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卷11_第1页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卷11_第2页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卷11_第3页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卷11_第4页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卷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模拟试卷11卷面总分:77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77题练习次数:15次

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社会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因此其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2.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A项所述的是法的时间效力,法律须经公布后始得生效。它表述了一个重要的民主原则,即不经公布的法,公民可以不遵守,以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法的名义任意地惩治处于弱势的民众,该项正确,为应选项。B项中,规定解决法律之间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的规范应为根本法--宪法,而不是基本法律,故该项错误。C项中,法律无溯及力的含义是:新法对过去不生效,旧法仍然对过去起作用,这是从旧原则而非从新原则,故该项错误。D项中,前半句正确,但后半句错误。公民是不能因不知法而被免罪的,法对人的效力是以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等原则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是否知晓为标准。即没有公布是法律不具有管辖权的理由,但是不知晓并不构成免除管辖的条件。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3.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公民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按照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权利能力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一般权利能力,也叫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的公民所具有的权利能力;特殊权利能力,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而只是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才享有。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4.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法律文件按一定目的和标准使之规范化的活动属于()。

A.法典编纂

B.法律汇编

C.法律解释

D.法规清理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法律汇编又称法规汇编,是对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制定法律的活动;法律解释是指特定组织对法律规定原意的说明;法规清理是定期对不同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清理的活动,是保持法律统一性的一种方法。

5.法律关系参加者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6.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对宪法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原生宪法与派生宪法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本题是对宪法分类标准的考查。A项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B项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是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所作的分类;C项中的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分类,此外,依此标准对宪法的分类还包括协定宪法,即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对宪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关于D项,在宪法学中没有这种分类方法。所以本题应选择C项。

7.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査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调整方案。

A.整体

B.部分

C.重大

D.个别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我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5)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故选B项。在宪法部分的复习中,一些知识性的法条内容需要熟记,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命题的重点。

8.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批准后生效。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我国《宪法》第116条和《立法法》第66条的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省或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所以本题应选择D项。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具有特殊性质的党派组织形式

B.准国家权力机关

C.特别的参政议政的团体

D.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在我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同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爱国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机关,也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1982年《宪法》序言中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10.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决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由本条的规定可知,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决定的。

11.西周时期的中央司法官叫做()。

A.遂士

B.卿

C.乡士

D.大司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西周时期,大司寇为中央常设最高司法审判官,主要职责是“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即在周王领导下主管全国重大司法审判事务。对一些不能独立决定的案件,则需上报周王最后裁断,或由周王指派高级贵族进行议决。A项不正确,遂士是西周时期国都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B项不正确,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C项不正确,乡士是西周时期国都之外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

12.秦代朝廷和地方主管法律的官员对律令所作的权威性解释称()。

A.封诊式

B.廷行事

C.法律答问

D.令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法律答问是国家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因采用答问的形式,故称为“法律答问”,类似于后世的“律疏”。A项不正确,“封诊式”是关于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原因、治狱程式、调査勘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案例。B项不正确,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判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D项不正确,令即诏令,它是皇帝临时发布的命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3.在唐朝,附带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

A.出举

B.傅别

C.负债

D.便取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在唐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关系已相当复杂,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借贷债权债务关系,唐朝统治者重视以法律调整之。唐律中把借贷契约关系分为几种:一般附带计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举取”,所形成的债务称“息债”。B项不正确,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即债券,债券一分为二称“别”,债权人执左券,债务人持右券。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以债券为凭上诉于官府,司法官亦以债券为证审理有关债权、债务纠纷案件。C项不正确,唐律中把不计利息的借贷契约关系称为“负债”、“欠负”。D项不正确,唐律中把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便取”。

14.“充军”是()代创制的刑罚。

A.明

B.清

C.汉

D.宋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充军”刑创制于明代。明朝在全国遍设卫所,驻军防守。初期罪犯都发配边境卫所,以充军伍的不足,并以“屯种”为主。明律对文武官员犯私罪,均按地方远近发各卫所充军。罪犯充军伍,故名“充军”。B项不正确,清朝沿用了明代的充军刑,但是不再如明代先定徒、流等罪,再编发充军,而是以充军为本罪。C、D项不正确,汉、宋时还未有充军刑。

