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史铁生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 ——林语堂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林清玄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
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2、通过分析关键字句,体会郁达夫“悲凉美”的美学追求。(学习难点)3、通过对比阅读,理解郁达夫的文人趣味。(学习重点)郁达夫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本文的创作背景
1933年4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过着颠沛流离生活。这一时期,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创作本文时,一位朋友邀请郁达夫北上,游玩北平,衣食住所皆免费提供,只需要郁达夫为此写一篇文章发表即可。于是郁达夫欣然前往,并在到北京的第三天“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次日即“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故都的秋》”。郁达夫日记手稿听课文朗读并思考:1、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故都”就是北平,既然是写北平的秋,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北平的秋”作为题目,而用“故都”二字?2、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秋天?是怎样描写的,用几个简洁的词语概括。3、请找出能概括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词语。4、你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整体感知“故”有着天然依恋和向往的情感,用“故都”二字,既指明了作者描写的地点,又显示出作者的深切之情。而题目中“秋”字,指明了所写内容,让人一目了然。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故都”就是北平,既然是写北平的秋,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北平的秋”作为题目,而用“故都”二字?第3段:晨起观秋第4段:槐树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7-10段:秋雨话凉第11段:佳日秋果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秋天?是怎样描写的,用几个简洁的词语概括。“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找出能概括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词语清、静、悲、凉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写的是对北国和南国秋天之对比第3-11段:具体写北国之秋景第12-14段:再写对北国秋之眷念你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慢、润、淡阅读1-2自然段,思考:作者不远千里从南到北,赶去北平,是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南方也有秋天,在他看来,南方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在地理上也算是南方了,同学们可以结合这几个词想想,我们这里的秋天是不是这样的。阅读3-11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和场景。(2分钟)第三段钓鱼台、西山、玉泉和潭柘寺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在院子里赏秋。破屋(形)、浓茶(味)、青天(色)、训鸽(声)、日光(形)、牵牛花(色)和秋草(形)外来人最容易注目的渗透于骨髓里的秋的神韵(1)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林海音《秋的气味》(2)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郁达夫《故都的秋》思考:同样是写北平的秋天,林海音和郁达夫在景物选择上有何不同?为什么?对比阅读1
林海音写的是在热闹的街上去买炒栗子,更有烟火气,而郁达夫选择的是较为幽静的地点。
北平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应当是像林海音所写,有着“繁盛的行人群”,有着繁华商场、名胜古迹,五光十色,而郁达夫回忆起北平的秋,不是香山火红的枫叶,却是幽静的陶然亭里不起眼的芦花;不是城市里的喧闹声,而是潭柘寺里悠远的钟声,他所喜爱的,却是乡野宁静而自然的氛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郁达夫身上有着中国文人的隐逸思想,有着知识分子独特的雅趣,能够在幽静中寻求快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1)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2)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老舍《济南的秋天》
(3)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郁达夫《故都的秋》思考:这两段所选取的色彩,你能从中读出郁达夫的什么?对比阅读2郁达夫有意逃避鲜艳,追求色彩的“淡”,我们常说“淡雅”,这一“淡”便显得“雅致”,色彩的雅致超越了日常的世俗趣味,表现了古代文人的趣味。其中“疏疏落落”的枯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们常常认为秋天是寂寞的,萧条的,然而作者看到枯草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喜悦还是厌恶呢?是喜悦的,这种直面生命的衰败,给我们启示生命的周期,逗起了我们的悲凉之感,这种视“悲凉”为美的审美眼光,不得不说是十分独特的。对比阅读2中国古典文人的雅致趣味!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第三段)思考:为什么欣赏风景要在“一椽破屋”里?为什么偏偏要“泡一碗浓茶”?而不是提一壶烧酒?他的姿态是怎样的呢?赏秋的姿态
