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十三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1页
2022北京十三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2页
2022北京十三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3页
2022北京十三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4页
2022北京十三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12022北京十三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本试卷共五大题,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卡共3页,请用2B铅笔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他试题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的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喟然(kuì)褊小(biǎn)瞋目(chēng)夜缒而出(zhuì)B.疏浚(jùn)勠力(lù)谬赏(miào)承天景命(jǐng)C.卮洒(zhī)目眦(zì)懈怠(dài)千乘之国(shèng)D.黜恶(chù)怵然(chù)商贾(gǔ)放辟邪侈(c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少一项是()A.衣帛孝悌明查秋毫切中肯綮B.痒序构怨忖度怠有甚焉C.舆薪玉诀疱厨踌躇满志D.阕秦饥谨便嬖游刃有余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啬B.莅中国而抚四夷莅:统治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D.失其所与,不知与:和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黎民不饥不寒C.虽然,每至于族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技盖至此乎 B.因人之力而敝之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鼓瑟希,铿尔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A.以其无礼于晋 B.以羊易牛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7.下列各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B.“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夫晋,何厌之有?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A.貌恭而心不服B.刑于寡妻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曾经整理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被尊为“六经”。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庄子》行世,与老子并称“老庄”。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D.“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作为一种文体,属于古文体的奏议类,是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B.杀人如不能举举:举起。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D.沛公起如厕如:往。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起,立而饮之。劳苦而功高如此。C.以待大王来。越国以鄙远。D.我为鱼肉,何辞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2.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D.吾属今之虏矣。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恐、警戒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显示了其机敏。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14.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1)鼓瑟希,铿尔,__________________,对曰:“__________________。”(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3)“夫子何哂由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7)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念高危则思__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则思__________________。(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忧懈怠则思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则思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后退居金陵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B.“千里”“翠峰”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16.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从此: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妄人:狂妄的人C.平原君乃免冠谢免冠:脱下帽子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面目:脸色、面貌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作师说以贻之B.今平原君乃以为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指代“毛公”“薛公”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D.平原君门下闻之——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并成了二人的真正朋友。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C.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D.魏国危急,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21.翻译划线句子①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②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天何言哉地理课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但是,我对这一门学科却没有过真正的认识。对为了考试而硬背下来的河流、山脉、矿产、铁路、城市等等的名称与特点,也无法产生感情,不能理解这些字面的记录与“我”的关系。