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实施有偿救援目的不在收钱_第1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实施有偿救援目的不在收钱_第2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实施有偿救援目的不在收钱_第3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实施有偿救援目的不在收钱_第4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实施有偿救援目的不在收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实施有偿救援,目的不在收钱正文:黄山风景区实施首次有偿救援收费3206元中国经济网发布时间:08-1308:33中经网传媒有限公司有偿救援不为“收钱”只为遏制“野游”行为黄山风景区实施首次有偿救援收费3206元暑期又一阵户外旅游热兴起,与此同时,驴友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野游”行为屡见不鲜。7月初,3名驴友无视禁止攀爬的“禁令”,非法进入广东曲江罗坑自然保护区船底顶核心区,迷路被困,最终被救援人员奋力救出。7月上旬,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前星村7名驴友在开发未开放的峡谷里探险被困,被消防人员历经14个小时救出。6月上旬,7名驴友组队穿越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在大雪塘发生意外,其中一名女队员遇难。7名驴友涉嫌违规进入国家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1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其余6人被公安机关分别罚款5000元。前不久,黄山风景区也发生了“野游”者被困请求救援事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关于有偿救援的规定,对本次救援收取了费用。这也成为黄山风景区实施的首次有偿救援。游客王某某的亲属代其将3206元有偿救援款汇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定账户。事实上,本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远不止这些。“请问是公安局吗,有一位游客可能在悬崖上被困住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6月1日13时28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汤口镇个体工商户杨某(化名)报警,称游客王某某疑似在黄山风景区慈光阁片区被困,请求景区予以救援,景区110立即指令景区紧急救援大队实施救援。5分钟后,救援大队启动预案,协调景区公安局利用技术手段初步确定游客被困区域。同时,就近在慈光阁片区组织管委会综治、防火以及股份公司环卫、汤口旅游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开展搜寻。14时51分,救援人员在朱砂峰东侧斜坡发现了王某某,此处四周均是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王某某进退两难。随后,风景区派出所所长江成平带领5人救援小组从慈光阁检票口旁沿朱砂峰山体上行前去救援,他们每人都背着15公斤左右的救援装备,沿途裸露岩壁较多,十分光滑,无可着力处,救援过程十分艰难。17时23分,救援人员到达王某某上方约10米的山脊处。随后,救援人员利用绳索等装备将王某某安全转移至上方山脊处,为其戴上头盔和手套,稍作歇息后护送其返回。当天20时33分,救援小组全部安全返回慈光阁,现场救援任务结束,从接警到人员安全下山共用时7小时5分钟。经过询问得知,王某某当天穿过黄山风景区慈光阁票房附近铁丝网,未购票直接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不小心从岩壁上滑落,跌落在岩壁下方一块平台上。之后王某某试图往上攀爬,由于岩壁湿滑而失败。由于手机电量不足且信号不好,他随后通过微信向之前认识的个体户杨某求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在景区正常游览线路、游览区域的游客,非个人原因造成的事故,黄山风景区都会履行公共救援的责任和义务,即无偿救援。对于擅自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游客(无论有无购票)产生的救援,黄山风景区将实行有偿救援。6月11日,黄山风景区有偿救援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经商议决定,依据“办法”第七条规定,依规对王某某追偿救援产生的费用。费用清单包含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劳务、院前救治、交通、意外保险、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相关费用,且劳务费用仅计算参与救援的4名非管委会工作人员费用。记者了还解到,本次救援符合该风景区有偿救援规定,满足三个原则:一是被困人员已成年,其精神健康、智力健全,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二是其不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擅自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本次救援中,王某某被困位置已处于一片悬崖,远离正常游览步道,其翻越的防护拦网在数十米处就有明显的禁令标牌);三是当事人当时已陷入困顿或危险状态(王某某进退两难、上下不得,并报警求救)。“此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由当事人王某某承担,他表示无异议。每一项费用的计算都有明确公式和详细参考标准。”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程光华介绍,游客求助后,管委会严格按照规定,坚持先救援、后收费,并及时向游客告知有关管理制度和有偿救援规定。记者查询本次救援费用清单发现,人员劳务费用计算方式按照2017年安徽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年平均工资74487元除以365天,乘以周末2倍工资,再乘以参与救援人数来计算;车辆费用则为汤口镇至慈光阁旅游观光车单程票价19元/人乘以参与救援人次;索道费用是玉屏索道单程票价乘以上下双程再乘以玉屏片区赶赴慈光阁救援人员数量得出。