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公众心理分析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四十七页。优选第六章公众心理分析第二页,共四十七页。二、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为清晰地反映对象,从许多事物中自觉的(主动地)或不自觉(被动地)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觉的选择性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所制约。第三页,共四十七页。二、知觉的选择性
<1>客观因素,客观事物本身易在大脑相应的感觉中枢引起较强的兴奋过程或易于使大脑把感觉中枢相关的兴奋点组合成整体性的兴奋过程。主要包括:(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在周围环境中刺激作用强烈的突出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成为知觉对象。第四页,共四十七页。二、知觉的选择性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征,如果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就越容易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第五页,共四十七页。二、知觉的选择性
(3)对象的组合在一定条件下把若干事物组合成一个整体,作为知觉的对象,具体包括:空间接近的对象、性质和形状相似、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时、空间或时间上连续排列等容易作为一个整体被感知。第六页,共四十七页。
<2>主观因素,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知觉的选择性,表现为主体主动地感知对象。
第七页,共四十七页。四大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
表现特征
胆汁质(不可压制型)
情绪激昂,易冲动,态度直率,脾气暴躁,精力旺盛,情绪外露性明显,速度快,但不灵活。
多血质(活泼型)
情绪易兴奋,热情,快而灵活,善于交际,容易动感情,外部表露明显,感情丰富,注意力易转移。
粘液质(安静型)
情绪不易兴奋,安静,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对人感情真挚,内向性明显,对事物不敏感,反应比较缓慢。
抑郁质(弱型)
处事谨慎,能深思熟虑,比较细腻,内向性明显,优柔寡断,易神经过敏,行动呆板。
第八页,共四十七页。
三、知觉的偏见
知觉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第九页,共四十七页。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事物最先留下的印象往往具有强烈作用,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
第十页,共四十七页。产生知觉偏见的原因有哪些?
<2>近因效应,即最近或印象的强烈影响。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近因效应障碍:心理学认为,人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印象清晰,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则印象模糊。
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产生知觉偏见的原因有哪些?
<3>晕轮效应,即一种片面的知觉,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往会从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产生知觉偏见的原因有哪些?
<4>定型作用,也称“刻板印象”,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自己以往形成的固有经验和固定的看法去判断评价某类人或事物的特征,并对该类事物中的个体加以类推。
如,商人是惟利是图的等。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一、需要理论的要点需要是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需要反映了有机体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表现出的缺乏。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并于1954年在其名著《动机与人格》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二节需要与公众行为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第二节需要与公众行为
一、需要理论的要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
2.需要是有层次的;
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二、需要的五个层次(一)生理的需要
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是需要层次的基础。
(二)安全的需要(三)社交的需要(四)自尊的需要
希望自己在同事之间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从而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二、需要的五个层次(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1>胜任感是指希望自己的工作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相适应,工作带有挑战性,负有更多的责任,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也能得到成长。
<2>成就感,表现为进行创造性的获得并取得成功。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三、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
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四、优势需要决定行为
1.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2.当一种需要满足以后,它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其他需要就开始发生作用。
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第三节态度与公众行为
一、态度及其结构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
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是指人的态度产生于社会中,并指向和作用于社会。
2.态度的针对性,是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对象即“态度对象”。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3.态度的协调性,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因素,与意图的协调性是完全的相适应的;认知与情感的协调性是不完全的一致的,即通常所说的“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4.态度的稳定性,是客观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反映。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5.态度的两极性,是指对事物往往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极端态度。
6.态度的间接性,是指态度只是行为表现的心理状态,即行为准备状态,行为与态度之间并非直接和机械的关系,而经由态度的中介作用。
态度和行为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这要由自我意识来调节。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三、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
态度的改变包括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指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是态度“量”的改变)和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是态度“质”的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到哪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1>社会因素,其作用是强有力的,主要新出现的事物有利于社会和个人身心的发展,它就迟早就会被接受。
<2>团体因素,其大小取决于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3>宣传因素,影响着被宣传者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4>个性因素,含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因素。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5>态度系统特性因素,作为主观的心理条件而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四、霍夫兰的说服模式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
1、说服者的条件
2、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3、问题的排列技巧卡尔·霍夫兰(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1.说服者的条件,即对某个问题享有声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更多人的态度改变。而声誉的最主要成分是专门知识(或专家身份)和超然的态度。
2.信息本身的说服力,即如果对方本来就赞同说服者的意见,只讲正面理由可以坚定其原有的态度。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3、问题的排列技巧
问题的排列秩序在改变公众的态度时也显得比较重要,哪些问题先说,其顺序的安排得讲究技巧。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第四节流行、流言及舆论在公共场合下流行、流言、舆论是大众心理现象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
一、流行(一)流行的概念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了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一、流行(二)流行的特点
1、新奇性,是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的特征
2、时效性,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3、周期性
4、两极性,流行项目的变化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一、流行(三)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1、从众与模仿
2、求新欲望
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4、追求流行有个别差异
包括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差异,影响着追求流行的敏感程度的不同。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二、流言(一)流言的定义及其类型分析
流言的定义: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二、流言(一)流言的定义及其类型分析流言的类型:
<1>愿望流言,是凭常识就能推测到这些流言将被有目的地、故意地传播给宣传对象。
<2>恐怖流言,常见于社会紧张时期,以及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明显的恐怖和悲观绝望的时候。
<3>攻击流言,通常起于群体之间的矛盾,其作用在于制造分裂。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二、流言(二)流言传播的消极影响流言对个人心理、行为的影响,是作为一种社会情境对个人直接的刺激消极作用。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三)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1>一般化即使流言越传越变得简略扼要,流失了许多信息,越到后来越使人感到一般化。
<2>强调是指突出流言的某些具体细节。
<3>同化是指流言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及态度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四)流言的制止
1、建立流言研究机构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2、及时制止各类流言的方法政府应该稳定人心,恢复、保持国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并尽快的将正确的情报送达给每个人。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三、舆论(一)舆论的定义及其特征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三、舆论
舆论的特征:1、舆论是为大多数人赞成和支持的。2、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3、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4、舆论是有效的。5、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是广大民众的呼声。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二)舆论的结构1.舆论对象
2.舆论主体
3.意见
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三、舆论(三)舆论的作用:
1、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2、舆论的鼓动作用
3、舆论的指导作用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第五节公众心理的其他方面
一、价值观与公众行为(一)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对自由、幸福、荣辱、平等这些观念的理解和轻重主次之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一、价值观与公众行为(二)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
1、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
2、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3、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
4、对目标的接近程度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二、团体压力与从众心理
(一)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特种贵重物品搬运协议细则
- 2024年版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2024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协议
- 中专老师的工作计划范文
- 文明校园活动策划书(汇编15篇)
- 入职自我介绍集锦15篇
- 无源探测技术课程设计
- 植树节活动总结15篇
- 收银员的辞职报告范文集合10篇
-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 医院药房年终工作总结
- 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板工程技术规程
- 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诊断
- 医疗机构医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指南
- 国开电大《员工招聘与配置》形考册第一次形考答案
- ODM合作方案教学课件
- 医药公司知识产权
- GB/T 1196-2023重熔用铝锭
- Revit软件学习实习报告
- 2024版国开电大本科《行政领导学》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风电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