让我最早对“地理”有模糊感觉的,恐怕还是父亲贴在客厅墙上的地图吧。当我和玩伴,指指点点,在地图上寻找“台北”“西安”的位置,追溯淡水河、黄河的源头时,那经纬纵横的纸张上面,便不再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而随着色彩从褐黄、浅绿到湛蓝,我们懵懂年幼的心,也仿佛跋涉了一次高原、山脉、河谷与海洋了。第一次出国,随着飞机的拔地升高,窗外的景物逐渐缩小变远。远近的山脉丘陵,起伏连绵;田陌纵横如网,道路伸延四去……当飞机以全速冲上云天时,那淡到几乎不辨细部的家乡,真的像一张地图了;又像亲人的五官,有特殊的音容笑貌,是我不能遗忘的永恒的图像。啊!我努力想看得更清楚一点。这第一次的辞乡之泪,与第一次感受到大地广袤无尽的震撼纠缠混合。我才知道,原来所谓地理,并不是一门冷漠的学科,而是季候、风雨、山川、大地,是我赖以为生、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啊!才知道自己——这微小的生命外面,有山脉起伏,有河川蜿蜒,有季候变迁,有星辰移转,有万物的繁衍与变灭。后来我才懂得思索:人在经纬纵横的天地之间,在万物的运转生灭之中,应当如何自处?如何找一个恰当的地位?应该自小,还是自大?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到常常要用洪荒山川来指点智慧。盘古辟开了初始的洪荒,然后倒在大地上。肌肉化为田土,骨骼形成山脉,发髭生长成繁密的山林丛草,汗水流成了汩汩的长河,呼吸化成了风云……中国开天辟地的神话,一开始便阐释了人与自然肌肤相亲、不可分离的关系。仁者和智者都懂得苍天无言而自有一种伟大,都从无言的自然中获取智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老子都通过聆听自然的言语开宗立派。而孔子凄凄惶惶,在人世的纷乱中如丧家之犬。然而,他对人世的大爱,最终还是回归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自然化育中去,引导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去敬重自然,去倾听自然的言语!“天何言哉?”的智慧,导理出了“弋不射宿”“数罟不入垮池”的准则:猎者不射杀已经归巢的鸟,渔夫不用细密的网来捕鱼,自然生命才能繁衍生息,避免被滥捕而灭绝的命运。因为倾听自然的言语,人们从大自然的循环生息中懂得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道理,可以坦荡宁静,没有求取的贪婪,没有征服者的霸道与自大。近几十年来,台湾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然而随着现代化与经济繁荣而来的是对自然前所未有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冷漠无知。人不再觉得自然伟大,不再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山林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许多动物与植物濒临绝灭,垃圾山使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拥挤在都市中的人,焦虑、暴力与欲望日甚一日地膨胀。是的,我们应该繁荣和进步,但如果“繁荣”谋杀了对美的向往,如果“进步”不能使生活幸福,如果“现代”所指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精神恐慌,我们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吗?有一本真正富裕的大书永远打开着,那便是“地理”,是用山脉、河流、大地、星辰、季候记录的地理,是人类可以学习的永恒的智慧之源——这,才是我的“地理”。(取材于台湾作家蒋勋的同名散文)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从上学时的地理课写起,指出硬背下来的地理知识并不能被“我”真正地理解,写这些的目的是批判应试教育的危害。B.“我”在父亲的地图上寻找城市和河流时感受到了地理符号的意义,地图上的颜色也引起了“我”对不同地形地貌的遐想。C.文章写盘古、庄子、老子、孔子等人,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注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今天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形成对比。D.台湾的现代化对自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了现代人的堕落与不幸,因此作者反对现代文明,希望人类臣服于自然。E.文章介绍了作者认识“地理”的过程,同时阐发了自己对“地理”的理解,而且还思考了现实的问题,深刻而又有针对性。23.第三段写到在飞机上看大地,作者借此表达了哪些感受与思考?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24.作者引用孔子的“天何言哉?”是为了说明怎样的道理?25.人面对自然,“应该自小,还是自大?”对于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认识。五、本大题共2小题,60分。26.阅读下面的《论语》四则,完成下列小题。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③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以上四则内容都谈到了古代君子应具备的品格,请以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君子形象为例,谈谈对这四则材料中任意一则的理解。27.以“那一片亮光”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本试卷共五大题,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卡共3页,请用2B铅笔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他试题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的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喟然(kuì)褊小(biǎn)瞋目(chēng)夜缒而出(zhuì)B.疏浚(jùn)勠力(lù)谬赏(miào)承天景命(jǐng)C.卮洒(zhī)目眦(zì)懈怠(dài)千乘之国(shèng)D.黜恶(chù)怵然(chù)商贾(gǔ)放辟邪侈(chì)【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瞋目”的“瞋”应读作chēn;B.“谬赏”的“谬”应读作miù;D.“放辟邪侈”的“侈”应读作chǐ。故选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衣帛孝悌明查秋毫切中肯綮B.痒序构怨忖度怠有甚焉C.舆薪玉诀疱厨踌躇满志D.阕秦饥谨便嬖游刃有余【2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形的能力。A.“明查秋毫”的“查”应为“察”。B.“痒序”的“痒”应为“庠”;“怠有甚焉”的“怠”应为“殆”。C.“玉诀”的“诀”应为“玦”;“疱厨”的“疱”应为“庖”。D.“阕秦”“阕”应为“阙”;“饥谨”的“谨”应为“馑”。故选A。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啬B.莅中国而抚四夷莅:统治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D.失其所与,不知与:和【3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句意: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B.“莅中国而抚四夷”句意: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句意: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君子来施行了。