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学(教师版)_第1页
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学(教师版)_第2页
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学(教师版)_第3页
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学(教师版)_第4页
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学(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3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9月月考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Na-23Cl-35.5Mg-24一、选择题(单选题,25题,共50分)1.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D.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2.钠着火时,应选用_____灭火的是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3.下列物质,最适宜在潜水艇中做制氧剂的是A. B. C. D.4.将适量的金属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但无沉淀产生的是A.溶液 B.饱和溶液 C.溶液 D.溶液5.金属和水(滴入几滴酚酞)的反应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实验,根据其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具有的性质是①密度比水小②熔点较低③硬度较小④反应产生气体⑤反应产生碱⑥反应放出热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6.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发现,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下列发明发现中,属于中国对世界化学发展贡献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合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④提出原子论–分子学说⑤湿法炼铜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⑦合成尿素,突破无机物与有机物界限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⑦ D.②③⑤⑥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将与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条件,剩余气体B.将和分别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将钠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D.将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生成固体,则其氧化产物为和的混合物8.观察法是研究物质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钠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到了下列现象,银白色—表面变暗—变成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白色变暗是因为生成了B.出现液滴是因为发生了潮解C.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D.出现液滴到白色固体粉末只发生了物理变化9.下列有关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的氢气在氯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结合,呈白雾状C.氢气与氯气混合后,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D.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10.下列关于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红热的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可能生成C.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11.下列关于漂白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用和消石灰()制漂白粉B.漂白粉是混合物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D.漂白粉可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不易变质12.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应急预警演习,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⑤13.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关于新制氯水进行的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B.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C.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D.将镁条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说明氯水中含14.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浓度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①C与②与③与④与A.除③外 B.除③④外 C.除④外 D.除①外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联系起来C.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有个水分子B.含有个电子C.与的分子数之比是3:5D.含有的氯原子个数是1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SO2的物质的量是1mol B.标准状况下,11.2LH2O的物质的量是0.5molC.标准状况下,44.8LCO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D.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摩尔质量是B.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C.2克的体积是D.个分子的摩尔质量是19.有关物质的量的浓度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是B.溶液中含有C.水中溶解了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D.从的硫酸溶液中取出,剩余溶液的浓度为20.关于配制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中有少量水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B.可将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C.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有托盘天平、容量瓶D.定容后塞上瓶塞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1.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和 B.和标准状况下C.标准状况下和 D.和气体22.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所占的体积为B.常温常压下,氧气含有的电子数为C.溶液中含硫原子数为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3.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是A.浓盐酸B.饱和NaCl溶液C.浓硫酸D.NaOH溶液24.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B.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漂白反应快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5.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B.II图中:闻Cl2的气味C.III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D.IV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二、填空题(5个小题,共50分)26.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共含_______原子(2)和的质量_______,它们所含的分子数_______,所含的氧原子数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7.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往大试管中先加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剩余的能否放回原试剂瓶?_______。(2)写出钠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有关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4)大试管的溶液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5)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长颈漏斗内_______。28.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开K1,关闭K2,加热铜丝,目的是_____,X是_____。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______。(2)若打开K2,关闭K1,出现________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3)根据以上的实验结论,写出生成CO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9.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确定A、C、E各为什么物质:A_______C_______E_______。(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②_______30.回答下列问题:(1)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则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的化学式是_______。(2)如图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盐酸分子式:相反对分子质量:36.5密度:的质量分数:①该浓盐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②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A.溶液中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③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加蒸馏水稀释得到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④假设该同学用的盐酸中和含的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稀盐酸。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25题,共50分)1.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D.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答案】B2.钠着火时,应选用_____灭火的是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答案】C3.下列物质,最适宜在潜水艇中做制氧剂的是A. B. C. D.【答案】B4.将适量的金属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但无沉淀产生的是A.溶液 B.饱和溶液 C.溶液 D.溶液【答案】A5.金属和水(滴入几滴酚酞)的反应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实验,根据其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具有的性质是①密度比水小②熔点较低③硬度较小④反应产生气体⑤反应产生碱⑥反应放出热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6.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发现,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下列发明发现中,属于中国对世界化学发展贡献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合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④提出原子论–分子学说⑤湿法炼铜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⑦合成尿素,突破无机物与有机物界限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⑦ D.②③⑤⑥【答案】A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将与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条件,剩余气体B.将和分别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将钠放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D.将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生成固体,则其氧化产物为和的混合物【答案】D8.观察法是研究物质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钠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到了下列现象,银白色—表面变暗—变成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白色变暗是因为生成了B.出现液滴是因为发生了潮解C.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D.出现液滴到白色固体粉末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答案】B9.下列有关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的氢气在氯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结合,呈白雾状C.氢气与氯气混合后,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D.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A10.下列关于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红热的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可能生成C.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答案】D11.下列关于漂白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用和消石灰()制漂白粉B.漂白粉是混合物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D.漂白粉可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答案】D12.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应急预警演习,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⑤【答案】A13.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关于新制氯水进行的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B.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C.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D.将镁条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说明氯水中含【答案】C14.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浓度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①C与②与③与④与A.除③外 B.除③④外 C.除④外 D.除①外【答案】A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联系起来C.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A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有个水分子B.含有个电子C.与的分子数之比是3:5D.含有的氯原子个数是【答案】D1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SO2的物质的量是1mol B.标准状况下,11.2LH2O的物质的量是0.5molC.标准状况下,44.8LCO2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D.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答案】C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的摩尔质量是B.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C.2克的体积是D.个分子的摩尔质量是【答案】B19.有关物质的量的浓度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是B.溶液中含有C.水中溶解了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D.从的硫酸溶液中取出,剩余溶液的浓度为【答案】C20.关于配制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中有少量水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B.可将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C.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有托盘天平、容量瓶D.定容后塞上瓶塞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C21.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和 B.和标准状况下C.标准状况下和 D.和气体【答案】B22.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所占的体积为B.常温常压下,氧气含有的电子数为C.溶液中含硫原子数为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答案】C23.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是A.浓盐酸B.饱和NaCl溶液C.浓硫酸D.NaOH溶液【答案】D24.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B.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漂白反应快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D25.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B.II图中:闻Cl2的气味C.III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D.IV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5个小题,共50分)26.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共含_______原子(2)和的质量_______,它们所含的分子数_______,所含的氧原子数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①.3②.1③.4.5(2)①.相等②.不相等③.相等27.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往大试管中先加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剩余的能否放回原试剂瓶?_______。(2)写出钠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有关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4)大试管的溶液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5)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长颈漏斗内_______。【答案】(1)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上的煤油,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米粒大小的钠做实验用,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不要随意丢弃(2)(3)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溶液界面处上下跳动,最终完全溶解(4)下层溶液出现白色沉淀(5)①.下降②.上升28.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开K1,关闭K2,加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