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察看临床过程中药学干涉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办法:将30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药学干涉组〔药物治疗+药学干涉〕和对照组〔药物治疗〕各150例,比照两组患者初诊时、复诊时、复诊后半年和1年时服药依从性及复诊半年和1年时疾病复发率;并比照不同学历、年龄、性别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初诊时两组的服药依从性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复诊后半年和1年时药学干涉组服药依从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涉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以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关于药学干涉对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服药不依从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问题[1]。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患者治疗的重要伎俩,特别是患者用药种类多、疗程长,所以患者用药依从性是抑郁症疾病治疗的关键[2-3]。这需要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的共同努力[4-5]。笔者通过药学干涉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综合数据分析,积极采取干涉措施,使患者病症得到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00例抑郁症患者,年龄23~61岁。入选患者具备下列条件:〔1〕抑郁诊断合乎CCMD-3规范;〔2〕入院后均系统接受治疗;〔3〕初诊时患者病症明显改善或痊愈。将3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药学干涉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药学干涉组:男78例,女72例,平均〔35±9〕岁,文化教育程度:小学51例,中学以上〔包括中学〕99例;学历:中专下列70例,中专及以上80例。对照组:男75例,女75例,平均〔33±8〕岁,文化教育程度:小学58例,中学以上〔包括中学〕92例。药学干涉组的药物剂量〔以奥氮平折算〕为〔23.3±5.5〕mg/d,对照组为〔25.5±6.25〕mg/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药物剂量比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办法
1.2.1药学干涉组采用药学干涉办法:〔1〕药师主动解答患者问题,并能够使患者意识到药物对治疗的重要性;〔2〕定期组织用药咨询小卡片,组织患者讲解如何正确用药及服药考前须知;〔3〕及时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有无不良反馈的发生等;〔4〕分析讨论患者病情,并参与用药计划的制定,确保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5〕根据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提出个体化给药计划;〔6〕患者复诊后每个月一次随访并发展用药指导。
1.2.2对照组采取传统给药方式,不进行干涉。
1.3依从性评价两组患者在初诊时、复诊时、复诊后半年和1年,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并对患者复诊半年和1年后进行疾病复发情况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服药意识以及对服药重要性的认知、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及病症的稳定性。
1.4依从性评价规范〔1〕完全依从:患者自愿遵循药师和医生用药指导,正确按时用药;〔2〕局部依从:患者在监督情况下,能够正确按时服药;〔3〕不依从:患者不愿服药或拒绝服药。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局部依从〕/总例数×100%。疾病复发评价规范:合乎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规范。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拟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2结果
2.1两组服药依从性比拟两组服药依从性初诊时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时、复诊后半年和1年,药学干涉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表1两组初诊和复诊时、后半年和1年服药依从性比拟例〔%〕
组别时间完全依从局部依从不依从依从率
干涉组〔n=150〕初诊11〔7.3〕22〔14.7〕117〔78.0〕33〔22.0〕
复诊49〔32.7〕92〔61.3〕9〔6.0〕141〔94.0〕
复诊后半年58〔38.7〕81〔54.0〕11〔7.8〕139〔92.7〕
复诊后1年79〔52.7〕64〔42.6〕7〔4.7〕143〔95.3〕
对照组〔n=150〕初诊9〔6.0〕25〔16.7〕116〔77.3〕34〔22.7〕
复诊41〔27.3〕90〔60.0〕19〔12.7〕131〔87.3〕
复诊后半年32〔21.3〕51〔34.0〕67〔44.7〕83〔55.3〕
复诊后1年22〔14.7〕41〔27.3〕87〔58.0〕63〔42.0〕
2.2两组病情复发率比拟复诊后半年、1年时,两组疾病复发率差别比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2.3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患者服药依从性比拟为了保证临床研究的准确性,笔者同时对药学干涉组复诊1年时不同性别、学历、年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了分析比拟,结果发现发现不同性别、学历、年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比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病情复发情况比拟例〔%〕
组别复诊后半年复诊后1年
干涉组〔n=150〕1〔0.67〕*2〔1.33〕*对照组〔n=150〕8〔5.33〕13〔8.67〕
*与对照组比拟,P表3药学干涉组不同年龄、性别、学历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比拟
工程例数〔例〕依从率例〔%〕
性别男7873〔98.1〕
女7270〔97.2〕
年龄23~48岁10095〔95.0〕
49~61岁5048〔96.0〕
学历≥中专8076〔95.0〕
3讨论
抑郁症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其目前主要伎俩。此类患者病程长、时间久,所以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可以明显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6]。因此选用该疾病作为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对二次复诊抑郁症患者实施药学干涉后,其服药依从性显着提高〔P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很多,但药学干涉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显着[7-9]。因此,提高药学水平、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馈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无视的重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了解有关[10-11]。因此,对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加大药学干涉,使其掌握疾病知识,保证正确合理用药。在药学干涉的同时,应注意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药学干涉患者服药依从性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体现:〔1〕遍及和宣传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力;〔2〕提高发药窗口的效劳质量,加强药师与患者交流;〔3〕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及时了解患者病症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