记者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出台前,有社会公众和广大网友留言“没钱就活该被挂悬崖上”,也有人担心会出现“天价救援”等问题,从本次救援来看,没有出现此类现象。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它在国内旅游景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据了解,黄山风景区具有山高谷深、地势险、游道陡等特点,每年都有众多游客进入风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进行户外活动,之前每年都发生不同等级的救援事件,部分游客还存在携带火种进山和野外生火行为,这无疑对景区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2018年年初,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开始起草《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在汇总收集多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思路调整和措辞修改,该“办法”于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对企图进入黄山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据统计,2018年7月1日以来,在管委会辖区内劝阻试图进入景区未开发、开放区域的旅游者3批41人次。与前一年相比,试图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旅游者批次下降了一半、人数下降了45%。据了解,国外一些地区和景区早已实行了有偿救援制度。2014年10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率先实行有偿救援,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者”,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也在2018年9月1日启动了有偿救援。目前《旅游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安徽省旅游条例》《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都对“驴友”进入没有安全保障区域的行为及有偿救援作出了具体规定。程光华表示,有偿救援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钱”,也不是搞“天价”收费,而是为了有效遏制擅自进入风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旅游或探险的行为,更好地维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和景区生态资源安全,也为了将景区有限的救援力量和救援资金投入到正规游览线路游客的救援救助保障中,加强景区救援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安全感。此外,记者发现,也有媒体和网友对有偿救援提出建议:“游客遇险原因,到底是‘任性’,还是存在客观原因,在具体界定上往往比较复杂。”对此,程光华告诉记者,黄山风景区将认真采纳媒体和网友的意见、建议,并结合景区救援工作实践,进一步修改完善景区有偿救援办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对各种情形做好充分预案,提升黄山救援工作水平,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记者王海涵王磊)来源:中国青年报黄山景区首次对野游被困者有偿救援,网友:干得漂亮!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08-1420:29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不爱走常规旅游险,喜好爬野山的游客,这回真得注意了——近日,黄山风景区发生野游者被困请求救援事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首次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对救援收取费用。救援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3206元,由当事人承担。一直在人们讨论中的有偿救援的“靴子”,这次终于落地了。有媒体评论指出,有偿救援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钱”,也不是搞“天价”收费,此次有偿救援收费远低于实际发生的费用。其着重点在于提醒驴友要有风险意识及规则意识,特别是冒险攀爬非旅游开放区的驴友,规范旅游活动,同时也对景区的管理水平及救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于风景区管委会对于野游受困者实行有偿救援一事,网上发起了一次投票,结果……持支持意见的网友大多认为,这次事件中的游客是成年人,其在明知是未开放景区的前提下还偏要进去,就是违规,违规的后果当然要自己承担:还有的网友觉得,这有利于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甚至表示有偿救援费收少了: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则认为,生命面前,救人第一:还有网友坦言现有常规旅游路线已经无法满足个性化旅游需要,希望能开发更多的安全的个性化户外线路:此外,还有部分网友提出,目前,我国对于户外救援或探险救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议针对这一点要完善立法。对进入非正规开放景区、非安全区域野游的“驴友”实行有偿救援,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综合:@中国消防、正义网、@人民日报、网友留言等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黄山景区实施首次有偿救援目的不在于"收钱"前不久,黄山风景区发生了“野游”者被困请求救援事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关于有偿救援的规定,对本次救援收取了费用。这也成为黄山风景区实施的首次有偿救援。