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1.gif)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2.gif)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3.gif)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4.gif)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清单与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17c8454981c4204f40c183294ca3e3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
中考真题
2・21广东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叮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臼:“小惠未就,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时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清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白:“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口:“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然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麻,故逐之。”
(《田刿论战》)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肉食者可(2)忠之号也⑶公将婴之(4)惧有住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白:“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
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丛之。夜筑率至晓而成闻咳不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日:“不然。荐峻
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
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诸军初至石头/至而上及棘门军B.贼众万盛/万七百里
C.但丛之/隶而小者D.芍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10.谙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皇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恨其来攻
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翘。
(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2)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2020广东中考
(-)(10分)
富贵不能淫
景春口:“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战?一怒而谙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口:“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货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建大丈夫哉/臣或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审/寻向所及:
C.此之训大丈夫/于阳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猥自杆回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8.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9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值法度,祯每进谏.明日:“哀人无子之弟,也失
于为王哉!”祯曰:“恩龙不可怦,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邪乎?”明不悦,
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区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日:“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农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循法度(遵照)恩宠不可恃(倚仗)
A.•B.•
C.被捕而区杀之(用杖刑)D.以业于此(比得JD
10.请用“/”给文中曲线句子断句。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田乎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2019广东中考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诗腻于其上。用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存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血人之述釜矣。然则北逋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灌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绕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偃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于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F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林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了•中的意思。
①国于作文以记之
②去国怀乡
③宠辱也忘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膝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睛,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1.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7.阅读文言文,回答同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搔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口:“汝大力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日:“丈夫为志,穷当谴坚,老当益壮。”后有帝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臼:
“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I日。闻隗嚣好士,往丛之。嚣甚敬重,与决筹
策.
(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家用不足置其兄况/蒙旌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
C.穷当蓬坚/适慕圣贤之道
1).闻隗器好士,往丛之/客丛外来,与坐谈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结合选文,说说陶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四
2017广东中考
6.(10分)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遂慎,故临沂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口乂,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携除奸凶,兴复汉宝,
还于IH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莫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诳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糅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攀耕于南阳()②风夜忧叹()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尊()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去现了他对蜀汉
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r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舟组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
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鸳钝”、“兴复
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耍善纳雅言
(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
贼囹,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
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
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李宗庙为宋名将,灭下称其贤。
(节选自《淹水燕谈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吊以西边用兵/当足町,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两铜具/能顶刺其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窜然称之/往来须忽
D.匹夫之勇,不足期也/风力虽做劲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再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模拟试题
(一)(10分)
普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曰:“小惠
未遍,民弗从也。”公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2)神弗福也()(3)小大之狱()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吾视其辙乱,望其施靡,故逐之。
8.下面对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下无州的一项是()
A.四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也刿是一个热吸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
的人。
B.木文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
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中心突出,情节紧凑。
C.在回刿看来,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取信于民”,他认为不专衣食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
民,于是肯定“可以一战”。
D.文章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既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也把曹刿与庄公进行对比,使曹刿的
形象鲜明生动。
(二)(9分)
陆澄渊博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的过陆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白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千条,
皆俭所未睹,俭乃敬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
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
竟陵王子应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臼:“此名服匿②,单于以与苏武。”
子良后详视器底,有字彷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白《南齐书•卷三十九》)
(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②服匿:盛酒器。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壬俭昌以博闻多识/目非亭午夜分
B.俭々敬股/乃不知有汉
C.更出诸人所不知事里各数条/兴笊汉室
D.如澄所亨/卿亨多务
10.请用三条(7"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11.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
(一)(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课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F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五
美其,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口:“吾孰与徐公美?”
