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评改指导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定稿)_第1页
《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评改指导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定稿)_第2页
《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评改指导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定稿)_第3页
《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评改指导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定稿)_第4页
《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评改指导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第一单元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今天让我们用文字写写“家乡的风俗”,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去感受迷人的民俗文化吧!家乡的风俗

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了解到本次的写作内容是什么了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帮助锁定写作内容

请你读一读这三段文字,并说一说它们对本次习作有什么帮助。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如,“听爸爸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或“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然后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

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具体过程习作前搜集资料的途径内容内容内容帮助梳理习作思路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请你读一读,勾画出本次习作中要注意的地方。

写好以后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全班同学的习作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习作后写完后的要求建议②①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介绍家乡一种风俗或写写参加一次风俗的活动体验。要根据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内容主次,要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并加入自己的风俗体验。“家乡的风俗”调查表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资料交流合作探究风俗名称特色活动你的感受相关传说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探究任务合作探究《家乡的风俗》习作构思单风俗名称:介绍以下几个方面:(1)

(2)(3)……参加过的风俗活动:活动中最难忘的场景及感受:(1)(2)(3)……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你要介绍的风俗或参加过的风俗活动是什么?探究活动

盖新房上梁的仪式

小孩子满月抓周的仪式

端午节挂香袋

清明节做清明团子……

课前我们都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其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你要介绍的风俗或风俗活动是什么?探究活动

你最感兴趣的风俗是什么呢?请你填一填习作构思单。你最感兴趣的风俗是什么呢?小组交流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从传统节日打开思路,可以写:春节从生活礼仪打开思路,可以写:丧葬你要介绍的风俗或风俗活动是什么?探究活动

我们家乡有很多风俗习惯,我们归纳一下可以写哪些吧!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婚嫁祭祀乔居…………满月班级交流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探究活动

选择最感兴趣的风俗,试着在其中一个习作构思单中将你想写的内容简单梳理记录。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或者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呢?提示:

交流过程中如果想到其他要点,可以在习作构思单上添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探究活动班级交流介绍清明节做清明团子的经历时,我们可以写写参加这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制作的具体过程,以及“我”制作时的感受。介绍端午节风俗时,我们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端午节的活动形式。介绍满月抓周时,我们可以写写抓周背后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加入自己的风俗体验。

大家分享的风俗一定很有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你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探究活动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探究活动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写得引人入胜呢?读读《北京的春节》,想一想老舍先生是如何介绍北京春节的风俗的?

老舍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详细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人们的民俗活动,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你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探究活动

请读一读课文片段,思考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是怎样写腊月二十三的风俗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全班朗读习俗特点习俗的由来穿插风俗的特点或来历你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探究活动

请读一读课文片段,思考老舍先生又是怎样写除夕的风俗?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全班朗读总分结构味色声全方位,多角度你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探究活动

《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重点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写?班级交流

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

能表现北京独特风俗的莫过于这几天。

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详略得当你准备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家乡的风俗》习作构思单风俗名称:介绍以下几个方面:(1)

(2)

)(3)

)……参加过的风俗活动:活动中最难忘的场景及感受:(1)

(2)

)(3)

)……修改完善

回顾《北京的春节》后,你对刚才列出的感兴趣的风俗以及想详细介绍的内容,又有哪些新的想法?

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次修改你的习作构思单。在括号中标出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我想说说……交流分享交流提示

结合自己的习作构思单,说说自己打算写哪一种风俗或者写哪一次风俗活动经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重点写哪部分?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x方法小结习作:家乡的风俗方法点拨穿插风俗的特点或来历全方位,多角度详略得当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梳理写作思路明确习作要求习作要求: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要根据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确定内容主次,要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并加入自己的风俗体验。3.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习作导入习作要求习作指导习作演练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结合自己的习作构思单进行习作吧!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家乡的风俗评改指导第一单元部编版·统编教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修改、完善这次的习作吧!《家乡的风俗》习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自评互评1.这篇习作是介绍一种风俗或自己参加风俗的活动经历吗?☆☆☆☆2.是否语言准确流畅,过渡自然?☆☆☆☆3.这篇习作抓住重点,突出风俗特色了吗?☆☆☆☆4.如果介绍风俗,是否从几个方面介绍,并加入自己的实际体验?☆☆☆☆☆☆5.如果写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是否重点描写了活动的现场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与看法?☆☆☆☆☆☆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评改作文吧!看看哪位同学的习作最能打动我们。让我们参看教材中的几个习作引导问题,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吧!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学习目标能够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欣赏、学习优秀作品以及精彩片段。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探究任务合作探究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让我们按照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吧!提示默读自己的习作。读结合习作,逐条解答评价内容中的五个问题。(后两个问题选一个即可)答你会给自己几颗☆?评自评习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自评互评1.这篇习作是介绍一种风俗或自己参加风俗的活动经历吗?☆☆☆☆2.是否语言准确流畅,过渡自然?☆☆☆☆3.这篇习作抓住重点,突出风俗特色了吗?☆☆☆☆4.如果介绍风俗,是否从几个方面介绍,并加入自己的实际体验?☆☆☆☆☆☆

