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子贡(gòng)

违背(wěi)

惟妙惟肖(xiāo)B.瞬息(shùn)

相称(chèn)

栩栩如生(xǔ)C.缥缈(miǎo)

怆然(chuàng)

目不忍睹(dǔ)D.譬如(pì)

涕下(tì)

信手拈来(niā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疲惫

装饰

搏大

绯红B.干瘪

寂莫

海鸥

簇新C.淤滩

谎言

隽永

喷薄D.烽烟

飞窜

悲哀

笑蜗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B.《满秀》大型光影实景演出的新品彰显出了绚丽多姿而又生机勃勃的满族人文之美,也让世界领略到满族服饰之美。C.班主任老师讲道:“关于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资源的问题,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D.面对强大的敌人,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真是本色当行啊。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的政策。B.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近的全民健身状况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大约为33.9%左右。C.我国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D.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常激发诗人的情怀。李白《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宴饮欢乐气氛的营造;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淳朴民风的赞赏。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乙】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①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②木而涂③之鼠因往托④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及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⑤,腹而有之⑥,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社:土地庙,这里指社庙。②束:聚集,这里指建构。③涂:把彩粉或油漆抹在木质建筑材料的表面上,用来装饰或防虫蛀。④托:栖居。⑥案据:安定。案,通“安”。据,也是安的意思。这里暗含包庇意。⑥腹而有之:心腹亲近主人。

1.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孰视之/不诛之则乱B.客从外来/外则卖权重于百姓C.治国何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徐公何能及君也/及国亦有焉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4.乙文社鼠式的人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

甲文邹忌身边也有社鼠式的人物,请简述其危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温暖的菠菜王华①下班路上,接到了妻的电话,嘱我买些菜回去。于是拐弯进了一个菜市场。②菜市场不大,是露天的,只有十几个摊位。附近是一个新建的居民区,还没建正规的市场,卖菜的摊贩们自发集聚在这里,便形成了个小市场。摊贩们都是清一色的妇女,一个个都把自己包裹得很臃肿,像硕大的粽子,只露出眼和鼻子——要在这寒风中站一整天,这样的装备必不可少。③我在一个摊位前选了几样青菜。摊贩是位中年妇女,一一给我称了。最后我拿一捆菠菜时,摊主说:“对不起,菠菜不卖。”我很奇怪:“怎么不卖呢?”她抱歉地笑笑说:“饭店已订购了,你上那边那个摊上买吧,她的菠菜是自己种的,好吃。”她指给我看,隔着五六个摊位,一位穿黄军大衣,头上裹着黄围巾的妇女守着一辆三轮自行车,专卖一样菜,车上是成捆的菠菜。④我不想舍近求远,就走到紧挨着的一个摊上,想买她的菠菜。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位女摊主也说不卖。再走到下一个摊位,摊主同样说不卖,同样让我到穿黄军大衣的那个摊位上去买。⑤我很是诧异,乘出租有拒载的,没想到买菜还有拒卖的。⑥我一边嘟囔着“邪门”,一边来到穿黄军大衣的妇女的摊位前。虽然只看见女摊主的眼和鼻子,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谦和地笑。她望了望我刚才问过的那几个摊主,说:“你别怪她们,她们是为了照顾我的买卖,为了我好。”我问:“你们是亲戚?”她说:“不是。都是卖菜认识的。”⑦那些天,妻在单位加班,一连十多天,我都去那个菜市场买菜。但无论在哪个摊位买菜,买菠菜时,摊主都无一例外,让我到穿黄军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买。⑧渐渐地,我也自觉了,只要买菠菜,我就到穿黄军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和这个女摊主慢慢地也熟了起来。有一次我问她:“这菠菜是你自己种的?”她说:“是啊,我种了一大片呢。”“是在大棚里吗?”我问。她说:“不是,是在露天种的,菠菜很抗冻,只是晚上会盖上一层塑料纸。”我想,这菠菜是纯天然的,营养应该更丰富吧。⑨有一天,卖菠菜的女摊主没来。有摊主说:“菠菜从我这里买吧。”我说:“你们不是不卖吗?”她们都笑,说:“我们那是想照顾她的买卖。她的家庭很困难,男人卧病在床,家里家外只能靠她自己支撑着。我们想让她早卖完了早回家,她男人需要照顾。”我知道,她们说的“她”,是穿黄军大衣的女人。⑩在饭桌上,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妻和儿子听,妻沉默了片刻,说“那我们以后多吃菠菜。”一向不喜欢吃菠菜的儿子说:“我最喜欢吃杏仁菠菜了,以后我们顿顿吃菠菜。”我说:“是啊是啊,我们都爱吃。”我这样说着,不知怎的,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1.文章的叙事线索是

2.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请任选一个角度(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4.作者说儿子“一向不喜欢吃菠菜”,儿子却说“我最喜欢吃杏仁菠菜了”,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作者秋瑾,自称“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本词作于光绪29年,当时作者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B.词人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于是徘徊在个人的伤感中不能自拔,抑郁而终。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词人的竞雄精神。D.秋瑾多以词抒写情怀,她的词也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可谓词品如人品。本词在风格上与苏、辛的豪放词颇为相近,可谓千载为邻。2.本词结尾长叹“青衫湿”,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吕金凌同学为了解《变色龙》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只是这些资料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一下。A.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B.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90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C.他编造了一个害怕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1)A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前加“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