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河流袭夺示意图_第1页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河流袭夺示意图_第2页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河流袭夺示意图_第3页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河流袭夺示意图_第4页
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河流袭夺示意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649河流袭夺示意图

河流袭夺前

河流袭

又称“河流抢水”。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

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夺河、断头河以及风口等地貌形态。

研究河流袭夺,对划分不同时代的河流流向和位置,弄清河流的发育史,以及寻找冲积砂矿都

很有意义。

【拓展提升】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作用会导致分水岭被切穿,一侧河流被另一侧河流抢夺这种现象称

为河流袭夺。下图为不同时期甲、乙两河流的发育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可知()

440等高线/m

A.甲河向源侵蚀,袭夺乙河B.③河段河水流向出现倒转

C.河流袭夺处基岩为大理岩D.①河段逐渐演变成牛施湖2.河流袭夺后,河流径流

量变大的河段是()

A.①B.②C.③D.@

3.图示河流发生袭夺后,袭夺河流域内变化最小的是()

A.气候特征B.水系形态C.河流流量D.流域面积

【答案】1.B2.D3.A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乙河向源侵蚀,袭夺甲河,A错误;③河段河水原流向是向偏东方向,河流发

生袭夺后,③河段河水流向出现倒转,向偏西方向流动,B正确;河流袭夺处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大理岩岩

性坚硬,不易被侵蚀,C错误;①河段流量、流向基本没变,D错误,所以该题选B。

2.河流袭夺后,袭夺河的支流增多,流量增大;④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流量增大,故D正确。

3.河流袭夺使袭夺河的支流增多,流域面积增大,河流流量增大,水系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河流袭夺只

是局部地区的地理要素发生变化,对该区域气候影响不大,气候特征变化不大,故BCD不合题意,A正确。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

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称为河流袭夺。读某地的山河分布图,甲乙河同为外

流河。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将会发生袭夺的河流及发生的位置()

A.甲河袭夺乙河,①处B.甲河袭夺乙河,②处

C.乙河袭夺甲河,③处D.乙河袭夺甲河,④处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分水岭的移动方向()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6.河流袭夺是内外营

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了下列哪些地理因素()

①构造运动②岩层性质③坡向④植被⑤气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4.D5.B6.A

【解析】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水岭东侧河流即乙河所在区域地势较低,所以乙河将会袭夺甲河,④处

有甲乙两条河流支流的源头,河流侵蚀能力最强,切穿分水岭的可能性最大,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

Do

5.分水岭从侵蚀能力强向侵蚀能力弱的方向移动,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乙河所在区域地势低,乙河将袭夺

甲河,所以分水岭东侧侵蚀更强,分水岭向西移动,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6.分水岭不对称是河流袭夺的潜在因素,构造运动的褶皱与断层都可能造成分水岭的不对称,①正确;岩

性的差异影响也会造成分水岭两坡的不对称性,②正确:迎风坡与背风坡可能存在降水差异,影响河流的

水量,从而影响了河流的侵蚀差异,③正确;分水岭两侧植被和气温差异较小,与河流袭夺关系较小,④⑤

错误。所以选A。

河流源头有着溯源侵蚀的能力,会切穿山脊,导致与附近的河流相连,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地势更低

的河流夺取海拔稍高的河段,带来部分河段改向。下图为秦岭山区某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

7.若图中两条河流的支流

A.①B.②C.③D.@

8.唐代诗人岑参在《登总持阁》中写道“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图中最可能欣赏到诗中景观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7.B8.A

【解析】7.河流源头有着溯源侵蚀的能力,会切穿分水岭,导致与附近的河流相连,产生河流袭夺现象。

地势更低的河流夺取海拔稍高的河段,带来部分河段改向。观察等高线图可看出,②所在河流源头相对较

低,容易产生溯源侵蚀切穿山脊线,使另一侧河流改道,河水流向②所在的河流,使②处水量增加,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8.诗句“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意思是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只有甲

地是四地中海拔最高的点,且站在甲地向北看才能看到渭河水。A正确;乙地海拔不及甲处高,内丁位于

太白山南侧,受图中太白山峰的阻挡看不到北侧渭水,BCD错误。故选A.

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下图示意某流域河流袭夺模式及地层

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河流变迁模式中

()

A.纵向河袭夺横向河B.纵向河流向与谷地走向垂直

C.横向河袭夺纵向河D.横向河流向与山地走向一致

10.有利于图中河流袭夺的地质过程是()

A.背斜山隆升B.向斜谷凹陷C.背斜山凹陷D.向斜谷隆升

【答案】9.C10.A

【解析】9.读图可知,纵向河流流向与谷地走向一致,横向河流流向与山地走向垂直,BD错误:横向河

流海拔较纵向海拔低,横向河流溯源侵蚀,切穿两河之间分水岭高地后,会将纵向河流袭夺过来,C正确,

A错误。故选C。

10.读图可知,图中的两河之间的分水岭是背斜顶部隆升形成的山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破碎,易被

侵蚀,有利于发生河流溯源侵蚀,从而会引发河流袭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分水岭被切穿,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称为