妾F1:“徐公何能及君也?”旦口,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口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莓宸而思之,日:“吾妻
之美我者,和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是入朝见威王,臼:“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卫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回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我熟与城北徐公美/孰若孤
B.客之蓑我者/林孽尤蓑
C.臣?妻私臣/己而?细柳军
D.四寡人之耳者/村中朗有此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8.结合选文,概述邹忌采用类比的说理方式讽谏齐王的过程。
(-)(9分)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屈县例致贺冬至个,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
右谕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子美”在坐,&页骇怪,曰:“皂
隶如此野狼,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会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金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归
吴中月余,得蒋书日:“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处誉,后卒为名臣。或云乃天章阁待制杜杞也。
(选自《梦溪笔淡》)
(注释)①蒋堂:字希鲁,号遂翁,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官至礼部侍郎。②苏子美:即苏舜钦,字
子美。③皂隶:古代贱役,后专指衙门里的差役。•健者:能干的人。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或幽的一项是()
A.属县例致贺冬至可(书信)B.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中(离去)
C.遂为之延•誉(邀请)D.后卒.为名臣(终于)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蒋日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苏子美和蒋堂对县令的推测有何不同。
(一)(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婉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口:“吾孰与徐公美?”
妾口:“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臼:“徐公不
若若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臼:“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其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祖河的一项是()
A.今齐坡方千里/京人欲以五百里之坡易安陵
B.能画刺穿人之过者/顷山而居
C.时时而用进/飞漱其网
I).四篡人之耳者/明之,欣然规往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二)(9分)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
齐威王召即墨0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口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
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邺,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
也。”是日,交邓可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旧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②馁(的):饥饿。③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择下手班的一项是()
A.自子之后即墨也(任职)
B.修吾使人视即墨(然而)
C.誉言目至(每日)
D.烹阿大夫及左右学誉者(尝试)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11.结合选文,说说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四
(―)(10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方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艘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吁。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上石?”杂口:“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邻人京城氏之婿妻有遗男,始品,跳往助之。玄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仙智叟笑而止之n:“甚臭,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艮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嫌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乂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仙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g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增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尊山北之寒()
(2)杂然相存()
(3)惧其不?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除了运用对比手法外,文中也运用衬托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9分)
程颍治河抢险
曹村埔“决,(程)颍时方救护小吴3,相去百里。州帅刘涣急告颍。颍谓帅曰:“曹村决,京城可虞力
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当为,请尽以厢兵®处付。事或不集,公当亲率禁兵以继之。”帅遂以本镇印授颍。
颍立走决所,激谕士卒。命善泅者衔细绳,先渡决口,水方奔注达者百一卒用大索以济。两岸并进,昼夜
不息,数口而合。
注:①墙:堤坝。②小吴:地名。③虞:忧患。④雇兵:宋代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颜时方,救小吴(正在)B,相去•百里(距离)
C.请尽以雇兵处付(看见)1).数日而合(儿)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水方奔注达者百一卒引大索以济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程颍是个怎样的人。
五
(-)(1■分)
北臭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口:“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薄雾冥冥B.孥而飞/天子之穹
••
C.本以六月息者也/本国怀乡D.无视下也/不真不知马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卜而句子。
(1)挂扶摇而上者几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文中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二)(9分)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了•少师"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日'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XEI:'木心不宜,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呵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
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汽孥延见,问以民间疾苦,
政事得失。
[注择]①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②太子少师:负责监护、辅导太子的官。③箫瑞(yO):字时文,唐朝
初年大臣。④中书内省:官署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率心相网的一项是()
A.自谓无以如/而山不则增B.朕问其敢/温鼓而知新
C.何者辨之未精也/眈眈相则D.数延见/扶苏以数谏故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1.结合选文,说说唐太宗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文言文阅读(广东专用)
中考真题
2・21广东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叮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臼:“小惠未就,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时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清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白:“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口:“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然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麻,故逐之。”
(《田刿论战》)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肉食者可(2)忠之号也⑶公将婴之(4)惧有住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白:“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
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丛之。夜筑率至晓而成闻咳不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日:“不然。荐峻
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
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诸军初至石头/至而上及棘门军B.贼众万盛/万七百里
C.但丛之/隶而小者D.芍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10.请用’7”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
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2)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案】7.())目光短浅(2)职分(3)追击(4)伏兵
8.(1)这种小恩小思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2)他们的士气己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9.A
10.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戒惧其来攻
II.<1)共同点:①头眄冷静,善于把握作战时机;②丞视故我双方的士气。
(2)在久攻不下,无所建树的情况下,李根建议修筑白石垒,起到了稳固防守阵营的作用:当余人听闻故
军击鼓整队,非常恐惧的时候,孔坦冷岸分析,稳定了军心,为后边坚守白石垒打卜基础。
【解析】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当权的人H光短浅。鄙:I光短浅。
(2)句意: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属:职分。
(3)句意:鲁庄公要下令追击齐军。驰:追击。
(4)句意: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伏:伏兵。
8.本题考查语句翻译。重点词语:
(1)惠:恩惠:遍:普遍;从:跟从。
(2)竭:枯竭;盈:充盈;克:战胜。本句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充出“士气”»
9.本题考查文盲词语含义辨析.
