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教师版)_第1页
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教师版)_第2页
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教师版)_第3页
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教师版)_第4页
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2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202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30个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4道题,共40分。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4.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3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选对一项得60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1.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A.工厂和乡镇企业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C.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和工厂2.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阿尔贝蒂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莎士比亚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以上观点共同体现了A.自由平等思想 B.民主科学精神C.人文主义精神 D.物竞天择理论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4.下表为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情况(单位:万人),其中黑种人口变化的原因是时间(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170075.022.32.7100.0186016.02724.0400.03140.0A.奴隶贸易 B.美国独立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二次工业革命5.依据下表内容,完成横线上的内容第五单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0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65第15课探寻新航路70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75A.步入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6.下图为某一事件发展进程示意图,其中①应为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7.根据右图内容判断,可以确定的文献是时间:1776年7月4日人物:杰斐逊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8.“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拿破仑法典》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9.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美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10.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C.法国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11.下列图中的人物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反抗的殖民统治者不同,他(她)是12.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D.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国家是A.德国、日本 B.俄国、日本C.德国、意大利 D.俄国、意大利14.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A.废除了奴隶制度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C.维护了国家统一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5.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飞机——蒸汽机车——汽车B.蒸汽机车——汽车——飞机C.飞机——汽车——蒸汽机车D.蒸汽机车——飞机——汽车16.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17.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A.人口增长 B.城市发展C.贫富分化 D.环境污染18.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项是A.哥白尼——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提出“地球中心说”B.牛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写成《物种起源》D.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写成小说集《人间喜剧》1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五四运动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下,是在列宁号召下发生的。”这里的“俄国革命”指的是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C.光荣革命 D.南北战争20.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国家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年均增长率24.3%17%9.4%7.1%4.3%3%A.废除农奴制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实行多党制、赫鲁晓夫改革D.农业集体化、戈尔巴乔夫改革21.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一一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这里“行动”主要是指A.鼓励扩大农业生产 B.恢复银行信用C.兴建公共工程 D.加强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22.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C.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D.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23.“这种‘两个世界’朝夕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两个世界”对抗的影响不包括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24.对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国别年代美国西欧日本其他国家1951年48.6020.801.6029.001970年37.8328.609.5023.87A.美国工业发展停滞 B.日本经济有了较大发展C.西欧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 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缓慢25、漫画可以体现社会现象和政治生活。下图反映了A.西欧走向联合 B.北约组织东扩C.欧洲称霸世界 D.多极化趋势加强26某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了“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万隆会议”“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材料。据此判断,其探究主题可能是A.动荡的中东 B.亚非拉的振兴C.冷战中的对峙 D.社会主义探索27.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国家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A.联邦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28.下图旗帜代表的国际组织,它的第一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该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二十国集团C.联合国 D.七十七国集团29.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这反映出世界贸易组织A.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B.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D.消除了对世界和平的威胁30.2019年5月,华为副总裁鲁勇在《5G智联万物,数字慧通未来》的高端对话中称:“5G是一个革命,未来的网络一定是一个平台,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一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生物技术 B.原子能技术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空间技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31.(7分)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唐晋主编《大国崛起》(1)材料一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2分)材料二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2)依据材料二,说出与“废旧制,立新政”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这样做的目的。(2分)材料三美国1933~1938年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年份1933年1935年1938年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560831854失业率24.9%20.1%19.0%(3)依据材料三,说出美国1933~1938年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32.(12分)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1分)材料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4分)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3)依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人类为走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应该采取的对策。(2分)33.(12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材料一下图是某校一位初三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1)材料一中的学习笔记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助该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3分)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1941年12月7日①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②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1月③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4年6月④美英等国家联军在诺曼底登陆1945年2月⑤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8月6日和9日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1945年9月2日⑦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2)任选材料二中两件历史事件,分析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影响。(4分)序号影响示例:②美国对日宣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相关数据表名称持续时间参战国家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多30多个约15亿约0.3亿3300多第二次世界大战6年多60多个约20亿约0.6亿40000多(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3分)(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2分)34.(9分)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不断演变。材料一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1分)材料二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法国的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书中写到: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2)材料二中所述的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的影响。(3分)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中的图2、图3,分析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2分)材料四“美国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在《外交》季刊1991年春季号上撰文,将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后的时期称为“单极时刻”、但是,环视全球便可以看到:欧共体、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地区大国和地区集团,以及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世界事务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徐蓝《世界近现代史》(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说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1分)材料五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5)依据材料五及所学,概括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2分)

