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寒夜作品研究开题报告4900字》_第1页
论《寒夜作品研究开题报告4900字》_第2页
论《寒夜作品研究开题报告49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开题报告拟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一、选题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目的:曾树生是《寒夜》中的女主人公之一,作为旧社会的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她有着反叛精神、乐观精神和独立人格的特质,同时她也是一个追求生活享乐、易于妥协的女性。本论文将探析曾树生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角色定位,并思考女性对自我命运的抗争和妥协。意义:二十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中国,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曲折起伏的社会事件,矛盾复杂的社会心理,尖锐的阶级矛盾占据人们的生活。在此政治背景下,作家们被卷入时代的潮流中,顺应时代思想文化需求,创造出一批生于封建社会,带有封建根性,却毅然反抗,勇敢与时代斗争的女性角色。本文以曾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社会背景对曾树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的影响,对于她身上的抗争和妥协精神值得当下女性引发对自我命运的思考,对于探讨女性的出路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寒夜》通过家庭生活叙事,以抗战后期国统区生活为背景,揭示了由婆媳矛盾导致的家庭破裂悲剧。学界普遍认为,作家无意于纠缠到底是谁应为悲剧负责,而是对三个主人公都给予深切的同情和怜悯。他们是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产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既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普通平民百姓,又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读书人,双重身份使他们既拥有不凡的追求,又不得不安于现实生活。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展开对《寒夜》的研究,重点聚焦矛盾、汪文宣与曾树生的爱情、曾树生自我命运选择上。张沂南认为曾树生是一个接受过传统文化习染的女性,世代相袭的伦理道德对她依然具有影响力。因此,虽然她看重自尊平等,为了丈夫,却多次忍受了婆婆的刁难;虽然她对丈夫的懦弱已经非常失望,面对重病在身的汪文宣却难以一走了之,她很难用个性解放、个人奋斗的思想来安慰自己、开脱自己。江倩认为汪母与曾树生的冲突既不是单纯的婆婆对儿媳的逼迫,也不是单纯的儿媳对婆婆的逼迫,而是一种彼此的互相伤害。刘慧英《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一一以女权批评解读巴金的<寒夜>》认为曾树生提供了对中国妇女出路的思考:曾树生出走后既不能丢弃女人的特性,又要独自面对生活的难题,在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存。江倩《论<寒夜>中婆媳关系的描写及其社会文化内涵》从女性形象入手,以作者如何塑造汪母和曾树生形象为切入口,审视作品传达的社会文化思考,探寻形成冲突关系的原因,评价婆媳形象及其关系在巴金创作中的意义。但是,女性主义视角仅限于解读文本中的女性,视野过于狭窄。以性别为分析标准,忽略了女性的社会属性。而日本学者河村昌子独辟蹊径,根据女子受教育内容的差异,分析晚清女子教育和民国新式教育对汪母和曾树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的不同影响。郭运恒认为《寒夜》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写陈主任约曾树生出去散步的时候这一细节非常深刻的揭示了她当时的复杂内心活动。像这样丰富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引发读者对人物性格的更多思考和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婆媳关系的视角展开对《寒夜》的研究,高谨认为婆媳形象及其关系的成功展示标志着巴金贯穿始终的现代女性观更趋全面,对女性的关怀更趋深沉。作为现代民主主义作家,巴金始终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女性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关怀,女性的生存权、自主权、平等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都是他毕生关注的。阎浩岗认为这部小说主要是为了谴责旧社会、旧制度,使小说成为对旧社会和旧制度的沉痛的控诉。但是,婆媳矛盾、夫妻离异这样的家庭悲剧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由此意义上来说,将《寒夜》的悲剧原因全部归结于社会黑暗太过武断,人格的差异以及性格缺点才是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翟应增认为曾树生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媳妇,她可以不听命于丈夫、屈服与婆婆。在曾树生以往的经历中,几乎可以感受到“五四”新文化为中国现代女性带来的一切恩惠。由于比“五四”时期的女性稍晚几年,她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已大大改变,几乎不需要付出过多的努力,就可以享有较为宽松的生活,她决定离家出走时并没有受到来自丈夫或其他人的阻拦,至少她不必象花金子、瑞贞那样逃离家庭。所以,面对传统思想的攻击,曾树生在精神上充满了新女性的自信与优越。通过曾树生形象,读者完全感受到了“五四”新文化给中国社会和中国家庭带来的深刻变化。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对《寒夜》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中,当属陈少华观点标新立异,他认为,“汪文宣内心结构中的二项冲突导致了他的毁灭,分裂的自我与焦虑的症状表明深层的压抑来自对家庭权威的服从以及对文化规训的认同;主体性的匾乏与成长中的阉割息息相关。”汪文宣的生存环境是苦难,母亲对他自由意志的遏制是苦难,重伦理而轻个性亦是心灵的苦难。此理论填补了《寒夜》研究中一些被忽略、被遮蔽的空白。江倩认为曾树生的出走与娜拉的出走相比,有一种更深层的原因一一她的生命期待不能够得到满足。她的出走儿乎带有某种必然性。婆媳矛盾和战乱动荡都不过是表层的原因罢了。曾树生和汪文宣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曾树生追求自由和幸福没有错,汪文宣软弱的“老好人”性格也值得理解同情。这一切都是因为生命期待不能够得到满足。这也给曾树生的出走蒙上了一层宿命性和悲剧的必然性。辜也平认为作为巴金的成熟之作,《寒夜》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不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褒贬分明,对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分而论之。他写《寒夜》,既不作简单的是非判断,也不单纯地表现爱恨情感取向,而是将所有感情化为包容与理解。作家以小见大,用冷峻的笔触通过描写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尤其是选择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永远为人津津乐道又最难以评说的婆媳关系入手,观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思考如何将新思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难题,展现知识分子陷入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两难境遇,探寻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从叙事艺术的视角对《寒夜》研究。