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2021·宁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云蒸霞蔚
B.
大浪淘沙
C.
百炼成钢
D.
滴水成冰【答案】C【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云蒸霞蔚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B、大浪淘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1·宁夏)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握住试管底部,再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B.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将蒸馏水慢慢沿烧杯内壁注入烧杯中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D.
测定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答案】D【考点】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该先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将握住试管底部,A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慢慢沿烧杯内壁注入烧杯中,防止也低飞溅,B不符合题意;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破裂;D、测定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示数,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B、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C、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3.(2021·宁夏)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冰、干冰、氯酸钾属于氧化物
B.
汞、钢、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煤、石油、氢气属于化石燃料
D.
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属于碱【答案】B【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解析】【解答】A、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冰和干冰属于氧化物,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B、汞是纯金属,钢、钛合金都是合金,故汞、钢、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符合题意;C、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氢气不是化石燃料,C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属于氧化物,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和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判断氧化物必须有要氧元素且元素种类两种,属于纯净物;
B、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分析;
C、根据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氢气不是化石燃料分析;
D、根据生石灰为氧化物分析。4.(2021·宁夏)总结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能源C.化学与环境D.化学与安全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③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①石油加工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②开发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③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利于煤充分燃烧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②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①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A.
A
B.
B
C.
C
D.
D【答案】C【考点】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无法浇灭,反而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不能立即用水浇灭;②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有毒,不能食用;③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正确;A不正确;B、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工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正确;②开发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正确;③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充分燃烧;B不正确;C、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正确;②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正确;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正确;C正确;D、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正确;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会引起火灾;③氢气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D不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油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甲醛的毒性分析;
B、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充分燃烧分析;
C、根据白色污染的原因、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止污染、新能源的优点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的难溶性分析。5.(2021·宁夏)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
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
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解答】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不符合题意;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只是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氯化钾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符合题意;D、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故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解时的放热吸热分析;
B、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C、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钙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大分析。6.(2021·宁夏)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A.
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
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
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
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D【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解析】【解答】A、a处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A不符合题意;B、由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浓硫酸是催化剂,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C不符合题意;D、题中甲酸反应生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是分解反应,但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铜还原成铜固体由黑变红分析;
B、根据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为催化剂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分析;
D、根据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7.(2021·宁夏)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常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或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来消毒、杀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5%
B.
酒精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2:5:1
C.
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在公共场所大量喷洒酒精来消毒
D.
喷洒酒精或“84”消毒液时都能闻到气味,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相同【答案】A【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35.523+35.5+16B、酒精的化学式是C2H5OH,故酒精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2:6:1,B不符合题意;C、酒精是易燃品,故不可以在公共场所大量喷洒酒精来消毒,C不符合题意;D、喷洒酒精或“84”消毒液时都能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B、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C、根据酒精可用于消毒分析;
D、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8.(2021·宁夏)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物质是CO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
D.
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答案】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4、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2个O,故丙物质是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B、甲烷中碳元素显-4价,氢元素显+1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44=4:11,不符合题意;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出丙物质的分子构成,再由反应前后各物质分子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9.(2021·宁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CH4、CO、N2检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稀H2SO4、Ca(OH)2溶液、NaNO3溶液鉴别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CKNO3、NaCl分离取样,加水溶解,蒸发结晶DFe(Fe2O3)除杂取样,加入稀盐酸,过滤A.
A
B.
B
C.
C
D.
D【答案】B【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A、CH4、CO都具有可燃性,都能燃烧,故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CH4、CO,A不符合题意;B、H2SO4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观察到有气泡冒出,Ca(OH)2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观察到由白色沉淀,NaNO3溶液不与碳酸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H2SO4、Ca(OH)2溶液、NaNO3溶液,B符合题意;C、分离KNO3、NaCl,取样,加水溶解,蒸发结晶,得到NaCl的同时也会得到KNO3,无法分离,C不符合题意;D、Fe和Fe2O3均能和稀盐酸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和鉴别方法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10.(2021·宁夏)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①稀盐酸、铝、铜、银②硫酸铜溶液、铝、银③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④硫酸铝溶液、铜、银⑤硝酸银溶液、铝、铜。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④【答案】A【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①稀盐酸和铝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在H之前,铜、银既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也不能和氯化铝反应,故无法判断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①不符合题意;②铝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故金属活动性Al>Cu>Ag,②符合题意;③铜不能和硫酸铝溶液反应,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金属活动性Al>Cu>Ag,③符合题意;④铜、银都不能和硫酸铝溶液,故无法判断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④不符合题意;⑤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银和硝酸铝,说明金属活动性:Al>Cu,铜不能和生成的硝酸铝反应说明Cu>Ag,⑤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11.(2021·宁夏)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B.探究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室温下)C.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室温下)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A.
A
B.
B
C.
C
D.
