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膏梁青涩雍容华贵豆寇年华

B.缴纳戍边平心而论得鱼忘筌

C.桀骜羁旅磨肩接踵励精图治

D.袅娜覆盖开城布公呕心沥血

2.下列加横线字,配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河畔/绊脚禁锢/痼习博闻强识/独树一帜

B.作客/咋舌阑珊/蹒跚

浑然一体/混水摸鱼

C.馈赠/溃乱

噬啮/涅槃汗流浃背/嘉言善行

D.蹊跷/峭拔乖戾/骈俪

罄竹难书/钟磬齐鸣

3.下列语句描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B.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

C.山上有了小屋,好像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4.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想要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现状,我们可以多看看当代中学生写的一些作品,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B.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育行为的一切环节:音、体、美——所谓“小三门”成了次要的课程。

C.不良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引发不适,甚至有可能导致中毒,如萝卜与橘子,白酒与柿子,牛奶与巧克力,牛肉与栗子,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等等。

D.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你听到了吗?你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喃喃自语着。

5.下列作家与他们的字、号、谥号、别称一一对应有误的一组是()A.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

B.杜甫—子美柳宗元—子厚苏轼—子瞻

C.范仲淹—文正陆游—放翁柳宗元—柳泉居士

D.陶渊明—五柳先生韩愈—昌黎先生李清照—易安居士

6.将下面4句话填在括号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淋沥淋沥地下着。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似乎也活泼起来,()。他们是多么淘气啊!①洒在行人的雨伞下②洒得长长的小巷里一片湿湿的,发出亮光来③洒到人家关着的窗玻璃上④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A.④③①②B.③①④②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规模巨大的纪传体通史。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史,是用历史来疏证孔子的《春秋》。

C.“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D.《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是古代说理文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②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的情况公诸于众。③本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又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经过艰辛的探索,()成功地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④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己经是幸福的了。

A.摸索,骇人听闻,终于,即使

B.探索,骇人听闻,最终,即使

C.探索,耸人听闻,终于,倘若

D.探索,耸人听闻,最终,倘若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弥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

B.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

C.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

D.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

10.下列选项中,依次填人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每一个糊涂的人都_____,每一个怯懦的人都_____,每一个疲乏的人都_____,而每一个反动者都战栗地倒下去!①振作起来②清醒起来③勇敢起来

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二、填空题(10题)11.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12.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3.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歌以咏志。(《观沧海》曹操)

1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泊秦淮》杜牧)

1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对()这一人物的描写。

1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18._________,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19.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

三、文言文理解(10题)21.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5分)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取材于《鬼谷子·持枢》)

22.上文中,苏轼劝勉李廌说:“你的才华,是可以和万人匹敌的,如果再有高尚的节操促进,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这说明苏轼特别看重高尚的节操对于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对苏轼的见解,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认识。(200字左右,12分)

2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①~③题。(11分)正宫·塞鸿秋薛昂夫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中吕·山坡羊薛昂夫销金锅在,涌金门外,戗金船少欠西湖债。列金钗,捧金台。黄金难买青春再,范蠡也曾金铸来。金,安在哉?人,安在哉?1.下列对两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塞鸿秋》前四句连用比喻,勾画出世人追名逐利直至老迈的可悲形象。

B.《塞鸿秋》中“至今寂寞彭泽县”一句,运用了陶渊明遭受贬谪的典故。

C.《山坡羊》结尾处连用两个反问句,引发世人对金钱与人生的深入思考。

D.两首元曲均为讽世之作,讽刺批判之余亦有忧时伤世之感,多有警策。

24.下列诗句与“黄金难买青春再”含意最想当的两项是(5分)A.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B.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C.流光容易把人抛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E.春如旧,人空瘦

25.请简要概括《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26.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任选4题作答)(8分)①爱国诗人屈原在《国殇》一诗中,赞美楚国的战士刚强不屈,为国牺牲,“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②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③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④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为秋天着色,杜甫则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慨秋的悲凉。⑤雨,可以寄托人的不同情思。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一句“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无限的哀愁,苏轼则在《定风波》里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表现出了超然的洒脱。⑥辛弃疾的《菩萨蛮》意蕴隽永,特别是其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耐人寻味。