《寒夜》在结构、语言等叙事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学术界对《寒夜》的叙事研究较多,经笔者整理得以下几篇:辜也平《传统叙事母题的现代语义——<寒夜>人物论》,本文通过对汪母、汪文宣以及曾树生的人物心理的深层次判研,揭示作者借传统的家庭叙事母体进行读者层面的关于现代个体发展的拷问。王承新《圆熟精湛的艺术深沉悲切的控诉——从<寒夜>看巴金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本文以《寒夜》为例,论证巴金在环境、人物以及细节与心理描写等方面的艺术成就,揭示巴金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成熟。河村昌子《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本文作者以文中呈现的与汪母和曾树生的有关数据为依据,详细探究婆媳两代人教育状况的差异,从而论述现实中的产生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同时,作者从小说尾声的叙事处理中窥见巴金的新生意识。陈国恩《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论巴金的<寒夜>》,本文在分析曾树生与汪母具有内在矛盾行为的过程中窥见《寒夜》存在的本文裂隙,揭示巴金在文本中创造的以主观意图干预人物行为的心理叙事手法,从而达到制造悲剧艺术效果的创作目的。肖照东《守与放——巴金<寒夜>叙事结构的分析》,本文立足于《寒夜》守与放的行为关键元素,以历时性向度与共时性向度的叙事结构为研究方向,揭示作家在特定时代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刘超《从“病室”到“阁楼”:论<第四病室>和<寒夜>的空间叙事》,把《第四病室》与《寒夜》进行空间叙事形态的研究,从而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情节的多层次推进以及巴金先生关于“病室”意象的创作意识指向。近年来,学术界对《寒夜》的叙事研究较多,而且将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引入到《寒夜》研究中,力比多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俄狄浦斯情节等理论丰富了《寒夜》研究。但是,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多缺乏深入分析,很多只停留在现象研究。同时,通过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对曾树生的妻性与女性的研究很多都只是较为简单的在其他人物介绍中一笔带过,因此,本文对曾树生的妻性与女性展开研究,以期望丰富相关理论研究。参考文献:[1]阎浩岗.不同生命欲求之间的冲突——重读《寒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2]郭运恒.论巴金小说《寒夜》中的隔膜主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张沂南.论女性自我生命选择──也谈《寒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02)[4]江倩.论《寒夜》中婆媳关系的描写及其社会文化内涵[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03)[5]高谨.从《寒夜》婆媳关系看巴金对五四精神的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4.[6]辜也平.传统叙事母题的现代语义──《寒夜》人物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01)[7]王承新.圆熟精湛的艺术深沉悲切的控诉─—从《寒夜》看巴金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8]河村昌子.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02)[9]陈国恩.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论巴金的《寒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10]周立民.从《寒夜》初版本后记的修改谈一场文坛论争[J].现代中文学刊,2019(03)[11]陈少华.二项冲突中的毁灭——《寒夜》中汪文宣症状的解读[J].文学评论,2002(02)[12]翟应增.《寒夜》与巴金的“创伤性记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04)[13]姚娣.小说《寒夜》中婆媳冲突话语分析[D].安庆师范大学,2016.[14]刘超.从“病室”到“阁楼”:论<第四病室>和<寒夜>的空间叙事[D].重庆师范大学.2018.[15]肖照东.守与放——巴金<寒夜>叙事结构的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二、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设计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结果):《寒夜》是巴金最具思想艺术价值的作品,堪称书写婆媳矛盾的经典之作,极具深度。小说讲述的是“好人的悲剧”,成功地塑造了汪母、汪文宣和曾树生三个人物形象。作家细致传神地描绘他们的家庭生活,不仅成功地展示现实和人物的复杂性,而且深入人物内心。本文就对《寒夜》中的曾树生的妻性和女性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分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思想性格特点,主要包括曾树生的个性解放与爱慕虚荣、曾树生的毫无主见与不甘屈服以及曾树生的善良正直与追求理想。其次分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包括曾树生叛逆的儿媳角色、曾树生的妻子角色:充满爱怜却又倍感寂寞、曾树生苍白的母性角色以及曾树生独特的女性角色。接着分析《寒夜》中曾树生的悲剧根源,包括黑暗社会、传统观念和婚姻缺失。最后是《寒夜》中曾树生妻性与女性的社会意义,包括个体意识:妥协与反抗,女性价值:传统与求新,社会世态:苦难与幸福。以期望探索出当代女性如何更好的兼顾自由与伦理,实现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有效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引言2.《寒夜》中曾树生的思想性格特点2.1曾树生的个性解放与爱慕虚荣2.1.1个性解放2.1.2爱慕虛荣2.2曾树生的追求理想与不甘屈服2.2.1不甘屈服2.2.2追求理想3.《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3.1曾树生叛逆的儿媳角色3.2曾树生寂寞的妻子角色3.3曾树生苍白的母性角色3.4曾树生独特的女性角色4.《寒夜》中曾树生的悲剧根源4.1黑暗社会4.2传统观念4.3婚姻缺失5.《寒夜》中曾树生妻性与女性的社会启示5.1个体意识:妥协与反抗5.2女性价值:传统与求新5.3社会世态:苦难与幸福6.结语7.参考文献三、研究/设计方案(包括研究/设计方法、技术路线,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围绕本课题已经查阅了与《寒夜》中曾树生形象相关的文献,并且列出了一个基本的大纲,通过对《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研究,进一步探讨现代知识女性的命运形象。在此之间,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各位教授和专家所学的文献期刊等,还对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