15.民法是()。

A.实体与程序统一法

B.强制性规范法

C.公法

D.权利法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此题考査民法的性质。A项错误,实体法是规定具体权利的规范,程序法是规定权利如何运作、保护的规范。而民法是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及财产权利的规范,属于实体法,而非程序法。B项错误,民法的基本理念是意思自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约定优于法定。因此,民法的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给当事人以很大的自由。C项错误,公法规范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涉及公共事务,而私法规范平等主体间的人身、财产关系,因此民法为私法,而非公法。D项正确,民法以权利为核心观念,虽然现代以来,强调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呈现社会本位的趋势,但社会本位仍然是以承认权利为前提的,因此,民法是权利法。

16.公民甲户籍地为湖北,去深圳亲戚家住了1个月,后来在北京做临时工达2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应以()为其住所。

A.湖北

B.北京

C.深圳

D.湖北、北京、深圳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的住所为其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即公民离开其住所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其住所。本题中甲离开其户籍地湖北,在北京做临时工达2年,北京为其经常居住地,故应认定为其住所。

17.我国《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该条属于哪种规范?()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非规范性法律条文

D.命令性规范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按照规范的内容,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作出或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授权性规范的作用在于,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去建立或改变他们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以建立和调节国家所需要的法律秩序。授权性规范具有任意性,既不强令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也不禁止人们不得作出一定作为,人们有行为选择的自由,授权性规范是关于主体权利的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都是义务性规范。命令性规范是要求法律关系主体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即规定必须为一定行为的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为一定行为的义务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规定的行为规则的内容是确定的,不允许主体一方或双方任意改变或违反,具有强制性,如果不履行,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8.下列机构中,具备法人资格的是()。

A.某政法大学法律系

B.某省财政厅

C.某县政府

D.某公司的分公司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此题考查法人资格的认定。A项某政法大学法律系只是大学的一个分支机构,其只能以某大学的名义,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为民事行为或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某政法大学法律系不具有法人资格。B项某省财政厅只是省政府的职能部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行为或承担民事责任,不是法人。C项某县政府有自己的独立经费和职能部门,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为民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某县政府为法人。D项某公司的分公司属于分支机构,在法律上没有独立性,不具有法人资格,其只能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活动,并由总公司承担其行为后果。所以,某公司的分公司不是法人。

19.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

A.只能是合法行为

B.只能是民事法律行为

C.只能是表意行为

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是民事主体基于其意志实施的,且能够产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行为不仅包括了合法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如侵权行为等。

20.行为人对()的错误认识,不构成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A.行为性质

B.对方当事人

C.标的物的规格

D.行为动机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是指由于行为人基于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民事行为,其误解的对象不包括动机。

2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权利是()。

A.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B.起诉权

C.实体权利

D.胜诉权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诉讼时效为消灭时效,诉讼时效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所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要注意,诉讼时效消灭的是胜诉权,并不是起诉权或程序意义上的诉权。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仍然存在。

22.宋庆龄基金会属于()。

A.社团法人

B.财团法人

C.营利法人

D.中间法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私法人依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社团法人是以人的存在为成立基础的法人,是人的组合。社团法人又包括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财团法人是以捐助的财产为成立基础的法人,是财产的组合。宋庆龄基金会是以捐献的财产为成立基础的法人,不属于社团法人,应为财团法人。

23.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确认为无效时,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

A.当然无效

B.仍然有效

C.另行签订协议后有效

D.修改补充后有效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依我国《民法典》第60条规定,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4.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用的是以()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A.保护原则

B.属人原则

C.属地原则

D.普遍原则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这道题考査的是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它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1)属地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以地域为标准,主张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均不适用本国刑法。(2)属人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以人的国籍为标准,主张凡是本国公民,无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非本国公民犯罪,均不适用本国刑法。(3)保护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以侵害的对象是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为标准,主张凡是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无论犯罪发生在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本国刑法。(4)普遍管辖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主张凡是侵害了为国际公约、条约规定所维护的各国共同利益的,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发生在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均适用本国刑法。我国采取的空间效力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为补充。

25.犯罪行为的最基本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性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是刑事违法性,三是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表现为对国家法律所保护的某一种利益关系的侵犯。如故意杀人罪,是对国家法律所保护的公民的生命权及其所体现的公民的生命的侵犯。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损害。没有社会危害性也就没有犯罪;当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不构成犯罪。社会危害性具体包括:(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利益;(2)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这里有量和质的关系。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我国刑法根据社会危害性的不同在刑法分则中将犯罪分为十类。理解社会危害性时应注意,并非所有客观结果严重的都是犯罪。如交通事故,也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但不一定构成犯罪。社会危害性应是对主观心理和客观结果的综合评价。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的特征,因为它揭示了国家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原因,阐明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选项D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性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范畴。