游客王某的亲属代其将3206元有偿救援款汇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定账户(8月13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登山、漂流、“野游”等探险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各种驴友遇险、遇难、请求救援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而各级政府为了救助驴友、“野游”者生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救援者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盲目探险不仅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围绕救援也靡费了非常有限的公共安全资源,近年来,关于收取搜救费、处罚驴友的热议不断,“办法”规定,对于擅自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游客(无论有无购票)产生的救援,黄山风景区将实行有偿救援。这就是针对风生水起而又杂乱无章的驴友们、“野游”者订下的规矩。

实施有偿救援是在为生命护航。以此次首次有偿救援为例,王某罔顾明显的禁令标牌,穿过铁丝网,未购票直接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不小心从岩壁上滑落。救援人员人均背着15公斤左右的救援装备,共用时7小时5分钟,历尽艰辛才将其安全救回。依照规定收取其救援费用,合情合理合规。

据报道,黄山风景区每年都发生不同等级的救援事件,以此类推,目前国内户外探险行业格局较为混乱,很多户外运动都是由个人发起的,整个队伍不设领队,完全自主,费用自理,甚至附带有不少商业利益,基本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驴友躁动的探险热情,匮乏的户外知识与专业设备,常使得他们怀着侥幸之心逃避监管,致使事故不时发生。制定并实行有偿救援制度,可以有效遏制擅自进入风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旅游或探险的行为,更好地维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和景区生态资源安全。

有偿救援制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因为驴友个人原因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浪费令人咋舌,也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对于自私自利,不守规矩、盲目探险而又无端动用社会资源的人员,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惩戒,以此减少公民个人的侥幸盲目心理和冲动行为,以儆效尤,杜绝类似危险事件的不断蔓延,将景区有限的救援力量和救援资金投入到正规游览线路游客的救援救助保障中,避免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浪费。

需要指出的是,有偿救援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钱”,也不是搞“天价”收费,比如此次首次有偿救援收费远低于实际发生的费用。其着重点在于提醒驴友要有风险意识及规则意识,震慑一部分冒险驴友,规范旅游活动,同时也对景区的管理水平及救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偿救援”更大意义是厘清责任边界前不久,黄山风景区发生了“野游”者被困请求救援事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中关于有偿救援的规定,对本次救援收取了费用。这也成为黄山风景区实施的首次有偿救援。游客王某某的亲属代其将3206元有偿救援款汇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定账户。事实上,本次救援的费用远不止此。(8月13日中国青年报)“有偿救援”的争论由来已久,即便四川、陕西、安徽等一些地方尝试有偿救援,这些争议依然无法消弭。很大的原因在于,相应规定出台总有瓜田李下的嫌疑:一方面,出台制度的无一例外都是景区;另一方面,虽然出台制度的目的是震慑和约束驴友任性,但却更容易让人解读为给景区救援减负。应该说,实施“有偿救援”对于约束驴友任性的作用其实是或然性的,相对于“野游”的风险,安全他们尚且无惧,何况只是发生概率极少的遇险救援经济负担。如果换一角度,放之于权利、责任的范畴来讨论“有偿救援”或许更有价值。公民权利保障应当有均等性,公共救援是否应该大包大揽,被当成没有底线的公共福利供给,从而忽略了公民个体行为的责任,这个值得我们探讨。事实上,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前提,在讨论救援人道主义至上时,并不意味着个体行为因素可以不加考量,否则很难说就是公平。具体到野游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作出任性的行为,但绝不等于责任上是放任没有边际的,公共救援有给予平等救助的保障责任,却不等于可以在民事责任上大包大揽。明知有风险并且是法律禁止的行为遇险,导致的险责,与遭遇意外、灾难以及从事正常活动,应当是有所区别的。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给予平等的救助是公共政府必须兜底的责任,但是针对个体行为的民事责任则需要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对于“有偿救援”的探讨不应止于旅游救援领域,而应着眼于公共应急管理制度的完善,从权利与责任的角度,找到公共救援责任、个人行为责任、机构安全保障责任之间清晰的界线,确立起既保障各方权利、又能约束各方责任的制度体系。黄山景区的“有偿救援”制度,带着争议进入了实践,这也是一种探索,一方面通过实践来逐步提高制度的社会认可度,改变不习惯的惯性;另一方面,通过收费找到救援成本合理的分摊比例、追偿的方式等等,消除“收费救援”的模糊地带。从长远来讲,“有偿救援”恐怕还需要逐步形成法律共识,对其法律属性进行准确定位,让其成为明确的民事经济权利,而非行政收费乃至处罚的权利。木须虫“野游”遇险救援,有偿还要有罚新华网客户端发布时间:08-1409:48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来源:广州日报暑期又一阵户外旅游热兴起,与此同时,驴友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野游”行为屡见不鲜。前不久,黄山风景区就发生了“野游”者被困请求救援事件,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依据相关规定,对该次救援收取了3206元费用。后旅游时代,不少驴友已不满足于由景区提供的常规景点,而热衷于走常人不敢走的路线、看常人无法看到的风景。