四、阅读理解(10题)27.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的写作目的是()A.塑造一个民族乃至东方传统文化观念的象征:杜鹃,点明全文的中心意思。

B.将杜鹃在中国乃至东方所引发的心理怙态作了概括性描述,与下文关于杜鹃的实际情况形成鲜明对照。

C.塑造一个民族乃至东方文化传统观念的象征:杜鹃,与下文关于杜騎的实际情况的说明形成鲜明对照。

D.将杜鹃在中国乃至东方所引发的心理情态作了概括性描述,点明全文的中心意思。

28.下面两句话各釆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别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①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②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29.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30.对第③句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暗示革命者是杀不绝的B.革命遭受挫折、不被人们理解,有如这倒春寒C.渲染坟场的凄凉气氛D.烘托人物的凄苦心理

31.下列四首诗词,是从乙、丙、丁、戊四个空缺处摘出的,请分别将它们回归原位。A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局歌一曲斜阳晚,—雲时,波摇金影;暮抬头,月上东山。B八十沧州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C渭水终须卜,沧浪徒自吟。空嗟芒饵下,独见有贪心。D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飞花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32.有虫眼的豆子刘立勤五队的队长叫老甩。五队本来有一个队长,人姓白,心却是黑坨坨。白队长的黑坨坨心从不估摸队里的事,也不估摸家里的事,整天估摸别人的事。估摸着怎么让别人把自己的东西送到他家里,估摸着怎么把别人的女人弄上自己的床。种下的苦瓜子多了,苦瓜就出了。老甩一吆喝,队里人一声吼,齐刷刷举手把老白拉下来,又齐刷刷举手把老甩推上去。老甩为人耿直,做事公道,政策也硬,又不和别的女人挤眉弄眼,好多人都说他干得好。队长是个苦差事,干得好就容易得罪人,得罪了人,就有人说他干得不好,世上没有公平秤。先是老白。老白干队长时是不干活的。还可以白占队里的东西,还可以白睡别人的女人,日子挺熨帖。老甩当了队节,他就没了这些特权,还要苦扒苦作,一杆秤分粮。接着是老白睡了的那些女人,老白做队长时,她们可以不干活或少干活,还能得到许多便宜。老甩做队长了,不喜欢这一套,她们就没了这些便宜。于是,老甩这队长还没干上一年,这些人都嚷嚷要改选队长,把每甩选下去。村里人没文化,选队长不易。己经开了两天会了,还没商量出个选举办法。老甩说是用老办法:举拳头或是站队。可老白知道自己不得人心,就不答应。老甩说全队没人识字,请村上老师帮忙。老白信不过,也不答应。弄得老甩也没办法,就问大家,大家也没主意。生生是熬了两天两夜,也没生出个选队长的法子。熬到第三夜了,老白生出一个法子。老白说:“我们选豆子。”老甩说:“选甚豆子?”老白说:“我俩一人一只碗,社员一人一粒豆子,他们选谁就给谁碗里装豆子。哪个碗里豆子多,哪个就是队长。”老甩说:“和举拳头、站队一个样。”老白说:“不一样。”老甩白了眼老白,就想起满坡焦黄的庄稼,应了。老甩就起身同会计去找豆子,剩下老白冲着几个女人“哈哧哈哧”笑。老甩和会计找回了豆子,也找回了两只空碗。老甩说:“有红纸的是老白的,没纸的是老甩的。”说罢,就发豆子,每人一粒。人们捏着豆子,就觉得豆子沉甸甸压得心慌,就像拿着个金元宝,拿在手上细细瞅。好久没吃顿饱饭了,有人盯着豆子就生出饿意。只听老甩喉结上下一滚,恶出一声脆响:“都别吃了,那是队长呢!”那是队长,自然是吃不得的。再仔细瞅一遍,又舐一遍,都庆幸没吃,豆子有虫眼呢。于是,依依不舍地把豆于丢迸碗里,碗里就生出一串好听的声音,漾在心里好舒坦。老甩听了,就笑了,投豆子的人也笑了,老白也廝跟着笑。这时,不规矩的男人就在女人的大腿上掐一把,女人夸张地一叫,会场上热闹得很。选举正在继续:老甩的老碗边排成了队。一人一粒,顺着碗边“叮儿当儿”叫得好听。听得老甩咧着嘴笑,豆子却长得慢。老白的老碗边虽然没几个人,一人却是一把,虽然没生出好听的声音,豆子却欢欢地长,长得老白咧着嘴笑。有人看出了蹊跷,拿眼去瞪老甩,老甩却不管不顾咧着嘴笑,会场上立马静寂了许多。手上没了豆子,碗里也没了声响.老白盯着碗里的豆子“哈哧哈哧”地笑,老甩也廝跟着“哈哧哈哧”地笑。笑罢了,老白端起老碗,高喊一声:“我是队长!”老白喊罢,又“哈哧哈哧”笑,老甩也不言语,廝跟着“哈哧哈哧”笑。老甩说:“队长还是老甩!”老白说:“我的豆子多,我是队长!”老甩说:“我的豆子多。”老白说:“我堆尖一碗,你只有半碗。”老甩“哈啸哈哧I笑了一阵,说:“我发出的豆子都是有虫眼的,收回来的也都是有虫眼的。你数你老碗里有几粒有虫眼的豆子。”老白听了老甩的话,立马傻了眼。老甩发的豆子确是有虫眼,他接过手仔细瞧了瞧,又扔了。没想到自己精心挑选的圆豆子,却被考尨有虫眼的豆子算计了。老白想到这儿,“啪”的一声把手中的老碗摔了,圆溜溜的豆子在会场四下乱钻i人们哄笑,四下抢起来。这时,老甩就甩出一声队长的恶吼:“豆子都交回来,还可以种二分地呢!”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老白做队长时不仅不干活,可以白占队里的东西,他的生活作风还不正派,可是在改选队长时还是有人支持他,小说着重批判了这种黑白不分的愚昧的人。