26.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一定分工的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显然,甲、丙在实施共同犯罪前并没有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属于典型的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甲、丙之间也不存在犯罪分工的问题,因而也不构成复杂的共同犯罪;抢劫罪并非必须具备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才能构成的犯罪,因此,甲、丙共同犯罪也不属于必要共同犯罪。

27.甲与乙有仇,某日甲向乙所居住的楼房投掷一枚炸弹,结果不仅将乙炸死,还引起大火,烧毁房屋数间。甲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法条竞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连续犯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法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的法律条文的情形。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由于法条竞合犯不属于罪数形态的表现形式,因而可以不予考虑。至于牵连犯和连续犯,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存在多个犯罪行为。本题中,甲的行为只有一个(向乙所居住的楼房投掷一枚炸弹),因而不属于牵连犯和连续犯。甲基于炸死乙的意图,存在两个罪过(杀人的直接故意和放火的间接故意),仅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即投掷一枚炸弹),而触犯了两个罪名(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这属于想象竞合犯。

28.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其一,起因条件,即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其二,时间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其三,对象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其四,主观条件,即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五,限度条件,即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29.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首先,李某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行为(在王家翻箱倒柜),而不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因此,李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预备。其次,李某最终未能达到盗窃的目的,其原因是因为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这一外在因素,而不是自动放弃盗窃,因此,他的行为也不属于犯罪中止。再次,因为李某最终没有实现盗窃的目的,即没有盗取有关财物,所以不构成犯罪既遂。李某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因素,使其不敢继续实施盗窃行为,这属于犯罪未遂的情形。

30.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一个电话,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王某的行为()。

A.属于立功表现

B.属于自首

C.属于坦白

D.不能视为自首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交待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的行为。从本案来看,王某是自动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自己的杀人罪行,显然属于自首,而非立功、坦白。

多选题(共40题,共40分)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A.修改和解释宪法

B.制定国家的基本法律

C.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宣布全国戒严

正确答案:B、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宪法赋予,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1)修改宪法;(2)监督宪法的实施;(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9)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1)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13)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14)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1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所以本题B项和C项正确。A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D项是国家主席的职权。

3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劳动权

C.休息权

D.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宪法所保障的有关经济活动或经济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保障,是社会权利与经济权利的统一。经济权利主要包括选择职业的自由、营业的自由、合同自由以及财产权等有关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权利。社会权利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或生存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受教育权等多项内容,因此本题选BCD。A项的表述不正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只是财产权受保护的一种表述方式,而不是财产权。

33.当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年满45周岁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是全国人大代表

D.具有中国国籍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我国《宪法》第79条第2款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故选ABD。是否为全国人大代表不影响某人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的资格,C项不正确。

34.我国宪法中有关()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也可以说成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国体反映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如何。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5.31.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这是因为()。

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

B.法律是以国家主权名义创立的

C.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本题考査法律的国家性。法律具有国家性是因为:(1)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制定和颁布;(2)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界域,这是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3)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本题选BCD。A选项不正确,因为尽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只有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才体现为法律。

36.法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哪几种形式?()

A.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

B.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C.由专门决定规定该法律的具体生效时间

D.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本题考査对法律的时间效力的了解。法律效力也称法律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律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三个方面。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生效及法律对其颁布实施前的时间和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法律生效的时间一般是根据法律的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自法律颁发之日起生效;(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3)由专门决定规定该法律的具体生效时间;(4)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故本题A、B、C、D四个选项都正确。

37.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法律制度

D.法律规则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定社会中的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各种内在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法律系统内部,构成法律系统的诸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作用。通说认为,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三种: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的体系中作为法律规范的指导思想、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原则。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概念。

38.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为()。

A.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

C.调整范围不同

D.实施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主义法的形成以国家的确认为标志,离开国家的确认不可能存在社会主义法;而社会主义道德属无产阶级道德范畴,它早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前就存在。(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主义法具有明确、正式的表现形式,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反这种规定的制裁或补救措施;而社会主义道德往往缺乏明确、正式的表现形式,通常只是指出人们应作出或不应作出某种行为的一般原则。(3)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法律调整的是那些要求并可能由国家评价和保证的社会关系;而道德调整的领域几乎囊括一切社会关系。(4)二者的实施方式不同。法律不但是一种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则,且其发生作用需要特殊的机制;而道德仅存在于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缺乏明确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在人们对权利与义务共识的基础上的。