无限风光在险峰,“野游”对于曾经沧海的驴友来说,确实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但“野游”不是野炊,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危险境地。一旦遇险,就将惹出一长串的麻烦——救援不及时,驴友性命有虞;即便救援成功,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人遇险往往需要出动成百上千的救援人员。当下,人力成本极高。大量的人力投入,由此产生巨额的救援成本,该由谁来埋单?要在过去,这不成问题,因为一直以来,大多数景区对于“野游”遇险的救援,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并不收费。但在今天,无偿救援大有商榷的必要。若救援力量来自公安、消防等部门,就等于纳税人掏腰包。站在纳税人角度,我们有什么责任替不守规矩的驴友埋单?动用公共资源提供无偿救援,客观上助长了“野游”行为,亦极为不妥。实施有偿救援,让驴友为自己的“任性”买单,合情合理更合法——《旅游法》第八十二条有明确规定。要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其他国家,违规者也可能被收取费用。在美国的大多数州,如果旅行者是在国家公园的范围内遇险,那么救援费用完全由政府埋单;但一旦旅行者擅闯无人开发、无人管理以及无人维护等地区遇险,救援费用必须自掏腰包。在日本,虽然警察救援不会收费,但警察人手有限,绝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民间专业救援机构支援,民间救援不但要收费而且非常昂贵——仅人工费平均每人每天就超过2000元人民币。不妨估算一下,如果出动100个人,搜索一天,需要多少钱?严格来说,有偿救援只是“友情价”,远低于“成本价”,不足以支付所有费用。就像黄山风景区那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获救游客才支付3206元。从责任承担角度,由于是游客犯规,理应负全部责任,就算“照单全收”,支付所有救援费用也是应该的。从惩戒角度,对“野游”遇险不应止于有偿救援,有必要实施惩罚制度,追加罚款,以儆效尤。今年5月,有一位违规穿越无人区失联50天、最后获救的徒步爱好者冯某,就被当地森林公安局处以5000元罚款。黄山风景区试行有偿救援,开了一个好头,那些深受此类行为困扰的景区都不妨行动起来,尝试用经济手段捆住“野游”者的脚。(练洪洋)用有偿救援震慑“野游”,得不偿失中国经济网发布时间:08-1409:11中经网传媒有限公司黄山风景名胜区正式施行有偿救援办法一年多时间,近日出现首例有偿救援案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6月1日,黄山景区发生“野游”人员被困请求救援,景区紧急救援大队启动预案,组织协调和组织救援人员开展搜寻,用时7小时终于将被困人员安全转移。事后,黄山景区管委会依照有偿救援的规定,对本次救援收取了3206元费用。尽管当事人王某某对有偿救援费用表示无异议,黄山景区也严格按照先救援、后收费的原则,并且对每一项费用的计算都有明确公示和详细参考标准,但还是让人感慨:这个钱不仅收得累,而且得不偿失。表面看,黄山景区收费挺“合理”,人们担心的漫天要价情形并没有出现。这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实际为15227元,经过景区仔细核算,只收取当事人3206元,大约为总费用的五分之一。收取的费用清单中,包含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劳务、院前救治、交通、意外保险、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相关费用,且劳务费用仅计算参与救援的4名非管委会工作人员费用。由此可见,景区收取救援费用的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其目的还是想借此发挥一定震慑和教育作用,预防和杜绝游客违规进入“禁区”。但是,如果景区的目的是在于阻止“野游”行为,收取有偿救援费恰恰可能是效果较差的一种。有偿救援费,是在有关人员擅闯“禁区”并且发生意外才可能收取的费用。可是请问,哪个乱闯景区的人会考虑到这种后果?如果一个人做事能考虑到后果,就会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冲动。这个王某某,当天是穿过景区票房附近铁丝网,未购票直接进入未开放区域,可见其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故意性。这种情况下,事后收取象征性的有偿服务费,要说有助于教育惩戒,未免缺少说服力。何况,有些登山爱好者从来就喜欢“不走寻常路”,更是将景区规定抛诸脑后。有偿收费对他们来讲,更无异于对牛弹琴,效果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黄山景区账算得再清楚,依然会有算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接到求救信息后,虽然是景区紧急救援大队居中调度协调,但救援主力实际是景区派出所的5人救援小组。那么,相关的劳务费用给了谁?如果只是第三方救援人员,那会不会变成公共救援人员出力,第三方救援人员收钱?再说了,第三方救援团队是怎么来的,是固定合作关系,还是通过招标引进的呢?还要多问一句,紧急救援大队本身是非营利机构,还是作为经营实体存在?当然,这些问题不是说已经存在,而是说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中很可能会发生类似疑问。黄山景区有其无奈之处,值得理解;但是这种依赖有偿救援来震慑“野游”等违规行为的做法,从根本上既难以解决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争议,得不偿失。更好的办法,恐怕还是要从加强法制教育和惩戒入手,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罚款的罚款。这样依法依规,也明正言顺。来源:钱江晚报有偿救援,是对生命的敬畏

