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北京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茅盾
2.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是()
A.《我与地坛》B.《废墟》C.《灯下漫笔》D.《故都的秋》
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历史中国负重缓行的意象不包括()
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B.破旧的老水车C.干瘪的稻穗D.淤滩上的驳船
4.唐朝是我国文化大繁荣的一个时期,下列哪一个称号描述的不是唐朝诗人()
A.温八叉B.小李杜C.诗神D.七绝圣手
5.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
6.《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不包括()
A.音乐美B.建筑的形式美C.凄婉缠绵D.风格洗练清丽
7.诗歌《北方》中提到的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是指()
A.张仃B.端木蕻良C.萧军D.萧红
8.《季氏将伐颛臾》的文体是()
A.议论文B.记叙文C.说明文D.小说
9.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体裁属于()
A.七言古诗B.七言绝句C.七言歌行D.七言律诗
10.《红楼梦》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
11.屈原为因保卫国家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创作的祭歌是()
A.《离骚》B.《国殇》C.《涉江》D.《湘夫人》
12.《诗经》里属于地方乐歌的是()
A.风B.大雅C.小雅D.颂
13.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1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
15.五四以来,最擅长用自叙传方式写作的是()
A.郁达夫B.老舍C.戴望舒D.郭沫若
1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主旨是()
A.满招损,谦得益B.祸患积于忽微C.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在于人事
17.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进一步普及,_____的阅读越来越普遍,而深度投入的阅读却_____
A.浅尝辄止举步维艰B.不求甚解渐行渐远C.走马观花举步维艰D.不得要领渐行渐远
18.下列人物出自《婴宁》一文的是()
A.王三胜B.张君瑞C.席方平D.王子服
19.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
2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二、阅读理解(10题)21.以下选项中对戚戚一词解释错误的是()
A.心事重重B.悲愁、哀伤的样子C.句末语气词D.百无聊赖的样子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园落日
莫怀戚
①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②我想起到过的许多地方,见过的各种落日。
③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④云海落日则很飘忽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⑤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⑥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那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分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⑦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⑧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⑨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⑩……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有删改)
文章题为家园落日,但却先写家园之外的各种落日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23.作者以纲和目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什么问题?
24.(二)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
请回答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共写了几篇游记?
25.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七斤相当的尊敬说明了什么?
26.前赤壁赋(节选)
苏轼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结合全文,苏轼《前赤壁赋》借以抒情、议论、说理的主要景物有()
A.明月B.江水C.白露D.清风
27.《哀郢》选自()
A.《九章》B.《九歌》C.《天问》D.《离骚》
28.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2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30.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孟尝君曰:客何好。
好
32.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衣
33.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陲
34.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汩汩
35.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取应
36.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喧呼
37.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
3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9.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渐
40.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壅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短文一: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注】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A.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
B.根据派别的不同来对文学进行批评
C.遇见一个作品,说出好的理由
D.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2.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古代旅行
施蛰存
若使徐霞客生在今天,看到现代的交通情况,一定非常满意。一个月的旅程,一天便能走完,真是实现了费长房的缩地术。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狄更斯小说里经常提到给驿车旅客歇夜的小客栈,他似乎很有兴趣描写这种小客栈的风光人物,使得我读了也心向往之。史蒂文森的《骑驴旅行记》,也曾经使我艳羡,很想如法炮制一回。其实,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放翁在史蒂文森生前七百年,早已领略到骑驴旅行的趣味,可惜他只留给我们一首小诗。《入蜀记》虽然写得不坏,终是偏于记事,极少描写。严格地说,还不算记游文章。
抗战八年,给我以很好的机会,使我在大后方获得多次古代旅行的经验。骑驴下马,在云南的山陵丘壑间寻幽览胜;乘一叶轻舟,在福建的溪洪中惊心动魄地逐流而下;穿一双软底布鞋,在浙赣两省的旧官塘大道上漫步,都是真正的旅游。我曾从广东梅县步行到江西瑞金。还有一次,从宁都走到赣州。浙江省内,从龙游到寿昌,从江山到玉山,都留有我的足迹。当然都不是孤身独行,至少总有三人结伴,才不会怨厌前路遥远,也有了安全的保障。江西浙江的旧路上,还很好地保存着古代驿路的遗迹。长亭短亭,宛然犹在。虽然已不是宿夜的地方,却还可以小坐一二十分钟,歇歇脚力。亭中有人设摊,供应茶水。有几处还供应米酒,甚至酒酿冲鸡蛋。在正午休息的地方,往往是个镇市,有二三十户人家,有一家饭店,你可以在那里吃到时蔬野味。有些凉亭,设在山上,非常合理。你走上一个大山坡,已经很累,就有一个舒服的凉亭在迎候你休息。你坐在一个大长桌边,从老妇人手里接过毛巾,擦净汗水,喝一杯茶或一碗米酒。如果需要吸烟,江西有的是好烟丝,这里也有供应,卷烟纸是奉送的。如果想吃闲食,花生米或地瓜,一般也可买到。这时候,你俯瞩原野,仰接烟霞,大可以舒啸一番,然后轻快地下岭赶路。这些都还是唐宋以来的风俗制度,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的情况,想必和我没有多大不同。
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赠别和行旅的作品,都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为背景的,现代人读了,总是隔一层,没有体会。即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等诗句,古人读过,即有同感,因为人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现代青年读后,便无动于衷,连想象也无从想象,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这等境界。各式各样的古代旅行给我的好处,就是使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类诗词。不论是骑马、乘船或徒步,每一次旅行都引起我一些感情。我也做过几十首诗,自己读一遍,觉得颇有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因为我的行旅之感和古人一致了。要多认识一些中国的山川林木、风土人情,乘火车、搭飞机的旅游者是收获较少的。有过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旅行,他坚持要坐火车,不要乘飞机。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选文有改动)
文中提到了哪些旅行方式?为什么作者偏爱古代的旅行方式?