39.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物

B.精神财富

C.作为

D.不作为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法律关系的客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财富。它们是一般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可以是保护性法律关系的客体。(2)物。既可表现为自然物,也可表现为人的劳动创造物。既可以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也可以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还可以是货币以及其他有价证券。(3)非物质财富。包括创作活动的产品和其他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性财富。(4)行为结果。一定的行为结果可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在通常情况下,往往直接把行为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故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40.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査制度主要有()。

A.由普通法院负责违宪审査

B.由专门机关负责违宪审查

C.由行政机关负责违宪审查

D.由立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法实施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看,违宪审査制度与宪法保障实施体制相一致,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1)由立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2)由司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3)由专门的机关负责违宪审査。故本题答案为ABD。C项之所以不正确,一是就事实而言,根本不存在由行政机关负责违宪审査的国家;二是违宪审査是对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是否违宪所作的审查,故从法理上和逻辑上说也不能由行政机关进行违宪审査。

41.在下列属性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为()。

A.阶级性

B.国家强制性

C.物质制约性

D.人民性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法的本质属性为统治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其他属性都是这两个属性在不同方面的反映,是这两个属性的表现形式。

42.法的质变包括()

A.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

B.法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C.法的重大修改

D.封建制法发展为资本主义制法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法的质变是指法随着其依附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法的质变。

4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法的规则的有()。

A.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

C.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D.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区分法律原则、规则的关键在于看其提供的法律规范的三要素是否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凡是对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行为模式均未明确规定的即为原则。

4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守法上的平等

B.立法上的平等

C.司法上的平等

D.反对特权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1)任何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守法上的平等。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追究,不允许任何违法分子逍遥法外,即司法上的平等。(3)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对于B项,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职权活动;公民只享有平等地选举代表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权利,但这不能称之为“立法上的平等”。

45.宪法的特征包括()。

A.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B.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C.宪法制定程序的特殊性

D.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6.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宪法一词的含义是指()。

A.一般的法律制度

B.优于刑法的基本法

C.颁布、实施法律

D.皇帝的诏书、谕旨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过的“宪法”一词大致有以下含义:(1)指一般的法律制度;(2)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3)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

47.汉代刑法适用原则的儒家化主要表现在()原则中。

A.自告减免刑罚

B.恤刑

C.亲亲得相首匿

D.上请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汉朝统治者为了标榜“为政以仁”,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一项重要的刑法适用原则。“亲亲得相首匿”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主张亲属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上请制度是汉律首创的封建官僚贵族所享有的一项法律特权。随着汉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特权意识的发展,当时规定了“上请”制度。所谓“上请”,即当官贵犯罪后,可以通过请示皇帝给予某些优待。自告减免刑罚的原则是秦朝确立的刑法适用原则。秦律规定,凡携带所借公物外逃,主动自首者,不以盗窃论处,而以逃亡论处。再如隶臣妾在服刑期间逃亡后又自首的,仅笞五十,补足期限。若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可减免处罚。

48.宋朝刑罚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折杖法

B.刺配刑

C.凌迟刑

D.流刑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宋太祖时期还规定了“刺配刑”,即“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剌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凌迟刑首用于五代时期,但属于法外刑,至宋代确立为法定刑,被广泛使用。选项D不正确,流刑的雏形在商朝已开始出现,至《开皇律》确定为封建五刑之一。

49.汉律规定的徒刑有()。

A.司寇

B.罚作

C.鬼薪

D.城旦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经过“文景之治”的刑制改革,汉代的劳役刑有了明确固定的刑期。这些劳役刑分别为:城旦,刑期四年;鬼薪白粲,刑期三年;司寇,刑期两年;罚作、复作,刑期一年;隶臣妾,刑期一年等。

50.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根本特点是()。

A.封建性

B.民主性

C.买办性

D.进步性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北洋政府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标榜实行“民主”、“共和”,实际上却是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利益的政权,其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拥有军事实力的封建军阀手中。