D【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A、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变量只有气体的种类,可以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A不符合题意;B、向等体积的5%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等量的铁粉,变量只有酸的种类,可以探究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室温下),B不符合题意;C、向10mL的食用油和水中加入3g食盐,变量只有溶剂的种类,可以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室温下),C不符合题意;D、向40mL20℃的酒精和40mL60℃的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变量有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两个,不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设计对比实验时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且实验现象不同,由此得出结论。二、填空题12.(2021·宁夏)宁夏枸杞富含葡萄糖等枸杞多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氨基乙磺酸等19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钾、钠、钙、镁、锌、铁、锰、锶等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肝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功效。请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枸杞中所含的营养素有________(写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写一种)。(2)枸杞中具有抗坏血病的成分是________。(3)在种植枸杞的过程中,发现枸杞树叶颜色发黄,应该施加的化肥种类是________。【答案】(1)糖类(或维生素等合理即可);锌(或铁等合理即可)
(2)维生素C
(3)氮肥【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1)枸杞富含葡萄糖等枸杞多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氨基乙磺酸等19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故枸杞中含有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素,枸杞富含钾、钠、钙、镁、锌、铁、锰、锶等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微量元素有锌、铁等;(2)枸杞中具有抗坏血病的成分是维生素C;(3)氮元素是合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元素,缺氮容易引起叶片发黄,故在种植枸杞的过程中,发现枸杞树叶颜色发黄,应该施加的化肥种类是氮肥。【分析】(1)根据枸杞富含维生素和糖类及锌、铁等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分析;
(2)根据具有抗坏血病的成分是维生素C分析;
(3)根据氮肥可使叶色浓绿分析。
13.(2021·宁夏)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有毒的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热控涂层中,使用了不锈钢高吸收化学转换热控涂层、锂离子电池等有效载荷。嫦娥五号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作的五星红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________(写一条),由图可知锂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3)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五星红旗所用的芳纶纤维材料的类型是________。【答案】(1)锂的原子序数为3,元素符号为Li,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Li+
(2)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燃烧值高
(3)合成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锂的原子序数为3,元素符号为Li,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锂离子为:Li+;(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氢气燃烧生成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高;(3)芳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氢气燃烧无污染且热值高分析;
(3)根据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14.(2021·宁夏)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在性质③中,X代表________类物质。(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写一个)【答案】(1)有蓝色沉淀生成;CuSO4+2NaOH=Cu(【考点】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故实验现象是由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uSO(2)盐除了能和某些金属、某些碱、某些盐反应,还可以和某些酸反应,故在性质③中,X代表酸类物质;(3)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可以是金属活动性比银强的金属,例如Fe、Zn等,也可以是含有Cl-的物质,例如HCl、NaCl等,任写一种,合理即可。【分析】根据盐的化学性质分析,结合框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进行解答。
三、综合题15.(2021·宁夏)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关乎百姓生命健康,必须对天然水进行净化达标后才能饮用。(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________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二氧化氯(C1O2)消毒杀菌,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某同学在使用“除垢剂”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含有碳酸钙等物质,猜想到“除垢剂”的有效成分中可能含有酸。于是,他分别设计了在家庭中和实验室用两类不同物质且产生两种不同现象的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家庭中:取适量“除垢剂”于瓷碗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除垢剂”的有效成分中一定含有酸。实验室:取适量“除垢剂”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得出使用“除垢剂”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写一条)。【答案】(1)活性炭;+4
(2)少量锌粒;有气泡产生;少量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避免沾到皮肤上(合理即可)【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2=0,故x=+4;(2)酸的验证要从它的化学性质入手: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②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成氢气;③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④能和碱反应;⑤能和某些盐反应;故方案可以是取适量“除垢剂”于瓷碗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或取适量“除垢剂”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氧化铜,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证明“除垢剂”的有效成分中一定含有酸;(或其他答案也可)根据实验结论,“除垢剂”中含有酸,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除垢剂”时的注意事项有避免沾到皮肤上(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酸能与碳酸盐或金属反应产生气体,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分析。
16.(2021·宁夏)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位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铜生锈的原因,请你一起探究。(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1)(猜想与假设)根据查阅的资料猜测: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________。(2)(设计与实验)他仿照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且铜片已打磨干净)。实验编号一二三四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在上述实验三中,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制取氧气的方法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3)(反思与提高)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________(填物质名称)有关。(4)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______。(5)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写一种)。【答案】(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推知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二氧化碳(或CO2);装置简单(或节约能源等合理即可);2Cu+O2+CO2+【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解析】【解答】[猜想与假设]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推知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在上述实验三中,铜片只与水、氧气接触,故控制的因素是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制氧气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不需要加热,故装置简单,节约能源;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化学方程式为2Cu+O[反思与提高](3)金属生锈和食物腐败均是氧化反应,有氧气的参加;(4)食物腐败是氧化反应,有氧气的参加,故延长食品保质期可以隔绝氧气储存(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铜绿可以和酸反应,故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中的变量及高锰酸钾制氧气需加热的特点分析;
(3)根据“生锈”与氧气有关分析;
(4)根据隔绝氧气可防止食品变质分析;
(5)根据铜绿可与酸反应分析。
17.(2021·宁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1)(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__(写一条)。(2)(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________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________(3)乙同学设计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________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4)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盘供货合同范本
- 住宅赠予合同范本
- 农业种子买卖协议合同范本
- 化妆服务合同范本简易
- 业务指导合同范本
- 2024年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加盟学员签约合同范本
- 买土地合同范本
- 加油站聘用站长合同范本
- 借款项目合同范本
- 汽车运行材料ppt课件(完整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一-北师大版
- GB∕T 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2022《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精选ppt课件
- Q∕GDW 12067-2020 高压电缆及通道防火技术规范
- 汽车系统动力学-轮胎动力学
- 《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
- 10T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 中国民航国内航空汇编航路314系列航线
- 山西特色文化简介(课堂PPT)
- 一元二次方程100道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