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_第1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_第2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_第3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_第4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页共6页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2023年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1.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方案。罗斯福神秘的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朋友非常肯定。“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这段文字告诉我们()。A.迂回同样可以到达目的B.幽默可以巧妙地化解难题C.坚持原那么与灵敏变通并不矛盾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将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才能非常重要,企业的创新才能和产业化才能也非常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那么城市就不是—个完好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政府和市场将共同在城市文化塑造中起主导作用B.城市文化的塑造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C.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力量将在城市文化中展开比赛D.如何修养城市文化3.寺庙有名或无名,一般是以香客的多寡、香火的旺衰来判断。但寒山寺因诗知名,照例说应该保持清幽的诗意,寺庙中经年只有几个和尚,在闭扫落叶,清煮茗茶。可现实中的寒山寺,由于城市的扩建,已不再地处郊外,早与闹市杂合了。慕名而来的芸芸众生,不远千里赶来,把大把大把的檀香投入香炉,以求升官发财,福泽世代。殊不知寒山寺仅仅是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前来寒山寺应该是乞求解脱功利,皈依清苦,而不是如今的这样啊!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原来的寒山寺与如今的寒山寺的差异B.如今的寒山寺已成为众生祈求升官发财和福泽世代的地方C.揭露寒山寺曾经的功用——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D.作者由寒山寺地理位置、功用的变化而引发的喟叹4.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开展过程中,认识到节日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风俗。古人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1世纪后又从祭月、拜月开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风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风俗已经出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中秋节形成过程B.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C.中秋节有哪些风俗D.农耕文化对中秋风俗的影响5.(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章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对括号中的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无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此题为故事启示类隐含主旨题。文段的小故事表达了罗斯福的睿智和幽默,A项的“迂回”在文中无从表达;文段中罗斯福没有泄密,故而并未表现出“灵敏变通”,C项文中并没有灵敏变通的地方,只是表达了幽默;D项“不欲”与文段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2.答案:D解析:此题可以通过文段中的关联词进展判断,文段的关联词依次是“因此……非常重要……也非常重要。但仅有……是不够的,还需要……否那么……”,由此可见,由关联词联络起来的几个元素──城市、市场、社会多元主体都是在阐述同一个问题──如何修养城市文化,因此答案为D。A、B两项表述片面,排除。C项,三个元素应在城市文化中共同发挥作用而非“展开比赛”,排除。3.答案:D解析:综观四个选项表述都正确,文段讲述了寒山寺的位置的变化——由郊外到闹市之中;功用的变化——由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到众生祈求升官发财和福泽世代的地方;文段最后一句“而不是如今的这样啊!”点明主旨,故此题选D。4.答案:B解析:文段为总—分构造,第一句即为文段主旨,提出中秋节在中国很重要,“这是因为”开场解释原因,最后是重要性定义中秋节风俗产生了影响。5.答案:D解析:由问题“最准确”可知此题考察词句理解的才能。据括号中内容可知,在“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的前提下,对“材料细节有出入”的态度为“无所谓”。综合来看,前提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而态度表现了不苛求材料细节真实的主张,故D项正确。A、C两项为括号外主张,B项与句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公务员考试网精心2023年公务员报考指南2023年公务员考试大纲2023年公务员考试时间2023年公务员职位表下载2023年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公务员常考的77条文学常识|70个中国文化常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公务员申论范文65篇|精选申论范文24篇|申论范文宝典32篇|公考申论范文26篇公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