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高二《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高二《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高二《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高二《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高二《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年级课时一课时讲课人(1)累积文言知识,指导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圈点勾勒,找出孔子“仁”这一思想的内涵。教知识与技术(3)指引学生理解并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及在现实学生活中的意义。目标感情态度(1)让学生懂得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价值观(2)帮助学生感知到爱不单是一种心里的感人,更是一种行动。重教经过朗读,理解孔子“仁”的思想自主、指引、研究点法难理解并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教多媒体点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具(1)高二学生经过高一的训练,对文言知识有了必定的累积。学情(2)课前利用工具书、说明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粗心。剖析(3)利用网络,收集对于孔子的知识。教课教课内容师生活动过程问题导入:1.大家知道“世界十大文假名人”都有哪些吗?(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

师:放映“世界十大文假名人”图片尼,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培根)孔子能列为“世界十大文假名人”说明他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举例说明吗?生:依据自己课外找的资料踊(1)1982年8月27日,为纪念孔子寿辰2533跃回答周年,美国过节认识在旧金山举行祭孔大典。一(2)1984年,美国第一版了有名的《世界名人大字典》,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首位。导

(3)1988年

1月,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入会,指出:“人类要生计下去,就一定回到

25个世纪师:幻灯片放映增补新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课(4)1998年,全球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布“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5)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经过决策,将孔子的诞辰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设计企图:激发学生学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兴趣,调教师引入:从上边的回答我们能看出,孔子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更应当走进孔

动学生掌握已有的教课资源,并为后边的教课翻开思路。子,来认识孔子的思想。生:集体朗诵有感情的朗诵文章师:纠正错误读音,指导阅读1)、读准字音2)、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师:幻灯片放映翻译的句子二2.翻译以下句子检(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查(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成)

生:找单个学生依据预习状况自翻译(3)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错,通“措”安排,学布置。直、枉,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的人,险恶的人。)师:重申知识点,纠正错误(4)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广大。毅,坚毅。)(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设计企图:检查学生自学能力,及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师:幻灯片展现问题问题设置:三互动

1、本文中对于“仁”有多少种含义?2、如何做才能达到“仁”?

生:分红四组,每组一个问题,要求在课本中找出跟问题相关的句子,合作研究,回答以下问题3、施“仁”后会有什么成效?探4、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深刻究含义?设计企图:让学生立足课本,学会思虑总结,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1.展现句子a.克己复礼为仁生:叫个别学生展现课本中的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句子,组内其他学生增补爱人,知人其“恕”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生总结: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师:增补并指导学生立足课本,老师点拨:从自处的角度,“仁”指战胜自己的私利;采纳圈点勾勒方式完好答题从处世的角度“仁”的实质是爱人。四2、展现句子:展师:合时地进行点拨,指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点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拨能近取譬,堪称仁之方也已学生总结:如何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老师点拨:控制自己的私欲,做事符合礼仪。展现句子:a、天下归仁

设计企图:让学生自己思虑,省去教师说教的程序,锻炼学生动脑、动口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目的;同时充分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活跃讲堂氛围,实时抓住学生讲话中的闪光点b、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d、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学生总结:施仁以后会如何: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教师点拨:整个社会实现博爱,达到和睦。4、展现句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生总结: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要令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畅,就假如他人通畅。教师点拨:浅易的理解为:自己希望幸福,因此使别人幸福;自己希望顺利,因此使他人顺利;自己希望获得敬爱,因此敬爱他人师:幻灯片展现问题生:自由发布看法问题设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放在我们五的身旁应如何理解?请举例说明。学师:总结以明确:立足“自己希望幸福,因此使他人幸福;自己致设计企图:培育学生的爱心,希望顺利,因此使他人顺利;自己希望获得敬爱,所用帮助学生学会关怀人、爱惜人,以敬爱他人”自由发布看法。让学生从道德感悟到行为实践,将本课的感情态度价值观予以升华。仁者是充满慈祥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和善且拥有人品魅力的人。早在两千年前,六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他说:“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设计企图: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又作把课本中所学内容延长到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业外,让学生累积素材,锻炼写取譬,堪称仁之方也已。”他还说:“不仁者不能够布作能力。久处约,不能够优点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置建立和睦社会的今日,我们仍需要继承和弘扬“仁”的思想。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按仁的要求去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为美好。你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呢?请以“仁”为话题,写一篇许多于800字的谈论文,文题自拟,立意自定,要求看法明确,文体特点鲜亮。七板书

“仁”达到仁的方法

从自处的角度,“仁”——战胜私利从处世的角度,“仁”——爱人控制私欲符合礼仪设

“仁”的意义天下归仁计八本课在教课资源的选用上,力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