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民俗信仰与禁忌第一节我国民俗信仰1.掌握民俗信仰的定义。2.了解民俗信仰产生的原因,掌握我国民俗信仰的典型特征。3.掌握我国民俗信仰的类型及主要内容。我国民俗信仰概述信仰是指对某人、某事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它是人们的思想、心理、理想和信念等在社会上的反映。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典型特征。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自然信仰(1)天象诸神信仰天神:对人们生活起重要作用的天象和气象,无不来自“天”,在许多民族中天神都是至高无上的。中主天之神,古时常称为“天帝”、“天公”、“老天爷”等,我国称天帝为“玉帝”或“玉皇大帝”。日神:即太阳神,我国的日神是羲和。羲和在古代神话中最早是帝俊的妻子,是生太阳的女神。进入父系社会后,羲和演化为太阳本身,成为太阳的驾车者,后又演变为黄帝手下主管占日的男性官员。月神:俗称“太阴”,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神明之一,其有许多称呼,如“太阴星君”、“月姑”、“月宫娘娘”、“月娘”等。我国的月神形象经过三次大的演变,从西王母、常羲到女娲等,最终定型为嫦娥。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自然信仰(1)天象诸神信仰星神:古人常以星宿的变化来判断人间吉凶。星辰具有了主宰人类功名利禄、福祸寿夭等神性,并得到民间广泛的信仰。其中最主要的信仰星辰是金、木、水、火、土、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三星(福禄寿)等。雷神和电神:雷神是司雷之神,属阳,故称公,又称雷师、雷神。电神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雨神:在农耕社会里,雨与人类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密切的,它关系到庄稼的丰歉,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民间求雨、祈晴,则主要是奉祀本地的社神、山神、水神、龙王等。尤其是龙王信仰(见图)兴起之后,几乎完全取代了雨神、水神、河神。风、雹、雪等天象也受到民间的崇拜,并各有神主之,但影响较小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自然信仰(2)大地诸神土地神:又称土地神、土地爷、社神或社稷神,是地方的保护神。人们崇拜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崇拜他们种植的五谷,将土地与五谷神化,加以祭祀,旨在丰年,报告收成、表达敬意。山神:山是大地的组成部分,往往高大雄伟,既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又栖息着凶禽猛兽。这一切很自然引起了人类神秘的猜测,于是山也人们被认为有神灵主宰。我国自古就有帝王祭祀山川的大典仪式记载。虞、舜曾五年一巡狩,“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河神:古人认为河流是由一位神灵操纵着,他有意给人赏赐或惩罚,河水泛滥是河神发怒的表示。为了讨好河神,使之不再逞凶,古人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海神:四海之神汉代以后被人神化,如河伯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总称四海神君。龙王信仰兴起后,四海之神又称为四海龙王。唐宋以后,各地出现了一些专门保护某一海域的海神,如天妃、潮州海神、盐官州海神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奉祀的天妃。天妃,也称天后娘娘,闽、广、台民间一般称妈祖。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1)动物崇拜龙:龙是图腾文化的融合。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众多部落,各部落的动物图腾也被不断融合,最终成为动物的综合体,形成龙图腾。我国的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九不像之形象。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若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能飞,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是汉族的民族图腾,是天下太平和祥瑞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凰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传说凤凰的形象类似孔雀,前身似鸿,后身似鳞,蛇颈鱼尾,龟体龙纹,下巴如燕,口喙像鸡。当它振开双翅时,色彩斑斓,五光备举。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有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明代,人们汇集了古代各种文献中的多种怪异的兽形而演化为龙,俗称神兽、瑞兽,把它们安插在民间传统建筑的器物上或重要场所,来装饰纹样,让其“各司一职”,祈祷吉祥,免祸消灾。龙有九子究竟是哪九子版本较多,说法不同。明代学者杨慎《升庵集》中记载为: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1)动物崇拜虎: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我国早在“仰韶文化”时代,便将龙虎图案代表力量与尊贵。我国民间将虎视为消灾镇邪的“瑞兽”、神物,常用虎的形象驱鬼辟邪。狮子:狮子是祥瑞之物,原产非洲、南美洲、亚洲西部等地,有“兽中王”之誉,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古“狮”为“师”,太师、少师等,都是很有权势的官名。我国民间信仰认为,狮子可以祝吉、辟邪,认为国泰民安狮子至。民间节日吉庆舞狮之风,到现代仍传承未废。猴子: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1)动物崇拜乌龟:我国民间认为龟有神性与灵性,古人把乌龟看作是高贵和吉祥的象征。龟性懦弱,稍稍遇险即缩头。明代,“乌龟”成为耻辱性的称呼,乌龟的形象开始变得卑贱。鱼:鱼是人类的佳肴,与人类共生。我国人民与鱼的关系,折射在千百年形成的民俗里。鱼与“余”谐音,象征良辰吉日的喜庆氛围,表示生活优裕,财富有余。蝙蝠:省称“蝠”,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1)动物崇拜鸳鸯:形影不离,雄左雌右,古人称为匹鸟。此鸟传说若然丧偶,配偶着终身不再匹配。鸳鸯在我国人民心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十二生肖信仰:生肖产生于远古的动物图腾崇拜,本是我国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人们用十二种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十二地支相配,后来成为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2)植物崇拜岁寒三友、四君子:松、竹经冬不凋,梅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民间认为岁寒三友具备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红豆:又名相思子,产于两广一带,形如豌豆,朱红色。古人常用红豆来象征爱情或相思。红豆是中华民族悠久、古朴传统文化的载体。牡丹: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因其端庄妩媚,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我国民间常作为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服饰图案、器具首饰的花纹等,为深受人们喜爱。