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黄继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黄继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黄继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黄继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黄继光》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役、履”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2.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教学重点】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教学难点】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朝鲜战争,了解历史背景。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进行的战争。本文提到的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斗极为激烈的一场战役。而上甘岭作为五圣山的主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是一场极为关键的战役。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美军使用300多门火炮和大量坦克、飞机等军事装备,向上甘岭阵地倾泻了5000多枚炸弹和190多万发炮弹。面对强大的敌人,志愿军凭借着坚强的意志顽强斗争,共打退敌人600多次冲锋。最终取得胜利,收复了全部阵地。2.谈话导入:为了抗击美国侵略,支援朝鲜人民,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年仅21岁的黄继光就是其中的一员。(板书:黄继光)3.过渡: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场,去认识这位伟大的英雄。设计意图:补充背景知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为感受黄继光的英雄形象做铺垫。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3)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黄继光什么英雄事迹?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战役(yì)屡(lǚ)次启(qǐ)明星参谋(móu)长摧(cuī)毁匍(pú)匐(fú)牺(xī)牲冰雹(báo)晕(yūn)倒胸膛(táng)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yìlǚqǐcuībáoyūntáng役屡启摧雹晕膛教师点拨:(1)“役”读“yì”,本义是“战争”“强迫驱使”等,可以组词“战役、劳役、奴役”等。(2)“屡”读“lǚ”,本义是“屡次、多次”,可以组词“屡教不改、屡战屡胜”等。(3)“摧”读“cuī”,本义是“折断、破坏”,可以组词“摧残、摧眉折腰”等。(4)“雹”是雨字头,说明它与天气现象有关。“冰雹”是空气中的水汽因温度急剧下降,而结成的较大的冰团。(5)“晕”是多音字,可以借助字典,了解两个读音的意思:读“yūn”时,是“昏迷或者头脑不清”的意思,可以组词“晕倒、晕厥”等;读“yùn”时,表示“光晕”或“头发昏”,可以组词“日晕、晕车”等。(6)“膛”是月字旁,说明它与身体部位有关,意为“胸腔”,可以组词“胸膛、上膛”等。4.整体把握,了解英雄事迹。引导:课文写了黄继光什么英雄事迹?预设:课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识记。集中识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了解英雄事迹。三、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2.探究过程(1)快速默读课文,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和动作的句子。(2)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感受黄继光的英雄品质,批注自己的感受。(3)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总结。3.探究活动(1)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黄继光语言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句子,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后汇报:你从这些描写黄继光语言和动作的句子中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气概?点拨:请各小组分别派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坚决请战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①预设:“愤怒地注视着”和“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让人感受到黄继光主动请缨时的坚定信念。(板书:愤怒注视转过身坚定地说坚决请战)②追问:那么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坚决请战的呢?请你结合1至4自然段中的相关句子说一说。学生自读,提取信息。预设1:“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夺取高地时间非常紧迫。预设2:“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夺取高地任务非常艰巨。预设3:“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营参谋长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夺取高地至关重要,刻不容缓。③你能结合当时的情况,把句式补充完整,读一读吗?出示: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在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预设:在坚持战斗了四天四夜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在屡次突击,都被敌人比雨点还密的子弹压回来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在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攻下高地任务刻不容缓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④小结:从黄继光坚决请战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板书:视死如归)负伤前进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①预设:我从“用尽全身的力气”和“顽强地向前爬”这些动作描写中感受到黄继光负伤前进时的英勇顽强。(板书:用尽全身的力气顽强地向前爬负伤前进)②追问:在“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指引着黄继光向前爬?预设1:是对祖国的热爱让他顽强地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预设2:是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让他英勇地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壮烈牺牲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①预设:我从黄继光两次“站起来”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黄继光的英勇无畏。想象着猛扑上去,用胸膛堵住枪口的动作,我感受到黄继光面对炮火时毫不畏惧,视死如归。他的壮烈牺牲让我十分感动。(板书:猛扑上去用胸膛堵住枪口壮烈牺牲)②追问:,那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呢?请你结合上下文中的相关句子说一说。学生自读,提取信息。预设1:“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孤军奋战,责任非常重大。预设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敌人机枪扫射,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非常危险。预设3:“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火力仍被压制,但天快亮了,情况万分紧急。③你能结合当时的情况,把句式补充完整,读一读吗?出示:在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在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在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预设:在队友倒下,重任落在黄继光肩上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在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在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④小结:在这样的情况下,身负重伤的黄继光站起来了!他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气魄!堵住枪口,他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板书:英勇顽强)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自主阅读,圈画描写黄继光动作、语言的语句,有利于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既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也能检验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掌握与落实情况。四、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描写黄继光坚决请战,负伤前进,壮烈牺牲时的动作、语言,感受到了黄继光在战场上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的形象。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像黄继光一样的英雄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他们的精神仍将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里,代代相传,永不磨灭!五、拓展延伸过渡:黄继光是抗美援朝的特级英雄,那么和平年代的钱学森又是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国工作,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①1950年,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打包公司打包。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离开美国!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②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十分钟就来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半个月时间,他就消瘦了很多。美国当局对钱学森的迫害,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钱学森。他们募捐一万五千美元,把钱学森从拘留所里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③他坚持斗争了五年。③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关于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1955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同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④批注:①我从“立即决定”中读出了钱学森决定放弃一切,报效祖国,爱国之心坚定而热切。②我从“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离开美国!”和“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等语句中感受到美国手段卑劣,无中生有,强硬阻挠钱学森回国。③面对美国当局无止尽的阻挠和迫害,钱学森仍不屈服,始终没有放弃回国,可以看出他对祖国的热爱。④我从“终于”一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