重为68.9%,下降1.2个百分点。从主营业务收入看,中部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09亿元,占全国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8.7%,比2006年上升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83亿元,比重为10.5%,上升0.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048亿元,比重为70.8%,下降1.4个百分点。从利润总额看,中部地区实现利润1854亿元,占全国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5.9%,比2006年上升3.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现利润833亿元,比重为11.6%,与上年基本持平;东部地区实现利润4476亿元,比重为62.5%,下降3.8个百分点(见表3)。从从业人员看,中部地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76万人,占全国民营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1.1%,比2006年上升0.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66万人,比重为12.7%,上升0.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为2428万人,比重为66.2%,下降0.8个百分点。表32007年1~11月各区域民营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五)民营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主要指标的企业平均水平继续上升。2007年1~11月,民营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为4007万元,是工业企业平均规模的37.9%,比2006年上升0.3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5695万元,是工业企业平均规模的52%,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盈利大幅增加。2007年1~11月,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增速比2006年加快9.5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民营工业盈利增幅明显快于其他经济类型,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13.4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20.5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快15.8个百分点。从比重看,民营工业实现利润已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1.2%,超过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6.7%),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差距由上年的13.5个百分点缩小到10.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盈利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50.9%,比2006年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见图4)。图4各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增速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纺织业实现利润位居前五位,其利润合计占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38.4%(见表4)。(六)民营工业企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增速比2006年回落1.4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4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快16.7个百分点,比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快12.2个百分点。从比重看,民营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19%上升到20.6%,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分别比2006年下降0.5和1个百分点。表42007年1~11月民营工业各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及比重(七)民营工业作为新增就业主渠道的作用继续强化2007年1~11月,民营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669万人,比上年增长8.1%,比2006年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但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2.2个百分点。从比重上看,民营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经达到规模以上工业的47.9%,接近总量的一半。从增量看,在当年新增的459万从业人员中,有352万人被民营工业所吸纳,占总增量的77%,约比2006年增加3个百分点。私营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为规模以上工业的27.9%,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比上年新增281万人,占总增量的61.2%(见图5)。图5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结构总的看,2007年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变化。一是民营工业企业数量迅速扩张。2007年,民营工业发展热情很高。民营工业企业新增3.3万家,超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总增量。二是民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利润看,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量对规模以上利润增量的贡献率首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达到38.8%。从出口交货值看,民营工业出口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2007年达到27.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表明民营工业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重化工业、交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加速增长。在39个大类行业中,位居民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十位的行业没有发生变化,其中重化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到民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4.9%,超过上年的44.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上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2位,主营收入占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由1.7%上升到2.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上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33位,主营收入占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由0.1%上升到0.3%。二民营投资的发展变化及特点(一)民营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比继续上升2007年,民营投资总量达到85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增幅比2006年回落1.8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速11.5个百分点,高于外资投资增速5.9个百分点。2007年,民营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06年的60.2%提高到62.1%,提高1.9个百分点。而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投资比重分别下降1.8和0.2个百分点(见表5)。表52002~2007年各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从500万元以上城镇分行业的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来看,民营投资达到33885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增幅比2006年回落8.7个百分点,但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7.5个百分点,高于国有企业投资增速26.5个百分点,高于外资企业投资增速24.1个百分点。2007年,民营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06年的33%提高到37.7%,提高4.7个百分点。从500万元以上民营投资占500万元以上全部投资的比重(37.7%)低于全部民营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62.1%)可以看出,民营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投资较多,投资规模相对偏小(见图6)。图62006~2007年500万元以上民营投资比重变化情况(二)民营投资涉足领域继续延伸,结构有所改善1.民营投资比重超过40%的行业由上年的7个增加到8个在城镇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民营投资比重超过40%的行业由上年的制造业、建筑、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等7个行业扩大到8个行业,增加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2个行业民营投资的比重超过70%,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个行业民营投资比重超过60%,房地产业民营投资比重达到58.6%。在所有20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民营投资比重提高,其中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比重分别提高5.0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4.6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见表6、图7、图8)。表62004~2007年各行业民营投资占本行业全部投资的比重图72006~2007年民营经济分行业投资总量变化情况图82006~2007年民营经济分行业投资结构变化情况2.民营投资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继续上升2007年,城镇500万元以上制造业的投资34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民营投资21187亿元,增长46.2%,增速虽回落9.8个百分点,但高于全部投资增幅11.1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幅21.9个百分点,高于外资投资增幅28.9个百分点。民营投资在制造业的投资实现了两个比重超60%,即制造业投资中民营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56.1%上升到60.7%,民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比重由2006年的60.8%上升到62.5%。民营投资在制造业中比重的提高,巩固并强化了民营投资在制造业领域的地位。3.12个行业民营投资增长超过本行业平均增长水平,成为民营资本的热点投资行业2007年,在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民营投资增幅均超过本行业平均投资增幅。