A.均为“到”的意思.:B.iE/方圆:C听从/跟从:D.如果/好像:故选为
10.本题考杳文言断句。根据语意及古汉语句式特点,可划分。本句大意为“连夜筑垒,至天明即成。传
来敌军击鼓整队的声音,众将都惧怕他们前来攻击”,据此可划分为“夜筑全/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
咸惧其来攻”。
1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
(1)分析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的共同点。
①齐军逃跑后,鲁庄公%上要下令追击,曹刿阻止。普刿下了破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
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同意追击: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就想和敌人决战,陶侃阳止,
认为“应当待以时II,用智谋战败他”。由此可见.人都“头脑冷静,善于把握作战时机”.
②曹刿总结阻止鲁庄公进攻的理由“彼竭我盈,故克之”:陶侃阻止诸位将领的理由是“叛贼气势止楸,
难以与之价锋”.由此可见二人都“重视敌我双方的士气“,
(2)分析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首先要分析战争形式,其次要点明他们做J'什么,
最后阐述其作用。
李根,在久攻不卜、无所建树的情况卜,建议修筑白石令,其作用是稳固防守阵营:
孔坦,在众人听闻敌军击鼓整队之川非常恐惧的情况下,冷静分析当前形势,认为敌军不会来犯,从而稳
定了军心,为后边坚守白石垒打下基础。
2020广东中考
(—)(10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Fh“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成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五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调大
丈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谀大丈夫哉/臣或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本/寻向所生
C.此之单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险逸者也
D.威武不能®/狠自枉厮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8.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答案】6.A7.(D(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安静掷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出。
(2)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走天下(最)光明的道路。
8.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忐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
摇,威逼不屈服。
【解析】
6.考查一词多义。
A.六正.确实/我正,确实:B.志向,志愿/做标记:C.称作,叫做/认为;D.使……屈服/屈尊,
屈就:故选A.
7.本题考查文言句「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
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1)怒,发怒;惧,害怕;安居,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熄,天下平安无事:省
略了主语“他们”。⑵立,站;正位,正确的位置:行,走;大道,光明的道路;省略了主语“大丈夫”。
8.本题考变内容理解。要结合原文句子进行分析。“大丈夫”是全文论说的重点。“居天Ei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讲仁第、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是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即密表不迷乱,往贱
不动摇,喊逼不屈服。综合即可.
(二)(9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简法度,祯每进谏。明日;“哀人天子之弟,也失
于为王哉!”祯日:“恩龙不可惜,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
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循■法度(遵照)B.恩宠不可恃•(倚仗)
C.被捕而整杀之(用杖刑)I).以以于此(比得上)
】0.请用“/”给文中画戏句子断句。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9.I)10.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11.例:①敢于立谏:敢于多次向曲王直言进谏:②执法严明:对曹王身边欺凌百姓的人严惩不贷:③具
有远见:预见四王侍宠而骄的结局。
【解析】
9.D选项中"及”是“达到”的意思,不是“比得上”。故选D。
10.本题考囊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
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件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大E如果不奉行国
家法令,恐怕今天的荣位,不是大王所能保住的,难道没看到汉代淮南王的事吗?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
II.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I'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
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许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从“曾+: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课。”孔祯多次向酉王直言进谏,可知其敢于比谏:从“明左右有
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孔祯逮捕并用杖刑处死了李明身边的人,可知其执法严明:从“吾愧不用
孔氏史有,以及干此!“李明后悔没有听孔祯的话,以至于有这样的下场,可知其有远见。
2019广东中考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存,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蛆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下.
