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堂设计导问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1.gif)
![《荷塘月色》课堂设计导问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2.gif)
![《荷塘月色》课堂设计导问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3.gif)
![《荷塘月色》课堂设计导问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4.gif)
![《荷塘月色》课堂设计导问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98e77c24f0fee17a685d3d5a70699fd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朱自清从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三方面对文本进行阅读,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且进行赏析。(小组交流自学内容从三方面汇总本组自学成果)音乐美音乐美(一)句式整齐却不呆板不雷同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荷塘月色》作者描写天上的满月,由于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而不能“朗照”的夜景时,就用了对偶句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如果仅把淡云遮月描写成“小睡”,而不用“酣眠”与之相对,其艺术效果就不会这样强烈。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荷塘月色》作者十分巧妙地把四个排比分成两部分,一方面适应了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雷同。第三句中没用“我”字,使句子精炼而不杂沓,匀称而不呆板。(二)长短句相间如音乐之节奏变化《绿》这段的句子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这种节奏起伏很具美感。如“……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淡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春》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排比的修辞手法,长短句相间与整齐中又有变化,不仅是得文字有了节奏感,也突出了作者想要描写的对象的特点。
《匆匆》在长短句的变化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音乐美色彩美(一)朱自清运用色彩的基调是淡雅的,很少用浓墨重彩。《荷塘月色》整个景物描写就是以淡雅的月色为背景的,突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冷,静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泛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朱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但淡淡的冷色,不能朗照的云。《春》的色彩虽鲜艳但却不奢华:“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雪。”“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二)在色彩的描写上,运用对比的手法。朱自清对散文的色彩描写表现在写景状物之时,常常能运用独到的眼光捕捉独特的瞬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进行色彩描写,给人以新奇之美感。在《背影》一文中,作者自然巧妙地用冷暖色相比。如: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②“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父亲的黑帽,黑大马褂,深青色的棉袍,颜色都是深而冷的,隐隐地露出了当时的悲伤,惨淡之情。接着,作者在全文中安排了一个唯一的亮色“朱红”。在对比中,红红的桔子异常突出,恰似父亲那颗赤红的爱心。在家遭不幸,祸不单行,父子离别之际,这红色的反衬,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令人潸然泪下。音乐美修辞美1.比喻的大量使用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一组新奇的比喻,把荷花描绘得圆润有光泽,显得那么娇美、洁白。一个平凡而荒凉的荷花塘,到了朱自清的笔下就被描画成一个令人目眩神摇的境界,显得那么秀丽迷人。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作者在写荷叶时,把“高出水面田田的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不仅写出了荷叶之“态”、之“色”,也赋予荷叶以情,似乎荷叶就要翩翩起舞了。2.通感和联想的连用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从表面上看,这些比喻都没有合常理。“清香”怎么会像“歌声”呢?月光下的“荷塘”像一“梦”,也令人惊讶。把“光与影”比喻成“名曲”,更使人觉新奇。但读者如果仔细揣度一番,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生妙笔的神奇之处。以第一句为例:“清香”是断断续续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隐隐约约的,这两者都有幽雅迷离、疏忽飘渺的韵致,作者抓住的正是两者的神似之处。因此,这些通感手法的运用,在“无理”之中蕴涵着者匠心独运的精妙。作者是运用通感和比喻的手法造成感觉的转化,创造出鲜明的形象美。但感觉的移动是联想所起的作用,正是联想把沁人心脾的荷香同悠扬飘渺的歌声联系起来;把光影朦胧的月色与小提琴的美妙琴声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享受。
通过这节课的阅读,我们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了他作为语言大师的魅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文学作品讲究音乐美的传统,每一篇散文,都是优美的乐曲,诵读起来都如行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圃未来希望助力孩子成长计划
- 加强跨国经营管理提升全球竞争力计划
- 弘扬学生尊重劳动的精神计划
- 2025年地理信息大数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国橡胶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产业链全景及发展趋势报告
- 七年级下册《立方根》课件与练习
- 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用户需求变化
- 2025年路面清洁装备项目建议书
- 数学奇遇记教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
- 医疗器械产业投资合作协议
-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医院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常识学习培训
- 《中国山水画技法》课件
- 如何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A卷)
-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0版技术导则
- 无人机飞行表演合同
- 广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法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公会挂靠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