D.“失其所与,不知”句意: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与”应是动词,联合、结盟之意。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黎民不饥不寒C.虽然,每至于族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句意: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以及”古义:“以及”是两个词,“以”表范围的延伸,“及”是顾及、推及的意思;今义: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或表示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B.句意:百姓不挨饿不受冻。“黎民”古今义都是百姓。C.句意: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虽然”古义:“虽然”是两个词,虽的意思是即使,然的意思是这样,合起来是即使这样的意思;今义:“虽然”是即使的意思,表让步。D.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人”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技盖至此乎 B.因人之力而敝之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鼓瑟希,铿尔【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盖”:通“盍”,何,怎样。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B.无通假字。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C.“颁”:通“斑”,斑白、花白。句意: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用在路上背负着重物行走了。D.“希”:同“稀”,稀疏。句意: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故选B。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A.以其无礼于晋 B.以羊易牛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6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句意: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以”,介词,用。A.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以”,连词,因为。B.句意:用羊来替换牛。“以”,介词,用。C.句意: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以”,做。D.句意: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却像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以”,介词,因为。故选B。7.下列各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B.“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夫晋,何厌之有?【7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疑问句,不是宾语前置句。B.句意:“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宾语前置句,“夫子之谓也”应为“谓之夫子也”。C.句意:这样还不能称王的,历史上还没有过。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应为“未有之也”。D.句意: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故选A。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A.貌恭而心不服B.刑于寡妻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8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句意:秦朝当政的时候,项伯和我一起出游,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A.“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句意: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B.“刑”:通“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榜样。句意: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C.“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赡养、孝敬。句意: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D.“危”:使动用法,使……危险。句意:难道说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故选D。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曾经整理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被尊为“六经”。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庄子》行世,与老子并称“老庄”。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D.“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作为一种文体,属于古文体的奏议类,是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9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C.“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错,《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故选C。

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拔剑切而啖之啖:吃。B.杀人如不能举举:举起。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D.沛公起如厕如:往。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起,立而饮之。劳苦而功高如此。C.以待大王来。越国以鄙远。D.我为鱼肉,何辞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2.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D.吾属今为之虏矣。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恐、警戒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显示了其机敏。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10~13题答案】【答案】10.B11.C12.A13.D【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能力。B.“举”:尽,完,全部。