B.老道做队长虽然比老白干得好,但是干得好容易得罪人,所以他当队长还没一年,村里人就都嚷嚷要改选队长,把他选下去。

C.小说突出运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比如老白被老甩有虫眼的豆子算计后,摔了手中的老碗,就是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

D.小说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叙述了老甩用有虫眼的豆子臝得队长选举胜利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

E.朴实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小说中的人物说着朴实的话,做着朴实的事,叙事语言也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

33.对上面语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语段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B.这个语段极有层次地写出了路瓦栽夫妇心理活动的过程。

C.玛蒂尔德固然虚荣心严重,但路瓦栽先生的一再纵容也是悲剧造成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批判玛蒂尔德的同时也批判了他。

D.路瓦栽先生在小说中虽说是个次要人物,但作者对他的描写很生动,使读者不由自主地同情他。

34.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D.这些景观四季皆有,不是秋天特有的景色,故而一笔带过。

35.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36.请探究小说的主题,并说说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五、文言文(2题)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卜式靠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

B.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完全是出于鼓励富商人贾能够顾念国家、支持自己的政策的目的。

C.皇上对卜式的用管理羊群的方法来管理老百姓的理论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他的本领,便封他为缑县令,果然缑氏百姓反映很好;出任成皋县令,办理漕运的政迹又被评为最好。这样皇上更重用他了。

D.南越吕嘉谋反时,卜式上书朝廷,请缨出战,愿意父子一起率兵奔赴前线,决一死战,以力效国。皇上认为虽然他们最终没有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

38.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注:①浑邪:人名。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输家财半助边。输:捐献

B.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见:我

C.于是上久不报式。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善之。善:认为...好

六、写作(2题)3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让人遗憾甚至令人愤慨的事件,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忽略了生活中更多的令人感动、给人温暖的事件。这些暖心事件组合在一起,其实就是推动社会崇德向善的“暖实力”。这种“暖实力”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时代风采和道德素养。对于暖实力,我们不仅需要发现,我们还需传递,我们更需贡献。

40.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们需要不断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奖励自己。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贯穿人的一生,其中不知蕴含了多少奥秘。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你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BA项高粱;C项摩肩接踵;D项开诚布公。

