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考核过关一教师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1.gif)
![文化常识考核过关一教师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2.gif)
![文化常识考核过关一教师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3.gif)
![文化常识考核过关一教师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4.gif)
![文化常识考核过关一教师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f1e533df9c7345d3c7438281af3964c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列解说涉及相关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使之互相对应,这便是所谓的“分野”。古人笔下“星分翼轸”就与分野有关。B.古人讲一年中的四季依次细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C.数九寒冬是汉族民间谚语,意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进入寒冬,每九天为“一九”,而以“一九”为最冷。D.商朝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中“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说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答案】C【解析】“三九”最冷。2.下列解说涉及相关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旦暮、晨昏并举的现象。B.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古代众多的节日中第一个节日是“元旦”,也就是现在的正月初一。C.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D.“七夕”节,在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此日晚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时。这晚妇女们在庭院里摆出针线及瓜果酒水向织女“乞巧”,所以又称“织女节”。【答案】D【解析】“七夕”不是“织女节”,而是“乞巧节”。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成语“五音不全”就是对某些唱歌时走音、跑调的人的嘲讽之词。B.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现在这些州名大多存在,但地域多有改变。C.汉朝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等四郡,共为四十郡。郡是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域名。D.周朝实行封建制,所谓“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到了汉朝,“国”也存在,是诸侯王的封地,大小相当于“郡”,所以“郡国”并称。【答案】C【解析】不是汉朝,是秦朝。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在唐代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山南道、黔中道、浙江道、岭南道。B.路,是宋代最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C.省,最早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简称“行省”,后来简称“省”。D.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设有都督府与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路,宋代府隶属于道。【答案】D【解析】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曾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悉的例子。B.秦代皇帝之下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御史大夫掌全国军事。C.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D.东汉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答案】B【解析】太尉与御史大夫的职权说颠倒了。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后来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霍去病就曾担任过骠骑将军。B.汉代地位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各依执掌命名。例如掌西域屯兵的称为屯骑校尉,掌骑士的称为戍己校尉。C.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协理县政,掌管治安的叫县尉.D.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改称太守。汉代太守的属官有督邮、主簿等。督邮有监察属县官吏的权力。如小说《三国演义》就有张飞鞭打督邮的情节。答案:B。掌西域屯兵的称为戍己校尉,掌骑士的称为屯骑校尉。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隋唐时县以上行政单位是州或郡。州的长官是刺史,郡的长官是太守,刺史实际上等于太守。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称为使君。B.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简称为知州。C.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提到密州太守,写《丰乐亭记》提到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旧称。D.唐宋时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官阶品级和所担任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同。官阶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行”字,官阶低于职事官,则加“守”字,官阶低于职事官二品则加“试”字。答案:C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提到滁州太守。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制度。汉高祖曾下求贤诏,汉文帝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秀才,是为了避汉武帝的讳。B.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所以晋李密在《陈情表》里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C.唐朝参加进士科考试及第后,考生称考官为座主、恩门,考生对座主则自称为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D.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答案】A.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的讳。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会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于乡试第二年春在礼部举行,考中者称为贡生;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进士。B.清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元之后是榜眼、探花。C.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D.随着子孙繁衍,同姓的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名,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答案】D每支有一个特殊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贵族有姓氏,一般贫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B.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有齐、楚、宋、越。齐国的开国之君是周公旦。C.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如传说中的孟姜女就应该理解为姜家的大闺女。D.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有意义相同的如屈原;有意义相反的如韩愈。【答案】B齐国的开国之君是姜太公。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丧服是居丧的衣服。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不相同。丧服分为五等级,也称“五服”。B.守丧的“五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齐衰皆用熟麻制布制作,大功、小功、缌麻则逐次变为稍生的细麻布制作。由斩衰到缌麻,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逐渐疏远。C.五服也指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古人也将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这五代血亲关系称五服。D.从古代丧服中可看出重男轻女、重嫡轻庶的特点。妻为夫居丧三年,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但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来改为服丧一年。【答案】B【解析】斩衰、齐衰皆用粗而生的麻布制作,大功、小功、缌麻则用逐次变细的熟麻布制作。丧服越粗重,身份越重要。1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古时,宫与室是同义词,其细微区别在于,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B.古代主要建筑物的内部分为堂、室、房。朝南的前部分是堂,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C.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座位以“北面”(面朝北)为尊。室内的坐位以朝东为尊。《鸿门宴》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可见当时项王的强势。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中间装泥土捣紧,筑毕拆除木板,就成了一堵墙。【答案】C【解析】堂上的座位以“南面”(面朝南)为尊。1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论语》“乘肥马,衣轻裘”,就是说乘肥马驾的车,穿质地轻暖的皮袄。B.古人说“服牛乘马”,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名大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小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C.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这是乘人的部分。古人乘车时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舆前部的横木是可以凭倚的扶手,叫做“轼”。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D.古代马车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架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轮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着辖,不让车轮外脱。“管辖”之意由此引申而来。【答案】B【解析】马车古名小车,牛车古名大车。1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移动的一块木头。行车前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B.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者叫“骖乘”,也叫“车右”,充当警卫职责。《鸿门宴》中樊哙就充当过沛公刘邦的车右。信陵君驾车去请侯赢“虚左以待”。C.战场上乘车,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D.古代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驾车辕的马叫服。另一说法是服马左边的马叫騑,右边的叫骖。《滕王阁序》中有“俨骖騑于上路”之句。【答案】D【解析】服马左边的马叫骖,右边的叫騑。1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古的粮食作物有“五谷”“六谷”“百谷”之说。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较五谷多了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至于百谷,只是泛称。B.稷是小米,又叫谷子。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灶神合称“社稷”,并以之代表国家。C.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要。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是好吃的粮食,《论语》中有“杀鸡为黍而食之”。D.粮食炒成干粮叫糇hóu,也叫糇粮。“粮”字本身也指的是干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所以《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答案】B【解析】“社”指土神。1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B.“正统”为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从汉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C.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代指官员辞职回家。【答案】B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1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B.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D.朔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答案】D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1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崩”指帝王的死。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t"/item/%E4%B8%B4%E6%9C%9D%E7%A7%B0%E5%88%B6/_blank"汉书·高后\t"/item/%E4%B8%B4%E6%9C%9D%E7%A7%B0%E5%88%B6/_blank"纪》:“惠帝\t"/item/%E4%B8%B4%E6%9C%9D%E7%A7%B0%E5%88%B6/_blank"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t"/item/%E4%B8%B4%E6%9C%9D%E7%A7%B0%E5%88%B6/_blank"大赦天下。C.“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征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D.“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表面油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乙酰乙酰芳胺类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农行理财合同范例
- 农村建筑材料租赁合同范例
- 农村宗祠建筑合同范例
- 公司土地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用品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地基卖合同范例
- 公益赠与合同范本
- 创建三甲医院宣传合同范本
- 岛津气相色谱培训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0-1电势能和电势练习含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中国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级事业单位选聘1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练习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演出经纪人培训
- 盖房四邻签字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数学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