句意: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理解掌握能力。A.之:代词,他,代指先破咸阳者。句意: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句意: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B.而:连词,表修饰。句意:起身,站着把酒喝了。而:连词,表并列。句意:这样劳苦功高。C.以:都是连词,表目的,来。句意:等待大王到来/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D.为:动词,是。句意: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为:和“以”连用,“把……当作、作为”。句意: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例句,为宾语前置句,“客何为者”应为“客为何者”。A.宾语前置句,应为“沛公在安”。句意:沛公在哪里?B.主谓倒装句,应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句意: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C.状语后置句,“言于郑伯”应为“于郑伯言”。句意:佚之狐对郑文公说。D.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一软一硬形成了对比”“为人不忍’的性格”。这些行为没有构成对比,且跟“性格不忍”无关,“为人不忍”应为“理屈词穷”。故选D。参考译文: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羽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将已亡的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好。”项羽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起身把樊哙叫了出来。刘邦出去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需躲避小责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就离去。……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14.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1)鼓瑟希,铿尔,__________________,对曰:“__________________。”(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3)“夫子何哂由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7)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念高危则思__________________,惧满溢则思__________________。(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忧懈怠则思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则思__________________。【14题答案】【答案】①.舍瑟而作②.异乎三子者之撰③.浴乎沂④.风乎舞雩⑤.为国以礼⑥.其言不让⑦.吴楚东南坼⑧.乾坤日夜浮⑨.戎马关山北⑩.凭轩涕泗流⑪.居安思危⑫.戒奢以俭⑬.有善始者实繁⑭.能克终者盖寡⑮.谦冲而自牧⑯.江海下百川⑰.载舟覆舟⑱.所宜深慎⑲.慎始而敬终⑳.虚心以纳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瑟”“撰”“沂”“雩”“坼”“涕泗”“寡”等,要通过理解字义去记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后退居金陵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B.“千里”“翠峰”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16.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15~16题答案】【答案】15.D16.①采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后庭》”是南朝陈亡国时陈后主仍与宠妃作乐演唱的歌曲,写出了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至今商女还在唱《后庭》遗曲,表达了词人对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的批评;③流露了词人对北宋王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直抒胸臆”错误。从题目“金陵怀古”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词,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所以不是“直抒胸臆”,这属于间接抒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能力。结合注释可知,曲子《后庭花》背后的典故是南朝陈后主沉溺享乐,终至亡国。这句采用了用典的手法。透过典故,可以了解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同时可以“至今”“时时”这些时间词中体会出词人对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的批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其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六朝的荒淫无度导致覆亡来警醒世人,告诫北宋王朝要牢记历史教训,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从此: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妄人:狂妄的人C.平原君乃免冠谢免冠:脱下帽子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面目:脸色、面貌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作师说以贻之B.今平原君乃以为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指代“毛公”“薛公”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D.平原君门下闻之——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并成了二人的真正朋友。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C.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D.魏国危急,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21.翻译划线句子①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②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17~21题答案】【答案】17.C18.C19.D20.B21.①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②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坚决挽留魏公子。【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从此”,跟这(两个人)。