5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质意义上民法的是()。

A.民政部门颁布的拥军优属条例

B.民间团体依照宪法制定的成员行为规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D.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私房管理条例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民法可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在我国应为《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不仅包括民法典,还包括民事单行法、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法规、判例法、习惯法等。A项民政部门的拥军优属条例属于行政管理的法律,不属于民法。B项民间团体依照宪法制定的成员行为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拘束力,不属于法律规范,因此不是民法。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是民事单行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D项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私房管理条例,性质是行政法规,但其内容是规范民事法律关系的,属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52.下列民事行为中,不属于无效行为的是()。

A.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B.因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C.因受欺诈、胁迫并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D.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为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民法典对民法典关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作了修改,基于新法优于旧法的法理,对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认定应依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只有损害国家利益的,才无效,其他因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则是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53.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

A.权利人提出请求

B.提起诉讼

C.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

D.权利人死亡尚未找到继承人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民法典》规定,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不可抗力以及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A项与B项均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D项权利人死亡尚未找到继承人,是阻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客观情况,也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故选CD。

54.依照民法典规定,下列债权不得转让的是()。

A.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

B.未经债务人同意转让的债权

C.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D.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民法典》第79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55.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新颖性

B.先进性

C.创造性

D.实用性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谓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期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由此可见,发明创造是否具备新颖性,关键在于其是否已经被公开过从而成为现有技术。对此应注意:一是公开的时间标准以申请日为界,即凡是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公开过的技术均不具有新颖性,申请日以后包括当天的公开则不影响其新颖性。二是公开的地域标准采用世界性标准。三是不存在抵触申请,即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被他人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否则该申请即没有新颖性。根据《专利法》第24条的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在理解创造性时,要注意把握下列三点:一是专利法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是不同的,对发明创造性的要求高于对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要求;二是创造性判断的标准是现有技术即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三是创造性的实质就是发明创造的非显而易见性,从而具有一定的创造难度。具体来说,就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本质性区别特征并且有所前进。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实用性要求该发明创造在工业上具有可重复性和批量生产的可能或者使用的可能,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经济、技术或者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

56.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等价原则

B.有偿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正确答案: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我国民法典对民法基本原则作了专门的规定,可归纳如下: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AB不全面,故不能选。

57.下列各项可以用于质押的是()。

A.支票

B.存单

C.保函

D.债券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担保法》第75条第I项的规定,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都可以质押。保函的性质类似于保证,从属于其保证的债权,不得转让,不能用于质押。

58.能够引起债的绝对消灭的原因有()。

A.履行

B.抵销

C.提存

D.混同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依我国法律规定,债消灭的原因有抵销、混同、履行、解除、提存、免除等,这些都能够引起债的绝对消灭。

59.自然人的姓名权,包括()。

A.对自己命名的权利

B.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C.变更自已姓名的权利

D.排除他人侵害自己姓名的权利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本题考査自然人的姓名权的内容。自然人的姓名权包括决定、使用、变更自己姓名以及排除他人侵害自己姓名的权利。

60.A公司(卖方)与B公司(买方)签订了一份农机销售合同,价值40万元,约定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3%,合同成立后10天内,由B公司先行支付定金2万元。B公司依约支付定金后,A公司拒绝供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

B.B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违约金或双倍返还定金

C.B公司如果要求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则不适用继续履行

D.B公司如果要求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仍可适用继续履行

正确答案: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本题考査的是违约金、定金、继续履行三种责任方式的关系。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履行,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合同订立以后履行之前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支付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应加倍返还定金。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我国《民法典》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所以选项B正确。定金的种类包括成约定金(即以定金的支付为合同成立要件),证约定金(即以当事人支付定金的事实作为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的证明),解约定金(即以承担定金责任为保留解除合同权利的代价)和违约定金(即当事人如违反合同应承担定金责任)。根据我国法律关于当事人承担违约金责任并不免除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规定,违约方承担定金责任同样不能免除其继续履行的义务。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违约定金。如果当事人特别约定其设定的不是违约定金而是解约定金,则当事人可以在抛弃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以后解除合同,免除其继续履行合同的义务。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61.殷某在自然保护区内挖了一个陷阱准备捕杀大熊猫,一上山采药的老人落入陷阱死亡。殷某的行为构成()。

A.意外事件

B.过失致人死亡

C.间接故意杀人罪

D.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正确答案:B、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殷某在自然保护区内挖陷阱准备捕杀大熊猫,而大熊猫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因此,殷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同时,殷某应当预见到可能会有人误人陷阱,但没有预见到,其主观上的过失导致采药老人落入陷阱死亡,因此,殷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殷某对于采药老人死亡的后果,主观上并不存在故意,而是过失,因此,其行为不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当然也不属于意外事件。