河流袭夺。下图表示某地分水岭的迁移最终导致发生河流袭夺。完成下面小题。

11.导致图中分水岭被切穿的主要外力

作用是河流的()

A.溯源侵蚀B.下切侵蚀C.侧向侵蚀D.凹岸侵蚀

12.图中河流袭夺后()

A.ab段流向倒转B.be段流量增加C.de段流量减少D.ef段流速减缓

【答案】11.A12.A

【分析】1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水岭被切穿主要是河流向着源头侵蚀导致的,是河流的溯源侵蚀,A

正确;河流的下切侵蚀、侧向侵蚀、凹岸侵蚀都不会导致河流向源头侵蚀,BCD错误。所以选A。

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是乙河的支流袭夺甲河的支流,根据图示方位,在袭夺之前,ab段河流流向

为自东向西流,袭夺之后,流向为自西向东流,流向倒转,A正确;因为ab段被袭夺,导致be段流量减少,

de段流量增加,BC错误;ef段河流落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河流流速不会减缓,D错误。所以选A。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通口河和古浦江均为涪江右岸支流,古

都坝河沿映秀断裂带在曲山附近汇入古:前江、后通口河袭夺古都坝河和古:前江上游河段。成为涪江的重要

支流、下图(a)T(b)T(c)示意该地区河流变迁过程。

(1)说明断裂带易发育河流的原因。

(2)说明通口河能够袭夺古都坝河的原因。

(3)分析通口河水系的形成过程。

【答案】(1)断裂带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断裂带地势低,地表径流易汇聚。

(2)(相对于西北侧,)银屏口分水岭东南侧(通口河一侧)的岩性软弱、易被侵蚀;(为迎风坡,)降水

较多,河流径流量大;坡度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侵蚀基准面更低。

(3)通口河溯源侵蚀,切穿银屏口分水岭,导致古都坝河上游河段在黄家坝附近汇入通口河,(黄家坝以

卜-古都坝河河段成为断头河);由于凉风堀地区地壳抬升,(超过河流下切速度),曲山一擂鼓的古浦江段

不能保持原来流向,古浦江在曲山镇附近沿已成断头河的古都坝河故道向东北方向流,在黄家坝附近注入

通口河。

【分析】(1)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首先应该联想常识“水往低处流”,即断裂(带)沿线,地势较低,

水源易汇聚形成河流。其次,断裂带(即断层线)上由于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出现岩体破碎现

象,易受侵蚀(变低)形成河流。

(2)通口河能够袭夺古都坝河,说明通口河溯源侵蚀的能力强,可从地形地势、流量、流速等方面加以分

析说明。银屏口分水岭的地势不高,加之岩性较软、易被侵蚀;通口河一侧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

由于暖湿气流顺地势爬升易凝结致雨,区域内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因坡度较大,通口河水流急,

下蚀作用强,溯源侵蚀速度快,迫使分水岭不断向后迁移,导致河流袭夺现象的发生。

(3)对比图(a)-(b)t(c)该地区河流变迁过程可知。从(a)t(b)过程,通口河溯源侵蚀,通口

河袭夺古都坝河水系后,导致黄家坝以上的古都坝河落差增加,向下侵蚀作用加剧,而黄家坝以下古都坝

河河段成为断头河,继续南流注入古湎江。在(b)-(c)过程中,由于凉风址地区地壳抬升,当古湎江

下切侵蚀量不足以削低隆升量时,曲山-擂鼓段河水南流受阻,被迫沿来路回流,而这时袭夺了占都坝河

上段的通口河,由于水量增加,下蚀作用增强,河床不断下降,南流受阻的古渝江由于水流的不断聚集,

当古洵江聚集的水体水位高出古都坝河下段河床高度时,古渝江水流循古都坝河下段河床逆流,并经第一

次袭夺地银屏口注入通口河,成为通口河的干流,通口河袭夺占谕江水系的全部过程结束,通口河水系的

形成。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

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

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

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

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示意河

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

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答案】(1)巫山(分水岭)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巫山西侧河流河床(水位)

高于东侧;东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2)水域面积减少,大部分区域由水生环境演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减少(分布范围减小),陆生生物

增多(分布范围变大);土壤逐渐形成、增厚。

(3)“巴蜀湖”形成后地形封闭,气候趋干,湖水不断蒸发,盐度增大到饱和并不断析出、堆积,形成盐卤;

盆地封闭性好,沉积环境稳定,盐层被覆盖而保存于地层之中,形成盐矿。

【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巫山山脉以石灰岩为主,岩性较松软,抗侵蚀能力较差,山脉隆起受张力影

响,山体岩石易破碎被侵蚀;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侧河流为袭夺河,西侧河流为被袭夺河,东河河流的

河床低于西侧河流,能够袭夺西侧河流;山脉隆起加大东侧河流落差,溯源侵蚀作用增强,成功袭夺西侧

河流。

(2)根据材料可知,四川盆地曾为占海盆,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为

陆地形成内流湖泊,后来巫山被切穿,湖水外泄,水生环境逐渐转化成陆生环境,气候趋于干燥;水域面

积不断减小,水生生物的数量减少,陆生生物的数量增多;适合土壤发育的面积增大,土壤逐渐形成并增

厚。

(3)根据材料可知,四川盆地曾经是古海盆,边缘隆起抬升,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湖泊,后气候