五、作文题(1题)43.材料一
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怕被他人所嘲笑,因为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一些人在后面笑你,你做得好,做得坏,都会有人在笑你,不要怕被人嘲笑,就算你喜欢研究蚯蚓,或者你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哪怕你立志于要做第一个华人的美国总统,不要紧,JustDoIt。
(节选自《韩寒:青春是一场旅行》)
材料二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
(节选自魏征谏唐太宗《十渐不克终疏》)
请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A1927年到1936年期间,鲁迅的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他也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2.C史铁生著《我与地坛》;余秋雨著《废墟》;郁达夫著《故都的秋》
3.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写出了这簇新理想的悠久历史根系、深远文化命脉和顽强的生命力,它是祖国经历严冬迎来春阳而茁壮绽放的生命
4.CC温八叉是指花间派开创者温庭筠,他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二人都是晚唐著名诗人;诗神是指宋代文学家苏轼;七绝圣手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
5.B
6.C《再别康桥》的艺术特点鲜明:其一是风格洗练而清丽;其二是诗体具有内在的音乐美和外观的建筑美
7.BB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3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科尔沁为蒙古旧部名,在今内蒙古东部,这一带的草原被称为科尔沁草原
8.AA《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议论文,通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采用了驳斥论点的论证方法
9.D《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
10.CC《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11.BB《国殇》出自《九歌》,是屈原祭奠为国捐躯的楚军将士亡灵所作的一首挽歌
12.A《诗经》里的风是指十五国风,是当时各地的民歌
13.D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意思是说: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义行。这句话是为了论证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
14.B这是白居易提出来的
15.A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等人为代表。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
16.DD《五代史伶官传序》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征伐敌国、统一中原,又骄纵享乐、身死国灭的典型事例,归纳出一个重要的史学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也是本文的主旨盛衰在于人事
17.BB浅尝辄止:意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可以放在第一空白处。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不作精细研究,也可以放在第一空白处。不求甚解:指只领会全文大意而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放在第一空白处也没什么问题。不得要领:表示说话、写文章抓不住要点或关键。与阅读无法搭配,所以不能放在第一空白处。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行进一步都十分不容易。这个成语强调有深究的主观愿望但客观上无法完成任务,这与当前的不认真的阅读常态并不符合,故而不可以放在第二空白处。渐行渐远:主要指由于人的性格、观念、背景、立场等的不同,本来很要好的两个人形同陌路。用在这句话中是比喻修辞格,较之举步维艰更适宜。此题要用排除法选择最佳选项,第二空白处用渐行渐远最合适,排除不得要领,即可选出B项
18.D王三胜是《断魂枪》中的人物;张君瑞是《长亭送别》即《西厢记》中的人物;席方平是《席方平》中的人物;王子服是《婴宁》中的人物。《席方平》和《婴宁》都选自《聊斋志异》
19.B
20.BB《学记》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礼记》主要记述秦汉以前的社会及礼仪制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阐述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21.ACDACD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A、C、D三项解释错误
22.为后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势,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家园落日的深深依恋之情
23.文章应突出主旨。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和照相投影的焦点
24.8篇
25.七斤又受到了妻子和村人的尊敬,说明中国农民依然愚昧无知、迷信麻木
26.ABDABD《前赤壁赋》中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
27.AA《哀郢》为《九章》之一,是屈原诸篇中写得最悲苦哀切的一篇。诗作中情感表达十分沉重,家国之恨、身世之感以及使命感交织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
28.这段话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情理相生、抒情与哲理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29.第一问:表达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点染和升华作用,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30.1)①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奠定了全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②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31.好:爱好,擅长
32.衣:作动词用,给……衣穿
33.陲:边缘,旁边
34.汩汩:水急流的样子,比喻文思勃发,不可遏止
35.取应:应试
36.喧呼:高声呼叫
37.援:拿着
38.近思:考虑当前切实的问题
39.渐:浸湿
40.壅:堵塞
41.DD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握现身说法一词的本义以及其前后文的意思,特别是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等。现身说法比喻用自己的经历、经验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现身说法前文讲述的是作者在国外读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教授讲解的内容,现身说法所在的句子属于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结合现身说法的词义与‘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这句话的意思便可得出答案
42.骑马、乘船、火车、汽车、飞机、骑驴等旅行方式;因为古代旅行方式可以任性、尽情地、毫无牵绊地游览自然,感悟自然,同时可以切身地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仓储租赁及仓储设备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教学研究合作联盟”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汽车零部件采购合同范本及采购流程规范
- 2025版场反应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项目保荐人尽职调查与服务质量合同
- 2025暗股合作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轨道交通设备采购合作框架协议
- 2025版跨境电商场或开启上升周期合作开发协议
- 2025年环保建筑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合同
- -小学英语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讲解课件(共58张课件).课件
- 长鑫存储线上测试题
- 新外研版(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国家开放大学《园林树木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DL∕T 2025.2-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2部分:蝶阀
- 城镇燃气系统自动化技术规范
-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
- SL-T+291-2020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 大族激光切割机说明书
- 民宿托管运营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