2019-06-2421:28这个月初,安徽黄山风景区对一名擅自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被困的游客进行了救援。近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要求王某某承担部分救援费用,这次救援因此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实施以来的首例有偿救援行动。经计算,本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由当事人王某某承担,其中涵盖劳务费1632元、索道及车辆费1024元、后勤保障费550元。据介绍,近年来黄山风景区每年组织开展的应急救援多达数百起,自2018年7月1日至今年6月,共救援游客405批次,劝阻试图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游客3批41人次。(消息来源新华网)救援收费?这次的黄山有偿救援是《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首例有偿救援行动,但关于是否要进行有偿救援的话题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2010年为救援一名大学生而牺牲一名民警;2014年亚丁稻城出台了关于有偿救援的实施方案;2016年一名试图穿越亚丁的驴友因拒绝有偿救援而罹难;2019年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报了一起致1人死亡的非法穿越事件的处理结果。幸存的6人,除了分别受到五千元罚款行政处罚外,还必须支付医疗救护费用……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很多起对违规穿越景区甚至无人区的驴友的救援,都采取了有偿救援的措施,或者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实行。原因就在于对不遵守景区规定的驴友救援,其实真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稻城亚丁出台有偿救援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每年要花在救助驴友方面的公共资源太多了。搜救行动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景区不得不采取有偿搜救的措施。所以救援收费非常合理。搜救是义务还是责任?根据《旅游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当然必须要说,如果你是一个乖乖的游客,一个在开放景区范围内正常线路上游览的游客,只要没有违规行为,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危险,景区都应当无偿给予救援。比如有游客不慎跌落,或遇到突发天气情况被困山林,游客有权享受无偿救援等公共服务,无偿搜救也是景区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此也要谨防有偿搜救这个制度被一些景区的滥用。但如果你是一个不乖的游客,你是一个违反景区规定私自探险的游客,国家、景区依旧会管你,会接受你的救助请求。此时可以说这是国家、景区的责任,但是更适合的说是出于国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景区在完成救助后,其中需个人承担的费用应由求助人承担。但是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悖论与困境,比如先救人但是没钱,或者没钱不救人。政府或者景区机构需要在这个方面就需要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游客有错在先,其二先救人再谈钱的生命至上原则。原因无他,只因生命是最宝贵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有偿搜救,并不是一场生命和金钱的交易。不论如何,有偿救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做法。不仅能减少大量公共资源的消耗,更能够增加驴友跨出违反规则第一步的成本。这是驴友的一小步,却是救援人员的一大步。用“有偿”方式增加驴友们对这一步的敬畏,这也是对生命的敬畏。最后提醒驴友们在游玩过程中注意路径的选择,保护好自己生命的安全。有偿救援除了有偿,更需规范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7日讯

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定资金账户收到来自驴友王某某的亲属代其汇入的救援费用3206元。据悉,这是自去年7月1日《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有偿救援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首例驴友因擅自进入未开放风景区遇险,为自己违规行为买单的有偿救援。(北晚新视觉网6月23日报道)驴友任性违规探险未开发未开放景区的事件屡见不鲜。以四姑娘山景区为例,据四川在线报道,从2004年至2018年,四姑娘山因违规登山、违规穿越引发的大事故有30多起,造成20多人死亡。管理局每年对违规穿越景区的遇险人员进行搜救的费用超过了50万元。如此“可观”的数据,着实令人叹息。驴友一时兴起的一个违规举动,除了需要耗费相关部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其任性行为“埋单”外,还同时把对未开发景区环境同样不熟悉的参与救援人员,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所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依规要求驴友承担部分救援费用,可能会令不少人拍手称快。痛快之余,新闻报道中的另一组数据也引来了不少的争议。报道中指出:“本次救援累计产生费用15227元,其中由当事人王某某承担的费用为3206元,剩余的12000余元费用则由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承担。”也就是说,该驴友只支付总费用两成左右,其余费用仍由景区承担。在常人看来,可能这样的责任承担比例并不足以让有任性想法的驴友望而却步,也不能打消公众对公共资源浪费的质疑,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唤醒大众对“规则”和“生命”的敬畏。但笔者认为,在生命第一的原则下,应以拯救生命为优先考虑,不应过分纠结于费用问题。至于驴友擅入未开发开放区域,可依法追究其违规责任,景区也可在事后向驴友罚款、索赔,但不应把解决问题的“方子”,全部寄托在救援费用的高低比例上。“有偿救援”确实能令驴友在贸然行动之前,需要将救援费用考虑进去,以考量是否值得违规冒险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但“有偿救援”也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驴友为规避救援费用不报警、消极救援、阻碍冒险精神等道德风险,进而导致延误救援,危及到被救助者的生命等情况的发生。在笔者看来,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偿救援”并非关键,驴友也好,游客也罢,能在完善规范的救援制度下放心出游冒险,才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周敏)央视财经评论丨有偿救援,账怎么算?