2021北京门头沟初三(上)期末历史参考答案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3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选对一项得60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随着土地集中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人是了不起的杰作”表明和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的价值,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充分强调人的重要性,否定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这种说法符合人文主义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14~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表格“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从1700年到1860年黑种人口在种族构成增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抢占印度安人土地,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为了补充美洲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运动美洲。三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也使美洲黑人增多。A项符合题意;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黑人无关。B项不合题意;1861——1865年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C项不合题意;19世纪70年代美德两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5.【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欧封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也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同时,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步入近代,故选A项;B应是指英法美等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C项是指中世纪的欧洲,D项是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6.【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随后的8月26日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之后路易十六被处死,再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因此①应为《人权宣言》,B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1787年宪法》颁布于1787年,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而结合所学可知,①应为《人权宣言》,而不是《拿破仑法典》,D项错误。7.【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8.【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各国立法的典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总统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即“断法”,C符合题意;AB描述的是君主立宪制,不符合题意;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10.【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符合题意;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836--1848年,A排除;法国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C排除;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D排除。故选择B。11.【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项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B项章西女王带领印度人民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压迫;C项玻璃瓦尔领导的是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D项林则徐反抗的是英国的鸦片战争。ABD反抗的都是英国,C项反抗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废除农奴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制度,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度改革,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德、意是通过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国内的统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的信息可知,美国的内战巩固了国家的统一,C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说明美国内战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A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并不可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美国内战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25年,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汽车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在19世纪80年多问世,飞机在20世纪初试飞成功,因此选项中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蒸汽机车一一汽车——飞机,B项正确;排除A、C、D项。16.【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国家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但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7.【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这和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关,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A选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表述正确。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者,C选项表述正确。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人间喜剧》,D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选A。19.【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俄国革命”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思想方面的原因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符合题意;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跟五四运动的爆发没有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是英国的,C不符合题意;南北战争爆发在美国,D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21-1929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大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发展;为了把苏联建设成一个工业化强国,苏联从1928年至1932年,苏联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故B符合题意;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921年以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941年的“八年前”是1933年,这一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这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也是罗斯福针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行动”,故选D。2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其中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第一手资料,也叫原始资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属于原始资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带有个人主观观点,没有D项可信度高,电影和小说属于文艺作品。不是第一手资料。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两个世界”对抗是指美苏冷战,冷战中的分裂与对抗、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均是冷战的影响。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不属于冷战对抗的影响,故选D。2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日本到五十年代初,经济得到恢复。随着美国、日本、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采用新技术等因素,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到1968年,美国虽然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但日本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欧共体也成为一只重要力量,两者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故B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得出西欧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结论,C排除;D说的太绝对,排除。故选B。【点睛】本题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二战以后到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掌握到1968年,美国虽然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但日本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欧共体也成为一只重要力量,两者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25.【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题干给出的图为众人携手,而且有欧洲、德国、法国等字样,据此可知它反映了西欧走向联合。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漫画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26.【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纳赛尔是非洲埃及独立的领导人,纳米比亚是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99年,古巴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巴运河主权,因而“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万隆会议”“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都是亚非拉奋起的事件。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2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8.【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联合国是全球性政治组织,它的第一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此图是联合国会标,故C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是、七十七国集团均不具有全球性,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9.【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与1995年,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A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C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不能消除对世界和平的威胁,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0.【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5G技术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故C符合题意;生物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不属于网络技术,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以2019年5月,华为副总裁鲁勇在《5G智联万物,数字慧通未来》的高端对话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答案】(1)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文献:《权利法案》。(2)事件:明治维新;目的:富国强兵。(3)趋势: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失业率下降;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解析】【详解】(1)政治制度和文献,根据材料“英国资产阶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开始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即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因此材料中的英国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宪制,通过颁布《权利法案》一文献确立的。(2)事件,根据材料“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等信息可知,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实行明治维新,进行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全面向西方西方学习,因此材料中与“废旧制,立新政”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巩固天皇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3)趋势,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国民总产值在1933-1938年期间由560亿美元增长为854亿美元,说明这时期美国国民总产值不断增长;失业率在1933-1938年期间由24.9%下降为19%,说明这时期美国失业率不断下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美国从经济危机中逐渐摆脱,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32.【答案】(1)特点:纺织业部门女工人数的百分比超过男工。动力机械:蒸汽机。(2)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首先在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3)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但是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4)对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及数据可知,这时期女工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丝织业等行业中比男工人数多出很多,说明这时期纺织业部门女工人数的百分比超过男工。动力机械,根据材料“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根据时间推断,这是19世纪中期,当时的机械动力主要是蒸汽机。(2)根据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根据材料“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几平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3)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可见,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根据材料“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可见,工业革命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4)结合所学可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等。33.【答案】(1)错误:英、法、俄同盟国改为英、法、俄协约国,德、意、奥协约国改为德、意、奥同盟国。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2)影响: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扩大,美国对日宣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之一;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欧洲战事的结束;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军的行动,加速了战争进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