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1.gif)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2.gif)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3.gif)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4.gif)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说课稿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75bba055a6bcbad1edbc8de4302a9e6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乃至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并统一全国、行省制度的建立,理解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等历史事件。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天祥抗元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元朝统一和施行行省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4、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5、难点:行省制度和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课前导学】.准备北朝民歌《敕勒歌》.学生收集有关文天祥抗元的历史资料。【课前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板书设计】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统一■蒙古2、建立蒙古政权(1206年)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建立元朝(1271年) 经济方面: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2、统一全国(1276年)巩固统治对外交往:[《马可•波罗行纪》政治方面:行省制度、西藏、台湾民族关系:回族【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生:朗读一遍。问题1:这首诗描绘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生活情景?学生展开想象,说出答案和感受。生: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景。问题2:提到蒙古族,你们想到的是什么?生:可能答草原、蒙古包、牛羊、羊群……师: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继任者建立了元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你们想了解他们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们。展示本课课题和学习目标。【讲授新课】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师:12世纪时,蒙古高原上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史书记载“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问题1:这一诗句反映了蒙古高原上当时怎样的局面?生:战乱、奴役。或深受战乱之苦,遭受他族蹂蹒。问题2:但是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那么当时蒙古人民最渴望什么?生:渴望统一。或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问题3:那么是谁来实现人们的这一愿望呢?生:铁木真,古代蒙古族尊称他为成吉思汗。问题4:蒙古大草原上,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怎样兴起的呢?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66-67三幅插图(成吉思汗陵墓、成吉思汗画像、蒙古帐幕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思考并回答问题。生: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师:那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铁木真,请一位同学来讲述铁木真的故事。问题:你觉得铁木真是怎样一个人?生:坚强机敏、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活动与探究: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评价他为“一代天骄”,你知道他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将班级分成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他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长期混战局面。)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建立和统师:成吉思汗在他生前未能实现统一中国夙愿,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留给他的继任者忽必烈来完成。师简介忽必烈。生于1215年,1260年即位,之后,开始大举南下攻宋,1271年改国号为“元”,史称“元朝”。忽必烈在位35年,死于1294年,时年80岁。问题1:成吉思汗的继任者忽必烈是怎样完成他的未竟事业的呢?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元朝建立和统一过程的线索:蒙古建立(1206年)---灭西夏、金一-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1272年)---南宋灭亡(1276年)。.文天祥抗元师:在元军大举进攻临安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元军的进攻,同时涌现出不少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一文天祥。师先指导学生看课本文天祥画像,后简介文天祥被捕前后情况。文天祥1278年被捕,押解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次年被送往大都继续囚禁,他又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一诗。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师展示《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名朗读。问题:你从文天祥身上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值得敬佩?生:可能答出面对强敌,无所畏惧,或爱国爱民,勇于牺牲等。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活动与探究:如果说元朝统一中国是历史的进步,那么文天祥抗元保宋又如何评价?根据学生看法列出可能出现以下不同的观点(若学生一时想不出来师可以提示):A抗元英雄一一反抗掠夺和压迫,爱民爱国。B不识时务一一挽救没落宋朝,阻挡元朝统一。(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两种观点的思考角度有什么不同?A观点:站在爱国、民族气节角度上看问题;B观点:站在历史发展趋势上看问题。或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问题、从历史发展趋势思考问题(师可以提示)。(5)如何认识“文天祥抗元保宋”和“元朝统一中国”:(提示: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问题)理解、尊重许多历史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和努力,认识其进步性(反抗压迫,维护民族气节)和局限性(南宋统治已腐朽,没落是必然的)。学生难答,教师引导学生看问题应“一分为二”。师总结: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南宋军民进行抵抗,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正义之举;兵败被俘后,囚禁大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这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的真实写照,这种崇高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措施问题:元朝统一后,统治者必然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它的统治,那么如果你是元世祖,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使国家长治久安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68,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归纳)(1)经济方面①重视农业一-a.禁止圈占农田作牧场b.治理黄河c.推广棉花种植。②水路交通运输业--开通通惠河和会通河以及海运。(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68元运河和海运航线地图并对照课本P4隋运河地图,让学生说出隋运河与元运河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最后让学生说出元运河和海运的路线图。)③重视商业―-闻名世界的元大都元朝的商业都市繁荣。元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2)对外交往---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曾经来中国居住了几十年,游历了许多地方,后来他回国后把他在中国和亚洲的所见所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记》,在书中描写了大都的繁华景象。(3)政治方面―-创立行省制度师出示唐、元疆域图,比较我国这两个朝代的疆域大小。活动与探究: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怎样进行有效的管辖呢?又是如何实施的?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我国以后历史有何影响?(指导学生分析回答: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问题1:唐朝时政府是如何管理西藏的?台湾与祖国大陆有何联系?注意新旧知识联系,加深学生对西藏和台湾的了解。问题2:在课本P69《元朝疆域图》上找一找管辖大都及周围的机构名称有哪些?在那时,我们的家乡隶属于哪个行省管辖?师:元朝行省制度对管理国家十分有效,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来源于元朝。行省制度还体现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当时西藏已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政府还加强了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唐朝时,吐蕃和唐朝”和同为
一家”,三国时,吴国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因此我们从史实中可知,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无耻的。(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问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开始,两次民族迁徙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个民族哪位杰出政治家为了民族大融合进行了成功改革?(东汉末年和西晋末年,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活动与探究:元朝的大一统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元朝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何历史影响?(学生阅读课文P69内容后,小组同学合作回答。)师生共同总结:表现在四方面:(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4)回族开始形成。元朝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朝的历史,由于本课涉及到元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内容比较多,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把它们全部掌握呢?现在列出线索图,我们一起来把它完成。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家古建立蒙古政权建立元朝忽必烈统一全国统一措施经济方面:侬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政治方面:行省制度、西藏、台湾对外交往:《马可•波罗行纪》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家古建立蒙古政权建立元朝忽必烈统一全国统一措施经济方面:侬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政治方面:行省制度、西藏、台湾对外交往:《马可•波罗行纪》民族关系:回族【活动与探究】1、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教师总结: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管辖,促进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频繁。)2、写于元朝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应选D【教学反思】.在导入新课时,以北朝民歌《敕勒歌》导入,给学生展现一幅广阔的蒙古草原美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参与,问题探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且我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适时引导,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对于行省制度这部分知识学生还是不太理解,特别对明清及以后的朝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认识不足。我想这和我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讲解不足有关系,需要在今后的复习中加以深入。.在时间分配上,前边的内容更紧凑一些,在教学时,语言应更精炼,尤其是过渡性的语言,效果会更好。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的基本步骤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1、参与式2、讨论式3、互动式4、体验式5、研究性学习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四、说教学程序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五、说板书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一一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一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三、实效性原则一一说课活动的核心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女士短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喷雾手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黄金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香味硅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钢塑柔性复合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耐候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触媒蓄热式焚化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汽车内饰产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称重配料仪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卫生消毒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 2024年疾控中心支部工作计划范本
- 砌筑工的培训
- 《无菌检查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香菇行业销售状况及供需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幼儿园开学师德培训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金蛇纳瑞2025年公司年会通知模板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