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教案-高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1页
阁夜教案-高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2页
阁夜教案-高中语文教学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阁夜》教学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师生共同领悟体会“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诗歌学习探究方法。3、品味本诗的意境,感受杜甫深沉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的体会领悟。教学方法1.反复诵读吟咏2.在学生质疑、探究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理解诗文。教学时数1课时对话导入同学们已经学过杜甫许多的诗歌,你们对杜甫了解多少呢?(师小结:诗艺精湛是文学才华,忧国忧民是人格精神)王国维评价说,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杜甫晚年有一首诗,古人评价它为“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说“不仅仅在格律上形成典范,在内容上也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这首诗就是——《阁夜》。今天让我们走近《阁夜》,走进杜甫。(板书:《阁夜》)二、介绍背景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767),《阁夜》就是大历元年冬寓居西阁时所作。当时,剑南节度使郭英乂与西山都知兵马使崔旰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阁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师明确:诗歌的基调有扬抑之分,色调有冷暖之别。根据知人论世,我们基本界定本诗的朗读基调)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鉴赏是离不开朗诵的,朗读能带动对诗意的把握)初读:(学生个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①格律诗朗读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押韵、节拍、对仗和平仄)《阁夜》的体裁是七言律诗,讲究押韵,还要注意节奏,除了韵脚、节拍之外还要注意对仗和平仄。七言律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以“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为主。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阁夜》则是四联全对。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特点。除了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上的变化。在缓急、曲直中,融入自己的感情。2.再读:(老师范读)渲染气氛,烘托情感3.三读:(全班齐读)把握诗意,读出情感本文分析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在这首诗里有万千感慨。清朝杜诗学研究者卢世㴶说:“杜诗如《阁夜》……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他有哪些感慨呢?请同学们整理学案中的预习内容,两分钟后,我们一起交流探讨。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雪在什么时候停下?如此寒冷的冬夜,杜甫却没有睡觉,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分联体会。①首联——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追问:古人创作重视情与景的关系,所谓景因情设,情因景显。诗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哪个字能透出作者的心情?(明确:“寒”)。小结:诗词以一字见工拙。(苏轼语)一个“催”字,透露出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寒宵”的“寒”的情感词透露环境的冷清,也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板书:岁月如梭,沦落天涯)②颔联——思考:“五更”的这个时间有什么深意吗?明确:五更对应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理应是人们熟睡的时间。作者在这个时间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代表战争未歇的鼓角之声,也看到了雪停之后,群星闪烁倒映在三峡的场景。“鼓角声”指的是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黎明时分,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表明兵革未息,战争频繁。三峡山水倒映着天上的群星,水波动荡,星影也摇荡。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评论说,杜甫善于写实,他的写实却常带有象征的意味。(PPT显示)寂静的深夜里,鼓角声打破宁静,星影也因为水波而动荡。所以整个颔联所带给读者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动荡。在视听中表现出作者悲壮的情怀。(板书:乱世之音,乱世之象:悲壮)③在颈联里,作者还有什么情感的抒发?悲痛百姓的苦。当战争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乱世中百姓生活的艰辛。渔夫樵夫不时在传来“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和自伤身世的情感。(板书:时代特征,地方风情:悲痛)④尾联里,诗人为什么会提到这两个人物,这有何用意?诗人在夔州,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都已经化为一抔黄土,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强加自我安慰,表达了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感慨。文本探究①“夷歌数处起渔樵”怎么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呢?夷歌是指少数民族的歌谣。诗人在蜀地山区,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至此,把环境刻画得真实。一方面写出战争影响之深远,百姓遭受之深重,另一方面也隐隐透露出来自中原的杜甫的漂泊感。颈联两句,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在时空中,透过杜甫的视角,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离乱。动乱的时代,偏远的山区,都因为战争和杜甫结缘。(明确板书:时代特征,地方风情→悲痛)②“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你认同吗?为什么?最后两句诗是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眼前的一切都一样会成为历史的尘埃,我就不必太过介怀了。这是杜甫的本意吗?无奈自宽。(板书:人中英杰,寻常百姓→悲叹)拓展提升1.阅读下面一首诗,体会杜甫的思想感情。宿江边阁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阁在长江边,有山川之胜。此诗是未移寓前宿西阁之作。诗人通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明确:关心时事,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2.惠特曼一首诗说,我是肉体的诗人,我是灵魂的诗人。我占有地狱的痛苦,也占有天堂的愉快。有人说,这一句诗歌形容杜甫最合适不过,怎么理解?请以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这样一首诗。析:总结:他一生坎坷,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以积极用世的姿态和悲天悯人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他又是愉快的。他还能用毕生的时间践行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精神,是一种对生命虔诚的膜拜。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