此则岳阳搂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③若夫淫雨雪来,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隘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吉吉。
而或长烟一空,的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里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淮与归?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用予作文以记之
②去国怀乡
③宠辱假忘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膝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1).笫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避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日:“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遂£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逛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日:
“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丛之。嚣甚敬重,与决筹
策。
(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家用不足展其兄况/蒙桂以军中多务
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X木
C.穷当画坚//慕圣贤之道
D.闻隗器好士,往丛之/客丛外来,与坐淡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结合选文,说说魏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6.【答案】(1)同“嘲”,嗯托:离开:•起
(2)①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
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C
【解析】(I)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注意“属”是通假字,“去”是古今异义
词。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犍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
范翻译。①大观:雄伟兔象。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广”。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
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嗟大:唉。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表委婉口气。为,这里
指心理活动。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
么呢?
(3)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湖阴晴两种天气的景色极其给人的感受,而不是表明作者情感的变
化.
故答案为:⑴同“嘱”,嘱托:离开:一起
⑵①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
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⑶
7.【答案】(DC
(2)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因为马援①志向坚定(或常常为宾客说“穷当益坚”等):②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解析】【分析】A.告辞:推辞。B.到:的。C.更加。D.投奔:由。
(2)这句话的大意是: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没有加1:的木材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
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根据句意断句为: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旦从所好。
(3)结合日援的语言和及他做的都情分析日援的性格,4援经常对宾客说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
志,穷国的时候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加雄壮”,由此看出马援是一个志向坚定的人。马援把
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说明他是一个赈施钱财的人。因此他受到院嚣的敬重。
故答案为:⑴C;
(2)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⑶因为马援①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而益坚”等):②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
四
2017广东中考
6.(10分)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驳驰。后值倾覆,受fE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摆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诚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祥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如耕于南阳()②风夜忧叹()•则责攸之、讳、允等之役()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秦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
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
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鸳钝”、“兴复
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淳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7
【答案】
(1)①躬:亲自②夙:早晨(3)慢:怠慢
(2)①在乱世中苛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2分)关注点:苟全、闻达、两个“于”、
句子通顺:错漏I处扣I分,扣完2分为止。②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
(2分)关注点:所以、报、职分、句子通顺:错漏1处扣I分,扣完2分为止。
(3)C
【解析】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故临崩寄臣以大务也”中的“大界”,
指“北定中原”、“兴更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
贼围,敌人畏饿,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黯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
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F1:“招不知古今,匹夫之明,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
古今.己而立大功,登轴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未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灌水燕谈录》)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毋町西边用兵/当先盯,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印铜具/能皿刺客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畲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项也/风力虽颜劲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答案】
(1)A
(2)登辅弼/书史策/配夕宗庙/为宋名将(使用I条以上“/”的,给。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3)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窕古今):③辅佐朝政。(每对I处给I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言文的理解,结合最后•句话:“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己而立大功,登辅弼
:历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分析即可。
模拟试题
(―)(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泵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策划协议离婚程序与标准
- 2025年土地买卖策划中介服务协议
- 2025年数字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协议
- 2025年合作伙伴共同规划有限公司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产品供应条款协议示例
- 2025年全球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协议
- 2025年二次结构墙体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协议示范本
- 2025年仪式用服装租借合同示例
- 跨领域安检操作标准化的现状与挑战
- 2024年08月香港2024年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模型落地应用实践方案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联考内蒙古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方案
- GB/T 19799.2-2024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试块第2部分:2号标准试块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