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数学试卷班级姓名考号(学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4页,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班级、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TOC\o"1-5"\h\z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3,5)B.(3,-5)C.(5,-3)D.(-3,-5)以下运算中正确的选项是()―•a3=a5b.(Xa5c.a6.a2=a3d.a5+a5=2aio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那么它的周长是()A.12B.16C.20D.16或205.如图,BC丄AC,BD丄AD,且BC=BD,那么利用()A.12B.16C.20D.16或205.如图,BC丄AC,BD丄AD,且BC=BD,那么利用()可说明AABC与AABD全等;A.SASB.AASC.SSAD.HLA6.以下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式子是A.(a-b)b-a)b.Cx+1)(x-1))C.(一a―b)一a+b)D.(一x一1)(x+1)7.以下各式不能分解因式的是()Bx2+x+—4A.2x2一4xC.x2+9y2D.1—m2若x+m与2-x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那么实数m的值为()A.一2B.2C.0D.1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的中点到其他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那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不等边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CAEC10.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ZDEF=Q,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图(3)d.180图(3)d.180°—3aa.2ab.90°+2ac.180°-2a二、填空题:(此题共20分,每题4分)11.若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kx+b因式分解为(x-1)(r+3),那么k+b的值为\o"CurrentDocument"已知(x+y)2二5,(x—y)2二49,则xy的值为;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和DE,假设/ABE=40°,BE=DE,求/CED的度数为;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别离交BC于点D,交AB于点E.BCBCD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如图,动点P从(0,3)动身,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着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角度均为45°,当点P第2次碰着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当点P第2021次碰着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8题,共50分)16.(16.(5分)已知:如图,A、B、C、求证:ec=fd.17.(5分)先化简,再求当a=2,b=1时,代数式+2b)C-b)+b(2a+b)的值.(5分)已知x2一4x+2=0,求代数式(2x—3)2—(x+y)(x—y)—y2的值.(每题5分,共10分)把以下多项式分解因式.(1)3a3b—12ab3(2)—2a3+12a2—18a(5分)已知:如图,线段AB和射线BM交于点B.(1)利用尺.规.完成以下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在射线BM上求作一点C,使AC=AB;在线段AB上求作一点D,使点D到BC,AC的距离相等;(2)在(1)所作的图形中,假设ZABM=72°,那么图中与BC相等的线段是..(7分)在乘法公式的学习中,咱们采纳了构造几何图形的方式研究问题,借助直观、形象的几何模型,加深对乘法公式的熟悉和明白得,从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式,感悟几何与代数内在的统一性.依照课堂学习的体会,解决以下问题:(1)如图①,边长为(k+3)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边长为k的正方形以后,剩余部份可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裂缝),那么那个长方形的面积是(用含k的式子表示);(2)有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别离为a,b(a<b)的长方形纸片,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现从其中掏出假设干张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拼成一个正方形(不重叠无裂缝),那么所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能够为;A.a+bB.2a+bC.3a+bD.a+2b(3)—个大正方形和4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按图②,图③两种方式摆放,求图③中,大正方形中未被4个小正方形覆盖部份的面积(用含m,n的式子表示).22.(7分)在RtAABC中,ZACB=90°,ZA=30°,BD是厶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点M是线段CA上的一个动点。以BM为一边,在BM的下方作ZBMG=60°,MG交DE延长线于点G.(1)线段AD与BD的数量关系是(填“=”、“〉”或“v”);(2)如图1,当点M运动到线段CD之间(不与点C,D重合),试探讨MD,DG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MD(3)当点M运动到线段DA之间(不与点D,A重合),直接写出MD,DG与AD数量间关系.(可利用备用图探讨此题)
MD备用图(2)证明:(3)结论:23.(6分)如图1,△ABC中,沿ZBAC的平分线ABy折叠,剪掉重叠部份;将余下部份沿^B^C的平分线A】B2折叠,剪掉重叠部份;…;将余下部份沿Z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不管折叠多少次,只+1C图1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咱们就称ZBAC是AABC的好角.C图1小明展现了确信ZBAC是△ABC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顶角ZBAC的平分线ABr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AABC的ZBAC的平分线AB±折叠,剪掉重叠部份;将余下的部份沿ZBAC的平分线A]B2折叠,现在点B1与点C重合.("△ABC中,ZB=2ZC,通过两次折叠,ZBAC是不是△ABC的好角?(填“是”或“不是”).(2)小明通过三次折叠发觉了ZBAC是AABC的好角,请探讨ZB与ZC(不妨设ZB>Z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由此猜想:假设通过〃次折叠ZBAC是AABC的好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