作者认为,故都的美在于历史的积淀中,而不是在于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在破旧的民居里,泡上一碗苦茶,这样的体会才是最真切的。“泡茶”更能显出悠闲自得的心境。他的姿态是悠闲的。
“碧绿的天色”让人想到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上穷碧落下黄泉”,郁达夫有着古典文学修养,更是有着中国文人超脱世俗的审美趣味。他想要深入故都的秋,不是出门找名胜古迹,而是泡一碗浓茶,寄身在老北京人居住的破屋中,慢慢地悠悠地品味这故都的秋味。请同学们阅读第4—5段,思考作者怎样写“槐树的落蕊”以及“秋蝉”的残声,带着怎样的感情?喜悦还是悲凉?动用视觉、听觉、触觉来写槐树的落蕊。视觉:花铺满地;听觉:脚踏上去无声;触觉:极微细极柔软。可供选择的树很多,作者却唯独选择了不起眼的槐树,并且写的是快要死亡的“落蕊”,这种生命衰亡的迹象,从世俗观念上看,并不漂亮,但是,在作者看来,却是十分动人的。联系前文中的“疏疏落落的秋草”,以及后文中衰弱的蝉声,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生命衰亡,其实也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一种对于生命消亡的深邃感触。秋蝉是衰弱的,但在作者听来却是“啼唱”,有一种悲凉的美感。请同学们读读第6—10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闲人”?结合作者曾在北平居住过的经历,想想:他和这群“都市闲人”有什么关系呢?明确:都市闲人就是普通北京人,地道的北京人和地道的北京话,传达出浓郁的故都味。作者身为一个曾居住在北京的外乡人,此刻听来是十分亲切的。
“典型的北京人是知味者,如北京人那样对待味,则是文化,出于教养。人人都在生活,不但生活着,而且在生活中咀嚼、品味这生活的,或是更有自觉意识的人。”——赵园《北京:城与人》秋天本就是个收获的季节,那么第十一段作者就带我们欣赏了北方的果树哪些特点呢?着重写了北方的枣树。一写枣树多,二写枣的颜色——淡黄微绿,视觉上也给人一种清和静的淡淡的感觉。阅读12-14段,思考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第12段:作者认为不管是文人还是普通人,对于秋的感受。通过对北国秋景的描写和秋味的体会,作者顺承而下,认为中国的秋的深味,还是首推北方。(深化主题)阅读这13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看看能不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这一段中的对比句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明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对比之后明了于胸。最后一段,作者愿用自己的寿命来留住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无限向往和眷恋,我们可以一起来体会一下作者细腻、深沉的情感。如果可以不惜舍去三分之二的寿命来留住故都的秋,这样炽热的情感,再加上之前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描绘,使得我们也想不远千里去饱尝一尝那故都的秋味了。讨论思考: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到,郁达夫骨子里有着中国古人的雅趣,熟稔中国古典诗词,同时,他也有着对衰亡事物的独特热爱以及欣赏普通人世俗生活的俗趣。请大家结合作者背景思考,为什么他能将这两者融合的如此巧妙?小组讨论交流一下。拓展提升材料一:西方唯美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王尔德,强调“为艺术而艺术”,“死亡的永恒美”,“以恶为美”、“以死为美”等,较为狂热激进。20世纪初,西方唯美主义热潮席卷中国文坛,郁达夫留日期间,广泛涉猎西方近现代文学,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唯美主义创作特征,例如“颓废化”、“欲望化”以及“永恒性”等特点。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王尔德材料二:日本“幽玄美”:日本特色美学,原为佛家用语,后影响文学艺术领域。平安时期结合中国文人隐逸审美情趣,发展为朦胧幽寂的审美理想,追求空寂幽深的境界。创作者多将思想情感借助载体表现,给予读者联想中的含蓄美。日本“物哀美”:日本固有美学范畴,指人对世相(包括人和物),不可避免的命运而产生的感叹。郁达夫在留日期间,接受了唯美主义中“以死为美”的思想,以及幽玄美、物哀美的影响,使他的文章具有一种细腻,深邃的哀伤之美。日本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集中体现了“物哀美学”明确: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这种文人情调的悠闲表现在世俗之人的生活节奏中,但全文读来的淡淡的哀愁与追忆,结合上课初我们讲述的作者的日本留学经历,可以知道,作者受到西方唯美主义、日本物哀思想等影响所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浴珠珠状沐浴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及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技术研发保密录像合同范本
- 2024年度游戏开发合同游戏设计要求
- 2024年度巢湖劳动合同续签申请书指南
- 2024年度宠物店品牌合作合同:宠物店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合作推广协议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标的及工程描述
- 2024年度人力资源外包合同:保安人员派遣服务协议
- 羽毛掸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健身俱乐部会员合同:关于健身俱乐部与会员之间的服务内容、费用等规定
- 护士进修在感染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 《防打架斗殴》主题班会课件
- 手袋创业计划书
- 病例讨论乳腺癌
- 牙体牙髓病教学设计
- 2024年人民法院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殡仪馆管理制度
- 福特F-150猛禽说明书
- 新课程关键词
- 动物园安全培训:如何确保动物园游客的安全
- 白钢隔断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