2.CA项pàn/bànɡùzhì;B项zuò/zéshānhún;C项kuìnièjiā;D项qiāo/qiàolìqìnɡ。

3.A

4.D

5.C蒲松龄号称“柳泉居士”;柳宗元,世称河东先生。

6.C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以及考查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在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

7.DA项《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C项“通五经,贯六艺”中的“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8.A

9.CA舶来品;B蜚声;D入木三分

10.C

11.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

12.沉舟侧畔千帆过

13.若出其中,幸甚至哉

14.隔江犹唱后庭花

15.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

16.王熙凤

1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8.虽趣舍万殊暂行于己

19.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月何年初照人

20.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

21.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生养成藏”中间可断可不断。)参考译文:所谓掌握事物的关键,就是指春季萌生、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贮藏,这是天时的运行规律。不可强行改变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话),即使暂时成功最终也要失败。所以做人君也要(注意)掌握客观规律,负责生聚、教养、收成、储藏等重任。也不可强行改变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话),即使暂时强盛最终也要衰败。这是天道,是做人君的大纲纪。

22.(观点2分,联系实际3分,具体分析3分,语言表达4分)

23.B

24.AB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DE不得分

25.《山坡羊》中连用八个“金”字,表达了诗人对追逐金钱的恶劣风气的强烈批判。(内容1分,思想感情1分,程度1分)

26.①终刚强兮不可凌魂魄毅兮为鬼雄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④烟光凝而暮山紫万里悲秋常作客

⑤梧桐更兼细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7.C

28.心理描写。表现了她们面对敌人宁死不屈的坚贞品格。语言描写。说明她们机智聪慧,有丰富的水乡生活经验。

29.A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山桃人格化,把野山桃在风中舞动的姿态比作舞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山桃在狂风中飞舞的动态美(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山橇在狂风中舞动的热烈),表达了作者列野山桃的喜爱之情。B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桃花人格化,把微风中的山桃花比作少女,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桃花的腼腆、庄重自强的特点(或微风时的静态美),表达了作者列野山桃花的喜爱之情。

30.A

31.BADC

32.DE

33.C

34.B

35.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风“野“的特点,点明野山桃的生存环境恶劣,为邂逅野山槐及描写野山桃作铺垫。

36.这篇小说通过正直能干的老甩战胜投机取巧的老白当选队长的故事,赞扬了像老甩一样朴实正直、风正派、不讲特权而又充满智慧的好干部,谴责了不务正业、贪图享受、作风败坏的害群之马。这篇小说在反腐倡廉的当今列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人民群众要的是正直、给百姓办实事的党员干部,不干事、作风坏的官员必将被人民唾弃。这篇小说还启示我们;列待腐化堕落的部不能姑息,要运用智慧和腐败者作斗争,要营造廉洁的社会氛围。

37.C

38.B“见”表被动。

39.请张开发现美的眼睛曾看过这样一组照片:一位穿手术衣的男医生怀抱一位穿病号服的小女孩,亲切地陪她看手机。7张照片,生动记录下了小病人从初到手术室恐惧哭泣到渐渐放下警惕,最终满心安全感的全过程。看着这样一组发生于手术室的“暖心图片”,我不禁想到:医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冷漠,医患关系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恶劣。的确,还有不少人把医生想象得非常冷漠,把医患关系想象得非常紧张,但我们绝不可以偏概全。我们必须承认,医生这个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都是既有好人也有坏人,而且永远都是好人比坏人多。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对医生和医患关系存在如此多的误解和偏见呢?我想,原因之一可能在于人们喜欢用“有色眼镜”看待一部分人,比如医生,比如教师。一旦他们的某些做法有点“出格”,便立刻会引起人们关注,并进而受质疑、遭谩骂。另一个原因或许和当下媒体喜欢跟风有关。若有某一媒体发布医患矛盾的消息,立马会引发其他媒体跟风发布更多相关消息。于是便会给人们造成一种当下医患矛盾确实严重的印象。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平等看人,切勿以人的职业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我们必须认识到,医生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特殊职业,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累,同样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抚慰。我们不应对他们求全责备,更不能以别样的眼光苛求他们。要知道,和谐的医患关系,并不是医生这一个群体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医患之间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