驴友任性,该怎么管?央视财经发布时间:06-2315:17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官方帐号今年6月1日上午,安徽游客王某某未购票直接进入黄山风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被困。接到报警求助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迅速组织人员参与救援。救援队历时7小时5分钟,成功将王某某安全救出。日前,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景区向游客王某某开出了救援费用的账单。根据景区公布的情况,此次救援包括公共救援和有偿救援两部分,经事后计算,发生费用累计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由此产生的12000多元的公共救援费用,由黄山风景区承担。“驴友”任性,要靠什么管?“有偿救援”,账该怎么算?6月22日晚,《央视财经评论》节目,邀请蓝天救援队教官冯宇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共同解析。有偿救援,账怎么算?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葛旭芳:这次收3206元,主要是包括四项:第一部分,是劳务的费用,1632元。这个计算的方式是按照2017年度安徽省城镇非事业单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的平均工资,74484元每年,然后除以365天,再乘以2,这个“2”指救援时间是在6月1日,这天刚好是周六,所以在假日要两倍工资。然后再乘以参与救援的人数,参与救援的人是指非管委会工作人员,非管委会工作人员一共有四人;第二部分,是车辆的费用,当时王某某是困在景区的“腰部”,是在山腰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就近组织人去救援,同时我们还在山下,在汤口这一块组织人员赶到山腰这个地方去,在山上也调集人员往山腰地方赶,这就产生了一些交通费用。还有一部分是后勤保障的费用,当天晚上救援结束是在8点半以后,当时旅游者本人王某某以及参与救援的一些人要吃晚饭,这个晚饭的标准是按照市内出差的伙食补助标准50元一餐来算的。剩下的12000多元里面主要是我们管委会工作人员产生的劳务费用,我们管委会当天参与救援的还有27个人,在这一部分人员,我们是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管委会工作人员就没有收他劳务费用。实际上就是说,你自己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要买单,不要让公共资源为你个人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支付成本;第二,最重要的就是警示,起到一个警示教育的作用,以后像这样的行为自己要出钱了,是为了在源头上减少这些驴友的行为。冯宇:看不见的成本比看得见的更高蓝天救援队教官冯宇:对于这样一场山野救援来说,我觉得它的账不只是这些。看不见的、隐性的成本会更多。比如,这次黄山景区算的都是最基本的支出,此外还有比如车辆人员的保险,包括一些像电子类、绳索类的装备,实际这一系列的装备会有相应的磨损,并且在使用完之后,还会进行保养,甚至于维修,这些救援装备可以说都价值不菲。这还是几十位救援人员都平安回来前提下,因为这种救援危险性非常大,山野环境不好说,如果说在救援环境中再有其他闪失的话,这一块费用更加没办法估计,所以我觉得隐性成本可能会更高。王冠:除了给账单还应列入黑名单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有偿救援是明确的,有法可依的,2013年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82条明确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到危险的时候,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及时救助。在接受救助之后,应当支付由个人承担的费用。这回黄山的管委会,已经是非常客气了,显性成本只承担20%。此外,2015年的时候原国家旅游局,现在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出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游客出现不文明行为应该怎么办?第一,告知本人;第二要把这种不文明行为,向公安、海关,包括央行征信系统进行通报。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旅游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大大增加你的成本,黑名单的效果我觉得比账单更给力。驴友任性靠什么管?王冠:救援力量是大家的不是私家的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账单问题,或者说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责任问题,也是生命问题。最近几年确实是旅游大爆发,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任性”,得消耗多少救援力量。我希望每一个旅游者都有一个基本观念:救援力量是大家的不是私人的。黄山的这起救援事件,大家知道在这7个小时救援过程中,动用了超过30名专业的救援人员。只是因为一个游客任性翻了个墙,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自己的生命风险就都因此被牵扯和消耗进去了。那么在整个黄山景区,如果同时出现了其他需要救援的人,该怎么办?因此,作为旅游者,要有一个基本的责任意识和公众意识。冯宇:任性旅游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蓝天救援队教官冯宇:“任性”付出的最高昂的代价,就是生命的代价。近几年对不管个人经济条件和知识储备来说,可能有更多的驴友愿意挑战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环境和路线,但是,从救援角度来说我们怕什么,我们不怕专家,但是我们就怕是略懂一二的驴友。因此,首先要对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安全负责任,驴友在出行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有组织,要结伴出行,或者是有组织、机构,去组织这样的户外活动;第二,有计划,路线要有详细的计划;第三,有准备,就是户外会用到的一些装备要齐全;第四,有预案,如果我有问题了,要怎么办。包括我的家人应该怎么办,要有这样的预案。王冠:旅游产业大爆发更需旅游文明同步升级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旅游大爆发,更需要旅游文明的同步升级。我们今天讨论的黄山的首单有偿救援,大家不要仅仅关注这3000多元,更要看如何能够让他罚得疼,除了罚钱之外还应该出一些什么举措呢?比如,制定黑名单制度。对于违规者,景区不欢迎你。因为很多景区要刷身份证,连门票都买不了。此外,这个名单是不是可以和央行征信系统打通,这样实际上对当事人的震慑,对于我们整个旅游文明的提升,效果会更明显。景区有偿救援再惹争议怎么收费才合理?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肖玮