其中,民营农、林、牧、渔业投资579亿元,增长53.5%,增幅高于全部农、林、牧、渔业投资增幅18.0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幅29.1个百分点,高于外资投资增幅17.0个百分点;民营采矿业投资1662亿元,增长48.5%,增幅高于全部采矿业投资增幅21.7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幅30.5个百分点,低于外资投资增幅2.7个百分点;民营制造业投资21187亿元,增长46.2%,增幅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幅11.1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幅21.9个百分点,高于外资投资增幅29.0个百分点;民营房地产业投资1810亿元,增长58.1%,增幅高于全部房地产业投资增幅1.9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幅5.6个百分点,但低于外资投资增幅25.9个百分点;民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113亿元,增长45.8%,增幅高于全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增幅28.4个百分点,高于国有投资增幅33.7个百分点,高于外资投资增幅44.3个百分点(见图9、表7)。4.民营投资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规模快速增加2007年,在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中,民营投资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投资1509亿元,增长29.3%,增幅高于上年17.7个百分点(2006年增幅为11.7%,2005年增幅为78.4%)。(三)民营投资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1.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营投资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图92007年民营经济分行业投资增速对比表72007年民营投资分行业投资增长情况2007年,在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中,中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9155亿元,比2006年增长63.2%,增幅高于全部民营投资21.0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幅35.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27.0%,比2006年提高3.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省和河南省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4.6%和73.2%。西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6439亿元,比2006年增长41.8%,增幅低于全部民营投资增幅0.4个百分点,但高于东部地区增幅13.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19%,比2006年略缩小0.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8个百分点。分省区市看,西藏自治区民营投资增长最快,增幅达到112.0%,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分别增长63.0%、43.4%、47.6%、60.1%、78.8%和77.3%。东北地区民营投资达到4118亿元,比2006年增长57.3%,增幅高于全部民营投资15.1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增幅29.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总量占到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12.2%,比2006年提高1.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5.1个百分点。分省份看,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增长55.9%、59.6%和56.8%(见表8、图10)。表82007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营投资增长情况图102006~2007年东中西部民营企业投资结构增长变化2.东部地区民营投资总量依然占绝对优势2007年,在500万元以上投资中,东部地区民营投资达到14172亿元,比2006年增长28.2%,增速回落15.9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部民营投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见表8)。但从横向比较,高于全部投资增幅11.2个百分点,高于国有及控股投资17.7个百分点,高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5.0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占全部民营投资总量的41.8%,虽比2006年缩小4.6个百分点,但拉动全部民营投资增长17.6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和海南五省市民营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9.7%、33.1%、36.2%、48.8%和115.6%(见图11)。图112007年各地区投资总量结构情况三民营工业与民营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2007年民营工业和民营投资虽然实现了长足发展,但30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而从2007年情况看,为应对国际经济衰退、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经济增长过热风险上升而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既有的问题更加凸现。从民营工业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企业规模依然偏小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的平均就业人员为154人,仅相当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1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4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5.1%,比上年有所下降。民营企业的平均资产总值为4007万元,仅相当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2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9%。民营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5695万元,仅相当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3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2%。(二)产业分布依然不够广泛多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39个大类行业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从民营工业在各工业行业中的分布看,39个大类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销售收入占比不足1%,这14个行业销售收入占民营工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仅5.4%。(三)产品层次依然较低尽管民营经济在行业广度和深度拓展上发展很快,但总体上看,民营经济仍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采矿等传统竞争性行业,而在资金技术要求较高的高技术产业等行业中的份额还比较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比,民营企业39个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前10位的行业大部分是传统竞争性行业,而在一些重要行业中民营企业进入的程度还很低,份额较小。比如,规模以上工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居各行业之首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民营经济仅占全行业收入的11%;主营业务收入居第4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民营经济仅占1.8%;主营业务收入居第5位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民营经济仅占1.1%(见表9)。(四)区域发展依然不均衡尽管随着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但东部地区民营经济仍呈现一枝独大的格局。2007年1~11月,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单位数占到全部的68.9%,资产占67.2%,主营业务收入占70.8%,利润占62.5%,从业人员占66.2%。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占比仍较小。表9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前10位的主要行业从投资看,以下问题比较突出。1.民营投资进入某些领域仍然存在障碍截止到2007年,民营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业依然艰难。其中,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领域一直是民营经济投资涉足量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因而也是民营投资进入最为不足的领域,2007年这种状况没有改变。从金融领域看,尽管近几年经济形势发展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开放金融领域提出迫切要求,但从2007年情况看,由于国家对金融保险证券业依然高度垄断,已经进行的相关改革措施还是初步的,民营经济进入仍处在试点阶段。大型制造业领域由于种种原因,民营投资缺少进入的机会,民营投资依然主要流向劳动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领域,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大型制造业领域投资则明显不足。2.中小民营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仍比较困难2007年,在国家整体流动性过剩、银行体系贷款冲动强烈的大背景下,金融领域贷款依然比较偏爱国有大企业、上市公司等所谓的“富户”、“大户”,而中小民营企业则较少得到青睐和眷顾。与此同时,由于金融改革没有实际性的进展,金融市场依然不发达,民营投资能从其他渠道得到的融资也极其有限,民营企业要想扩大投资规模是比较困难的事情。3.民营投资依然存在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2007年民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民营投资超过一半的份额是5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规模依然偏小,这与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规模效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二是依然有相当多的民营投资集中于高耗能、资源型、见效快同时投资规模少、持续性差的行业,民营投资质量和技术含量仍比较低。三是民营投资依然缺乏长远目标,投资方向盲目重复,偏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四是以上三点决定了民营投资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采取了相对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这一政策使民营工业和民营投资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是加剧了民营经济的资金紧张局面。由于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而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