句意:就秘密地步行前去,跟这两个人交往。B.“妄人”,这里应该理解为“糊涂、荒唐的人”。句意: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C.句意:平原君就脱掉帽子道歉。D.“面目”,在这里是“面子、颜面”的意思。句意: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两个“以”,都是表目的,来。前一句意思:所以辜负了魏王而救援赵国,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后一句意思:写《师说》来送给他。B.两个“乃”,都是副词,竟然。前一句意思: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后一句意思: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C.前一个“其”,指示代词,他的,指代平原君的。句意:平原君听说这件事,对他的夫人说。后一个“其”,表揣测语气,大概,也许。句意: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D.两个“为”,都是介词,替。前一句意思: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后一句意思:是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平原君门下闻之”应是指代“平原君乃以为羞”(平原君竟然把跟毛、薛二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以及信陵君礼贤下士,而不是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错误,根据原文“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可知,平原君耻笑的不是毛、薛二公,而是信陵君;另外,“整装离他而去”的说法也欠妥当,从后文“乃装为去”可知,信陵君只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游”,交往;“不我欲”,宾语前置句,“不欲我”;“乃”,竟然;“以为”,把……当作;“不足”,不值得;“从游”,交朋友。(2)“夫人具以(之)语平原君”,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以之具语);“语”,告诉;“具”,全部;“免冠”,脱掉帽子;“谢”,谢罪或道歉;“固”,坚决,参考译文:魏公子听说赵国有隐士毛公隐居在赌徒群中,(又有)薛公隐居在卖酒人的家里。魏公子想要会见这两个人,两人主动躲起来,不肯会见公子。魏公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就秘密地步行前去,跟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非常融洽。平原君听说这件事,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您的弟弟(信陵)公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物),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公子。魏公子告别夫人就要离开(赵国),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辜负了魏王而救援赵国,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但平原君和人们的交游,只是一种装饰门面的壮举罢了,并不是为了寻求贤士。我在大梁的时候,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以后,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坚决挽留魏公子。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天下的士人又都前往归附魏公子,魏公子使平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魏国。魏王忧虑这件事,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就告诫门下客:“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重视,声名传闻到各国,只因为有魏国。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假使秦军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话还没有说完,公子立刻变了脸色,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程回去解救魏国。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天何言哉地理课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但是,我对这一门学科却没有过真正的认识。对为了考试而硬背下来的河流、山脉、矿产、铁路、城市等等的名称与特点,也无法产生感情,不能理解这些字面的记录与“我”的关系。让我最早对“地理”有模糊感觉的,恐怕还是父亲贴在客厅墙上的地图吧。当我和玩伴,指指点点,在地图上寻找“台北”“西安”的位置,追溯淡水河、黄河的源头时,那经纬纵横的纸张上面,便不再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而随着色彩从褐黄、浅绿到湛蓝,我们懵懂年幼的心,也仿佛跋涉了一次高原、山脉、河谷与海洋了。第一次出国,随着飞机的拔地升高,窗外的景物逐渐缩小变远。远近的山脉丘陵,起伏连绵;田陌纵横如网,道路伸延四去……当飞机以全速冲上云天时,那淡到几乎不辨细部的家乡,真的像一张地图了;又像亲人的五官,有特殊的音容笑貌,是我不能遗忘的永恒的图像。啊!我努力想看得更清楚一点。这第一次的辞乡之泪,与第一次感受到大地广袤无尽的震撼纠缠混合。我才知道,原来所谓地理,并不是一门冷漠的学科,而是季候、风雨、山川、大地,是我赖以为生、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啊!才知道自己——这微小的生命外面,有山脉起伏,有河川蜿蜒,有季候变迁,有星辰移转,有万物的繁衍与变灭。后来我才懂得思索:人在经纬纵横的天地之间,在万物的运转生灭之中,应当如何自处?如何找一个恰当的地位?应该自小,还是自大?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到常常要用洪荒山川来指点智慧。盘古辟开了初始的洪荒,然后倒在大地上。肌肉化为田土,骨骼形成山脉,发髭生长成繁密的山林丛草,汗水流成了汩汩的长河,呼吸化成了风云……中国开天辟地的神话,一开始便阐释了人与自然肌肤相亲、不可分离的关系。仁者和智者都懂得苍天无言而自有一种伟大,都从无言的自然中获取智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老子都通过聆听自然的言语开宗立派。而孔子凄凄惶惶,在人世的纷乱中如丧家之犬。然而,他对人世的大爱,最终还是回归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自然化育中去,引导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去敬重自然,去倾听自然的言语!“天何言哉?”的智慧,导理出了“弋不射宿”“数罟不入垮池”的准则:猎者不射杀已经归巢的鸟,渔夫不用细密的网来捕鱼,自然生命才能繁衍生息,避免被滥捕而灭绝的命运。因为倾听自然的言语,人们从大自然的循环生息中懂得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道理,可以坦荡宁静,没有求取的贪婪,没有征服者的霸道与自大。近几十年来,台湾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然而随着现代化与经济繁荣而来的是对自然前所未有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冷漠无知。