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图腾信仰(2)植物崇拜葫芦:葫芦谐音“护禄”、“福禄”,本身造型优美,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人们常把葫芦挂在门口用来避邪、招宝。桂:“桂”与“贵”同音,取荣华富贵之意。古代称誉好儿孙为“桂子兰孙”。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常以赠送桂花表示爱慕之情,甚至含有“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定终身”的寓意。莲:又称荷、芙蕖、水芙蓉、水芸、水华等,玉环是其雅称。在我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人们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祖先信仰祖先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信仰,但有些也是由图腾崇拜演化而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从崇拜有神灵的自然物,过渡到崇拜人——有显赫地位的始祖。祖先信仰民俗在信仰习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祖先有远古祖先或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和家族祖先等。在我国,祖先的概念很明确:必须是与我们自己具有某种血亲关系的先人。我国的祖先信仰主要讲究慎终追远,表达对祖先的感念之情,并相信祖先在天之灵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我国的许多节日,都离不开祭祀祖先这一内容,还有除夕、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等以祭祀先人为主要内容的节日。祖先祭祀的方式通常有家祭、墓祭、祠祭。黄帝陵祭祖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在民间信仰的基础上发展、提炼出来的,它的对象是超自然的神灵、神学理论和宗教教义,它关注彼岸世界,极力在彼岸世界寻求人生的价值、精神的超越和“终极关怀”。宗教分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两种。原始宗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自发、散漫和封闭的特征,现代宗教则有创始人、有组织、有教义和严格的教规。我国有四大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我国的四大宗教中,道教为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佛教对我国民间信仰影响甚广。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
(1)本土宗教——道教道教是发源于我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传承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并对我国的民俗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
(1)本土宗教——道教道教是发源于我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传承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并对我国的民俗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教三清尊神像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所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这里介绍一些在民间较有影响者。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1)本土宗教——道教三清四御:“三清”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通常,道教宫观内要供奉他们的塑像,为他们专门建造祭祀之处,称为三清殿或三清宫。太上老君:即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主无为之说。道教相信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我国民众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灵,道教将玉皇视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认为他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总领宇宙主宰之君”,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1)本土宗教——道教城隍:城隍本指护城河,后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是冥界的地方官。我国古代凡有城池者,都建有城隍庙。道教把他纳入自己的神系,称他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门神: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钟馗:古书记载钟馗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他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1)本土宗教——道教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等,是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神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除了掌管人们的饮食,赐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是天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他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财神:是道教俗神,也是我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民间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比干,“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准财神”刘海蟾。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1)本土宗教——道教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为:铁拐李(李玄/李洪水)、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福禄寿三星:是民间流传的天上三吉星,福——寓意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我国民间喜欢将三星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道教创造了福、禄、寿三星形象,迎合了人们“福禄寿”的心愿。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2)佛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其核心是一个“苦”字,即人从出生到死,离不开苦。佛教称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人们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谓“苦海无边”。释迦牟尼和他的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叫“普渡众生”。