炎热干燥,湖水不断蒸发,盐分不断析出、积累,四川古海盆形成了大量盐卤;四川盆地地形相对封闭,

沉积环境稳定,有利于沉积物的沉积,盐层被沉积物覆盖,保存于地层中,形成盐矿。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面升降和气候变化改变了河道比降、径流量和泥沙输送量,使流经活动构造区的河流袭夺、改道。

北大河(下图)出祁连山后北流进入酒东盆地。因金塔南山断裂带在全新世时活动性依然较强,金塔南山

不断向盆地扩展生长,该河绕过文殊L后转向东流。同时,在上游冰川进退和降水变化影响下,中游河段

沿近东西走向的金塔南山南麓,发育与山体走向近乎平行的系列纵向古河道,根据年代由老到新的原则命

名为古河道1至3,考察未发现淤塞或河道决堤的相关记录。

98°30'E99°00,E

40000N

黑ill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全

39°30'N-

新世以来北大河河道变迁的趋势。(2)简述金塔南山断裂带活动期,北大河古河道向南迁移的过程。(3)

北大河古河道3至现代河道时期背向山体快速南移。指出此时气候干湿情况及金塔南山断裂带活动情况,

并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北大河沿金塔南山南麓发育古河道I并流经酒东盆地,北大河南移占据古河道2;北大河北

移至离金塔南山最近的占河道3;古河道3废弃,北大河南迁至现代河床。或:占河道I至古河道2时期南

移;古河道2至古河道3时期北移;古河道3至现代河道时期南移。

(2)断裂活动频繁,金塔南山不断向盆地扩展;导致北大河中游河道抬升,河道比降减小,河流流速降低;

北大河被迫改道南移。

(3)气候趋于变干;断裂带活动加强。

原因:金塔南山构造抬升加强,南移迁至地势更低的现代河道;气候变干,植被退化,导致进入河道的泥

沙增多,河流动力下降;气候变干,冰川退缩,河流径流量降低,河流动力下降。在水动力下降和山体抬

升共同影响下,北大河背向金塔南山南移。

【分析】(1)由材料“中游河段沿近东西走向的金塔南山南麓,发育与山体走向近乎平行的系列纵向古河

道”可知,北大河沿金塔南山南麓发育占河道I并流经酒东盆地,由材料“根据年代由老到新的原则命名为古

河道1至3”并结合图示可知,古河道1至古河道2时期南移,北大河南移占据古河道2;古河道2至古河

道3时期北移,北大河北移至离金塔南山最近的古河道3;古河道3至现代河道时期南移,古河道3废弃,

北大河南迁至现代河床。

(2)由材料“北大河出祁连山后北流进入酒东盆地。因金塔南山断裂带在全新世时活动性依然较强,金塔

南山不断向盆地扩展生长,该河绕过文殊山后转向东流“可知,断裂活动频繁,金塔南山不断向盆地扩展,

出现文殊山等断裂抬升高地,导致北大河中游河道抬升,河道比降减小,河流流速降低:由材料“地面升降

和气候变化改变了河道比降、径流量和泥沙输送量,使流经活动构造区的河流袭夺、改道”可知,由于河道

比降降低,径流量减小,流速降低,迫使北大河向地势更低处的南侧改道南移。

(3)由材料“地面升降和气候变化改变了河道比降、径流量和泥沙输送量,使流经活动构造区的河流袭夺、

改道”以及材料“察未发现淤塞或河道决堤的相关记录。”可知,金塔南山构造抬升加强,迫使古河道南移迁

至地势更低的现代河道;由材料”在上游冰川进退和降水变化影响下,中游河段沿近东西走向的金塔南山南

麓,发育与山体走向近乎平行的系列纵向古河道,“可知,古河道变迁与冰川进退和降水变化相关,古河道

向地势更低处南迁,说明河流流量变小,最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干,冰川退缩所致。气候变干情况下,植被

退化,导致进入河道的泥沙增多,河流动力下降:气候变干,冰川退缩,使河流径流量降低,河流动力下

降。在水动力下降和山体抬升共同影响下,北大河背向金塔南山南移。由此推出气候趋于变干:断裂带活

动加强。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袭夺是河系发展的一种现象。某科研考察小组经过考察推断,山东地区的东周河袭夺了沂河上源,

导致FG河段成为断头河。考察小组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有:在C处河流呈倒钩状弯曲,流向由向东北

流突然转向西南;CD段河床突然下切,形成谷中谷,并绘制了I—I'的横剖面图(如图b);FG河段谷底

宽浅,河床有大量沉积物,但河流水量十分细小:EF为沂河与东周河的分水岭,但同FG河段一样分布有大

量河流沉积物;图a为山东沂河、东周河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c为袭夺河附近的河床纵剖面图,

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地点与图a相同。

(1)考察小

流水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