5.如果写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是否重点描写了活动的现场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与看法?☆☆☆☆☆☆端午节——挂香袋在我的家乡,端午节那天有佩戴香袋的习俗。于是,我常常期盼端午节快点到来。对于小朋友而言,每年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挂香袋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再长大些上了小学,奶奶依旧会提前一天买好香袋挂在我和弟弟的床头。每当香袋的香气萦绕在我的身边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挂香袋,已成为我们过端午的习俗。世界上并无鬼神,但小小的香袋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老一辈对小一辈的祝福,更是人们对于平安的祈祷和祝愿,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这篇习作大致上介绍了端午挂香袋的习俗,但是事例过于简单,没有具体体现端午节挂香袋的习俗特点。我们在修改的时候要写清楚事例,还可以加入习俗的来历。

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更好地修改这篇习作?这篇习作存在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的修改方法吗?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片段1:在我的家乡,端午节那天有佩戴香袋的习俗。扩一扩,加入风俗的来历或特点。范例1: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那天有佩戴香袋的习俗。听奶奶讲,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古人常说五月是“百毒之月”,就是指这个月份气候潮湿,容易滋生各种毒虫。传说古时候,每年的四五月份,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查访民情,治理瘟疫。神仙发现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便惩恶护善,掏出五色香袋对善良的人说:“每年五月初五,你们同家里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癌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凡是戴着香袋的大人小孩,虫害见了便逃之天夭,而没有香袋的恶人们却因虫害毒疫身亡。后来,人们便在每年的端午节佩戴香袋,以求驱吉避凶。

加入端午节风俗的来历和特点,蒙上神秘色彩,为下文写“我”对端午节的认识作铺垫。风俗来历习俗特点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片段2:于是,我常常期盼端午节快点到来。加一加,加入参加风俗活动的实际体验。范例2:

于是,我常常期盼端午节快点到来。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总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胸前挂着的香袋,心中浮想联翩。连晚上睡觉都紧紧攥在手中不放,似乎小小的香袋里藏着无穷的秘密。对于端午的最初印象,就有了与别的节日不同的好奇与神秘。

加入自己独特的体验,这样写文章会更加生动,更让人产生共鸣。实际体验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片段3:对于小朋友而言,每年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挂香袋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

改一改,让情感表达更充分。范例3:

对于小朋友而言,每年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挂香袋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小时候,每到端午,我便追着问:“奶奶,奶奶,你今年准备给我买个什么样的香袋?一定要买个最漂亮的!”这样的期盼成为了我对端午最深刻的记忆。记得有一次,奶奶给我买了一个葫芦形香袋,上面是彩色丝线绣出的活灵活现、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我挂着香袋兴高采烈地去上幼儿园,一蹦一跳地炫耀自己的“孙悟空”。班里大部分小朋友也挂了香袋,可大家还是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那天满心的自豪与欢喜至今仍记忆犹新。动作描写

能不能用一件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对小朋友来说挂香袋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呢?心理描写

加入具体的事例,“我”对香袋的喜爱跃然纸上。同时奶奶的形象贯穿其中,寥寥几笔便将奶奶的慈爱与香袋联系起来。语言描写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

端午节——挂香袋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那天有佩戴香袋的习俗。于是,我常常期盼端午节快点到来。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总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胸前挂着的香袋,心中浮想联翩。连晚上睡觉都紧紧攥在手中不放,似乎小小的香袋里藏着无穷的秘密。对于端午的最初印象,就有了与别的节日不同的好奇与神秘。听奶奶讲,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古人常说五月是“百毒之月”,就是指这个月份气候潮湿,容易滋生各种毒虫。传说古时候,每年的四五月份,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查访民情,治理瘟疫。神仙发现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便惩恶护善,掏出五色香袋对善良的人说:“每年五月初五,你们同家里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癌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凡是戴着香袋的大人小孩,虫害见了便逃之天

你觉得修改后的习作达到习作要求了吗?加入端午节香袋的传说,为全文蒙上神秘色彩。描写“我”对端午节香袋的实际体验,表达了“我”对端午香袋的好奇与喜爱。夭,而没有香袋的恶人们却因虫害毒疫身亡。后来,人们便在每年的端午节佩戴香袋,以求驱吉避凶。对于小朋友而言,每年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挂香袋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小时候,每到端午,我便追着问:“奶奶,奶奶,你今年准备给我买个什么样的香袋?一定要买个最漂亮的!”这样的期盼成为了我对端午最深刻的记忆。记得有一次,奶奶给我买了一个葫芦形香袋,上面是彩色丝线绣出的活灵活现、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我挂着香袋兴高采烈地去上幼儿园,一蹦一跳地炫耀自己的“孙悟空”。班里大部分小朋友也挂了香袋,可大家还是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那天满心的自豪与欢喜至今仍记忆犹新。再长大些上了小学,奶奶依旧会提前一天买好香袋挂在我和弟弟的床头。每当香袋的香气萦绕在我的身边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挂香袋,已成为我们过端午的习俗。世界上并无鬼神,但小小的香袋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老一辈对小一辈的祝福,更是人们对于平安的祈祷和祝愿,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细节描写小作者端午节挂“孙悟空”香袋的神气与自豪。端午节挂香袋背后的文化内涵。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

