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_第1页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_第2页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_第3页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_第4页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很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从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爱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一起看看二班级下学期语文教案!欢送查阅!二班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同学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2、比拟流畅地朗读课文,熟悉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3、启发同学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4、进展同学的想像力,培育同学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学习张衡努力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育同学认真观看事物,仔细观看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天文学问比拟难懂,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熟悉生字词。2、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一、揭示课题。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很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从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爱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同学读“数学”、“数字”、“很多”、“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数数”读shǔshù。二、读通全文。1.老师范读全文。要求同学留意每字的读音。2.同学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索:(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分数星星的故事)新课标第一网3.商量。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商量。三、学习生字。1.引导自学。自学前4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2.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同学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3.教写生字。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思索:(1)图上画的谁和谁?(2)他们正在干什么?(3)是什么时间?(4)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分的事?3.轻声自读。思索:(1)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拟课后作业第3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同学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拟,使同学深化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浸透“比喻句”的学问,让同学略知比喻句的作用。)(2)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同学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始终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同学深化体会张衡从小观看星星的深厚爱好和仔细看法。抓住“始终”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同学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4.商量。让同学自己读书自己思索,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商量,可分别采纳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强化“说”的训练。5.朗读训练。(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范读。(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4)指名读。五、课堂训练。1.用卡片指读4个生字、4个词语。2.抄写第一自然段。二班级下学期语文教案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熟悉本课9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2、有感情地诵读诗词,体会的情感改变,感受大自然的瑰丽神奇。3、背诵课文积累古诗词佳句,有诵读古诗的爱好和愿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2、简介。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主动的浪漫主义颜色。3、解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二、合作沟通同学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三、品读感悟再读诗句,想象画面。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点拨)围绕:烟:指云雾。紫烟:由于有太阳光的照耀,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荣。生:产生。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商量:遥看:川:水道、河流。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形状的壮丽。3、读三、四行诗句。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瀑布的气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落)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改变,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颖的想象啊!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四、稳固延长1、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指导书写“遥”、“瀑”写得左窄右宽。“疑”:右上方是“匕”,不是“”。训练用钢笔描红。第二课时1、背诵《望庐山瀑布》。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自读识字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2、简介及写作背景。二、合作沟通初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三、品读感悟精读诗句,想象画面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轻声自由读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指导同学读出舒服愉快的心情。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索: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老师顺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老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月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顺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老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周围,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活泼,很形象。并顺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是谁透过窗框在欣赏这幅特别的“画”呢?(是诗人自己)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欣赏窗外的景象,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服愉快)诗人向门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根据什么挨次来布置的呢?(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颜色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服欢快的心情。四、稳固延长1、指名朗读,训练背诵。读的时分要留意停顿和重音。反复练读。训练背诵。2、指导书写。“柳”左右结构,“窗”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同学描红练写。3、背诵课文。二班级下学期语文教案3肯定要争气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让同学明白只有立下志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重点: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2、让同学明白只有立下志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以“立志”为主题学习课文9、肯定要争气(板书)⒉“争气”就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不示弱。在“争气”前加上了“肯定要”三个字,说明要争气的决心怎么样?⒊齐读课题,要留意读得坚定有力4、课题质疑:师:读了课题你想明白什么?(谁要争气?为什么肯定要争气?怎样争气?为谁争气?……)师: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先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如今同学们快速把书翻到62页,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留意预习时你圈画的生字。2.师:课文中的生字都熟悉了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出示字)。3.师:真了不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生字都认会了,那就让我们同桌互读课文,相互说一说哪读的好,哪还要强化。同时标出自然段。4.师:从你们一双双自信的眼睛中老师看出,你们读得肯定很棒了,谁情愿接受检验?指名分段读。思索:文章写了谁?做了什么?为谁争了气?5.师:这些同学读得不仅流利而且声响还非常哄亮。课文读的这么好了。能说一说是谁?做了什么?为谁争了气?6.大家看,这就是童第周(出示画像)你对他有哪些了解?(汇报预习时搜集的资料)三、细读课文,重点体会:(一)童第周为什么要为中国人争气?指读第一自然段。生: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由于旧中国贫困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同学瞧起中国同学”……(师介绍大事背景)师:大家想一想,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同学,他们对中国说些什么呢?师:听到,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难过、气愤……)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两种不同的语气,一种是难过,另一种是气愤)师:假如你是中国同学会怎么样做呢?……童第周又是怎么想的?(出示并指导朗读“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们中国人也要努力做到”)这就是童第周为自己立下的志向,下面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读,读的时分想想用什么语气来读。(师:指名读,评价,比拟一下谁的语气最坚定。)什么事外国人很难做到?难在哪?童第周是怎么样为中国人争气的呢?(二)默读第二自然段,思索并画出相关语句:(1)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2)童第周是怎样做胜利的?1.自读思索。2、同桌沟通。3.汇报。①师:你是从哪个词或哪句话中明白的?要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有耐烦和细心。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出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胜利;同学们都不敢尝试。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用尝试说话)板书:手术难做、教授没胜利。同学不敢尝试指导朗读师:我们明白鸡蛋除了外面一层壳外还有一层膜,鸡蛋这么大个它的膜都很难剥离,能何况像小米粒大小的青蛙卵的外膜呢?说明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再次读出试验的难做。②师:这么难办的事。他是怎么办到的呢?“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努力钻研],他[不怕失利],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胜利]了。师:这么难的试验,外国人不敢尝试,童第周怎么会做胜利了呢?一是努力钻研;二是不怕失利;三是耐烦加细心,最终以坚强的精神和娴熟的技巧,使手术获得胜利(板书)(指导朗读)童第周为什么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师:你们的见解我也很赞同,童第周能胜利是由于他有坚定的决心,有为国争光努力钻研的精神.下面就请同学们有这种坚定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肯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三)第三自然段1.师:童第周真的办到了,他试验的胜利使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请同学们读课文最终一自然段。(板书:震惊惊叹)2.师出示课文:教授冲动地对童地周说:童第周,你真行,中国人真行!)师:指导读(读出教授冲动的语气和由衷的惊叹)(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讨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好地剥开,研讨停止。当时还有人说“童先生了不得!中国人真正了不得!你战胜了,为我们的试验开拓了一条道路!”)3.师:外国人都这么鄙视他,你们鄙视他吗?他有哪些方面值得你鄙视?生:童第周有为国争气的决心,肯努力。生:童第周努力钻研,不怕失利。生:童第周还有耐烦.有细心,有娴熟的技术。生:我觉得他还勇于挑战困难,别的同学都不敢尝试的试验,他却敢去做。师引读:是呀!多么了不得的童第周呀,教授冲动的说……多么让人鄙视的童第周呀,教授冲动的说……多么让人骄傲的童第周呀,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