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求教徒必须皈依佛教,信仰佛法,刻苦修行(即遵守众多“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地信仰佛经所述“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观点),方能达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2)佛教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乔达摩(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佛教创始人。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释迦族人,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经记载,释迦太子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五岁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释迦牟尼八十岁时涅盘。悉达多·乔达摩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为大彻大悟之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或如来佛祖。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2)佛教弥勒佛:即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接引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尊称为弥勒佛。他曾起愿普救众生,如果常念“阿弥陀佛”,死后便可在极乐世界生活。弥勒佛在我国民间普遍受到信奉,人们凡遇事无论好歹总要念几声“阿弥陀佛”以祈求保佑。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我国民俗信仰的主要类型——宗教信仰(2)佛教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字面解释“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见图),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熟知、最感亲切的吉祥女神,也是佛教诸神在我国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众者。阎罗王:简称阎王,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等,汉译为“缚”、捆绑、捉拿有罪过之人。他能判决人和前之罪,加以赏罚。佛教中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民间信仰观念及方式——吉祥观念(1)吉祥物红盖头:在我国民间婚嫁礼仪中极为常见,尤其旧时婚礼,新娘出嫁时,不但要穿嫁衣、坐花轿,头上还要蒙上一块大红布,以保佑新娘子平安入洞房。如意: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如意是佛教八宝之一,自印度传入的一种佛具,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如意因其名字取意吉祥,成为我国人尽皆知的吉祥物。民间信仰观念及方式——吉祥观念(1)吉祥物“喜”字:“喜”字的初文是用一个鼓的形状加一个喜笑的口形,表示喜庆的典礼。后来,又用一双手捧着一个“吉”字,下面加一个喜笑的口形。从古至今,“喜”字都是用来表达愉悦情绪的,我国人民素有的“喜”字情结使得人们用它代表整个人生中所有的吉祥与快乐,使“喜”成为五福(福、禄、寿、喜、财)之一。“福”字:福字从“示”旁,与祈祷有关,本意是祭祀时的供品,用于祭祀的供品在民间被认为是吉祥物。把供品分给大家称为散福,表示把福神所赐之福散给众人。“寿”字:普通的“寿”字,蕴涵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吉祥的追寻。经过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洗炼,寿字被逐渐图案化、艺术化,成为一个吉祥符。民间信仰观念及方式——吉祥观念(2)吉祥语吉祥语,又称“吉利话”、“口彩”,是我国民间在逢年过节、结婚祝寿、乔迁开张等喜庆日子或隆重场合使用的,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词语。民间认为说吉利话可以为节日庆典增添喜庆气氛,它是人们渴望平安、希望富裕、祈求幸福、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
四字吉祥语祝寿语:万寿无疆、百龄眉寿、返老还童、寿如南岳、千岁之桃、松鹤舞凤、美意富贵、麻姑酒满、期颐之寿、南山献颂、福海寿山、荣跻七秩、年登大耋贺喜语:天伦之乐、鸾凤和鸣、比翼齐飞、珠连璧合、芝兰千载、洞房花烛、秦晋之好、琴瑟永偕、紫气东来、吉星高照、新婚燕尔、乔迁之喜贺新年:大吉大利、五福临门.四季平安、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吉庆有余、年年有余、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竹报平安、招财进宝、满堂富贵、新昭如意、迎春纳福、贺颂春厘、富贵有余、福星高照、开岁百福、事事顺心、添福增寿、恭贺新禧、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岁岁平安民间信仰观念及方式——颜色崇尚在对色彩的崇尚上,我国汉民族有尚红色、贵黄色的习俗。尚红: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在汉族民间习俗的贺庆寿、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要穿红衣,逢年过节送礼也要贴红纸,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纸包装,俗称“红纸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贵黄: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起源于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黄色”通过土与“正统”、“尊崇”联系起来;古代又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意思是:龙在打仗的时候,流的血是黄色的,君主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国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心理学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
- 以人为本智慧校园内跑腿服务的创新思考
- 教育政策案例分析与未来展望
- 学生管理与医疗领域中的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 2025届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洛阳市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教育技术与学习科学的交叉融合新案例解析
-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如何运用教育游戏化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 中职德育情感课件
- 金属材料凝固原理与技术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品管圈QCC质量持续改进案例皮肤科-降低窄频中波紫外线照射不良反应发生率PDCA
- 煤化工产业链详解课件
- RB/T 303-2016养老服务认证技术导则
- GB/T 6896-2007铌条
- GB/T 6075.1-2012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1部分:总则
- 大学2023年自主招生报名登记表
- 小学体育暑假特色作业
- 2020四川考研数学二真题【含答案】
- 压缩机拆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