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七年级走近初中文言文专题练习【文言常识-练习-答案】_第1页
新 七年级走近初中文言文专题练习【文言常识-练习-答案】_第2页
新 七年级走近初中文言文专题练习【文言常识-练习-答案】_第3页
新 七年级走近初中文言文专题练习【文言常识-练习-答案】_第4页
新 七年级走近初中文言文专题练习【文言常识-练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初中文言文【文言常识-练习-答案】一、课前训练(一)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施②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③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①牖(yǒu):窗户。②施(yí):延伸。③还(xuán):掉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施尾于堂于:(2)弃而还走走: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二)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少有大志”中的“少”的读音为,意思是。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俱为司州主簿(2)中夜闻鸡鸣(3)蹴琨觉(4)因起舞3、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本文故事的大致意思。“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二、知识积累1、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由于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古文中的很多字词与现在汉语的意思还是有一定的不同,所以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应该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四类文言实词的基本概念。(1)古今异义: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仅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般的江河。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子,今义仅指妻子。词义转移。(考点上这种类型出现得最多,所以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如“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2)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它不是错别字。她包括同音通假、音近通假和音变通假三种形式,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军士吏被甲”中的“被”通“披”。(3)一词多义古文中以单音节词为主,所以一般一个词要承担多种意思,我们要根据其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如:“公问其故”中的“故”是“原因、缘故”的意思;“故克之”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4)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过”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犯过失、犯错误;“所以动心忍性”中的“动”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惊动”。2、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和文言实词相对的一类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是充当语法作用,在初中阶段我们只需要掌握“之、其、而、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这十三个虚词,其中“之、其、而、于、为、以”是最常考的。下面就重点讲述一个“之”的用法(1)作动词:“到”、“往”、“去”如:辍耕之垄上(2)作代词,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如: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指示代词:“这”、“那”如:“之二虫”(3)作助词:eq\o\ac(○,1)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如:“以君之力”。eq\o\ac(○,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eq\o\ac(○,3)音节助词,补足音节,不译,如“公将鼓之”。eq\o\ac(○,4)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何陋之有?”eq\o\ac(○,5)用在被后置的定语和名词之间,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马之千里者”。3、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目前阶段,我们只需要做到前两点就足够)信:适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通顺畅达,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句通顺,没有语病。雅:优美自然,译文要生动,完美地表达,忠于原文,如实原文的写作风格。(2)方法: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eq\o\ac(○,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文言文单音节词较多,要注意尽量译成准确的双音节词。尤其要特别注意:结合语境选择多义词的意义;如果不能理解,看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词。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可译为:“(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除()内是必要的增补外,字词,古今是一对一的关系;词序、句法结构,古今相同。这种翻译方法就是对译。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eq\o\ac(○,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常见的倒装句有:(1)谓语前置: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3)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4)状语后置:战于长勺eq\o\ac(○,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常见的省略句有:省略主语:【渔人】复前行,欲穷其林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宾语:可以【之】为师矣eq\o\ac(○,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译为:“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原文中十位数与个位数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有”字,今译时可删除不译。再如“夫战,勇气也。”可译为:“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今译时可删去不译。eq\o\ac(○,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对译。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要特别注意结合语境选择多义词的意义。如果不能理解,看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词。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词。第二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保留等)。三、例题精讲(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eq\o\ac(○,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eq\o\ac(○,2)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eq\o\ac(○,3)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请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意思。(1)而置之其坐坐:(2)反归取之反:2、请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先自度其足度:(2)吾忘持度度:(3)而忘操之操:(4)吾忘持度持:(5)及反及:(6)遂不得履遂:(7)宁信度宁:(8)无自信也无:3、请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1)而置之其坐之:其:(2)至之市之:(3)而忘操之而:之:(4)何不试之以足之:以:4、请翻译下列句子。(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译文:(2)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5、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刻舟求剑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楚人有欲涉江者欲:(2)遽契其舟遽:(3)不亦惑乎惑:(4)求剑若此若: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虚词。(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于:(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之:(3)而剑不行而:3、翻译下列句子。(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2)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4、《刻舟求剑》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呢?四、课后作业(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①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②鼓径进,亟犯③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④。【注释】①折:调头。旋:转弯。②椎:用椎敲。③亟:突然。犯:碰到。④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楚人有习操舟者(2)其始折旋疾徐(3)遽谢舟师(4)乃四顾胆落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其始折旋疾徐”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B.而置之其坐C.遽契其舟D.常蹲其身3、翻译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译文:4、楚人学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注释】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裘:皮衣。1、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之市B.是吾剑之所从坠C.故时有物外之趣D.驱之别院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数百步复反(2)及疲(3)因宿其旁(4)三日方去3、翻译句子。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一)叶公好龙1、(1)在,到(2)跑2、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他只是表面喜欢龙,而并非真正喜欢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热衷于幻想而并非脚踏实地(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二)闻鸡起舞1、shào;小时候2、都,一起;听到;踢;于是3、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夜半时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4、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比喻有质报国的人及时奋起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