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1页
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2页
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3页
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4页
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STS教育的内涵与特点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社会问题等背景下形成的教育思潮,旨在培养大众的科学技术素质,培养和训练个体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在决策和实践中强调社会价值取向。STS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社会因素纳入科学教育之中,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使科学、技术、社会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其基本特点表现为:1.在教育目标上强调现代科学技术素养。20世纪80年代初,STS教育以“科学为大众”(ScienceforAll)作为挑战学校传统科学教育的标志性口号,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其目的是要使普通公民提高科学技术素养,能够面对未来的科技社会,参与社会、政治和个人的选择。STS教育强调把科学技术素养放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强调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中考虑到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价值渗透和社会背景。STS教育认为,科学技术素养不仅是人们认识和判断科学技术价值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和承担这种责任的基本条件。只有当人们具备科学技术素养时,他们才能够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以最小的代价在最大程度上获得科学技术赋予人类的利益。2.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STS教育通过全面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中的运用,凸现科学价值和伦理发展。一是强调科学价值和信念的教育,有助于学习者认识科学的价值和科学限度,促进伦理和道德观念的发展;二是促进学者进一步进行价值的选择和道德决策;三是强调对有关环境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决策时,影响价值判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世界观,是人对自然世界和社会的看法。3.在内容构成上强调综合化。STS教育综合理解的课程强调知识的多种形式,而不是把知识看成是分离的独立的体系,尽管知识的多种形式确实有其独立的体系存在,但必须让学习者明白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与相互补充关系。因此,STS教育课程大多以当今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或生活问题为中心来综合性编排内容,试图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参与经济生活、政治决策、公众对话等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同时,强调综合理解的STS教育综合化课程,还注意向学习者介绍尽可能宽泛的生活和认识方式,提供尽可能广泛的观点,使学习者能够用更为广泛且不同的概念体系来思考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现象和事实,最终将具有不同概念图式的主题统一到所学习研究的同一现实世界的现象或者问题中,学习者通过这些概念图式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可以学会全面、客观地理解现实世界,从多种视角真实地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4.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参与和探究。STS教育是典型的体验教育,它强调学习者的亲历,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体验。STS教育的体验与探究包含经历、情感和认知三层意思,它有时是指一种活动过程,有时是指活动的结果;它既可指情感方面的,也可指主客体的心理交融与合一,即主体在观念上暂时把自己当作客体,使自己根据客体的环境、立场和观点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从教育学的意义上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探究具有促进个体认识和情感发展的功能。即学习者通过对学习情境充分地、自主地体验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从具体操作过程来看,STS教育已走出单纯的理论灌输形式,重视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5.在评价范式上强调教育的“生态化”。STS教育评价范式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社会因素被列入科学教育的评价过程。评价不再局限在学科内容或者学习结果上,而是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STS教育的整个学习环境或者背景的评价。因此,保证整个科学教育系统的协调与“生态化”发展,是衡量评价是否合理和有效的最重要的原则。从STS教育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学习结果的评价来看,评价的目的表现为以实现多元化、平等机会的教育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判断与决策。二、STS教育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高校课程改革是在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对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人才规格、教学模式等进行的全面改革。STS教育这一在全球科学教育界兴起的科学教育改革运动,其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发展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对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树立明确的社会价值和伦理教育目标。高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等个性品质的全面、和谐、协调发展。在高校传统课程中,科学知识领域与道德价值之间是明显区分开来的,存在着过多地注重对自然力量的控制,轻视和忽视对人类伦理调控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对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进行决策都是科学考虑、价值考虑、道德考虑的混合物,因此,在高校课程改革中,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具体地说,高校课程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目标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技术文化的空间,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一种世界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等非自然力量必然要纳入人类责任的轨道。二是使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观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与大量的具体事物和问题情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课程联系社会,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了解和关心社会的人,成为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公民。2.课程设置向综合化发展。科学知识系统自身构成的特点,人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需要都要求高校课程设置向综合化发展。学校应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选取那些最基本、综合性最强、迁移价值最高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历程,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存在,各门学科之间的界限正趋向模糊而融合,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趋势反映到教育领域,必然要求现代教育课程及其内容体现综合化的特点,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整合的知识体系、厚实的基础、综合的能力、创新的精神和全面的素质,由此课程向综合方向的发展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战略选择。3.适应社会需要,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众所周知,传统课程往往是预先制定一种课程的结构,从课程的目标制定、课程的编制到课程的实施,都在这种封闭的框架中进行。而事实上,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社会的到来与发展,使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日益趋向网络化、集团化、开放化。这种变动性和发展性使封闭课程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对高校课程设置提出了开放性的要求。当课程处于开放状态,它能够并且需要不断加入新的信息,经过课程系统的不断组织和建构过程,整个课程体系处于不断变化和有序的动态过程中。在这一开放的课程体系中,我们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充分地反映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大学课程设计中长期忽视实践性环节,在课程设置上理论性课程一般比较有系统,而实践性课程居于从属地位,成为课程系统的点缀。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从课程建设上看,就必须认真处理好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在教学计划中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要改变实践性课程从属于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实践性课程可单独设置并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提高其在整体课时中的比重。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分开单独开设,不是把二者截然割裂开来。事实上,理论性课程也需要有实践性的内容作为理论的验证和巩固,以丰富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可学性;而实践性课程又必须有理论方面的相关内容给予指导,使之立足于理论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发展实践能力。5.重视隐性课程的重要意义。隐性课程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育过程中没有计划和预期的,不受有计划的课程控制或者限制因素影响的课程,是作为显性课程的“伴随意义”(companionmeanings)而存在的。“伴随意义”表达不同课程构建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基础,并物化为隐性课程。大学课程强调与社会的联系,试图把文化和社会中的道德、价值、政治等因素引入课程中,从而将教育的潜在意义物化到课程中,因此,变化着的社会文化情境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背景。不能忽视的另一背景是,课程必须和学生的生活亚文化协调,将课程背景中的主观性、认识论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在课程中反映出来,使知识真正接近学生的生活。总之,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其隐性课程或隐性背景,否则,课程改革就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6.重视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评价应根据课程改革变化的特点作出相应的调整,课程改革的开放性、多样性要求课程评价具有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化色彩,对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愈来愈强烈,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要把学生的情意、能力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对象。同时,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者、课程参与者也应成为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