2019-06-23多元化旅游需求快速爆发,越来越多驴友被困未开放风景区案例见诸报端,有关景区救援应逐步实现有偿化的讨论络绎不绝。日前,安徽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定资金账户收到来自驴友王某某的亲属代其汇入的救援费用3206元,而这也是黄山实施有偿救援一周年来的首例收费事件。在业内看来,目前我国传统景区正加速商业转型,以往占收入大头的门票收入正快速下降,在这一时期,让救援机制步入商业化的轨道,一方面将有利于缓解景区难以承受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借路有偿引入市场化团队,也让更专业、多元救援模式变得更为可行,但收费标准为何、以及景区和游客应该各自承担的费用如何界定等,仍是业界争论的话题。有偿救援逐步普及据悉,6月1日,安徽游客王某某未购票直接进入黄山风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被困。接到报警求助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迅速组织人员参与救援。黄山风景区温泉派出所所长江成平表示,朱砂峰是黄山36主峰之一,目前为止还没有开放,也没有道路,而朱砂峰两侧均为悬崖,垂直角度大概90度。在确认具体地点后,救援队历时7小时5分钟,成功将王某某安全救出。实际上,去年7月1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就正式颁布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规定,凡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而遇险的游客,将自己承担相应的救援费用。此次救援包括公共救援和有偿救援两部分,经事后计算,发生费用累计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据悉,为了保证这次救援活动的顺利开展,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了公共救援。由此产生的12000多元的公共救援费用,仍是黄山风景区承担。近年来,驴友违规进入未开放景区导致被困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国内的不少景区都启动有偿救援机制。去年,四川省的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近年来成为网红的“稻城亚丁”纷纷出台了有偿救援措施。根据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公布《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有偿搜救制度》,针对在亚丁景区范围内从事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户外活动及未按规定线路、区域旅游而发生事故的人员,实施有偿搜救制度,视搜救路线收取不同费用,最低1.5万元。探路合理收费机制随着我国景区的运营快速步入市场化轨道,以往“驴友任性、景区买单”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直言,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景区都在探索更为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一刀切”地为所有“任性”的驴友买单全部救援费用已经不现实了,更何况这种方式对于景区及其他游客来说也并不公平、合理。据统计,近5年来,黄山风景区每年救援数量在400起左右,其中一般救助占75%左右,较大或重大救援(指“驴友”搜救、伤病较重、动用救护车送医院诊治等)占25%左右。2017年,景区共组织实施各类救援483起,其中较大援约120起在各类救援中,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费用最多的是对“擅自进入景区末开发升放区域的旅游者驴友”的救援。凡遇驴友迷被困,黄山景区都会出动综治、公安、武警、消防、防火、环卫等多部门人员,且需雇请向导、请求第三方救援、安排搜救犬等展开救援,每年支出直接费用数十万元,约占全山救援费用的三分之一。实际上,在有偿救援逐步被普及的过程中,救援费用如何收取更为合理,才是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有地方民间救援组织的一位资深救援人员估算,一支10人左右的救援队,完成一次72小时以内的救援行动,包括食品、药品等物资消耗以及救援人员的误工费和救援车辆的油费过路费,平均每人每天就需要200元-400元。根据《办法》有偿救援费用包含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劳务、院前救治、交通、意外保险、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费用,其中劳务费用是指非管委会工作人员参加当次救援应予支付的劳务报酬。对此,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葛旭芳也表示,黄山管委会员工参与救援,是不会收取游客费用的。而且,《办法》特别提出,救援人员劳务费用按照救援人员工资和实际救援时间确定。工资参照安徽省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予以确定,救援时间根据实际发生的时间予以确定。对于有偿救援的相关规定,微博上有评论称,完全由游客本身来负担可能难以承受,可能还需要界定一个比例,公开各方承担的额度。但另一方面,还有网友直言,除了合理的救援成本外,向被救援人员追取救援费用,需要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可适当参考国际标准进行“明码标价”,比如日本埼玉县去年正式实行“有偿救援”,就明确提出,出动直升机营救山中遇险人员,每五分钟收费5000日元,一小时收费在6万日元。商业化空白待补在业内看来,面对高风险、高难度的救援需求,以政府救援为代表的公共救援力量不能覆盖所有成本和服务,是一种常态,也是国际惯例。