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科技文化课件04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_第1页
武汉理工科技文化课件04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_第2页
武汉理工科技文化课件04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_第3页
武汉理工科技文化课件04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_第4页
武汉理工科技文化课件04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

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鉴缶乐缶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特征一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兴盛的原因国家大致处于统一的状态,政权相对稳定。中华民族勤劳而充满智慧。民族交往,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达。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的统治者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注重具体经验记载,很少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一四大发明(一)造纸术

西汉的麻纸

1972年4月4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大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

中国古代线装本书籍(二)印刷术

1.拓碑2.雕版印刷3.活字印刷

(三)火药

炼丹炉(四)指南针

司南“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也。”——《管子·地数篇》二天文历法

夏代推行的《夏小正》的历法制度。

“周正以十一月”(《史记·历书》),即以十一月为一年的起点首,而商历以十二月为岁首。月内商分上、中、下三旬,周则用朔、望、弦、胐、晦,既生霸(上半月),既死霸(下半月)。春秋二十八宿的理论

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璧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图《春秋》准确记录日食35次。齐国的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石申著《石氏星经》八卷,后人合为一部《甘石星经》。记载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星的运行。

秦汉时期盖天说和浑天说

西汉时著名天文家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都努力发展浑天说,东汉时杰出科学家张衡则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

汉武帝时期邓平的《太初历》采用有利于农时的24节气,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

东晋时期祖冲之编定的《大明历》规定一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量的日数相差仅46秒。

隋代杰出天文学家刘焯编订的《皇极历》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

唐代的一行编制了《大衍历》。元代郭守敬完成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清初王锡阐编著的《晓庵新法》是中国古代最后一部传统体制的历法。三农业科技

1.巧用农时。2.施肥选种。3.畜种培育。4.金属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二)《齐民要术》

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农业科学著作。该书共分10卷,92篇。论述耕田、选种、种植五谷、种菜、种竹、栽树、种果、种园艺、畜牧、养家禽、养鱼、酿造、食品等等,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技术直到近代还在应用。如果树的嫁接法、果树的熏烟防霜法、葡萄冬季埋蔓法等。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宋代农学著作有南宋人陈旉的《农书》。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全书约有一万二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泛言土地经营及植物栽培,中卷论养牛,下卷论养蚕。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江南地区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水平和成就。充分反映了陈旉注重实践、善于观察的求实精神。(三)《农书》元代有关农业科学的著作还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农桑辑要》等十几种。全书共7卷,6万余字。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重。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大成的巨著。总计60卷,约70万字,征引各种文献200多种,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棉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项目,此书不仅对中国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初刻后传到日本,对日本农业也起了良好的作用。

《农政全书》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四医学成就

(一)先秦时期《黄帝内经》将阴阳学说,这种自发的唯物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中贯串于学术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内经》关于脏腑、经络的论述,已经比较系统和全面。

(二)秦汉时期

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在诊断方面,已具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的雏形;在治疗方面已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些都成为中医学的医疗原则,为历代中医所遵循,张仲景也被奉为“医圣”。汉末名医华佗精于方药、针灸,特别精于外科手术,能够“刳破腹背”剪截冲洗肠胃,甚至动脑外科手术。手术前饮用他发明的麻沸散,病人“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法。华佗创作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的“五禽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健身操。(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叔和(约201——280)是晋太医令,著成我国第一部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脉学专著——《脉经》10卷,把脉象归纳为24种,奠定了我国脉学的理论基础。

皇甫谧(215——282),魏晋时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人,著有《针灸甲乙经》12卷,为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葛洪著《肘后卒急方》3卷,记录了当时许多用之有效的药方。

梁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作了增补,整理成《神农本草集注》,该书收录药物730种,比原书所记多出一倍。他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和医疗属性分作七大类的分类法,后成为我国古代药物的标准分类法。

唐代孙思邈继承传统医学理论,又吸收一部分道、佛思想,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养生保健、预防医学、药学及医德思想体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保生铭》等,因学识广博,医术高明,被后人尊为“药王”。

太医王惟一用铜铸人体模型,上钻各种穴位,并写成《新铸铜人腧(shù穴针灸图经》3卷,大大便利了针灸学的教学与治疗。

(五)明清时期

明永乐四年(1406)朱橚、滕硕、刘醇等纂的《普济方》426卷,分“总论”、“臓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针炙”等科,每科又有“论”、“类”、“法”、“图”、“方”,书中仅方就有61739首,将前古所载及民间所传的草方,均尽收入,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药方书。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52卷,分16部62类,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条,每种药物都记有名称、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法、性味、功用等,并对前此本草书的错误多有纠正。李时珍死后,此书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刊出,后传到日本、欧洲各地,对世界中医药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五数学方面(一)先秦时期

战国时《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墨子》中有点、线、面、方、圆等几何概念。(二)秦汉时期《周髀算经》是流传至今的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算经的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其中有开平方、等差级数的问题,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246个与生产、生活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在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在几何方面,其主要成就是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在代数方面,主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平方、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法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人刘徽,著作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等。他首创计算圆周率的严密理论和完善方法,这就是“割圆术”。《九章算术注》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名著,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为数学界所推崇。

祖冲之(429——500),求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准确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的人。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gèng)改正了《九章算术》中关于球体积的计算存在错误,第一次求出球体体积的正确公式。比意大利人卡瓦列里的公理要早约1000年。为此有人提议把“卡瓦列里公理”改为“祖暅公理”。

六、其它

曹魏时人马钧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著名的机械发明家。西汉时的织绫提花机经他重新设计后,工作效率提高四五倍。他发明的排灌水车,能够连续不断的将河水提上岸,结构灵巧,操作省力,所以迅速地流传于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了1000多年,是在水泵发明之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机械。

祖冲之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水转碓磨,在大水轮的轴上安装许多横木,使湍急的流水冲动大水轮,带动好些石杵一起一落地在石臼里舂米。还有一组安装在轴上的齿轮,带动石磨不停地转动,把粮食磨碎,这样将水碓和水磨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魏人郦道元的著作《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地理学名著,他以三国人桑钦所著《水经》为纲,撰成《水经注》40卷。《水经注》具有“因水以证地,而即地以存古”的特点,全书约30万字,较《水经》原文多20倍。该书详细记录了全国125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和经过。该书不仅注录了河道,而且把水道经过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都作了生动而详细的叙述。

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现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永乐大典》编纂於明朝永乐年间,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永乐大典》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

《天工开物》初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