62.《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下列哪些犯罪的死刑?()

A.盗窃罪

B.走私文物罪

C.票据诈骗罪

D.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过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具体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

63.下列犯罪中,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的是()。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罪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D.聚众哄抢罪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刑法》第242条第2款)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刑法》第291条),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法》第290条第1款)和聚众哄抢罪(《刑法》第268条)既可以由首要分子构成,又可以由积极参加的人员构成。

64.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

C.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三种不同情况:其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其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其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归个人使用的目的。因此,选项B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不属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

65.渎职犯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A.徇私枉法罪

B.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C.私放在押人员罪

D.枉法仲裁罪

正确答案:A、B、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刑法》第399、400条规定,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均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国家的司法公正。(2)客观方面为利用司法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下列枉法行为:①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②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③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为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特征是:(I)侵犯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与审判公正。(2)客观方面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出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判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放走,使其逃离监管的行为。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监管制度。(2)客观方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放走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选项D不正确,枉法仲裁罪是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的渎职犯罪,而非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66.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规定:《刑法》第228条、第342条、第410条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这一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有权解释

C.学理解释

D.类推解释

正确答案:A、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立法解释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司法解释的权力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故选A。学理解释是指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术理论角度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学理解释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权,故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又称“无权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则称“有权解释”。故选B。

67.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

C.贩卖毒品罪

D.放火罪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如下: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ABCD。

68.下列哪些犯罪属于危险犯?()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绑架罪

D.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A、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所谓危险犯,指的是这样一种犯罪形态:其犯罪既遂的构成,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但是不要求犯罪行为实际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破坏交通设施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危险犯。绑架罪属于行为犯,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二者均非危险犯。

69.下列犯罪中,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有()。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保险诈骗罪

正确答案:A、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其主体。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其主体。保险诈骗罪是指违反保险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其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故选AD。

70.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A.继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根据刑法理论,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情形,即处断的一罪。属于处断的一罪的犯罪形态包括三种: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而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而非处断的一罪。

问答题(共7题,共7分)

71.个体工商户张山因购货急需,由其同乡好友马乃作一般保证人,向另一个体工商户王如林借款5万元,在借款合同上马乃以一般保证人的身份签字。后来,张山因经营不善,为逃债举家出走,下落不明。一年后债务到期,张山没有偿还债务。于是王如林直接向马乃索债。马乃以自己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享有先诉抗辩权,在王如林没有提起诉讼或仲裁并就张山的财产强制执行前,自己没有义务清偿为由,拒绝王如林的请求。王如林诉至法院,要求马乃履行保证义务,清偿张山所欠债务。

(1)张、马、王之间形成何种法律关系,有何法律依据?

(2)这种关系是否变化,适用法律有否变化?

(3)马乃应否清偿张山所欠债务,理由和根据何在?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1)张山、王如林、马乃三人是借款合同关系和保证关系,张山与王如林之间为借款合同关系,故张山的债务是主债务,马乃因在主合同中以一般保证人身份签字而成为保证人,其保证责任是从债务。

(2)马乃系一般保证人,依法理及担保法的规定,享有先诉抗辩权,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但由于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则一般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该案中马乃系一般保证人,其以先诉抗辩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是有依据的,但后来债务人张山因逃债举家出走,导致债权人王如林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于是出现了一般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的法定情形。

(3)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根据《担保法》第17条关于在一定情况下一般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规定,马乃应当清偿张山所欠王如林的债务。

72.2000年9月5日,某市公安局黄桥派出所治安警察魏某和杨某以涉嫌盗窃为由将郭某带至派出所,对其刑讯逼供,致其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事发后,公安局对郭某表示赔礼道歉,魏某、杨某也因此受到刑事处罚。郭某请求公安局和魏某、杨某对其因刑讯逼供所致身体残疾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的赔偿责任性质如何?为什么?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详解】

本题考査的是对于国家赔偿责任的理解和运用。

《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是有关国家赔偿责任的规定,该责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损害必须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造成的。(2)损害必须是行使职权所造成的。

(3)损害必须是行为人行使职权中的不法行为所造成的,如果致害行为没有违法性,即使造成损害,也不能构成国家赔偿责任。

国家机关侵权责任的免责条件:国家机关的侵权责任在下列情况下是可以免除的:一是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致人损害的;二是因公民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73.李、王二人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互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