陕西保群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伟也表示,如果在正常游览期间,游客在景区经营范围内遇到突发情况,景区有义务实施救援并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因为景区有义务保证游客在景区游览期间的安全,然而,如果游客明知是未开放区域还一意孤行遇到意外情况,景区对其救援则不属于义务范畴,收费就可以理解。有网友表示,在被誉为“徒步者天堂”的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徒步者遭遇险情时,最快捷的救援方式是呼叫直升机。但是,直升机救援收费动辄数万元人民币,这些更为专业且市场化的救援方式,让公益+商业化的景区救援模式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探索户外探险营救商业化,也能有助于营救体系的健全。”专家表示,比如在尼泊尔,直升机救援体系相对更为健全,就是因为频繁的救援需求,激发了商业救援力量的壮大,而国内在这方面的开发,以及配套的商业保险服务上还存在着供给空白。国际紧急救援专家崔和平也认为,对于游客的救援,景区“力所不能及”时,可以适当地引入商业救援企业、机构、团队,如驴友遇险需要救援时,被救援方应该为此支付相应费用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王兴斌还进一步提出,对于景区实施有偿救援过程中,如何平衡好公共服务和必要的商业化这一关键点,不仅需要景区去探索,还需要地方政府制定一些原则性的政策,根据不同类型景区的特点,给与不同的政策导向,之后逐步上升到国家层面,争取形成全国性的规范性文件。据悉,登山紧急救援需求频发的西藏,目前就已经在建设相关的救援体系,比如,在登山季期间,当地就成立了西藏自治区高山救援队和雅拉香波公司共同承担珠峰高海拔救援任务,登管中心配合前进营地以下的救援后勤保障工作。北京商报记者蒋梦惟视点|有偿救援能否阻止任性“驴友”

2019-07-1216:30为了追求刺激、满足猎奇的心理,某些任性的旅游者一次次制造险情,令消防、旅游管理等部门出动大量人力、物力相救暑假到来,各种旅游活动渐渐进入旺季。近年来,在旅游者中出现了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经常带着帐篷、睡袋,进行野营、徒步、骑行等户外运动和自主旅游活动,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活跃在深山野林和人迹罕至的地方。“驴友”一词给他们带来了荣耀,他们去了别人没去或者不敢去的地方,在朋友圈发布几张照片就能引来网友们一片点赞。为了满足自己的挑战欲和征服欲,他们违反一些景区、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故意到危险的地方寻求惊险和刺激。有的“驴友”被困在深山中,报警求助后,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当地公安、消防、卫生、景区管委会甚至民间救援队纷纷出动,展开救援行动。“驴友”将探险变成了冒险,而公共资源却一直在为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6月底,黄山风景区向一名任性游客王某开出了救援费用3206元的账单,要求他必须承担个人应该承担的部分;而这3206元,在整个救援费用15227元中仅占20%左右。当前,也只有黄山、稻城亚丁等少部分景区公布了有偿救援的规定,全国其他大部分区域和景区,并没有出台有偿救援的相关规定,“驴友”被困后,相关部门仍是免费救援。游客被困不断上演黄山首例有偿救援就来自一起游客被困事件。6月1日,王某未购票翻越铁丝网进入黄山风景区的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当日13时28分,王某在景区遇险被困,请求救援。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后,景区救援大队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利用技术手段初步确定游客被困区域,遂就近集结人员开展搜救。一组救援人员在黄山朱砂峰的东侧斜坡上发现了王某。在救援过程中,景区管委会组织近30人参与救援,历时7小时5分钟将王某安全救出。据了解,近5年来,黄山风景区每年救援救助约400起,仅2017年一年,就总共组织实施各类救援483起。除了知名景点黄山外,全国其他景区也屡次出现游客被困事件。今年6月16日,60名探险者相约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十二峰附近登山,其中59人在上山时被困。当天17时许,他们拨打电话求助,永嘉消防大队派出多组救援力量进山搜救,当地公安、民间救援力量和群众也陆续参与救援。历经7个小时,最终在当日23时55分,将全部被困人员救助到安全区域。而天津蓟州区近年来也多次发生游客被困深山事件。今年5月11日21时10分左右,蓟州消防救援支队下营中队接到警情,报告有13名“驴友”被困在蓟州区下营镇东山村的山上,下营中队立即出动两部消防车、14名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救助。通过与报警人联系后得知,这13名游客于当天13时左右从下营的东山出发,向古长城遗址烽火台方向前行,在徒步5个小时后,于18时左右迷失方向。当日23时40分,搜寻小组终于找到了13名被困游客,并于次日0时40分左右成功将被困人员顺利送下山。蓟州蓝天救援队的一组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该救援队共参与深山救援行动80多次,平均每年达15次以上。在暑期旅游旺季,一个月会发生好几起游客被困深山的事件。在蓟州与河北、北京的交界处,有大面积的深山,是户外探险者的理想目的地,再加上有野长城等值得探索的景点,每年都会吸引大批“驴友”前来探险,这给救援队和消防部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6月底,在蓟州梨木台附近,三位老人结伴到深山旅游,其中一位老人比较任性,坚持不按原路返回,要自己寻找回到住宿点的路,结果迷失在深山中。另两位老人报警后,蓟州蓝天救援队组织了当地40多人的队伍参与搜寻,历时40多个小时才将这位走失的老人找到。将探险变成冒险户外探险爱好者秦东(化名)也是一名“驴友”,经常参与深山穿越活动。5年前的7月,他在大三的暑假,看到有人在网上组织野长城穿越活动,就带上装备出发了。这次活动的地点在北京怀柔,16名“驴友”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大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穿越活动分为两队,秦东被选为其中一队的队长。从山脚下的村子出发,两队分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