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页共29页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根底,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历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根底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展教学的。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为:1.知识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才能目的: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理论操作的才能,开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浸透数学来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思想。3.情感目的: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才能;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认识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轴。本课难点是:认识对称现象及找对称轴。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场,通过观察玩具小狗,用游戏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接着设计一个画小狗的情景,让学生动手画小狗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画出的小狗的形状不同。然后通过设计分礼物的生活情景,又激起学生探究对称图形的学习高潮。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电脑动态演示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浸透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3.发现法教学对称图形时,老师发给学习小组一组图片,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观察发现的根底上进展分类。当学生分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类图形后,再次引导观察发现。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究过程。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拟与记忆,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理论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理论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开展是从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开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例1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小狗的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开展空间观念。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才能。如,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在折、画、比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拟、分析^p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征。3.观察法例1观察物体及例2的对称图形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观察完毕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考虑的时机,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小狗。2、明确位置,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小狗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小狗的什么。这样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究新知做准备。3、画小狗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小狗的样子画下来。老师从正面、反面、侧面各选一张小狗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4、质疑明理引导学生观察、比拟,同样一只小狗,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然后反应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狗的形状就不一样。5、全面观察,体验新知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小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6、知识应用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并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表达新课程的理念。〔二〕合作探究,认识对称图形1、引导分类,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首先老师通过分礼物的情景,让学生又进入探究高潮。这份礼物里有四个对称图形和一个不对称的图形。老师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再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后把它们分类,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分类方法,当有学生说出把梳子分一类,老虎、蝴蝶、树叶、七星瓢虫四种图形分一类时,引导全体学生再次观察、操作,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确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电脑验证并在此根底上提醒什么是对称图形2、认识对称轴然后老师通过让学生找藏在对称图形里的一位线朋友,请同学给这位线朋友取名字等系列活动认识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最后老师示范画对称轴3、〔接着〕稳固深化,拓展延伸〔本环节教学,不经老师提示而直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后进展分类,在此根底上组织学生第二次观察、比拟、分析^p,在充分理论活动的根底上学习新知,亲历探究过程。同时突出重点,打破了难点。〕〔三〕联络生活实际1、课件出示一组日常生活的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并激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的欲望。在此根底上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对称的。〔四〕创作,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创作对称图形比赛。〔以上两小节的教学充分表达了“数学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利用对称性质创作出美丽的图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五、总结这节课很快就要完毕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整堂课设计,充分表达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才能和自主学习的意识。f132.更多教案延伸阅读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观察物体教学目的: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才能,开展空间观念。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老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假设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清楚是颗五角星啊!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观察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观察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反面。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投影订正后收起书。3.稳固练习〔1〕根据照片把详细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小动物太得意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反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娃娃不能挪动;2.不能看照片反面的数字提示;3.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假如你坐的位置和照片反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助,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如今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复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三、稳固拓展〔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拟准确。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拟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开展数学思维,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1、游戏:画图形。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2、游戏:找图片。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3、游戏:找位置。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展相应的评价。三、理论稳固,提升才能。1、连一连:课本第90页。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2、“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联络生活经历进展判断,指名说说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区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考虑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浸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能灵敏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及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三、教学准备课件、玩具汽车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1.情境中设问〔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四〕的情境图。〔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3〕课件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问:看到这个图,你想到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2.提醒课题板书: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老师的设问,让学生发现已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老师引导,自主梳理1.复习观察物体〔1〕课件出示小汽车的图,同时将实物汽车摆放好。①自主观察,组内说说。小组内的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汽车,组内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车的样子。②交流汇报,发现问题。a.指定一组内的学生说说看到小汽车的样子。b.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会不同呢?小组内交流。c.汇报交流,引导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③课件出示从前面、后面、侧面看到小汽车的图样,指定学生进展连线,说说:你是怎样判断?〔2〕及时练习①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a.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展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b.汇报交流,重点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样判断的?②说一说。a.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正方体〕b.从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圆形的立体图形是什么?〔球体〕③猜一猜。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a.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立体图形进展观察。b.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老师适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拟中,发现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并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加以稳固、进步,从而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2.复习搭配问题〔1〕课件再次出示两件不同上衣和两件不同裤子①学生根据图样,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②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③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时要有序。〔2〕及时练习①排列问题课件出示:从8、2、4、1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组两位数时一定有序地摆数。②组合问题课件出示:每两人握一次手,6个人一共握手多少次?a.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b.汇报交流方法,重点说明:在握手时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虑顺序问题。〔3〕引导比拟,发现问题上面的组数问题和握手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穿衣服、组数、握手”等活动中掌握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比拟中发现两类问题的一样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与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搭配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浸透搭配问题的思想方法。〔三〕解决问题,稳固进步1.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3题。〔1〕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进展连线,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2.组一组课件出示:从5、9、0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组数的方法。〔2〕汇报交流,重点说明:和0组数时,0不能摆在十位。3.送一送课件出示:元旦时,小明、小刚、小阳三人互相赠送一张贺卡,他们一共赠送多少张贺卡?〔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p。〔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考虑的方法。4.比一比课件出示:六个小朋友进展乒乓球比赛,每两个小朋友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1〕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p。〔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考虑的方法。5.摆一摆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4题。〔1〕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2〕汇报交流,指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让想法不同的学生进展交流。【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稳固了观察物体和搭配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思维的灵敏性,浸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动物聚会》教案学习内容:课本p22—23学习目的:1、结合“动物聚会”的详细情境,进一步体会一样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2、结合详细事例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重点难点:进步学生提出问题的才能、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制畏惧,尝试新知知识链接5+5+5=〔〕×〔〕9+9+9+9+9=〔〕×〔〕4×3改写成加法算式或_______、_______5×4改写成加法算式或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导学释疑1、小朋友,秋天到了,满山遍野的果实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决定开一个“庆丰收”的联欢会,你们看,都有谁来参加?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小伙伴们分享,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请解决以下问题〔1〕每个盘子里有6个桃子,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2〕每群小鸟有3只,3群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3〕有6只小松鼠,每只松鼠采了3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4〕假如有3只小兔,第一只小兔拿了3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拿了5根胡萝卜,第三只小兔拿了7根胡萝卜,一共拿来几根胡萝卜?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2、想一想,连一连3、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两个问题三、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1、学生独立完成p23练一练错题改正及整理四、课堂小结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能找到适宜的计算方法。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能积极考虑。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学案教学内容:课本p28例5教学目的:1、使学生探究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开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才能。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所需资反思与评价环节一、复习引入环节二、探究新知环节三、稳固练习环节四、课堂总结环节五随堂作业环节一、加减混合算式〔自拟〕环节二、1、多媒体出例如5主题图。2、教学例5,美术兴起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起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应先求出什么?老师巡视引导。环节三、1、完成p32“做一做”2、完成p33练习六第1、2题,老师巡视引导。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校企合作数字内容制作与传播技能培训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代持资产监管委托协议3篇
- 2025版金属矿床探矿权转让合同协议3篇
- 2025版消防技术服务与咨询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个人技术入股合同2篇
- 垃圾食品我不吃安全教育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系统定制个人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物业服务行业员工保密协议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股权投资及投资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版现代学徒制协议书-新能源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3篇
- 简易三方换地协议书范本
- 2025届广东省深圳罗湖区四校联考九上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飞鼠养殖技术指导
- 2024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受贿案例心得体会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
- 毕业设计(论文)-液体药品灌装机的设计与制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