人不再觉得自然伟大,不再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山林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许多动物与植物濒临绝灭,垃圾山使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拥挤在都市中的人,焦虑、暴力与欲望日甚一日地膨胀。是的,我们应该繁荣和进步,但如果“繁荣”谋杀了对美的向往,如果“进步”不能使生活幸福,如果“现代”所指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精神恐慌,我们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吗?有一本真正富裕的大书永远打开着,那便是“地理”,是用山脉、河流、大地、星辰、季候记录的地理,是人类可以学习的永恒的智慧之源——这,才是我的“地理”。(取材于台湾作家蒋勋的同名散文)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从上学时的地理课写起,指出硬背下来的地理知识并不能被“我”真正地理解,写这些的目的是批判应试教育的危害。B.“我”在父亲的地图上寻找城市和河流时感受到了地理符号的意义,地图上的颜色也引起了“我”对不同地形地貌的遐想。C.文章写盘古、庄子、老子、孔子等人,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注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今天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形成对比。D.台湾的现代化对自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了现代人的堕落与不幸,因此作者反对现代文明,希望人类臣服于自然。E.文章介绍了作者认识“地理”过程,同时阐发了自己对“地理”的理解,而且还思考了现实的问题,深刻而又有针对性。23.第三段写到在飞机上看大地,作者借此表达了哪些感受与思考?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24.作者引用孔子的“天何言哉?”是为了说明怎样的道理?25.人面对自然,“应该自小,还是自大?”对于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认识。【22~25题答案】【答案】22.AD23.①感受到了离开故乡的不舍之情;领悟到了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及个人微小、自然伟大的道理。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文阐述自己对“地理”的进一步理解,又引发下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24.①自然无言,但是支撑了万物的运行与生长,是伟大的。②自然无言,但饱含智慧与规律,值得人们领悟和顺从。25.示例:我的观点是应该自小。自然支撑着万物运行和生长,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不过是自然中的一种微小生命。现如今汽车尾气乱排,大气污染严重,以至于冰山融化,全球变暖;山林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许多动物与植物濒临绝灭,垃圾山使大家不知如何是好……如此下去,我们何来生存空间?所以,人类面对自然应该自小,应该尊重自然,顺从自然,向自然学习,而不能破坏自然。【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写这些的目的是批判应试教育的危害”错误,根据第一段“地理课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但是,我对这一门学科却没有过真正的认识”可知,作者并没有批判应试教育,而只是写出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过的地理知识的这种现象。D.“因此作者反对现代文明,希望人类臣服于自然”错误,根据原文“但如果‘繁荣’谋杀了对美的向往,如果‘进步’不能使生活幸福,如果‘现代’所指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精神恐慌,我们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吗”可知,作者只是提出了是否还要继续这样下去的疑问,并没有表达对现代文明的反对,根据后文“地理,是人类可以学习的永恒的智慧之源”可知,作者也没有说“希望人类臣服于自然”,而是希望人类可以从自然中学习。故选AD。【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这题要回答二个小问,一是在飞机上看到大地时,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二是第三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第三段写到作者在飞机上看大地,从“当飞机以全速冲上云天时,那淡到几乎不辨细部的家乡,真的像一张地图了……这第一次的辞乡之泪,与第一次感受到大地广袤无尽的震撼纠缠混合”中可以知道,作者的感受是不舍得离开故乡;从“我才知道,原来所谓地理,并不是一门冷漠的学科,而是……我赖以为生、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啊!才知道自己——这微小的生命外面,有山脉起伏……有万物的繁衍与变灭”中可知,作者领悟到了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及个人微小、自然伟大的道理。根据第一二段“地理课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但是,我对这一门学科却没有过真正的认识”“让我最早对‘地理’有模糊感觉的,恐怕还是父亲贴在客厅墙上的地图吧”和第三段的开头部分“第一次出国,随着飞机的拔地升高,窗外的景物逐渐缩小变远。远近的山脉丘陵,起伏连绵;田陌纵横如网,道路伸延四去”可知第三段是紧承上文阐述自己对“地理”的进一步理解,根据第三段的后半部分“我才知道,原来所谓地理,并不是一门冷漠的学科,而是……才知道自己——这微小的生命外面,有山脉起伏……有万物的繁衍与变灭”和第四段“后来我才懂得思索:人在经纬纵横的天地之间,在万物的运转生灭之中,应当如何自处……”可知,第三段又引发下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所以第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天何言哉”大意是对于百物自然生长,天何曾说过什么呢?从作者引用孔子的“天何言哉”的前文“仁者和智者都懂得苍天无言而自有一种伟大,都从无言的自然中获取智慧”可知,引用孔子的“天何言哉”是为了说明两个道理,一是自然无言,自然是伟大的,支撑了万物的运行与生长,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二是自然无言,自然是有智慧的,值得人们领悟和顺从。【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题是探究性题目,“人面对自然,应该自小,还是自大?”对于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观点可以有应该自小、应该自大、应该既不自小也不自大等。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经验进行分析。比如你的观点是应该自小,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发生的污染环境事件进行分析。可答:我的观点是应该自小。自然支撑着万物运行和生长,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不过是自然中的一种微小生命。现如今汽车尾气乱排,大气污染严重,以至于冰山融化,全球变暖;山林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许多动物与植物濒临灭绝,垃圾山使大家不知如何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