去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刚好要做青团,我自告奋勇地要求帮忙。在外婆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制作青团。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我心里美滋滋的。

仅用“指导”一词不能表现外婆如何教“我”制作青团,也没有具体写“我”学会后是怎么制作的。

没有总体介绍清明节的风俗。

没有融入自身的实际体验。谁能说说这个习作片段存在什么问题?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你能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吗?

去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刚好要做青团,我自告奋勇地要求帮忙。在外婆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制作青团。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我心里美滋滋的。

可以加入外婆制作青团的动作描写,从而激发“我”学做青团的兴趣,使当时的场景更真实、具体。

可以加入清明节的风俗,使得文章承接更加自然。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

最后可以加入“我”对做清明团子风俗活动的感受与看法。

可以加入“我”学做青团的切身体会,以及制作成功后品尝青团的兴奋之情。

去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刚好要做青团,我自告奋勇地要求帮忙。在外婆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制作青团。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我心里美滋滋的。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每当清明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祭拜先人。除了祭拜的方式大致相同之外,各地也有一些特色习俗,比如:踏青、荡秋千、插柳等。在我们家乡清明时除了祭扫先人,吃青团也是一项少不了的“传统项目”。去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外婆家过的。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刚好要做青团,我自告奋勇要求帮忙。外婆准备了三种青团子,绿色是艾草的,黄色是南瓜的,紫色是紫薯的,每种都是我爱吃的,豆沙馅更是我的最爱。我以前没做过,所以先观摩。我紧盯住外婆的手,只见外婆先把青团子搓成长条,然后摘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团子,捏扁后装入豆沙馅,手指左捏右捏地收口,稍微搓几下,一个漂亮的青团就做好了,整个过程干净利索。我看外婆做起来很轻松,也觉得不难,便对青团子“下手了”。一开始还很顺利,可到收口时,怎么也合不起来,馅料总是漏出来,原来是我馅料放多了。外婆手指翻飞,很快帮我给它做了个“外科手术”,终于把我的“处女作”拯救回来了。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终于掌握了技巧,越做越熟练。没多久,青团就都做好了。外婆在蒸锅里倒上水,架上蒸架,铺上纱布,把青团一个个排列上去,白色的纱布上交错排列着三色青团,好看极了。嘴还没吃,眼睛已经饱了。蒸了二十来分钟,美味的青团就出炉啦。我吃着自己做的青团格外香甜,一口气吃了三个,撑得午饭都没吃多少。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总是飘着淡淡的清香,那是青团的味道,也是外婆的味道!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小组讨论、修改,并推选代表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提示:同桌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家乡的风俗”分享会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让我们按照评价内容评价同桌的习作吧!评价阅读同桌的习作。读结合习作,逐条查找评价内容中五个问题的答案。(后两个问题选一个即可)找你会给同桌的习作几颗☆?评同桌你有什么修改建议?写习作评价表☆评价内容自评互评1.这篇习作是介绍一种风俗或自己参加风俗的活动经历吗?☆☆☆☆

2.是否语言准确流畅,过渡自然?☆☆☆☆

3.这篇习作抓住重点,突出风俗特色了吗?☆☆☆☆4.如果介绍风俗,是否从几个方面介绍,并加入自己的实际体验?☆☆☆☆☆☆

5.如果写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是否重点描写了活动的现场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与看法?☆☆☆☆☆☆推荐佳作:1.《

》2.……

推荐语段:

;2.……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班级分享佳作或精彩语段。习作:家乡的风俗评改指导明确评价标准掌握修改方法评改、分享习作习作导入评改指导习作分享佳作赏析布置作业方法小结☼扩一扩,加入风俗的来历和特点。☼加一加,加入参加风俗活动的实际体验。☼改一改,让情感表达更充分。x元宵闹花灯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闹花灯。元宵节的晚上,大街上,公园里,处处挂满了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花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特别奇怪,为什么元宵夜一定要闹花灯呢?妈妈告诉我,在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人间被人们误杀。天帝知道后震怒,下令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了天帝,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从此元宵节闹花灯便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每年元宵节,市里都会举行元宵节花灯会。有人物的动物的,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从这条街的一头走到那头,满眼都是花灯,满眼都是看花灯的人。花灯和人在光与影的交错下,重重叠叠,模模糊糊,让人分不清梦境与现实。①开门见山,写出我“我”喜欢元宵节闹花灯这一风俗。

③整体写元宵节灯会上各式各样的灯,以及街头热闹的景象。②加入神话传说,说明元宵闹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