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1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2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3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年广东文基,)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2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32009年广东卷)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分封制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4.北京高)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5.(2010·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6年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7年湖南卷)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西“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握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8(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第图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内阁制9(2009津文综历史,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02009夏辽宁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以后仍有重大影响,

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112009山东文综,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12.2009江苏历史卷,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13(2010广东文综,)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郡县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14(2010上海历史,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2011·浙江文综)(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15.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考点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演变1上海)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2.(2011上海卷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B汉朝C.唐朝D.宋朝3.(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举制C.科制D.行省制4.(2011年江苏高考4题)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5.(2011江苏高考2题)右图所示为《唐书》所830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2011年北京卷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7.(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8.(2011上海市单科历史)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问题12分)(1)按示例填写表格分)西周血统①

汉德才②

唐③科举制(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分)(2011•北京文综•37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上犹是继体之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2011高考福建文综题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结束了领主封建制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二次发生于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二郡县之失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分)12.(高考安徽文综题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